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桂滬上逢三“喜”

作者: rgmao

導讀題記一獨樂樂,眾樂樂,孰樂? 題記二 旅游有預期。預期外之得,可遇不可求,構成觀光之驚喜,旅游之魅力也許就在於此。 【附言】 10月17日新民晚報(A6版頭條)消息:今年桂花創10年兩項之最:開花最晚(10月3日完全開放)、花期最長(20日)。上海的桂花花期將持續到下周四(10月23日) 欲看更多本人更多攝影家與本人的賞桂的照片和信息,請點擊 - http://***/rgmao18189 ...

題記一獨樂樂,眾樂樂,孰樂?

題記二

旅游有預期。預期外之得,可遇不可求,構成觀光之驚喜,旅游之魅力也許就在於此。

【附言】

10月17日新民晚報(A6版頭條)消息:今年桂花創10年兩項之最:開花最晚(10月3日完全開放)、花期最長(20日)。上海的桂花花期將持續到下周四(10月23日)

欲看更多本人更多攝影家與本人的賞桂的照片和信息,請點擊 - http://***/rgmao181898 /《柳岸居士的美廬》發表了多幅97賞桂照片。歡迎瀏覽!

----------------------

10月6日步出家門,忽聞暗香。去隔岸的林蔭小徑健身,一抬頭,哦,岸邊的一排桂花樹,平日裡,長相並不起眼,此刻,枝條上卻綴滿了成串成串的銀色小花兒。

拳畢,不忍離去,沿小徑前行,秋風一陣,桂花樹下,桂雨瑟瑟。長著四個花瓣的小花,撒落在發端、眉梢。仰頭,桂雨紛紛,落在臉上;佇立,置身香海,身心俱香。

小徑,落英繽紛,一年最佳時。一地桂花,實不忍踩之,並聯想起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的一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想到,曾與攝影家朋友約定今秋一起去賞桂。於是,掏出手機。

-- 桂花已經盛開,而且有盛極而衰的樣子,明日,正巧重陽節,我們去賞桂,如何?

-- 好啊。(對方一口答應)

一喜

10月7日一大早,兩人相聚於龍吳路1111號 - 上海植物園大門。入園,有新制的“賞桂區”指路牌指路。25年之前,曾來此園,現在,眼前卻是陌生一片。難怪呀!25年過去,就連這裡的樹木也已刻上了25個年輪。按指路牌前行,兩個拐彎,未見桂花林,卻誤入一園。園內,姹紫嫣紅,一地鮮花。初秋之時,滿園春色,更覺可愛!

-- 這是月季園。

-- 哦,你知道。

-- 去年,我來這裡四次,櫻花、牡丹花、郁金香、荷花,先後入鏡呀!

奔桂花而來,始料不及,盛情迎接我們的,卻是盛開的月季花!園很大,規劃合理。園中“阡陌”交通,游人行走其間,觀花賞葉,拍攝照片。區域,好像按照月季的顏色劃分。單紅色,就有大紅、紫紅、粉紅之別,黃色、白色的月季花兒,也各占一個區域。盛開的,花瓣上還沾著晨露,熱情四射;打朵的,羞答答地躲於花叢,低首蓄芳。

-- 來看桂花,想不到,先來了一個“誤入月季園”!豹子頭林衝“誤入白虎堂”,惹下大禍;我們“誤入月季園”,一個驚喜!

-- 跟你們文人出游,說話,就像喝咖啡,有滋有味。

-- 哎,情人節小區門外的花店生意興隆,店裡賣的玫瑰,跟這兒的月季,我看沒啥兩樣呀。月季花和玫瑰花,英語都叫rose,它們到底有啥區別?

-- 月季葉少,刺少,而玫瑰葉多,刺多。一般人不會注意這些,我們搞攝影的關注的是,月季花朵大些,玫瑰花朵較小些;還有就是月季的葉子泛亮光,玫瑰的葉子色澤暗淡。你看,眼前的這些葉子是不是泛亮光?當然,花店裡的所謂玫瑰,逃不過我們搞攝影的眼睛,那全都是月季!

