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的燦爛—尼泊爾18日旅行日記
D1(8.08):廣州直飛加德滿都(北京時間19:15—23:45,當地時間21:50分到達)
D2(8.09):兌換貨幣,預訂次日到奇特旺的車票,游覽杜巴廣場及猴廟
D3(8.10):漂流至奇特旺公園
D4(8.11):奇特旺公園
D5(8.12):奇旺至博卡拉,辦理進山證,聯絡向導
D6(8.13):徒步Pokhara---Landruk
D7(8.14):徒步Landruk---Chhomrong
D8(8.15):徒步Chhomrong—Himalaya
D9(8.16):徒步Himalaya--ABC
,D10(8.17):徒步ABC--Chhomrong
D12(8.18):徒步Chhomrong--Tadapani
D13(8.19):徒步Tadapani--Ghorepani
D14(8.20):徒步Ghoreapni--Nayapul
D15(8.21):博卡拉休閑
D16(8.22):博卡拉-加都,打車至那加闊
D17(8.23):那加闊-巴德崗
D18(8.24):巴德崗-加都,游帕坦,博大哈及火葬台
D19(8.25):泰米爾閑逛,購買手信,當地時間23:00的航班於次日早5點到達廣州
●簽證
由於計劃做的比較早,大概四月份乘著出差的機會就在尼駐香港總領館把簽證給辦了,當時是免費的,但好像從7月16日開始免費大餐已經沒有了,收取175元/人的辦證費。
附上相關的資料:(自網上摘錄)
香港領館:尖沙咀,科學館路,康宏廣場(東座)715室。電話:00852-23697813
簽證表格下載(香港領館版):http://www.nepalconsulatehk.org/pdf/visaform.pdf
(護照首次出境,簽證在中國大陸以外簽發的,出境時可能會遇到麻煩,如果第一次出境,盡可能不要在香港簽)
尼泊爾王國駐上海領事館:上海市曹楊路(武寧路口)1040弄2號28樓(中誼大廈28樓南座)TEL:021-52661817。
簽證表格下載(內地領館版):http://www.nepalembassy.org.cn/downloads/visa_form.pdf
●機票
趕在調整稅費前的7月3日出的票,單價為4540元/人(含相關稅費),南航直飛。
據說南航的機票由此公司獨家包機,附上資料供大家參考:
http://www.969668.com/
8月8日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這次的尼泊爾之行竟剛好與萬眾矚目的奧運開幕式的時間撞車,行前心中一直很是矛盾,坐在機場的大廳裡第一次非常希望南航的班機可以晚點,讓我至少可以在機場看完開幕式,非常遺憾的是,通常時不時會有些晚點的班機竟非比尋常的准點登機了,只好寄希望於回放了.
在經濟倉要坐將近4個半小時的確不是一件讓人舒坦的事情,由於不時會遇上很強的氣流,飛機顛覆的程度比較嚴重,於當地時間九點五十分鐘左右我們抵達了加都的特裡布萬機場,出關非常的順利,海關人員主動詢問我們是否來自中國,在確認後竟然非常友好的特別的開了一條專用通道讓我們可以快速通關,深切的體會到中尼之間的友好關系.留意到了大家提到的樸實的紅磚牆,意識到美好的行程即將全面展開,對於錯過開幕式的遺憾終於得以釋懷。
有了去年深夜河內找酒店的教訓後,這一次我們提前在網上預定了加都酒店並包機場免費接機,出機場後接機的司機非常順利把我們送到了酒店,路上的建築低矮且破舊,進入泰美爾區後感覺會稍好些,路窄車多十分擁擠,約二十多鐘後,車轉入一間大院內,氛圍明顯的有所改善.柔和的燈火下三三倆倆的游客坐在戶外的咖啡廳內,神情悠閑。
當地比北京時間晚約2小時5分,辦理完入往手續後已接近北京時間約凌晨接近一點多了,感覺有些疲累,匆匆衝洗後就睡下了,一夜無夢
8月9日.
由於時差的關系,大約在6點左右就自然醒了,窗外明媚的陽光讓人心情愉悅,昨晚太晚並沒有好好的打量這間好稱在加都資歷最老的酒店,只是感覺房內的設施大約也只是相當於國內招待所的標准,但勝在熱水十分完美.下樓後赫然發現一個布局十分精致的後花園,花草如茵,由於時間尙早,非常安靜,立刻覺得能在這兒隨意的坐坐喝上些東西以足可抵回它的價格。
不知是否周六的緣故,九點多出門後發現泰米爾區內很多商店都沒有開門,由於在機場沒有換錢,首要任務就是換錢,不然吃早餐也成問題,大街上所明示的彙率大約都在66R左右,我們以68的單價換了一千美元.
去了網站上名頭很響的海倫娜餐廳吃早餐,面積雖然不大但環境布置精巧特別,頂樓可以遠眺,不知是否點餐不對,自我感覺出品一般,且須加收10%的服務費和13%稅費,花費近40元人民幣,只是吃了兩塊出品非常普通的水果派和兩杯比速溶還要淡的咖啡,實在差強人意,當下決定放棄計劃中的晚餐。
在越南三十六行街都不曾迷路的TINA,面對加都的沒有名稱和路標的且縱橫交錯的道路也是雲裡霧裡,著名的杜巴廣場其實非常小,但管理很開放,旅客和本地居民可以直接的坐在建築旁休息和閑話,十分的生活化,但環境相對暄嘩和嘈雜,對於我等對印度教完全是一知半解的俗人來說,這個世界遺產也只不過是走馬觀花的景點而己,匆匆略過只不過一小時足以。
回酒店的途中路徑長城賓館,在該處預訂了三天兩夜由吹蘇裡漂流至奇特旺的三天兩夜的套票,共八十美金/人.回酒店稍事休息後,我們出發往猴廟,此時天空已是聚集起一片烏雲,我們決定打車過去,的士載著我們在大街小巷裡穿梭,經過了不少當地民居,讓人好奇的是當地人的身材與國人相若,但不知為何,所有民居的門和窗都十分的迷你和狹小,大約只有不到一米的高度,當你猛的看見一位猛男倚窗而坐的畫圖,實在感覺有些搞笑。途經而望,感覺當地的生活水准確實不高,且大都處於赤貧狀態.
