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印像

作者: 中年抒情

導讀坎昆,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加勒比海一面的最北角上。從上世紀中期開始就被美國人投資開發,如今,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度假勝地比擬。 80年代建成的“坎昆會議中心”可以說是現代化坎昆的標志。以會議中心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度假酒店區(Hotel Zone)遍布在一個人工島上,從地圖上看起來極像是美國的邁阿密海灘市。美國那些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知名大酒店一個接一 ...

坎昆,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加勒比海一面的最北角上。從上世紀中期開始就被美國人投資開發,如今,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度假勝地比擬。

80年代建成的“坎昆會議中心”可以說是現代化坎昆的標志。以會議中心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度假酒店區(Hotel Zone)遍布在一個人工島上,從地圖上看起來極像是美國的邁阿密海灘市。美國那些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知名大酒店一個接一個的矗立在海邊,每個酒店都有自己的海濱浴場甚至高爾夫球場。從美國各地到這裡與去邁阿密路程幾乎相同,自然條件和度假設施與邁阿密也幾乎相同,但是,整體價格要低很多。因此,多年來一直吸引著美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度假者趨之若鶩。

在尤卡坦半島旅游期間,雖然我們大多數時間是在“RIVIERAMAYA瑪雅河”一帶走動,但是,下榻還是在坎昆。度假酒店區我們也曾光顧過,但是無非是豪華酒店和浪漫海灘,沒有太多的感觸。坎昆給我們印像最深的卻是我們在網上預訂的Hostel、旅館裡的人們以及周邊的環境,實在是太有特色了。

小店的名字叫“海娜”(Hania),網上價格37美元一天。入住一周後太太和這裡的女主人聊了一會兒,她一高興,答應從此按每天300墨西哥幣收費,哈,按計價才29美元哦。

小店共兩層,8個房間,有二人間、三人間和八人間。兩人間和三人間內都有自用的衛生間,但是有的沒有空調。八人間內有一間衛生間,一樓還有兩個公共衛生間,基本夠用。可八人間每人每天只需8美元的房費哦。

8美元一天房費還包早餐,從早上7.00到11.00。其實,6.30就擺好了,甚至11.30還能吃上呢。一些囊中羞澀的歐美年輕旅客早上6.30就大吃一頓,然後11.30之前又跑回來再爆撮一頓,晚上添巴點兒以前客人沒吃完、放在表面上的剩余物資,或者吃倆蘋果就睡覺了。老周來了一定很高興。

餐廳在二層,四張桌子,16把椅子,從來沒感覺擁擠過。住店的客人基本素質都很高,桌面總是干干淨淨,除了吃飯還可以在此看書、玩兒電腦什麼的。比如我就在這裡寫日記。

大大的廚房干淨實用,各種炊具、免費調料應有盡有,大冰箱裡可以放很多食物,自己做飯沒有一點兒問題。一樓接待室內有一個小客廳,有TV、電腦和很多旅游書籍(很多是以前客人們留下的)。接待窗口貼著很多使用的信息。Hostel就是從青年旅社演變而來,實用是第一位的。

小店3個工作人員。一個女人管干粗活,不會英語,也基本不會笑(真少見)。兩個男人一老一少24小時輪流值班接待客人,英語流利、熱情大方,老的知識和風度會更好些。

每天早餐時間是住店客人們交流的最佳時節,除了互通各種實用的旅游信息外,對於相互之間的了解也最充分。14天的時間裡,遇到了十幾撥人。大都是來去匆匆,兩個常住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像。

其中一個是來自挪威的小伙子。

剛上了一年大學就突然不想上了,於是走向了社會。不知動了那根筋就跑到了危地馬拉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一邊工作,一邊旅游。

我們相遇的那天他也是前一天剛住進來,來坎昆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在梅裡達遇到的一位墨西哥姑娘。他沒和姑娘通電話,想給她一個驚喜。

結果第二天、第三天跑到姑娘的單位打聽,單位裡說有這個人但是有段時間沒來上班了。小伙子給姑娘打手機也不通。第四天晚飯時小伙子沮喪的說:看來自己干了一件傻事,姑娘根本不想見他,小伙子想離開了。

太太好心眼兒,用中國人的道德理念所謂“勸和不勸離”的思路勸導小伙子說:好事多磨。並突發奇想的對他說:發封Email試試嘛。

小伙子在我們的鼓勵下試著給姑娘發了一封信。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姑娘的回信,說是收到小伙子的信“真的很驚喜”,告訴了他自己新的手機號碼,並說是改在一家夜總會工作了。

