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7.25-2008.8.2湘西之旅之二—張家界(上)

作者: 心也可清

導讀2008.7.25-2008.8.2湘西之旅之二 —張家界(上)D4、(2008-7-28周一)鳳凰—張家界—武陵源由於要趕長途車,昨晚下了通知,7點15分必須在東門口集合,小姐們很給面子,還提前幾分鐘到了,於是一行人大包小包的去老字號米粉店吃米粉。我吃的是排骨粉加一個鹵蛋(6元+1元),味道還行,只是米粉和昨天不一樣了,昨天吃的是白色的,今天有點灰綠色,問了老板以後說是裡面加了綠 ...

2008.7.25-2008.8.2湘西之旅之二 —張家界(上)D4、(2008-7-28周一)鳳凰—張家界—武陵源由於要趕長途車,昨晚下了通知,7點15分必須在東門口集合,小姐們很給面子,還提前幾分鐘到了,於是一行人大包小包的去老字號米粉店吃米粉。我吃的是排骨粉加一個鹵蛋(6元+1元),味道還行,只是米粉和昨天不一樣了,昨天吃的是白色的,今天有點灰綠色,問了老板以後說是裡面加了綠豆面什麼的。吃完早飯後大約是7點半過一點,那時我們就准備打車去汽車站,當時在虹橋通往鳳凰新城的路上停著很多的出租車,但是上去和司機一說去汽車站,得到的都是搖頭不去,他們是等要去吉首的客人。就這樣等了20多分鐘了,還是沒找到一輛車,心裡不由得焦急起來,無奈之下我只得放下行李,獨自望前再走了幾百米的路,總算等到了兩輛正在下客的出租車,再把聊得不亦樂乎的同學們叫過來,直奔汽車站而去。路上時間並不長,也不過只有15分鐘的路程,費用在11元左右。希望今後從鳳凰去張家界的同學們千萬要注意這個問題,不妨提前叫好出租車,以免耽誤行程!早上8:50坐上鳳凰往張家界的臨時巴士(61元/人),經過吉首,在12點45分左右到張家界。吉首是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首府,但是看市容並不發達,經過市區時,最高的建築是市政府大樓,還有一個規模不小的市政府廣場。而且在經過吉首的時候,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不像在鳳凰,還能看見湛藍的天。本來以為車可以到張家界汽車站,但是很不幸,我們被撂在了民航大廈這裡。下車後和趕緊再聯系導游,導游名叫陳新春,是個小巧的女孩子,見面後即帶著我們先去了他們在市區租的房子,把不用的行李寄存在那裡,然後前往汽車站,坐到武陵源的中巴(10元/人),路上需要一個小時左右,而且車站到武陵源入口處還有一大段路,我們當時是又累又餓又渴,太陽火辣辣的照在身上,簡直是無法忍受!好不容易撐到了飯店口,時間已經是下午2點多了,好在午餐安排得很不錯,三葷三素一湯,量也很足,吹著空調吃完了飯,繼續進發。到達武陵源門口時,沒見有多少人往裡進,只看到旅行社的團隊在向外走。時間真的不早了,已經3點半多了。進山的門票是248元,包含3元保險票,(學生票134元),此票兩天有效,可以在兩天內反復進山(門票有指紋查詢系統不能換人用)。由於時間的關系,進門後的候車廳已經沒有什麼游人了,好在小陳是當地人,找調度安排了一輛紫色大巴,載著我們往十裡畫廊而去。途中經過一個湖泊,感覺風景非常的美!夕陽照在瀲灩的湖水,四周的山上長滿了寶塔松,頗有些九寨溝的韻味,問了身邊的導游小陳,答復說這就是索溪湖,可惜的是這裡沒有車站可以停靠,能讓我們下去走走。車到十裡畫廊,我們下車步行前進,好在一路上基本都是平路,感覺不是很累,看“食指峰”,“天狗望月”,“向王觀書”,“夫妻峰”,“采藥老人”,“黃昏戀”和“三姐妹峰”等。Scarlett由於身體不舒服,來回都是坐的電動小火車,順便把我們隨身帶的包裹也給代管了。