當我們到達猴廟時,天空中已開始飄散小雨點,從山底向上看,竟然發現樓梯很是陡峭,大有華山一條道的氣勢,既然已經到了,只好硬著頭皮往上衝了,上到一半雨勢已經頗大,我想這也是雨季最大的特點,天氣會隨時轉變,只是看你的運氣罷了.一路冒雨衝上了頂峰,在一個聚集了不少本地人的廟宇下避雨,可以想像當時的氣味讓人並不好受。約四十分鐘後,飄潑的大雨才漸漸轉小,走出廟外,雨後的加都空氣變得較為清新,極目遠眺整個加德滿都谷地盡收眼底,發現這個城市真的不小,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峰雲霧了繞,如果天氣良好的話,這裡確是一個不錯的制高點.到酒店後回看拍攝的照片,不竟讓人呀然失笑,因為主建築看上上去實在太卡通了。
打車回到酒店後,樓下的餐店在每張餐台上點了一支蠟炬,吧台和餐廳都有三三倆倆的客人在就餐,相對於外部雜亂的環境,酒店裡寧靜安逸的氛圍實在讓人愜意,不想再費精力去找網上盛名遠播的餐廳,當下決定就在酒店的餐廳就餐,兩人點了蛋炒飯和咖哩雞和一份綠色沙拉,出品讓人驚喜,雖然份量只是中等,但品質及口感實在不錯,值得一提的是沙拉在點餐單上只是注明為絕對純綠色,出品卻是一份非常新鮮及特別的綠色香草,再加上味道十分獨特的醬汁,吃後頓覺脣齒留香,非常特別,只是不知道這種香草的具體名稱.加上相關費用,也只是花費不到90元人民幣,非常超值,實在值得推薦。
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往奇特旺,酒店的電視好像也收看不到相關的奧運新聞,只得早早的衝涼後休息.
8月10日
當地人的守諾和守時的經營之道讓我很有好感,從當晚的機場接機到今天一早的酒店接人,他們的在承諾的時間內准時的出現,顯示出良好的職業道德.
一早的艷陽又預示良好的開始,乘坐旅游巴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到達了漂流的起點,途中遠處如畫的山峰,讓人對這次的重頭戲---山間徒步更是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同行的有兩位西班牙人,一對澳洲男女,女的金發碧眼很是養眼,且十分友好,但還有兩們印度同伴還沒有到,我們等待了約近一個小時,期間又有一班韓國和西方團隊都是從這裡出發.導游家中的小孩個個眉清目秀,十分可愛,當我們把隨身帶的一些糖果拿給他們後,大家十分開心,時不時向你拋個媚眼,實在有趣.可惜的是由於當心進水,相機都打包進了大袋內,沒有辦法給這班小靚仔妹們留個影.
印度朋友終於珊珊來遲,看來是兩個環境不錯的家伙,碩大的體形且是由加都包了專車過來.終於可以下水了.每人都穿上了救生衣和頭盔,導游給大家講解一些在水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如果出現緊急情況應如何應付,口音較重,聽得一知半解的.只是記往了一旦落水應該如何自救.雨季的吹蘇裡水面很寬且急,十分渾濁.由於是第一次漂流,心中不免有些緊張.坐上橡皮艇後,導游發出了的FORWARD的指令,大家一齊揮蔣前行,默契還算不錯.河兩岸高聳翠綠的山峰配上碧藍的天空非常漂亮.且猛烈的太陽這會竟然很時時務的躲進了雲朵中,太配合了.經過第一個急灘時,由於大家都缺乏經驗,在給近一米半的大浪打了幾個回合後,都有些不知所措.完全無法執行向導的指令,聽得出來向導有些著急,緊急中發出了ALL IN的口令,大家迅速回身到艇內,緊緊抓往了艇上的生命線.雖然有些危險,但確很刺激,在經過幾次這樣的磨練後,大家都大致掌握了相關的處理方法,漸漸能從激流中找到樂趣,每次順利通過一次激流後大家都十分開心和享受.途經平緩的水面向導允許游客下水,對自己的水性實在沒有信心,不敢貿然下水,但同行的同伴已是迫不急待的跳了下去.靠著救生衣的浮力在水中自由的順流而下,看上去很享受。由於下水後要重上橡皮艇要完全靠艇上的同伴提上來,其中一位印度游客打趣到不是他不想下水,而是下去後不知誰可以把他拉上來,大家哄然大笑,這家伙到頗有些自知之明。經過約二小時後,向導指揮將艇劃向一處河流衝擊而成的堤岸,給大家分發了當天的午餐,用紙盒裝著一份三明治和水煮蛋及蘋果和香蕉和一小盒果汁,還算豐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家用餐完後,向導特別將垃圾分為可降解及不可降解的兩份,將可降解的果皮及三明治都留在了堤岸上,但不可降的部分東西如紙合及膠袋都打包後帶回了小艇,小處中體現出的環保意識實在讓我對自己的某些行為汗顔,也再次加深了我對這個國家的好感。
約三個半小時的漂流結束後,我已經是全身濕透,且衣服上沾了沙泥.但也沒有辦法即時衝洗,無奈中只得就這樣換了一身衣服,坐上了當地的LOCAL BUS,出發往今天的最終目的地的---奇特旺.感嘆於這裡的旅游市場的成熟和人性化設計,同行沒有一個是同一目的地,但同樣可以安排在某一行程組團,且環環相扣,銜接十分完美.坐在大巴上昏昏欲睡,好好的休息了一會,經過約兩小時的顛簸,終於到達了SUARAHA小鎮,不出所料的預定好的酒店早早也安排好吉普車接車了。一路飛馳,沿途是大片的草原,且時不時略過一些放養的牛和馬,到確有那麼一絲絲非洲的草原風情。
由於是雨季,酒店的游客非常少,只有一對早我們一天到達的中國夫婦,但服務人員卻有近八到十人,整個酒店十分安靜。迫不急待的衝了涼,感覺清爽不少。從房間遠眺出去是大片的清翠稻田,且窗下種植了大量的丁香,在夜幕下散發著幽香,自有一番風情。
在約定的七點半下到餐廳吃飯,待者端上的是傳統的尼式套餐――刀巴,但主菜不是傳統的雞肉,而是炸魚,口味還能接受,大部分的菜蔬都是由咖釐調味且配上傳統的土豆湯。看來漂流的確是個力氣活,不好意思,我竟吃了個底朝天。
吃完飯後,一個長相有些靦腆的男孩告訴我們他是我倆明天的向導――Ramchandra,待會他會先領我們去看一場由當地塔魯族組織的舞蹈表演。步行幾分鐘後來到一個雖然看上去十分簡陋但卻已是座無虛席的小表演廳,仿佛全鎮的游客都被安排來看這場秀,剛坐下表演就開始了,原來是表演當地十分著名的棍舞(stick dance),一群男子穿著傳統的白色服裝,將手中的棍子變化出各種花樣,並很有默契地應著音樂的節奏變幻著步伐互相敲打,看的人眼花繚亂,甫出場便贏得了滿堂彩。音樂節奏十分明快輕松但動感十足,再加上表演者專注的神情及律動的身驅,實在可以用精彩來形容。Tina感嘆到,這個民族實在特別,當他們處於靜態時,你能強烈感受到一種略帶憂郁的無辜表情,你很難想像,他們的民族舞確是如此的具有暴發力和衝擊力。臨近尾聲時,大批游客興致勃勃的上台共舞,全場來了個happy ending.
