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之旅——暑期西藏之行散記(一)“重慶棒棒”和重慶的哥

作者: gz&bz

導讀到拉薩的第一站先得飛重慶,所以有緣接觸到“重慶特色”的一二皮毛……以前也聽聞重慶的一大特色就是這“重慶棒棒”。這次來去匆忙,又是在夜間到達,一下了機場大巴就被一群“棒棒”包圍了。旅游地出來的人,對這種尾隨“兜售”司空見慣,格外揣著一分警惕,所以一概婉拒,說我們已經事先問好,下車就到了。結果還是被他們“忽悠”了一把,多繞了一個大彎子 ...

到拉薩的第一站先得飛重慶,所以有緣接觸到“重慶特色”的一二皮毛……以前也聽聞重慶的一大特色就是這“重慶棒棒”。這次來去匆忙,又是在夜間到達,一下了機場大巴就被一群“棒棒”包圍了。旅游地出來的人,對這種尾隨“兜售”司空見慣,格外揣著一分警惕,所以一概婉拒,說我們已經事先問好,下車就到了。結果還是被他們“忽悠”了一把,多繞了一個大彎子,給飯店打電話才發現它就在剛才下車的馬路對面過街天橋旁。經這麼一“忽悠”,我對“棒棒”們就沒什麼好感。不過後來見到原來在重慶工作過的校友何平,他說起“棒棒”還蠻有感情的,說這是因重慶山城的地域特色而產生的特殊現像,只因山城動輒爬坡,諸多不便,所以才會有這腳力挑夫的“棒棒”產生。一根棒棒做杠杆,可以背貨抬人(所謂滑竿)、可以唱著川江號子拉纖,還可以塊兒八毛地為老太太們把市場買的菜送到家(當然,本地人知道行情,“棒棒們”自是不敢“忽悠”的)。這麼一說我也就理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也是人家謀生的手段,想多賺點,無可厚非。心下還不免惻隱之:薄熙來主管重慶後,山城的發展可謂神速,林立的高樓,便捷的交通(的士的起步價只要6元),現代化的設施,“棒棒們”的用武之地是愈見狹仄了,否則的話,怎會去為老大媽們提菜呢。重慶的“的哥”也很有地方特色,從我此行接觸到的看,他們多為男性。說話挺衝,開車忒猛,問你到哪兒如果三兩句說不清楚,他們的語氣裡就會透出不耐煩。不過交談起來你會知道,這是他們普遍的性格。一位的哥告訴我,他們開出租每天的“份錢”(規定上交車隊的)是定死的,跑得快拉得多,才能在“份錢”之外賺到自己的口糧。怪不得他們開車那麼猛,昨晚上從機場坐大巴進市區,覺得走了很遠很遠。可今兒個從市區到機場,那出租車跑得飛快,你還沒來得及贊嘆飆車的愜意呢,機場就已經到了!不過,我挺羨慕重慶和西藏的的哥,無論在市區過橋、上高速,還是在機場路慣例必有的收費卡,他們都一律暢通無阻,不用交“買路錢”(路橋費)。比起內地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路橋收費站來,他們簡直太幸福了!



(霧都重慶)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