吃了早飯小伙子精心打扮後歡天喜地的飛奔出門,晚上回來後更是喜形於色。說是和姑娘見了面,姑娘還答應給他找不花錢的住處。

見面後的第二天晚上小伙子就把姑娘帶到我們的旅館裡,得意洋洋地介紹給大家,然後兩人一起做飯吃。姑娘的確很漂亮,尤其是身材和身高都是墨西哥姑娘裡少見的。怪不得令小伙子朝思暮想呢。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小伙子顯然是個胸無大志的男人,連學都不好好上,將來怎麼可能有好前途呢?姑娘也只是個在夜總會混的女孩子,在國人的心目中是個靠吃青春飯的下賤女人。倆人都不算是什麼好鳥。起碼不值得效仿吧。可我覺得一個人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最快樂的,兩個人無任何附加條件的愛慕才是最真誠的。這兩樣中國大多數人連想也不敢想,包括80後們。

另一個就是一位“美國醫生”。

他40歲左右,在美國人中身材是相當好的,雖然個子沒我高,但是骨骼比我粗大的多,看起來渾身有勁、精力充沛。且具有美國人熱情大方、不拘小節的基本特色。

年輕時從軍在韓國工作,第一份工作就是為一個傷員包腳,從此就走上了“醫生”的道路,哈,看來就是個男護士,說高了也就是個醫助而已。

他一直未婚,跑了十幾個國家,也是邊找工作邊旅游,很會和人打交道,見面就像是老朋友。目前在坎昆一家醫務室工作,每天還是包包扎扎。但是,什麼時候見到他都是快快樂樂的神情。

當我們說很羨慕他的生活狀態時,他說,其實越來越想成個家了,可惜他每年又想出門三次旅行,有誰能容忍呢?他說一生中有兩個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的女友,現在都嫁給了別人並且做了媽媽。

這兩人來自不同的國度,年齡相差也很大,美國醫生的嗜好就是喝啤酒(基本上不喝水),可沒見老兄長肚子。挪威小伙兒嗜好是絕不吃生冷,哈,談不上嗜好,是嚇出來的,因為剛到危地馬拉和墨西哥的時候習慣性的喝生水,跑肚到了差點見上帝的地步。但是他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快樂、自信。哦,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將早餐剩余物資留下一些放在冰箱自己的範圍裡,中午或者晚餐時再用。不知道Continental 這種早餐是不是就是可以拿走的呀?在奧蘭多也曾見到客人大模大樣的在餐廳裡灌橘子水。不過,在這裡他們這麼做也沒什麼,反正過了11.30,旅館的工作人員會當著客人的面把剩余的沒有包裝的食品統統扔到垃圾桶裡。

小店的位置在坎昆一定也是最佳的。出大門左拐兩個街區就到了“土倫”大街,這是坎昆的主要大街之一,各種市內交通車就在大街上奔跑著,比如去旅館區(Hotel Zone)的R-1路車。順著大街向一個方向走5分鐘即可到達市裡最大的連鎖超市,食品非常豐富,我倆的晚餐基本上都來自哪裡(中飯一般到景點吃了)。朝另一個方向走10分鐘即可到達市內的長途公交總站,發往墨西哥各地的長途大巴分好幾個等級都等在那裡。

小店門前左手邊有兩個小公園,有一個近一點兒的(出門50米)是我們每天晨練的地方。每天早上9.00以前,小公園裡偶爾有一對兒年輕人在哪兒接吻或有兩個游客在長凳上歇腳外,就是伴隨身邊的鳥語花香了。

另一個稍遠些(100米左右)的裡面有一個圓形類似古跡的堡壘狀的座位,加上些供孩子們玩耍的簡單器具,人也很少。

50米左右的小公園傍晚就開始熱鬧了。

小舞台上每天都有五、六個女孩子前來排練,好像是自導自演的音樂劇類型。女孩子們個個都很胖,但是個個又都透著健康、性感。感覺很養眼。

到了掌燈時節便會有七、八個小販開始向路人推銷著各類小商品,顯然有少數民族自己制作的土特工藝品。

小公園內的樹上掛著幾個藝術品,與周邊Hostel牆上的壁畫渾然一體,看起來很有品位。

第三天晚上我們才發現,原來在50米小公園的一個角上,順著一條小路步行不過十幾米就又有一個很大的廣場。

廣場上有一處高大的舞台,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這裡都會有些文藝團體在此表演。平時廣場上人不多,坐在廣場周圍長椅上的大都是些夫妻或者情人,這麼說是因為他們當著路人甚至孩子們的面肆無忌憚的親嘴兒判斷出來的。實在不能用“接吻”這種高雅的詞彙來描述,因為有時我們不得不路過時,情人們之間發出的急促喘息聲和”嘔嘔”聲只能令人想到該進入脫衣程序,這方面我很不習慣墨西哥人,太露骨了一些,不免有些色情的感覺。