回到酒店後,Ramchandra給我們講解了明天的行程安排,morning call安排在了6點,緊湊的一天,早早的就休息了。
8月11日
六點半准點的下到餐廳,早餐是標准的西式早點,吐司、煎蛋及水果,但配有傳統的中式稀飯,十分周到。
雨季出游,最大的好處是偌大的酒店就那麼幾個客人,你可以享受到更為細致周到的服務。早餐後,我倆坐上酒店配的酷酷的敞蓬軍用吉普車出行了,途中偶遇另一團隊竟然也是來自中國,不過是從博卡拉轉場過來的,車上兩位妹妹大叫我們的吉普比她們的帥氣有型,趁著買票的間隙爬上車頂留影,十分有趣。
我們一行大約十三人,全給安排坐上一艘獨木舟,狹長的小舟載著我們順河而下,河兩岸茂密濃郁的熱帶森林中不時傳來一聲鳥啼聲,向導讓大家保持安靜,告訴我們河道裡有鱷魚,果不其然,劃不出去多遠,我們就看見一只體態豐滿的鱷魚靜靜的趴在河邊上曬太陽,不過,看來對我們根本不感興趣。向導時不時指著一略而過的某種飛鳥告訴我們,沒等我悠過神來,已經不見了,更別提抓拍了。見到最多的大概是沒有辦法飛走的孔雀。悠然的坐在舟上,不其然的將身段放低,從一個較低的平面來欣賞藍天和森林,沿著彎延的河道順流而下,感受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獨木舟後我們沒有選擇去像園喂小像,而是選擇了從林徒步――Jungle walk,打算為博卡拉的徒步做做預演,向導找來一根木棍,告訴我們這將是他的隨身武器,一行三人向濃密的深林開動。昨夜的大雨讓地面十分泥濘,一開始還隱約能找到一些前人走過的蹤跡,茂密的熱帶雨林中濕度非常大,不到一會,我已是渾身濕透,完全顧不上腳下的鞋子,緊緊的跟著向導在密林中穿行,向導表現出驚人的天賦,完全畢著感覺在掌控方位,看來他也非常希望我們能夠多看見一些自然原生態下的動物,可惜的是,每次等我們跟上去的時候,都只能看見剛倒下的草叢和一些腳印,動物卻是無緣得見。近一小時後,我們來到了一幢森林中的的木質瞭望塔,塔高三層近十米,登頂後極目遠眺,郝然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處於叢林邊緣地帶,卻已是讓我暈頭轉向了,聽向導介紹曾有人用接近四個月的時間全程徒步大部分的叢林地帶,景仰之情由然而生,牛人也!走著走著,大家的心態都放開了,已全然不顧全身的泥濘,由於雨季的緣故,密林中的瑪蝗已向我們發起了進攻,提前給我們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為後期的徒步打下了心理預防針。上天不負有心人,導游終於在前方發現一頭正在休息的獨角犀,它安靜的躺在水中,享受著自己的休閑時光,導游拿起了我的相機,找了一個較有利的位置幫我拍照,正好另有一位同好中人,也是尋蹤而至,敏感的犀牛好像感應到些什麼,悠然的站了起來,竟像是為了配合我們的拍照擺起了POSE,憨態可掬,十分得意。大家拍了個盡興,導游也仿佛松了一口氣。要知道,雨季密林的中的溪流水也不淺,有時會有齊腰深,為了幫助我們過河,他主動背我們過河而把自己的衣服全弄濕了,很讓我們深感過意不去。結束了近三個半小時的徒步後,全身泥濘的我們向酒店進發。雖是渾身髒亂,我卻也是樂在其中。
我們的向導是一位資深的服務人員,由於是淡季,在就餐的時候也是由他服務,不亢不的態度,周到細致的服務,言談中就能感受到他對這片叢林的熱愛。
衝洗後在吃午餐時,陸陸續續來了接近六、七位新客人,向導告訴我們下午會加一個新項目—坐牛車探訪當地古村落。午休時,一場大雨不期而至,衝刷了酷熱的暑氣,四點左右,全體人員走上了由兩頭強壯的黑牛拉著的牛車浩浩蕩蕩的出發了,牛車行走在稻田邊,身邊不時有剛下課的本地小學生經過,兩旁則是一眼無際的大片的綠油油的稻田。參觀完本地的一個小型展廳後,我們來到了拉普蒂河畔,大家休閑的躺在的長椅上,沉醉在大自然上映的一場完美的落日余輝中。
由於下午加了坐牛車這個項目,我們的騎像入林被安排在了明天的一早六點鐘。充實的一天。早點休息。
8月12日
六點鐘我們又享受專車吉普的待遇被送到了像園,通過木質的台階爬到上了大像的背上,巨大而溫順的母像帶著我們向安靜的從林走去,馴像師坐在大像的頭上,不時用自己的腳抵觸大像的耳背發號司令,遠處的天邊太陽都還沒有露臉,坐在行走中的大像上,感覺就像是坐在一條隨著波浪起伏的船上,直讓我有些犯困。雨季中的灌木叢高大而茂密,減少了我們能看到動物的機率,向導告訴我們,今天我們乘車的一頭年齡在25歲左右的壯年母像,脾氣溫順。不知是否因為開工太早或由於我們沒有帶來一些零食打賞它,它盡挑著往一些濃密的叢林中走,這可苦了我們,拍照的機會是沒了,還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護好自己的頭部,這時你會發現坐在前座會比後座幸運不少。在較平緩的路段時,向導問我是否想嘗試坐在像頭上指揮它,這樣的好機會我當然不可能放過,迫不急待的轉移了陣地,粗糙的像皮和堅硬的毛發即便是透過長褲也能感應得到,不過,當它緩緩的行走時,簡直就是一個massage的高手,與坐在背上的木欄中完全沒得比。跟向導現學了幾個簡單的指令後,我賣弄般的發號了命令,它竟也聽話的執行著,讓我很開心,配合著寬廣的草地和無際的藍天,確是一段十分奇妙的旅程。約二個半小時後,結束了整個行程。匆忙的在小店裡買了些餅干打賞小像,作為獎勵。吉普車載著我們急衝衝的往酒店趕,全因我們還要趕當天唯一的一班九點發往博卡拉的班車,回到酒店Ramchandra早已為我們准備好豐盛的早餐,並安排人將我們的行李搬到了車上,告訴我們不用擔心,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好好享受這頓早餐。這樣的細致安排實在讓人窩心,各給了導游和司機一些小費,作為對他們周到服務的答謝。出發往我們的下一站――博卡拉。
●在網上看到一些對奇旺的旅程評價都不太高,當時確有猶豫是否要放棄。對於500多元人民幣的價格來說,自我感覺是十分超值的。且這裡的棍舞表演是全程最精彩的,雖後來在巴德崗也有看到,但卻完全沒有了這裡的神韻。
