科隆印像

作者: 30710511

導讀科隆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各國的人都有,在這裡你很少體會到一個外國人的尷尬。(起碼我遇到的是這樣)科隆城市的包容力特別的強,甚至是同性戀,大家都很理解。因此也就造就了這個德國的同性戀之都。科隆約一○○萬人口,其中的十分之一是同性戀,大街上看見兩個男的摟摟抱抱也是很正常的。千萬別少見多怪。科隆城裡的土耳其人特別得多,甚至有幾個土耳其聚 ...

科隆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各國的人都有,在這裡你很少體會到一個外國人的尷尬。(起碼我遇到的是這樣)科隆城市的包容力特別的強,甚至是同性戀,大家都很理解。因此也就造就了這個德國的同性戀之都。科隆約一○○萬人口,其中的十分之一是同性戀,大街上看見兩個男的摟摟抱抱也是很正常的。千萬別少見多怪。科隆城裡的土耳其人特別得多,甚至有幾個土耳其聚集區,連公交車上的售票機、罰款說明什麼的都有土耳其語的。最近更搞笑的是電影院都開始同步播放土耳其語的,為此還引發了科隆媒體的大討論。

科隆是個高校雲集的地方,不看別的,就算算科隆大學和科隆專業大學,人數就是數萬。再加上科隆音樂學院,德國體育學院,媒體學院和幾個私立的高校,共同築就了科隆高校的繁榮。與之相應的是科隆的中國人數量巨多,不完全統計已經超過500人,這還不算在科隆讀語言班後離開科隆的。

科隆的名勝不多,但卻聞名於世,正是科隆大教堂。這個建了上千年的建築,一度成為歐洲的笑柄。因為它的尖頂一直未能完成。但157米高的科隆大教堂的確是一個奇跡,全部的磚石結構,中間的縫隙全部用鉛填滿,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屹立不倒,除了表面被戰火熏成黑色。但更稱托了它的威嚴和氣勢。507級的石梯盤旋而上,站在教堂的頂上,鳥瞰整個科隆,萊茵如緞,四座大橋凌空飛架,公路,鐵路密如蛛網,高聳如雲的電視塔訴說著科隆作為德國媒體中心的成就。科隆的天氣特別的怪,變化莫測。明明這會兒還是晴天,轉眼又下起雨來。上回看天氣預報,上面竟然有四個圖標,從晴天,雨天,陰天,到下雪,全給覆蓋了,讓人苦笑不得。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科隆天氣的特色。總的來說,科隆的陰天特別的多,時不時來點小雨,是非常典型的。我想如果以後科隆的學生多了,多半會流傳這樣一句話,科隆的天氣--沒個准!晝夜溫差很大,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樣的話來形容決不過分。經常在街上看見穿t-shirt的和穿厚夾克的在一起聊天,這在中國是沒法想像的。科隆還算比較濕潤的地方。記得在拜恩州的時候,如果買的面包忘了收好,第二天准變成硬梆梆的面包干!雖然濕潤,但決不像四川那樣潮濕,在房間裡擺一盆水還是非常必要的,要不你會感到鼻孔干澀的。

科隆的華人很多,也有不少華人開的店鋪。在科隆的亞洲店裡,幾乎什麼需要的生活用品都可以買到,當然我指的是那些比較中國的東西,在其他城市不好買的。比如科隆的ip電話卡,由於大家的競爭,25歐元面值的一般也就20歐元就能買到,熟一點的話19也沒什麼問題。中國學生很多,但正式進了大學的不多,在語言班裡的人占了可能70%。搞笑的是科隆有兩個學生宿舍,幾乎都成中國城了,裡面超過一半的住戶都是中國來的,中文幾乎是正式的官方語言。

附一張koeln的kanaval(狂歡節)的照片。


精選遊記: 科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