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哈卡住的是一家網上預訂的Hostel。
和其他墨西哥城市此類小旅館的特點相同:設施不算高檔,但是環境整潔、設施實用。游客之間的交流機會也多,旅游信息量大。因為旅館提供早餐,所以,那個時候往往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們最快樂的時光。大家都用西班牙語道著早安,但是卻用英語交談著。
入住第二天早餐時分,只見在露天餐廳旁屋檐下木桌邊,一個身材不高、精瘦結實的黑發藍眼睛的小伙兒正在擺弄著自己的電腦,且屏幕上出現的視頻畫面令我十分的熟悉。
“你好,我來自中國,請問你來自哪個國家”?
“法國”。
“噢,那請問這是什麼地方”?我指著他的電腦屏幕問。
“哈,就是你們中國的雲南呀”!
“是嗎?那是你拍的嗎”?
“當然”!
“那你一大早看它做什麼”?
“哈,你沒覺得這裡就像是你們國家的雲南嗎”?小伙子揶揄的對我眨眨眼。
一句話提醒了我,對呀,瓦哈卡不正是墨西哥的雲南嗎?!
一、瓦哈卡能見到真正的中美洲土著居民
據資料記載,現在全墨西哥只剩下百分之七左右的純印第安原住民了。那也就是說還不到600萬人。而瓦哈卡州的320多萬人口中竟有200多萬純印第安人,且民族種類幾乎涵蓋墨西哥的所有少數民族,在墨西哥各州中首屈一指。
而且,瓦哈卡的地理位置也是處於墨西哥南部偏西且多山的地區。
看,是不是太像我們的雲南了。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瓦哈卡州居住的這些印第安民族至今還有著很多原始的村落,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甚至拒絕與外族通婚。
我們在瓦哈卡市汽車總站看到過一張村落分布圖,公交車一天內能到達的原始村落就有20幾處。據說每個村落都是不同的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景像。
說實在的,對於喜歡人文景色的旅游者來說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可惜,到那裡的公交很少、道路崎嶇、食宿條件極差。所以,本人雖然有著十分的向往,但是,身子骨不爭氣,還是沒敢冒這個險。
時常在想,這些能夠堅持上千年而不改變傳統生活方式的人類是值得欽佩的,雖然可能他們堅持的是某種落後,比如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可在全球一體化步伐越來越快的今天,這些人類是靠什麼才抵御強大的誘惑和影響,堅持本民族的精髓呢?
我們中華民族也應該屬於這一類人群吧?因為至今用著周朝時的文字,流淌著幾千年前血脈的民族世界上已是寥寥無幾。我的一個朋友,她的家譜居然能查到宋朝之前,近千年呀,一個家族居然還有脈絡的紀錄,容易嗎?世界罕見吧。而這種傳承和堅持靠什麼支持呢?應該是一種文化現像吧。而這種現像深層次的原因是不是值得研究呢?哈,好像話題有點兒大。打住。
二、瓦哈卡的最佳旅游時節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
瓦哈卡市地處墨西哥偏西南部內陸高原上的一條峽谷內,海拔1550米,人口只有25萬人。所以,空氣能見度感覺上是墨西哥城的10倍不止,站在胡亞雷斯山上一眼能望出幾十公裡去。感覺那叫一個好!
這裡幾乎每個月的平均氣溫都在攝氏20度左右。最熱的時候是4、5月份,最高溫度可達32度,但是,最低溫度卻在14度;最冷的時候是在12月,最高溫度仍高達28度左右,只是最低溫度降到了8、9度。所以,應該說什麼時候去瓦哈卡氣溫都合適。
那為什麼選擇7月底、8月初的日子去最合適呢?因為,雖然氣溫條件全年雖相差不多,但是,6月份是雨季,過了雨季的月份空氣會更加清晰,溫度更加適宜。
但這都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在那段日子裡,瓦哈卡將舉行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蓋拉蓋察舞蹈節(Gue Laguetza)。
那節日的日子裡,每周一將舉行祭奠活動。屆時,當地的人們將身著色彩艷麗的民族服裝走上街頭,舞蹈狂歡。在城市西北山坡上的“蓋拉蓋察音樂堂(Auditorio de La Guelaguetza_)內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舞蹈家們將舉行群舞表演,演出結束後舞蹈家們會把自己家鄉的土特產和舞蹈中使用的小道具扔向觀眾席,歡快的場面相當激動人心。試想一下,如果能接到一枚薩博特克羽毛舞的手工小砂錘兒,將是多麼珍貴的收藏品呀!
三、瓦哈卡擁有墨西哥最美麗的大教堂
墨西哥所有著名的城市都可稱為教堂之城,瓦哈卡也不例外。
記得去看“拉丁美洲最大樹”的那天返城的時候無意間提前下了車,且無意間好好走了走瓦哈卡市區,所經城區內教堂穹頂數不勝數。
但是,最著名的、最美麗的大教堂:聖多明戈大教堂,才是瓦哈卡人的驕傲。
當年,西班牙入侵者科爾蒂斯曾將瓦哈卡作為繼續南侵的總司令部,所以,大興土木,建造城市。從破土動工到建造落成,聖多明戈大教堂竟用了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其內裝飾整體包金、鑲嵌寶石、工藝巧妙、藝術華美,且計算精確,充滿著所謂平衡之美。這麼說吧,面對這一切,即使是對宗教和藝術一竅不通的人也無不為之震撼。根據資料介紹,瓦哈卡還有很多可觀賞的旅游景點,不贅述。在後面的照片中盡量加以說明。

(山城)

(墨西哥最華麗的大教堂)

(印第安人的驕傲:胡亞雷斯總統)

(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樹。)

(阿爾萬山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