●加都的髒亂確是超出了我的想像,且當地的地圖只會讓你越看越糊塗,最好的方法還是打的,但的士的價格一定要狠狠的照著二分之一的價格砍。如果你不是一個對印度教文化特別感興趣的人,真的建議只留一天的時間給它已經足夠了。
●奇旺的打包套票,我們也是較幸運的撞上一間還算不錯的酒店,即使是同價位的套票打包的酒店也可能有很大的差異,這是我們後來在坐牛車時看到的不同酒店後的感受。但對套票內的Local bus你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
●Kathmandu Guest House
TEL:0977-1-41-4700800413632416682
www.ktmgh.com
當地資歷較老的一間酒店,有近40年的歷史,在泰米爾算是較大型的酒店。由於是淡季,我們網上訂的單價是15美元/晚(含相關稅費),相當門市價的四折左右。
●奇旺的酒店名是:Jungle Nepal Hotel ,套票是在長城賓館內的好運旅行社訂的。老板雖是尼泊爾人,但中文好像還不錯。
TEL:0977-1-4444399www.haoyuntravels.com
●加都的面包店通常會在晚上八點鐘後打半價,買一些做早餐是不錯的選擇。Hot bread的口感是最好的。巧克力卷中間真有放一條真材實料的巧克力去烤,超值。
在忍受了近六個鐘的長途車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博卡拉,一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歐洲青年冠以“嬉皮之路”的聖地,今天它因其眾多的知名徒步線路的起點或終點,成為世界各國背包客公認的“徒步天堂”,更以秀美的湖光山色,被稱為東方的“小瑞士”。
按照原計劃我們先趕往ACAP office辦理行山證,從下車的點走路過去大約不到十分鐘的路程,辦公室簡約齊整,各種徒步線路和資料介紹完備,且辦事人員十分和氣,提供二張照片,2000R/人很順利就辦妥了手續。但新近加了一個叫TIMS的費用,每人每天100R,當時由於我們還沒有確定向導的人選,沒有辦法辦理。
打車去了號稱一睜眼就能看到費娃湖的費娃賓館,感覺位置較偏且陳設和服務均一般,雙人間開價20美金/晚,且絲毫沒有還價的空間,沒有入住。出來後,在游客中心區挑了一間規模較大的酒店Hotel Meera,服務生十分熱情,雖不在湖邊,但房間有24小時的熱水及空調,硬件設施不錯,旺季價是40美金/晚,講明要寄存徒步期間的行李和住三天,砍至20美金/晚,順利入住。
臨行前,根據前人的推介有聯絡當地的一名向導,文字交流時覺得他的英文功底不錯,報價15美元/天,當時覺得價格有些偏貴,打算到博卡拉見面後再決定。電話聯絡RAJU約好一小時後到酒店見面,乘著這個空檔電話檔的老板向我們推薦他的向導,拿著計劃的行程向他請教,老板說這樣的行程全程八天走完難度不小,除非我們真的非常的strong,心中有些擔心,因全程的時間已經定好,必須保證八天完成全部的行程,且不想臨時更改其它的線路。正擔心著,向導RAJU依時來到,個子不高但英文吐字標准且口音不重,是這幾天接觸下來感覺較好交流的,把我們的擔心說了出來後,他告訴我們不用擔心,從Phndi反向走ABC環線是完全可能在八天完成的,之前他服務過的不少國人都有選擇這條線路。在選擇正向還是反向走的問題上的,我們最初是擔心辦證的問題,一直無法最終決定,竟然行山證剛剛已經順利的辦理,且從Nayapul一上山就要面對近3000級的台階,我們最終選擇從Phedi逆向八天走完ABC環線。前面有提到的TIMS費用,原來是政府為支持當地一些較正規經營的旅行社推出的一項收費,如你是通過正規的公司聘請的向導,這筆費用通常是免收的,會由旅行社自理,經同行另一位深圳女孩的介紹(非常健談及大膽,一人獨闖尼泊爾,與我們訂的來回航班相同,只是時間較我們充裕,選擇了正向的九天ABC,大家沒有同行),我們才了解個中道道,真的要多謝她,堅決要求減免這筆費用,看來確實是雨季游客稀少的緣由,大家順利的簽定了相關的合同。在交費時,我還擺了個大烏龍,老板問我們是交美金還是幣比時,擔心幣比可能換的太多了,心想那就交幣比好了,問他按多少彙率算,他答67R且報了個總價,一心想著我是68R換的,我拿過計算器以68R的價按了一個比他的報價要高的總價問他行不行,看到他不解的表情,才反應才來,真是有夠搞笑。大家約好明早八點鐘的士到酒店去接我們。
打電話時順便上網看了一下奧運的情況,一看中國隊是遙遙領先的11金,心頭大喜。雖然沒有在國內為他們搖旗助威,但卻還是心懷祖國的。
酒店的餐廳裝修的很是雅致,心想口味應該不會差到那去,錯誤的決定,實在非常一般,但相較加都,博卡拉好像沒有加收23%的服務稅費,總體價位較低。吃過晚餐,在游客中心區閑逛,由於把防陽帽給丟在了Local bus上,在戶外店以150R的單價賣了一頂便帽,但做工及手感均屬一般,當地戶外店林立,但除非你是火眼睛睛的淘貨高手,想買到真品的機率相信不大。
Tina是那種到那裡都想嘗試當地冰淇琳的人,兩人各點一客標明為意式的雙球甜筒,150R,是那種冰比奶油成份要多的口感,拿在手中沒吃幾口,便開始迅速的融化,吃相不雅且狼狽。滿大街就那麼一家,忘了名字。
滿懷著對徒步的期待和向往,我們早早的衝涼休息。來尼後,我第一次享受到了空調,美美的睡了一覺。
徒走篇
回想整個行程,現在最讓我懷念的反而是這八天在外人看來近乎有些自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在這裡,人生變成非常的簡單,沒有了那麼多的欲望,除了期盼天氣能好些外,每天最大的享受的不過是能是在辛苦的長途跋涉後衝上完美的熱水澡,來份可口的飯食,就已經是莫大享受和滿足了。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更沒有手忙腳亂,讓自己沉浸其中,從容不迫的享受著時間。
