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很美,我們很快樂.
出發的首站是"興坪--楊緹"精華游.山,是那樣的綠;水,是那樣的清;我們的笑容融化在風裡,釋放愜意.站在竹筏上,坐在竹椅裡,伸伸懶腰,打打哈欠,戲戲游水,一路的顛簸消失無遺,我們愛上這裡.
到該吃飯的時候咯.盧師傅帶我們到中途的一間小飯館裡.景色不錯,價格更不錯,兩個菜就一百多.據說一是當地的土雞,另外則是岩子魚,都是特產吧.可惜呀,沒有什麼特別,尤其是岩子魚,暈暈,如果你也在廣東,相信你也吃過很多很多,傳說中的岩子魚就是塘蜥.令我和男友大跌眼鏡啊.無奈,最後只好兩個都打包送給了老實卻又客氣的盧師傅,當然,是經過他同意而且在不介意的情況下.之前還得謝謝盧師傅的柚子呢,熱心人啊.
陽朔很熱鬧,我們都歡喜.
好好的睡了一大覺以後便開始了我們的鴛鴦騎車行.熱了,買兩頂草帽,一看,完了,整一個50年代的農民伯伯,笑的岔氣.餓了,到月亮媽媽餐館吃一頓,枸杞湯,南瓜苗,清爽適宜,可惜不是吃腊肉和扣肉的季節,但也算可以.膩了,就去洗泥巴浴去,門票是貴了點,洞裡倒也別有情趣.但如果以後要去的朋友要注意哦,一定要帶上泳衣和浴帽.泥巴池似乎和想像中有比較大的差距,溫度也很低,直讓人起雞皮疙瘩.索性就意思一下就起身了.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裡面不能自帶相機,但他們會有一個師傅同行,只是價格不菲啊,20元一張,後來,我們商量拷貝,沒轍,咬定5元一張,也只好作罷.
"夜貓"開始活動了.古老的西街既擁有懷舊的閣樓,又發展著休閑的酒吧.歌聲笑聲聲聲入耳,人氣十足.看來四方的游人可沒有因為夜晚的到來而降溫哦.再吃吧.人人都說"謝大姐"的啤酒魚最好吃,但我們在街上兜了好幾圈也沒找到,沒辦法拉,看到詠哥的招牌,干脆就定下來了.待服務員拿來菜單,傻眼了,啤酒魚還那麼多種類,只好請教她拉."毛骨魚",她毫不猶豫的說.就聽她一回吧.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居然和岩子魚一樣,又是塘蜥.欲哭無淚啊.怎麼總擺脫不了這玩意啊.算了算了,喝飲料吧,揀了塊番茄,真是酸到心裡去了.100塊也就這樣浪費掉了.後來,路人經過的時候都往我們桌上瞧瞧,似乎很吸引人的樣子.黑的皮白的肉,紅的番茄,綠的蔥,外加些許啤酒,恩,又有很多人加入了,都被服務員點成了毛骨魚.我很想告訴他們,別信,別點,但不能,身邊都是店裡的服務員呢,只能同樣委屈他們了,希望他們能吃或者喜歡吃吧.飯後男友說,真吃到他毛骨悚然啊.所以,不是什麼話都可以相信,不是好看的外表就可靠.這是我們高價吃來的教訓.
那就不如找個地方喝喝酒聽聽歌坐一坐吧.白俄羅斯,啤酒,果盤,足已.
印像劉三姐.沒看奧運之前,覺得那是不可多得的華麗視宴;看了奧運,不妙,咱的張大導演又把他的活兒拿出來了,都是燈光效應啊.兩個一比較起來,還真的也就那麼一回事.借路人甲的一句話,"知道為什麼叫印像劉三姐嗎?就是印像印像讓你看了沒印像!",雖不全面,倒也客觀.
桂林,像鼻山.
說實話,感覺一般.沒有前兩者美.於是,踏上歸程.到附近的特產超市買了些板栗膏,桂花膏,不是毛骨魚的啤酒魚,還有三花酒.糕點普通,啤酒魚類似罐頭魚,至於三花酒嘛,還沒品,52/53度讓不會喝酒的我卻步.而且生產廠家太多,不知選擇.對三花酒感興趣也完全因為剛好學到了釀酒課程,說桂林三花酒是我們的米香型代表.希望味道OK咯.
總結一下下吧:三四天的時間比較短暫,但我們都滿足;沒能去成龍脊梯田,我們都遺憾;另外,要對一為"旅行者"說聲抱歉,因為時間計劃的不緊俏,沒能請他當我們的陽朔導游,希望不會介意,但我相信,陽朔有了他們這些好導游才更加美麗.最後,建議想出去散心的游人盡可到漓江玩,因為很美,真的.祝大家都有好心情吧,以後有機會再去喲.
下一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