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之旅——暑期西藏之行散記(四)磕長頭的朝聖者

作者: gz&bz

導讀磕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篤信佛教的人們堅信:朝聖能盡滌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無窮的功德,並最終脫出輪回,榮登極樂。因此,在各地通往拉薩或藏傳佛教的名寺、神山和聖湖的道路上,總有數不盡的僧俗信眾,以獨有的磕長頭方式俯仰於天地之間,向強磁場般的聖地跋涉。久遠的過去,朝佛的信徒是雙手空空、衣糧不備, ...

磕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篤信佛教的人們堅信:朝聖能盡滌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無窮的功德,並最終脫出輪回,榮登極樂。因此,在各地通往拉薩或藏傳佛教的名寺、神山和聖湖的道路上,總有數不盡的僧俗信眾,以獨有的磕長頭方式俯仰於天地之間,向強磁場般的聖地跋涉。久遠的過去,朝佛的信徒是雙手空空、衣糧不備,沿路乞討而來的。如今一般是團體行動,有一信徒專司衣糧,此人不得更換他人磕長頭。其他信徒則專心致志、一絲不苟,如因故暫停磕頭,則劃線或積石為志。每天傍晚結束一天的朝拜時,要向東南西北四方磕頭,以拜見四方神靈;向來的方向磕三個頭,以答謝一路神靈與萬物提供的水與火;向前方再磕三個頭,告示明天將要打擾的地方神;最後向前方鞠三個躬,表達不盡的祝福與祈盼。次日早飯後步行到昨天結束的地方,合掌誦一段祈禱經文,然後開始新一天的朝拜,就這樣矢志不渝,步步趨向聖地。磕長頭有三種方式:於行進中磕長頭 程序是這樣:首先取立正姿勢,口誦六字真言“嗡嘛呢唄咪吽”,(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寶石”,似漢地佛教徒常誦的“南無阿彌陀佛”),一邊念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額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雙手前伸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來,重新開始如前。我們在去林芝的途中遇到的四川甘孜來朝聖的藏民,就屬於這一類。他們似乎是兩戶人家一塊來朝聖的,無論男女都系著圍裙,戴著袖套、手套,雙手上各套著一只類似板鞋的護具,那是匍匐向前行跪拜禮(磕長頭)時用的。見到有人圍觀拍照,他們停止了朝拜,坐在路邊休息。導游告訴我們,現在的朝聖者也“與時俱進”了,他們接受人們的布施,也願意為你表演磕長頭的禮儀。一開始有團友懷疑這幫人不是真正的朝聖者,不過是靠表演朝聖掙錢的乞丐。我們給了兩個朝聖者每人2元,和他們一起合了影。從交談中我感到他們不是作假騙錢的人。從四川甘孜到這裡他們已走了幾個月,身上的衣服、手上的手套都磨破了,過去的朝聖者就是一路乞討來朝聖的,為什麼他們不能接受(或者說索取)布施呢?畢竟人必須活著,信仰才能有所依附,不是麼?原地磕長頭 教徒與信徒們於殿堂之內或外圍,身前鋪一氈或毯,原地不斷磕長頭,其程序除不行步外,余者與行進中磕長頭一樣,或還願,或祈求保佑,賜福免災。教徒們認為在修行中,一個人至少要磕一萬次頭,叩頭時赤腳表示虔誠。我們在拉薩大昭寺門前就看到了眾多這樣的朝聖者,他們行禮時果然是赤足的。圍繞寺廟磕長頭 教徒與信徒們依順時針方向自寺院正門開始,面向寺廟側向行進磕頭。這種磕著等身長頭的藏族男女老幼在八廓街上隨處可見。他們雙手合十,依次放在頭頂、額頭、胸前,口中念完六字真言,然後跪下、趴倒、伸展身軀,然後再站起向前步量一個身長,如此循環往復。

去大昭寺和八廓街的那天早晨,在寺門口,當看到有那麼多的人們(男女老少、無論藏漢),不停地在行跪拜禮(磕等身長頭)的場面時,頗有一點震撼。宗教對於它的信徒來說意味著什麼?是精神的奴役還是精神的寄托?有信仰的人是幸運的還是不幸的?沒信仰的人是自由的還是可悲的?我一下子還得不出一個確切答案,但是從心底裡,我對這些虔誠的朝聖者是敬佩的。世界上大多數宗教都有信徒朝聖之舉,然而在自然環境以險絕卓著的西藏,朝聖尤其顯得精誠執著。無論他們的初衷是源於什麼樣的目的,至少這樣的執著和堅持,是需要一種信念和意志的。我做不到,所以敬佩。



(朝聖者)



(來自四川甘孜的朝聖者)



(虔誠)



(與朝聖者合影)



(大昭寺前的朝聖者)


精選遊記: 林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