Keepmoving!走累了就坐下歇一下,喝杯茶,人在風景中穿梭,將自己融入其中。走著的感覺真的很爽,自覺身體的每個毛孔都在呼吸,大汗淋漓的暢快,甚至到最後肌肉的酸痛的都不再是一種折磨而變成了享受,當你身處漫山遍野的花叢中,直面雪山所帶給你的震憾與衝擊,絕對會讓你認同付出的所有辛苦與考驗都是值得的。
至今也無法概括出其中的意義,但卻知道深深吸引我的,已經不只是因為沿途的美麗風景了,而是那些在風景中的“美麗”———體驗、心情及過程。我想如果旅行是人生的縮影,那麼徒步就是旅行的濃縮。
8月13日Pokhara---Landruk
一早起身,將大件的行李寄存在酒店,將徒步所需的行當盡量塞進50升的背包和20升的小包。樓下RAJU和司機已是准點到達,他也有隨身帶一個小包,正好一人一個非常公平。今天天氣一般,天空中不時飄落零星的雨點,讓我有些失望。
約四十五分鐘後我們到達起點phedi,很小的一個村,徒步的起點就在路邊不遠處,以50R的價格我們買了兩支很普通的木棒用作登山仗,便正式開始了期待已久的徒步,上天似乎要考驗我們的似的,這會雨越下越大,沒辦法只得穿上了雨衣,前一小時幾手全是陡然上升的台階路,悶在雨衣中走的十分辛苦,渾身已近透濕,俯身回望,看到了在網上讓我心醉不己的兩大山峰夾著彎延的河谷的畫面,只可惜天空不作美,拍出來的效果一般,不過,現場看的效果還是很震懾的。
可能是體力和狀態都沒有調整到位,前二小時我們都感覺走得比較辛苦,空氣濕度很大。雖然每天我都有堅持約半小時的慢跑,但為了足以應付這次的徒步,特別提前近半年堅持每周六日散步近三小時,以強化自己的關節和肌肉。慢慢地適應調整後,開始可以跟上向導的步伐,走的開始較為輕松,並逐步能兼顧走路與看景。
中餐休息時脫下雨衣,發現渾身冒出縷縷白霧,大有得道成仙的跡像,海撥已由出發時的800米躍升至1700MM左右,無怪乎走的有些辛苦。坐在沒有升火的餐廳,八月份竟讓人感到了絲絲的寒意。了解到徒步飲食的單調,我們帶了一些肉脯和零食(在50升的背包中,約占了1/5的空間),在慢節拍的尼式上餐前,和向導分享來自祖國的美味並了解一些尼國的風士人情是個不錯的主意。
雨霧迷漫中我們一直堅持到下午的5:20分左右才到達今日的目的地—Landruk。心中感嘆,磨房和蜂鳥上可真是牛人多呀,路況遠比我想像的艱苦和困難,由於正當雨季,途徑不少蹋方,有時就是直接溯溪而行,可作計劃時確實沒有在任何一篇攻略中找到一絲描繪。但一天下來,總體感覺還OK,可以應付。
8月14日 (Landruk---Chhomrong)
今天的行程感覺較昨天的輕松不少,約在下午2:30分左右我們就抵達了目的地,海撥2170M的Chhomrong,座落在山頂的一個較大的村落,每間Guest house外都種滿了鮮花,天氣好的話客人可以直接從房間看到魚尾峰及安娜普爾娜南峰,只是,老天還在加強對我們的考驗,沒有給我們這樣的機會。
從這裡開始,居民不可使用木材取暖,所有的燃氣都須經由人手從博卡拉背上來,但好在太陽能和水資源都極大富有。
整個旅店只有我們和另一個來自法國的四人團隊,飯後老板燃起了火為我們驅寒及方便烘烤昨天冼的衣服。導游教我們玩起了當地的一種撲克游戲。簡單,但玩起來十分熱鬧有趣。
8月15日(Chhomrong—Himalaya)
今天的目的地是海撥3270M的Himalaya,不盡海撥要提升差不多1100米,可恨的老天,竟然還沒有打算放棄對我們的考驗,全天我們幾乎都是在暴雨中的密林中穿行,還要不時停下來對付似乎永遠也捉不完的瑪蝗,完全失去了拍照的興趣,只盼望能早一點抵達目的地,換掉濕透了的衣服,可憐見的,堅持了兩天還保持內部干燥的防水徒步鞋,今天終於抵擋不往大雨的進攻,在過溪時從鞋幫處進水,痛痛快快地來了個透濕。咬著牙關,衝了個近乎於雪水的冰水澡,終於可以抱著被子坐在溫暖的dining room了,手捧著溫暖的姜茶,諾大的酒店只有我們兩個客人,心中的感觸是復雜的。昨天同行的四位隨後也到了,一樣的狼狽,但同樣是一幅樂在其中的神情,相信這份心情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夠體會了。
飯後,導游播放著手機裡的當地歌曲,並向我們解釋歌曲的大致意境與含意,聽著窗外的狂風暴雨,坐在如春的房間,人生有時真的可以非常簡單。
實在不想回到陰涼潮濕的房間去睡覺,也顧不了什麼淑女形像了,賴在dining room住了一夜。
8月16日(Himalaya—ABC)
一夜的狂風暴雨讓我很是擔心今天的路況,清晨出門,看見了徒步以來的第一縷陽光,心情也隨之燦爛起來。感謝眾神,但願考驗到此結束。
4130M是我和tina都不曾到過的海撥,從奇旺開始我們就開始服食諾迪康,希望能盡量減少出現高反的可能性。可惜昨天一天雨中行進且衝澡的水也滿凍的,tina一早感覺有些鼻塞,最不希望出現的情形出現了,敢忙讓她服食了一些抗感冒藥品,希望情況不要再惡化。
望著兩旁清翠挺拔的山峰在陽光下散發的生機,不禁想起初中時代讀到的一本名為《青山青》書藉(英文書名《The Mountain is Young》,有點傳記性質,大致內容是說作者與一位尼泊爾軍官的愛情故事。出行前,一直想找來重溫,但無果。),頓覺書名十分形像、貼切。
在MBC吃中餐時,可憐的Tina已經有些不適沒胃口了,讓大家非常擔心,好在精神狀態還不錯。向導囑咐等會要盡量慢些走,畢竟今天的海撥也會提升接近900米。高海撥的Guest house由於季節的緣故,很多都還沒有開放,但已經開始為接下來的旺季在著手作打掃和裝飾的工作了。中餐時,老板帶著兩個兒子正在為dining room安裝新定制的窗簾,那股認真和期待的心情,同時感染了我們。拿出隨身帶的小零食請他們品嘗,微笑的道謝後伸出雙手來接。尼泊爾的修養,與貧富無關。