廣場上有些孩子們在踢球,舞台前時有賣藝的小團體在表演,圍觀的路人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我們剛站到人群外面就被“演員”們發現了。一來我倆的面孔可能“很中國”,二來我倆的個頭也實在是太突出了。

一個70歲左右的男人背著背包,提個籃子,向觀眾推銷著籃子裡的商品。墨西哥人不懶、不乞討,可能是天主教文化的影響?反正幾乎每個人都在自食其力。

廣場一側有些大排檔,真正的墨西哥當地風味兒。排檔前有好幾排干淨、整齊的露天餐桌,餐桌上面有遮陽傘,有點兒歐洲路邊餐館的樣子。印像最深的就是墨西哥人的衛生意識,大排檔和露天餐廳天天都在經營,但是除了桌椅板凳幾乎一塵不染外,連地面都根本看不到油漬,感覺十分舒服。回想起我們每個城市街頭的排檔,只能是望洋興嘆哦。

廣場與土倫大街有兩條通道連接,都是步行街,街道兩旁基本上都是餐館,檔次比廣場上的要高些,而且主要是以海鮮為主,價格會比那些正規的大餐館便宜很多,味道估計更正宗。

小店周圍除了廣場就是民居區了,沒有高樓,街道不寬但是大都很干淨,家家戶戶院子內都有綠色植被,感覺整體檔次比美國的居民區稍微差一些。

有居民區的地方必有教堂,廣場邊上也有一個,慶幸的是我們有一晚居然趕上了墨西哥人的婚禮,我們到達時已近尾聲,所以無法深入了解婚禮的特色,總體感覺和歐美人的婚禮沒有太大的區別。掃興的是那天沒帶照相機,熱烈的場面只留存在我們的記憶裡。

我們住的可能正好是坎昆市裡最好的地段?推廣開了想,應該說整個坎昆人民的生活條件和狀態應該和我們見到的差不多吧?!為此,我們的感受是:坎昆絕對是一座非常適合人類生存的好地方。

走在坎昆的街上,不時會有人過來打擾你。不是向你推銷旅游項目就是為你介紹某家餐廳,甚至色情的東西。這種風氣令人想到了國內的某些旅游景點,看來不發達國家這方面的情況都類似。而這種情況下推銷的內容可能往往出現假冒偽劣的情況。

坎昆硬件上幾乎靠近美國,但是,收黑錢,民眾掙“灰色收入”的情況和其他墨西哥城市還是一樣。有時也會遇到騙人的現像。

橫穿整個旅館區的R-1路車不論坐幾站,上車每人6.5墨幣。我們沒有時間細逛,只能“車覽”。就是先坐到頭,返回來的時候還要再交錢。司機說:再給10墨幣(1人5塊)就行了。但是不給我們打票,我們省了3塊,可那10塊顯然是放進他自己的兜裡了。

大多數旅館收費的時候刷卡一個價,收現金是另一個價。收現金不給開發票。比刷卡便宜百分之十。而稅收是百分之十二。哈,看來給客人的份額還是多些哦。

一天下午去駐地附近小巷裡的一個小店理發,門口一塊牌子上寫著不同服務的價格。最低30墨幣。太太和女理發師(30歲左右)說了幾分鐘,終於達成協議,不洗、不刮、只理發,收費40墨幣,為此太太還把”40”寫在一張紙條上。由於語言不很通,在太太的說明和她的不斷點頭表示下,我終於被剃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光頭。我們只能苦笑一下了事。

太太給她一張100墨幣,找回一堆零幣,一邊往回走一邊數,發現只有30墨幣,故返回與其理論。太太費了半天吐沫,她搖了半天頭,那張紙條也毫無用處.最後她拿出兩張20墨幣的紙票換回那一堆硬幣後,死活不再理我們了。”NO ENGLISH!”這會兒她變得一句英語都聽不懂了。

出門後我用大拇指朝下對著外面推薦我們進去的男子說:“墨西哥,NO!”。該男子對著我們眨眨眼完事。無任何驚奇感。看來我們已經不是第一個受騙上當的了。

墨西哥到底還是個發展中國家,坑蒙拐騙很自然,只是他們有個宗教信仰,所以,坑蒙拐騙的面沒我國那麼大,坑蒙拐騙的度也沒我國那麼深而已。



(挪威小伙兒和墨西哥女孩兒)



(我們駐地周邊)



(印第安人承襲的西班牙藝術)



(國際會議中心區)



(坎昆靠著加勒比海)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