看完十裡畫廊後坐環保車到“水繞四門”時已經要將近5點半了,如果按原計劃進水繞四門,然後再走亂竄坡步行上山的話起碼還要3個半小時以上,最後決定坐“百龍天梯”(單向56元/人自費)上袁家界。天梯高326米,共行2分鐘不到,但由於開始的1分鐘是在山裡面,所以能看到風景的時間也就1分多鐘。隨著天梯的上升,才逐漸感覺到張家界地貌的神奇,極目遠眺,峰巒疊嶂,武陵千山萬壑霎時奔向眼底,千姿百態的奇峰怪石,宛若一柄柄利刃齊刺藍天,好一派“峽谷翻瀾千柱抵”的壯麗景像!俯瞰清幽壑谷,雲霧繚繞,一種“人在壁上走,雲在腳下飄”的神奇感覺油然而生。乘天梯時可以看到張家界的十大景點之一“神兵聚會”,而到達山頂後的平坦的石板路兩旁長著奇花異草,在這陡峭山頂的平台上有農田裡種的莊稼,也有農民居住的房屋,真不知道在這裡的景區沒開發之前,他們是如何生活在海拔1100余米的山頂上的。依舊坐環保巴士到了烏龍寨停車場,步行幾分鐘後就到了客棧。晚上吃的是農家菜,比較的簡單,住宿也是非常的一般。只是晚餐後小姐們不知道什麼事情引起了談興,大呼小叫直到半夜,無語中~補充一點,早有耳聞張家界韓國游客多,可沒想到的是所有景點的指示牌和說明牌,連酒店的招牌都是韓語,甚至比中文的那個招牌都搞得更醒目一些。D5、(2008-7-29周二)上午 天子山(大觀台、一步難行、仙人橋、天子座等)早上一片鳥叫聲打斷了我們沉睡中的美夢,7:30起床,大約在8點左右用過早餐(饅頭,稀飯,醬菜,饅頭很甜,感覺像是放了糖精似的,稀飯也比較難以下咽!),Scarlett因為不舒服沒出房間也沒去游玩,joanna端進端出的伺候她吃了早飯,我在旁邊偷偷的給她起了個外號:老佛爺,沒想到得到所有人的擁護,後來這個外號就一路上伴隨著Scarlett了,希望她看到這篇游記後能原諒我哦~)8:30出發坐環保車約25分鐘到達一個沒有路標的地方下車,小陳告訴我們此去是去大觀台,然後再到一步難行、神雞啄食、仙人橋、天子座。這條線路以前是一條黃金游線,游道修的很好,後來因為山上賓館被拆遷到景區外,旅行團只能住外面,而大門票只能在兩天內自由進出,所以旅游團就沒時間游這邊了。大觀台據說是張家界看日出最好的地點,可惜我們都無緣得見。出了大觀台就去了一步難行,步行不遠只見一座危崖斷開,大小並出兩塊巨石,前面一塊長約20米,寬僅2米,是一極佳的觀景台,但並非所有人都敢站上去一領天子風韻的。因為一道寬僅1米、深臨100米的裂縫將二山隔開,唯膽大者可一步跨越前往,大部分游客至此,往往臨澗卻步。故名“一步難行”。只可惜現在這處危崖上已經牢固的焊上鐵箅子,很安全,只能透過鐵箅子俯瞰那令人心驚的深崖,一眼望不到底。據小陳介紹說,一步難行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事情發生在1993年,當時有個人(據說是個北大的教授)在跨越這一步的距離時掉下了山,後來就建了這個鐵箅子,個人感覺這裡的風景其實沒天子座那裡好。途中經過神雞啄食時,小陳招呼我們看了昨天游覽的十裡畫廊的全景,不過那只雞我卻怎麼都看不出來,呵呵~在經過休息小亭的時候,吃了串烤土豆,味道基本過得去。路基本還是先下後上,路很好走,但是很長很磨人,走了一半左右的路程時,突然前面的小陳停了下來,在路邊的枯木上摘著什麼,我們走近一看,她正在摘野生木耳呢,大家懷著好奇心趕緊上去幫忙,一陣嘰嘰喳喳和手忙腳亂之後,帶著戰利品繼續前進。繼續前行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仙人橋。仙人橋,長26米,寬1.6米,厚1米,高67米,飛架在兩處懸崖絕壁之間,鬼斧神工,驚險而奇特。傳說仙人橋本來是沒有的,大約元末明初時,土家族起義領袖向大坤在百丈峽戰敗後,便把義兵分作三路;一路由輔佐黃龍真人帶領向泗南峪方向撤;二路由向大坤本人帶領從索溪往神堂灣撤;第三路由金花小姐和陳強將軍負責保護傷病員和部屬,朝天子峰下的猴子坡撤。