從MBC出發後不久,路邊開始零星的出現各種不知名的野花,剛開始還是一叢一束,越往上走,漸成燎原之勢,色彩純正、艷麗的各色花朵恣意的開放在從雪山流下的河道旁。一片一片的,襯映著如茵的草地仿佛大自然無心編織的一張大毯。連片一望無際的花海,讓人產生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兩天都不曾好好開工的相機這會只恨其焦距太短,怎麼也拍不出那撩動人心的盛況。對於雨季的到訪,第一次認為自己絕對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向導告訴我們,只有在這個季節才有機會見到這樣的景像,九月以後,草地就會發黃干枯了。只是空氣中的霧氣又越發濃了,遠處的山峰已經隱沒於它的無形掌控,空氣中的水氣凝結到衣服上就變成了水。對於高海撥說變就變的天氣,這次真是深有體會,你永遠也無法預料這刻還向你展露真容的山脈,過一會兒你是否還有機會再捕捉到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每一分的機會趕緊拍照。
原計劃二小時的路程,我們花了近三小時才抵達,ABC藍色的屋頂成為了今天最後的動力。一到住地,連忙安排Tina躺下休息。大本營是這幾天來我們遇見游客最多的地方,能成功抵達,大家心情都不錯,閑坐著喝茶聊天。外面霧氣迷茫,見面度最多也就不到十米,看的出來tina覺得很不舒服,可沒有什麼可以幫她的,只能干著急。向導安慰我不用擔心,讓她休息一下就會好的,感覺有些無助,希望他說的是真的。
水實在是太冷了,完全不敢想衝涼的事。想想那些一、二月造訪此地的超人們,真是打心底的佩服。
吃過晚餐後,早早的又蹭在dinging room休息了一夜,睡的很不踏實,不時要觀察一下tina的情形,這裡不得不說RAJU確實是一位很負責任的向導,半夜裡他至少有起身三次來了解情形,相信他睡的也一般。
8月17日(ABC—Chhomrong)
今天是計劃中行程最辛苦、最長的一天,要從4130米下到2170米的Chhomrong,相當於將前兩天走完的上坡路,今天一天下完。向導也說,如果今天能夠順利的完成的話,整個徒步也就可以接近於成功完成了。Tina的情形讓我很擔心今天可能無法完成既定的目標。不過,還好,一早醒來,tina的精神狀態已較昨天好了不少。早上5點,已有游客守候著雪山的出現。幸運的是,天氣好像真不錯,五點半左右,環繞著ABC大本營的雪山已經隱隱浮現了,到六點時,大部分的雪山都已清晰可見,一束陽光散在雪山頂峰,還給我們上映了一場迷你版的日照金山秀,讓大家大呼過癮。巨大的雪山靜靜地屹立著,完全不像想像中那樣拒人於千裡之處,而是如此貼近而毫無保留的向你展示它的聖潔與美態,仿佛只要你願意就可以觸摸到它。向導向我介紹著每個峰的名稱和海拔,只是我完全沒有概念,根本就記不住。唯一知道的是感覺自己被雪山環繞著,快門一直在響,直到手被凍的有些僵硬為止。如何時間允許的話,真希望可以取消今天所有行程,只是坐在這裡對著它發呆就好。
我想選擇雨季徒步的人,大都帶有一點賭徒心態,想要賭一賭自己的運氣到底如何,向導一個勁的說我們真是好彩,要知道,在這樣的雨季,能這樣清晰的看到全部雪山的機會真的是很難得。據說,曾經有人在山中等侯了八天,最終也是無功而返。
6:45分,我們開始准備下山,是首批行動的團隊,行程太緊了。時間太早沿途的花朵都還沒有開放,導游走在最前面把握著前進的節奏,明顯感覺到步伐一再加快,也沒有時間停下來拍照,一路只是緊緊的追著,不至於掉隊。下到Himalaya我們只不過花了不到三小時的時間,且這時tina的狀態又比早上更好些,沒有那麼頭痛了,真是個好消息。這樣的行走,真是對耐力和毅力的極大考驗,從Bamboo到Chhomrong較多的是上坡路,走到最後,兩條腳都有些不聽使喚了,一到下台階時都止不住微微的顫抖,遠遠的你已經能夠看到Chhomrong的藍色屋項了,但卻仿佛永遠也走不到頭似的。身體雖然是辛苦的,但心情卻是飛揚的,高興的衝著所有遇到的人互道“Namaste”。終於,在夜幕低垂的下午六點四十五分我們成功抵達了目的地。大家相互擊掌,慶祝成功。全天行走了接近十二個小時,約25公裡,個個都是strong smell,連自己都覺得有些無法忍受了。
痛快的洗了一個熱水澡,疲乏盡除。衝涼之前,聽老板說這裡有電熱水器,所有完全沒有考慮時間問題,衝了近半個鐘,由於自己的太過放縱,一個人竟然用盡了幾乎全部的熱水,到tina進去的時候,水又變涼了,很是自責,只好請求老板多多燒了幾桶熱水,心中很是後悔。
因向導和老板較熟,答應讓我們自己動手做一個中式湯粉,在期待和煎熬中了等待近十天的愛國胃終於得到解放,一人再上一個熱乎乎的蘋果卷,感覺真是太滿足了。一切都在漸入佳境。
8月18日(Chhomrong—Tadapani)
好運還在持續,今天的morning call設的比較遲,七半點起身後,推門一看,艷陽下上次無緣得見的魚尾峰和安娜普爾納南峰也毫無吝嗇的向我們展露他們美麗的身形。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昨晚我們抵達後,分明是下了一場cats and dogs似的大雨。至此,相信人生滿希望。
今天的行程比較輕松,磨磨蹭蹭的坐在充滿陽光的餐廳裡用完早餐,出發時已接近9點45分了,一路走走停停,中午時分到達了一幢面向山谷的Guest house,二層樓的小屋卻擁有一個可以讓直升飛機起落的如茵草地,年輕的女主人打理著整個酒店,坐在面向山谷的餐桌上就餐,遙望遠處若隱若現的村莊。陽光透過雲層像聚光燈似的將燦爛散向某處山谷,盈盈發光。尼泊爾人生性愛花,無論富裕與貧窮,必是處處鳥語花香,姿肆爛漫的鮮花伸出藍色門楣白色磚牆的小屋,是關不住的滿園春色。
主人家的胖小子對來自中國的花生米大有好感,吃的精精有味。閑談中得知,這幢房子打算售賣,大約在人民幣50萬元左右,如是單單純租的話,每年的費用約為2萬元人民幣,細細打量,真是個很不錯的養老之所,能有機會在這裡休養一年半載一定很愜意。不過,只能售租予尼泊爾本地人。
吃了一個全程時間最悠長的午餐,花了約三小時。繼續上路,又是在密林中穿梭,只不過,艷陽下感覺完全不同,猛烈的陽光透過茂密而高大的樹林將光影投射,人完全不會感覺熱,但卻同樣能感受到不同光影的變化,奇妙。
向導指著一片,高度約達十幾米的樹林告訴我們這就是尼泊爾的國花――高山杜鵑,如果四月到訪的話,整個山頭都將會被花朵映紅,非常的壯觀美麗。
