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游記之六:佛羅倫薩

作者: shanghaibean

導讀在意大利境內的時間有四天,因此有比較多的機會在意大利公路邊上的停車點休息用餐。除了使用貨幣比較令人自豪之外,尚有另一點古怪。進口是真正的進口,只進不出。一般左手有快餐,賣批薩等,右手有自助式食物。在快餐的對面或邊上會有超市。超市是敞開的,可以隨意拿東西,其出口在進口的另一邊,同時也是整個房子的出口。也就是說,不管是進來買Take Away,吃 ...

在意大利境內的時間有四天,因此有比較多的機會在意大利公路邊上的停車點休息用餐。除了使用貨幣比較令人自豪之外,尚有另一點古怪。進口是真正的進口,只進不出。一般左手有快餐,賣批薩等,右手有自助式食物。在快餐的對面或邊上會有超市。超市是敞開的,可以隨意拿東西,其出口在進口的另一邊,同時也是整個房子的出口。也就是說,不管是進來買Take Away,吃自助餐,還是進超市買東西,上廁所,要出去都得從超市裡面穿過去繞個大圈子。買食物的時候先到帳台付帳,憑收條去櫃台取東西。帳台位於左邊門口,介於快餐和超市之間,裡面只有一個收銀員,既負責收這邊的批薩,又要收那邊的礦泉水,通常是一邊一個,輪流著收,倒也還應付自如。我買批薩的時候說不清楚名字,就隨便給他錢,隨他賣哪種給我,好在意大利原本是批薩的故鄉,不是什麼上等佳品,倒還過得去,吃到橡皮批薩的機會比較少。其實從威尼斯前往羅馬的途中,我們的巴士曾經經過佛羅倫薩,這也是我們覺得線路安排不太合理的一個地方,也許是旅行社出於時間方面的考慮吧。佛羅倫薩出於意大利南北直線交通中樞,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其從古代一開始就比較容易發展,同時也比較容易為敵人所攻占和侵略。羅馬人很快在這裡建立了駐地,並取了個名字叫費倫奇(Firenze),意思是注定要開花繁榮。十三世紀末與十四世紀初,佛羅倫薩就已經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化經濟中心,十五世紀末與十六世紀初的佛羅倫薩成為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的中心,許多偉人在此期間出現,如米開朗基羅等。

我們的旅行團全體人員在米開朗基羅廣場合影留念,從這裡可以俯瞰佛羅倫薩的全景。相比羅馬,我對佛羅倫薩的感覺更好些,可能是因為佛羅倫薩沒有羅馬那麼亂的緣故。跟羅馬一樣,佛羅倫薩也以諸多的廣場(Piazzale)聞名。我們化了一些時間在一些主要的廣場間看了看,如本來放著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大衛(David)的雕像的君主廣場(Santa Croce)。現在大衛原作已經移進博物館,在原來的位置放著復制品。在聖十字架廣場邊上的聖十字架教堂內,供著三個偉大人物的紀念墓。一個是米開朗基羅,另外兩個是加利略和但丁。其他的廣場還有天主聖三廣場,主教座堂廣場等。

佛羅倫薩給我的印像,跟羅馬的壯闊不同,有一種溫柔的美,也許是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在這裡留下的遺澤。我漫步在穿越佛羅倫薩的Arno河邊,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存在的古橋靜靜地橫跨河面。橋的中間跟街道別無不同,這也是這座橋的別致之處。橋上面有搭建出來的房子,小販在橋面上兜售紀念品。在這些天的旅行之後,我逐漸發現一個小小的發現:幾乎所有名城都會有一條河流,或穿越而過,或如帶環繞。倫敦的泰晤士河是不必多說,巴黎的塞納河也是全世界知名。上海有黃浦江,羅馬有Tevera,佛羅倫薩有Arno。而即將前往的裡昂和馬塞之間則有著名的羅那河(Rhone)貫穿其中,像一條玉帶連接裡昂,馬塞,並注入地中海。水流便利有助於城市商業和農業的發展,何況河流本來就意味著文明的發源。也許正是憑借著清流,城市才獲得了更多的靈氣呢。

2000年4月15日


精選遊記: 佛羅倫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