當兵至王爺洞時,一道深深的峽谷阻斷了前進的道路。在這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陳強將軍決定自己帶兵抵敵,金花小姐留在後面照顧傷病員和部屬。金花小姐勞累已極,竟然昏睡過去。夢見一個身著盔甲,腰掛長劍,手持一柄利斧的黑臉將軍,氣勢洶洶地朝她猛劈下來,嚇得金花小姐驚醒過來。她揉揉惺忪的睡眼,只見一塊巨石穩穩當當地搭在面前的兩座石峰之間,萬丈深淵變成了通途。月光下,只見黑臉將軍的長劍正掉在身邊閃閃發光哩!金花小姐好不驚奇,她一邊叫傷病員和部屬馬上從橋上撤走,一邊揀起長劍朝蜂擁上來的官兵衝殺過去。長劍揮處,敵頭紛紛落地。接著長劍又從手中掙出,變成了一條透明的白蟒,白蟒身上的鱗甲又變成了無數條小蟒。大蟒帶著小蟒,高昂著頭,吐著紅色的舌頭,呼呼呼地向敵群衝去。嚇得官兵丟盔棄甲,抱頭鼠竄。至今,有些老人還指著仙人橋西頭觀景台那亭亭玉立的少女石,說是金花小姐在觀白蟒追擊官兵。山下那條泛著鱗光的天子溪水,便是那長劍變成的。現在,天子山上的白蛇,就是那條白蟒的後代。而黑臉將軍用利斧劈下的那塊橫臥兩峰之間的巨石,就是現在的“仙人橋”。那齊嶄嶄的橋面上,似乎還留著刀劈的痕跡哩。為了旅游安全,現在通往仙人橋的通道用鐵絲圈起來了,雖然1.6米的寬度在平地上直線行走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畢竟是在萬丈深淵之上啊,一般人絕對不敢去!陳導告訴我們仙人橋另一個美麗傳說:呂洞賓從橋上走過後得道成仙,騰雲駕霧而去;嫦娥從橋上走過後得道成仙,披風奔月而上。那我們還要不要走過去試試呢?思想鬥爭了半天,卻還是沒有挪出半步。沒想到在我思想鬥爭的時候,Johnny很快的跨過鐵絲網,爬上一個巨大的石頭,踩到了仙人橋上,站在橋中央還手舞足蹈的讓我給他照相!而Mr.shen站在仙人橋邊,猶猶豫豫的似乎在思考著什麼,有了前天攀岩的經歷,我們幾個絲毫不擔心他會做什麼危險的動作出來,畢竟人家好歹也是個被領導很看重的中層干部啊,一定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和前程去冒險的。在叫回了手腳不停的Johnny之後,我的心才算是落了地,畢竟一起出來旅游,萬一有個閃失,對誰都不好。事後我問了他,在仙人橋上感覺如何,答案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只是覺得好玩,唯一感覺就是上面的風比平地大一些,也沒有別人說的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呵呵,被雷倒了!天子座其實與仙人橋相對,但人需要繞山路再走過去才能到。天子座也是一個三面絕壁的地方,站在那裡置身於群山之中,看著水墨畫般的片片峰林與幽幽山谷,那真是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呀。大家在天子座玩了好一會,迷戀美景不願離開,拍了不少照片,先是每人上前拗幾個造型,再合影留念。然後原路返回到休息亭,接下來是有段600多個台階的上坡路,頗有挑戰性!中午返回客棧休息,吃午飯時的湯竟然是用我們剛才采的木耳做的,吃上去特別的脆嫩,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啊~呵呵。



(采藥老人)



(一步難行)



(采木耳)



(仙人橋)



(遠眺天子座)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