四點四十五分我們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Tadapani,海撥大約只有2650米,但由於地處山巔,風力較大,又感受到了一絲寒意。店東正在裝修,向導安排我們坐在廚房就餐,一對姐妹打理著這間規模頗大的旅店,坐在這裡,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全程看到各式菜品的制作。喝著現做的姜茶和爆米花,我們又不緊不忙的等待著晚餐。
8月19日(Tadapani—Ghorepani)
今天的路程本來並不算辛苦,只是暴雨又再度光臨,人在橫風斜雨中行進變成十分困難,7:45分出發後,沒出久,早上好不容易烤干的衣服和鞋又全面告急,無奈。
好在從這個海撥開始,政府允許民眾使用木材取暖,中餐時,向導自己動手為我們伸了一個暖暖的火爐,圍爐而座,再看看門外的風雨,簡直不想再出發了。
堅持在風雨中又挺進兩個小時後,3:30分到達今天的目的地-Ghorepani,一個以Poonhill小環線而聞名的大村落,入住super view,以木質結構為主的大型觀景房,溫暖的大堂,讓這裡與外面簡直是兩個世界,一群西方客正休閑的坐在大堂玩撲克。仔細一打量,發現大家都是坐同一班車由奇旺到博卡拉的,他們原計劃走小環的,但基於天氣原因,放棄了,在這休養了兩天,也是計劃明天下山的。
暖暖的衝涼後,坐在圍爐旁取暖,等晚餐。真幸福,我們每天只要考慮走路和吃什麼,其它什麼都不用想。
8月20日(Ghorepani—Nayapul)
昨晚和向導約定,如今早天氣好的話,就叫醒我們去Poonhill看日出,老天沒給我們早起的理由。不過,對於在ABC已經看到的雪山,我已經很知足了,並沒有很失望。
吃完早餐,約7:45分出發,今天已經是徒步行程的最後一天了,心中有些惆然若失。行進了約兩小時後,太陽漸漸變得猛烈起來,明晃晃的照得眼都有些睜不開。Tina也像是為了補償似的,一路不停的拍照,三人線拉起來至少有百米距離。
午餐後,猛烈的陽光照的我頭昏腦脹,越往下走,意識到自己又在走向一個日漸現實的世界和無可逃避的現實生活,即使是博卡拉,即使是尼泊爾。這會,當我寫下這篇游記時,開始不可遏制的懷念起高山上的好時光,淳樸自由、無憂無慮。
到Nayapul時,正好趕上當地學校放學的時間,遇到不少穿著校服的小朋友,十分喜歡他們的制服款式,這個國家雖然貧窮,但對教育卻似乎並不吝嗇。
打車回到酒店,並與RAJU約好7點半吃飯慶祝,放下行李後,我們准備去訂明早滑翔的票,報價為65歐元/人比攻略上貴了不少,且由於季節原因,暫不提供服務。這讓期待已久的tina十分失望。上網了解到中國還是處於金牌版的頭名,且遙遙領先,大感欣喜。
晚餐後,我們真誠的付給了向導一些小費,感謝他八天來專業的服務,確實,如果沒有他的協助,這趟徒步行程不會如此的圓滿。
Raju英文不錯,服務細致周到,且很有眼色。實在值到推薦。大家可以直接聯絡他:
●E-Mail: raju_trek@hotmail.com電話:9804124414
●在說到該請向導還是挑夫的問題上,個人建議還是向導會好些,主要還是溝通起來方便,向導與旅店的關系有時會直接影響到你所接受的服務,且全程可以通過聊天了解到不少風士人情和本土文化,而這些都是挑夫不可能提供的。
●最好還是自己帶一個衛生睡袋,這樣睡得會踏實很多。
● 如何你不是一個特別排斥西餐的人話,其實沒畢要帶太多中國食品上山,但換洗衣褲卻是一定要多帶幾套,且最好是快干型的,碰上雨天,洗了的衣服根本就干不了。鞋子必須是防水的高幫才管用,且抓地性能要好些才行,雨後的台階是十分濕滑的。
●山上的飲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貴的,每天每人至少要按120元/人民幣的預算才會比較松動。住宿也比較艱苦,將就一下吧。
●可以的話,建議帶上一個MP3之類的音樂播放器,山間的住房隔音效果實在有限,要不幸遇上一幫愛開臥談會的朋友,你會愛死這東西。
8月21日
下山後,整個人的精神一下就松懈了,約十一點鐘才到費娃湖旁一家面向湖面的的開放式花園餐廳裡吃早餐,草地上懶懶著的躺著一條主人養的狗,別提睡的有多寫意了。感覺尼泊爾的狗比人可幸福多了,什麼時候都在躺著睡覺。
心中一直在嘀咕怎麼沒見著倒映到湖裡的雪山呀,難道是雲層太厚,可分明是艷陽高照,感覺能見度也不錯嗎?只是一分神,就把這個問題給放過了。誰知這樣,卻給我們整個行程留下了一個最大的遺憾。雨季的博卡拉游人稀少,街頭四處游蕩著無所事事的閑人,而這種懶散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一出門,我就想睡覺。所以當Tina提議去租船時,望著明晃晃的陽光下整個湖面我也沒有看到一條船,終於找了一個理由讓自己回酒店嘆空調。
晚餐去了網友推薦的Busy Bee吃牛扒,份量挺大的,口感卻是一般,但相較於山上的價格你會覺得非常的超值。整個行程走下來,吃的最多的還是西餐,雞扒、豬扒等吃了幾個輪回,非常懷念家裡的青菜和水果。
晚上在各個紀念品店中閑逛,買了一些圍巾回家做手信,手感非常柔軟,但對店家的報價真的要毫不留情的照著三分之一的價砍,總的來說,博卡拉的物價比加都便宜且好還價。
8月22日
昨晚在酒店訂的Golden Travel回加都的票,15美金/人(含中餐),一大早打的去了發車點,發現所有的大巴幾乎全部是在這裡聚合發車,放下行李後,赫然發現遠處數座秀麗的雪山在初陽下熠熠發光,完全是由於自己的糊塗和懶惰而把方位給忽略了,再一想昨日的艷陽,當時心中的那個悔和痛呀,真恨不得立馬把票給退了,再來它個泛舟賞雪。真是一點不錯,人是一定會為自己的懶散付出代價的。帶著遺憾我們出發往加都,就當它給自己留了一個再次造訪它的機會吧,哎,也只能這麼想了。
四點鐘左右我們回到了加都賓館,寄存了一些用不著的大件行李,打的(1200R)出發往今天的目的地——那加闊,素有“喜瑪拉山脈觀景台”之稱的熱門旅游點。一路塞車,跑了近兩個小時六點多才到,山路崎嶇,越行越高,越發覺得司機也不容易,沒什麼賺頭。原計劃FB一回的,根據攻略推薦,讓司機停在了Fort resort,這個號稱整個那加闊位置最好的古堡式酒店,但前台在這樣的季節竟然報出了比旺季還要貴的80美金的報價,不想浪費時間與他砍價,轉頭進了它旁邊幾米處的Hotel view Point ,同樣的270度全山景,庭院幽深,林木蔥郁,40美金且包早晚餐/兩人,天色已暗,順利入住。目至所至,雲層湧動,似一片深不見底的海,恍若人間仙境,從喧鬧的市區一下過渡到如斯美景,恍如隔世。
