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聖地:神秘新疆篇——2

作者: *海兒*

導讀迷迷糊糊中,我仿佛睡了很久,看了下時間,飛行了差不多有兩個小時了,飛機似乎還沒有下降飛行高度,正納悶中,飛機上的廣播響了:由於喀什正遇雷暴天氣,機長已經在喀什上方兜了幾圈,因為沒有降落的條件,機長決定返航。頓時,小小的機艙裡像炸了鍋一樣,我和丹面面相覷,連這樣的事也能趕上,真不簡單啊。 回到地窩堡機場已經是凌晨3點多了,由於航空公司 ...

迷迷糊糊中,我仿佛睡了很久,看了下時間,飛行了差不多有兩個小時了,飛機似乎還沒有下降飛行高度,正納悶中,飛機上的廣播響了:由於喀什正遇雷暴天氣,機長已經在喀什上方兜了幾圈,因為沒有降落的條件,機長決定返航。頓時,小小的機艙裡像炸了鍋一樣,我和丹面面相覷,連這樣的事也能趕上,真不簡單啊。

回到地窩堡機場已經是凌晨3點多了,由於航空公司方面給不出一個具體的可飛時間,只能先安排我們去酒店休息。去酒店的巴士上,我們遇到了一個來自昆明的攝驢,同是驢友,大家有點惺惺相惜,相約到了喀什可以一起結伴同游。雖然後來我們因為航班的關系,錯過了,但是奇妙的是,我們竟然可以在塔中沙漠相遇,呵呵,當然,此屬後話。

午後2點,我和丹終於再次坐上了飛往喀什的飛機,飛機徐徐降落後,我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氣,喀什——南疆的這顆明珠,我終於來了!

喀什機場很小,小得怎麼形容呢?就是:機場外沒有出租車、沒有公交車、也沒有機場專線。正當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們有幸得到了機組人員的幫助,原來他們入住的的賓館和我們事先預定的賓館竟然是同一家。於是,我們搭上了機組的順風車,與平日裡顯得高高在上的飛行員、空姐們有了一次比機艙更近的親密接觸。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第一天入住的賓館:其尼克瓦賓館。喀什的住宿,對於背包客來講,有兩個很著名的地方,即由原俄領館和英領館改建的色滿賓館和其尼克瓦賓館。這裡中外驢眾多,如果需要搭伴包車很容易在這裡找到伴的。當然,除了可以滿足一般驢友的住宿以外,這兩家賓館因為有著很有淵源的歷史,它們的建築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我們入住在其尼克瓦著名的靜園,離喀什著名景點艾提尕爾清真寺很近,步行只需10分鐘。

我與丹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與這個城市親密接觸了,穿過其尼克瓦對面的一條小巷就可以到達廣場和清真寺,而這條小巷本身就充滿著濃濃的維族生活氣息,街邊有賣水果、自制酸奶、冰激凌、烤肉、烤包子、囊等,而這些食物也幾乎成我們後來在新疆每天必吃的,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忍不住口水塔塔滴~~~~

我們幾乎是看到一樣就試著買一樣嘗,就連學校門口一位維族大娘攤頭上的食物都沒拉下。看到許多剛放學的孩子買她這裡的一種食物,也好奇請她拿一份給我們。由於大多數維族人不通漢語,交流起來比較吃力,只能靠手語比劃了,幸好邊上有放學的孩子很好奇我們這兩個外來客(估計游客見得多了,沒見過跟他們一樣光顧小攤的游客,哈哈),所以給我們充當起了臨時翻譯,問我們要多少錢的?一毛?兩毛?五毛?“這麼便宜?”我不禁懷疑自己聽錯了,“那就兩毛吧”。結果遞到我們手上的是一碗(比平時我們吃飯的碗還大)由小豌豆、土豆絲和一些叫不出名的東西所組成的食物,味道一般,大概這是孩子們下課後充飢的食物吧,為了禮貌起見,我和丹分食得一干二淨後跟維族大娘豎了豎大拇指,並贊了句“好吃,謝謝”並遞上了吃剩下的碗。大娘笑著朝我們點了點頭,做了個讓我和丹差點暈到的動作——接過我們遞去的碗順勢拿起手邊的一塊抹布,朝碗內抹了一下就放回了疊起的備用碗上。我和丹忍不住又好氣又好笑,只得阿Q一下:不干不淨,吃了沒病。當然,事實證明我們的阿Q精神非常有用滴!或許是學校門口的舉動,我們受到了幾個小朋友的注意。當我們在附近的巷子裡捕捉維族特色建築時,她們不但打開了自己的家門讓我們得以參觀了一下,還有個小姑娘給我們做起了臨時導游。雖然我們錯過了清真寺開放參觀的時間,但第一天就受到了熱情的維族小朋友款待,心裡還是無比開心的呢。





(維族寶貝,帶頭巾的小JJ可會照顧DD、MM了)



(廣場上翩翩起舞的孩子,天生的鏡頭感,一點都不怕生哦)

晚上,比我們早來幾天的另一撥驢友請我們吃了一頓正宗的新疆餐。照片上的大盤雞、卡瓦斯(一種略帶啤酒味的飲料,入口甜、蜜、清、鮮)是不是很誘人啊?哈哈……



(大盤雞、卡瓦斯)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