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行程,雖然布魯塞爾是我們歐洲行的第一站,我感覺它僅僅是我們的一個過路站。呆的時間既不長,去看的地方也僅僅是大廣場而已。我向往的滑鐵盧戰場(Waterloo Battle Field)終於沒有去,雖然僅僅距離布魯塞爾不足幾十公裡,我們卻連經過的機會都沒有。早餐是所謂的大陸早餐(CB,Continental Breakfast)。據說英國人是最重視早餐的,所有的飯店都會包括早餐在內,品種豐富,有煮雞蛋,牛奶,咖啡,果汁,水果,各種熏肉,色拉,等等,不夠時會不斷地添加。英國人一向以他們的BB (British Breakfast)遠遠好於歐洲的CB而自豪。大陸早餐非常簡單,據說已經是英國旅行社向歐洲各國爭取的結果,因為本來這些歐洲飯店根本不供應早餐。一般的大陸早餐包括兩個面包,黃油,果醬,咖啡,果汁。面包一般不增添。不過我們在布魯塞爾的早餐還算不錯,有肉吃。
離開布魯塞爾,我們的巴士前往德國。德國的摩托公路(Autobahnen,也就是Motorways)系統非常發達,據說是當年為了發展軍工業,希特勒命令建造的。一戰之後,德國的經濟急需重振,而希特勒的狂熱和投入確實使得德國人民看到了成為最優秀和最強大民族的希望。可以說希特勒的崛起實在是有歷史的機緣,比如盟軍對於德國動向的缺少關注等,卻也不可否認希特勒這個人的本事。希特勒雖然是個大戰爭狂,而且最終導致了世界人民和德國經濟飽受戰爭創傷,但是他留下的公路系統卻對德國經濟的啟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管是在戰爭時期還是戰後,公路的發達都對經濟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對歐洲的公路建設具有較大影響。如今,整個歐洲的公路已經連成一片,使得彼此之間的來往運輸非常便捷。從地圖上面看,藍色的主摩托公路以及紅色的主要干道將歐洲各國聯結在一起,使得歐洲(主要是西歐)的公路旅行得到迅速發展。在歐洲旅行,就像是在一個國家的各省份之間旅行一樣。
我們的巴士過了比德邊境之後,便沿著萊茵河蜿蜒地向德國南部前進。經過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們轉乘游船,觀賞萊茵河沿岸的景色。萊茵河是貫穿德國南部的重要河流,德法兩國一度以萊茵河為國界。一戰結束之後,希特勒重新發展德國的軍事力量,他不斷在萊茵河邊上增加駐軍,可惜的是盟軍沒有對此做出應有的反應,助長了希特勒的野心。我們游玩的這一段萊茵河位於美因茲(Mainz)和海德堡(Heidelberg)之間。景色比不上中國桂林漓江,沿岸的山崖都比較平,沒有奇峰突起或重巒疊障的美景,不過河面寬闊,水流清澈,兩岸山頭散落著紅檐白牆的房子,不時可以看到在山間矗立起來的幾世紀之前的城堡,倒也別有味道。上游船的時間正好是中午時分,船上面供應午餐。船頭和船尾都有露天的桌椅,其時陽光普照,耀著河面的波光,小風徐吹,使人不由想要小酌一杯。德國除了出了個戰爭狂人希特勒之外,據說做的香腸和啤酒都是極品。香腸可以就酒,倒也符合生產邏輯。於是要了一份法蘭克福香腸和一杯啤酒,坐在船頭享受。
萊茵河兩岸的山頭種滿了一片一片的葡萄園,種出來的葡萄是用來釀酒的。葡萄尚未茂盛,看過去山頭上面豎著矮矮黑黑中間用繩索連接在一起的一片。在上岸之前,我們看到了比較有名的羅萊岩(Lorelei Rock)。這裡的水深平均有17米,氣候惡劣時經常有翻船發生。名字叫作羅萊的美麗少女每天在黃昏的時候在對面的山頭唱歌,悠揚的歌聲使得每個經過的船員都如痴如醉。
德國境內的剩下兩站是大學城海德堡和德法邊境附近的福賴堡(Freigurg)。海德堡的古城堡依然保留著觀察敵情用的方孔,從山頭城堡中的方孔中望出去,小鎮的風光景色盡收眼底。福賴堡是進入瑞士境內之前的休息地,並無什麼吸引我的地方,我知道它的名字僅僅是因為知道德國甲級聯賽裡面有福賴堡這樣一支隊伍。
2000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