衝洗後,來到裝飾精致的餐廳用餐,像一路走來一般,諾大的餐廳也是待者多過客人,這也是雨季出游的最大好處吧,完全沒有旺季那種人頭湧動的緊逼和壓迫感。反正是包餐,毫不客氣的像暴發戶似點了菜單上最貴的菜式,出品精致可口,外酥內嫩的芝士雞胸、口味純正的法式濃湯、香滑細膩的布丁,配以周到的待者,吃得讓人心滿意足。細想之下,發現自己每到一處,最先留連的都是些吃、住、玩、購物等俗事,至於文化及觀景這一遠行的初衷,往往總是在最後才抽空留意一下,每次旅行的回憶中,最早忘記的是那裡的景致,而印像深刻的往往會是沿途或最愛或最惡的人,可口及難咽的食品,十足的俗人一個,只配做在電視前看看旅游節日。
飯後,繞著寧靜、開闊的天台散步消食,祈求明晨是個好天氣。其實此時不管做些什麼,時間還是不會為我們停留的,倒不如什麼都不做,就這樣享受眼前所有的一切。
8月23日
有了在高海撥看日出的經驗,昨晚設了早5:30分的鬧鈴,推窗隱約感應到日出的跡像,連忙起身抓起相機來到頂樓。空氣清洌,遠處山頭的屋頂似也有同好之人在靜靜的守候,舉目四望,古樸的建築點綴於雲層中的山頭,風悠悠的吹著,眼裡看著滿眼的綠,耳朵裡再沒有城市的嘈雜。重重疊疊的雲層偶爾透出一點天光,給人能企盼太陽的希望。天地籠罩在一片幽藍之中,渾然一幅天然的畫作。雪峰含羞般的露出了尖尖角,迫不急待的抓拍了幾張,卻少了當初在ABC初見它時的震憾。守候了一小時,並沒有看見期待中的景像,霧氣反而愈發濃重,樂得又回房間去補了個回籠覺。
早餐照例是西式,只是品質依舊保持水准,全程只有這裡的奶茶用的是鮮奶。以提供的餐飲來說,確實對得起它的價格。走到山口的巴士站,以超值的單價(55R/2人)坐上Local Bus出發往—巴德崗,一座馬拉王朝時期的古城,從13世紀到18世紀這裡一直是尼泊爾的首都。
走到街巷入口的旅游景點售票處,看到中國人購門票可降為50盧比,相當於人民幣5塊錢,這真是尼泊爾給友好鄰邦人民給予的最好實惠。順著長長的古巷一直朝裡走,兩邊所有的民居大都保持著中世紀的狀態,落滿煙塵的房屋,染盡百年時光,散發著一種五味雜陳的味道,每幢房子上都會裝著一個個精美絕倫的木雕窗戶,雖然破敗了、殘舊了,但曾經保有的那份浮華還隱隱約約。這是真正的民居,城中的人們還在繼續著他們古樸的生活。臨街是一家接一家的小雜貨店、木工作坊、菜店。。。這裡的人們遵循著千百年來的習俗,悠悠過著自己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日子。高高的五層塔矗立在廣場一角,塔前巨大的石獅石像雕像讓人記憶深刻,城裡的居民閑散地坐臥在台階上。
巴德崗不愧為加都的精華所在,廣場布局規整、開闊整潔,完全不像加都杜巴廣場那麼糟亂無序、人聲鼎沸,處處顯得古樸寧靜。難怪在地圖上的首頁就印著某位英國學者的話:“如果整個尼泊爾不在了,只要巴德崗在,就值得你飛過半個地球來看她。”。我從來來提不起興趣去記住那些廟宇的名稱,即便對著地圖搞清楚了,轉背也忘了。興步由韁的走在小城的古道上,前方一群身著民族服飾列隊而行的隊伍,吸引了大批游客駐足圍觀。看來我們是碰上了當地的某個節日了,看上去仿佛是成人禮之類的儀式,小童都在母親的陪伴下赤著足身著民族服飾,頭頂和雙手各頂一盞油燈緩步的向前行進,很是熱鬧。
坐在的Sunny Café的頂樓就著蠟光吃晚餐,靜靜俯瞰著熙熙攘攘的陶密嘿廣場和這個本土化得原始的古城。
●巴德崗的確值得你為它停留一晚,Sunny Café&Guest house是不錯的選擇,房間十分整潔且正對陶密嘿廣場,菜品價平但出品不俗且服務並不加收稅費。
E-Mail:sunnyres@hotmail.com
TEL:0977-01-6616094
8月24日
又要回到我一直就不曾有過好感的加都,望著每一輛都塞得滿滿的巴士,還是選擇了打的,400R回到了加都賓館。
稍做休整後,打車去了帕坦(170R),不知又碰到了尼國的什麼節日,整個古城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誇張到所有拍出來的照片全都滿布鮮活的身影,讓人無所適從。根本無法靜下心來細細的體會和觀賞,拍了幾張照片後就逃難似的去了下一景點—博大哈,原以為應是地處山巔的廟宇,竟然只是窩居於鬧市中的一堆民居之中,完全沒有想像中的氣勢,周邊林立的商鋪的主人大部分都是藏人的模樣,此處是藏傳佛教的聖地,更是達賴的勢力範圍。
接連的兩處景點打擊了我們的游興,當看到印度教火葬儀式竟然要收250R/人的門票後,已決定放棄觀看這種對死者有些不敬的純觀賞性的獵奇,干脆轉身直接打道回府罷了。
回到酒店,正好趕上奧運會的閉幕式,由然由生的民族自豪感正好扶慰了一天失落的心情,欣賞完精彩的儀式後,去了大名鼎鼎的陰陽餐廳吃泰國菜,餐廳花園的環境雖然不錯,但相對它的價格和服務來說,出品真的只是一般,東陰功湯也談不上正宗且量小,不知為何如此多人推薦它。二人花了近2000R,好像都沒有吃到些什麼。
8月25日
今天是在尼的最後一天,在酒店裡磨蹭到11:30左右退了房,將行李寄存後,信步在泰米爾的各式店鋪裡搜索適合做手信的禮品。實用至上的精神,讓香和茶葉成為了最後的選擇。
下午閑閑的坐在酒店的咖啡廳,就著一壺薄荷茶,翻看著前幾天拍下的照片,思考著這個謎一般難解的國度:這個低海拔的地方,卻擁有著全世界最多的8000米以上高峰;這個貧窮的地方,卻有著堅定的信仰;這個生活艱辛的地方,卻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見到溫暖的笑臉……
也許,它的名字已是最好的答案:
NEPAL——NeverEndPeaceAnd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