-- 哎喲喲,跟你們攝影家出游,交談,就像進課堂,有知有識!

-- 你看,又相互吹捧上了吧!

-- 人性弱點之一 – 愛聽好話。就是偉人也不能幸免呢。

-- 哈-哈-哈!(同笑)

行走於花叢,友人或蹲、或站、或彎腰、或手持相機、或架起三腳架,十分投入。時間雖早,園中已不乏“長槍短炮”。-- 看別人攝影,人在景中,景即有“神”;月季園邊有小亭,亭內,小聚了三五越劇票友,琴聲悠揚,唱腔纏綿,好像正同唱“十八裡相送”。

晨風過處,幽香撲鼻。-- 卻不知,此香,來自眼前的各色月季花兒,還來附近的“賞桂區”?

“誤入”月季園,竟“誤入”整整一個小時!



二喜

桂花的香味兒,有別於其它花香。所謂“花香襲人”,百花之中,大概最適用於桂花。你無需湊近,無需專注。入“賞桂園”,連片的桂樹上綴滿串串桂花,香氣,迎面撲來,且相隨相伴!

可惜,桂花之香,不可視也。若是可視的,那麼,你一定能見到那鋪天蓋地的“香潮”,洶湧如海邊拍岸的大浪;彌漫如滿天飛舞的雪花!漫步“賞桂園”,花香時濃時淡,不絕於“鼻”,桂香,又豈止入鼻?那簡直是入胸、入腦、入心!-- 一言以蔽之,被花香所圍、所裹、所熏,身心俱香也!

剛才在月季園,是低首看花,現在,輪到我們抬頭賞花了。“賞桂園”,名副其實!桂花大樹,一株接一株,樹多則成林,桂樹與桂樹,貌似大同小異,細細看來,你能發現,在郁郁蔥蔥之間,赤的丹桂、黃的金桂、白的銀桂,又各不相同。

讓友人為我留影,手剛往樹干上一搭,也許稍為按重了一點吧,頓時,如沐花雨。到底是攝影家,眼疾手快,為我留影一幅。



號稱“十裡洋場”的大上海,竟藏著如此一個賞桂的好去處!

“誤入月季園”,乃意外收獲! -- 今日游園之一喜。在“賞桂園”,不料又遇一喜!-- 此喜在花香之外,又添“詩香”-- 園內的桂樹枝條上掛著一個個園牌,園牌寫著詠桂的古代詩詞!

看看桂花,聞聞桂香,讀讀詩句,濃濃花香之外,又添濃濃的詩情畫意!

父子一對,正站立在一塊詩牌前,用手在比劃著。走近細看,發現詩牌上留下修改的痕跡。



-- 爸爸,你看,修改了三處呢。

-- 這是張九齡寫桂花的一首名詩!嗯,確實有三個字寫錯了。

-- 改得對嗎?

-- 對,改得對。不是桂花,而是桂華,是中華的“華”,不是林樓者,而是林棲者,“林樓者”就毫無意義了嘛;“自而為佳節”中的第二個字也寫錯了,是“溫文爾雅”的“爾”,怎會寫成而且的“而”。哎,不應該喲!

不遠處,母親的一聲招呼,打斷了父子對話。詩牌前,剩下了我們兩人。

-- 你能不能把張九齡的這首詩跟我解釋一下?(友人)

-- 好啊。張九齡,是盛唐前期有名的宰相。他的五言古詩,語言質樸,寓意深遠,在唐詩地位很高。第一句,“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歌頌春天的蘭花和秋天的桂花。

-- “葳蕤”二字,啥意思?

-- 那是草木很茂盛的樣子。

--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這一句與上句一氣呵成,不論“葳蕤”也好,“皎潔”也好,都說明,季節雖不同,卻有著同樣的生命活力。春秋兩季,在蘭花和桂花的裝扮下,簡直就成了良辰佳節。

??— “爾”是什麼意思呢?

-- “爾”,在這裡,是“如此”的意思,“自爾”就是“自此”。

-- 讀古詩,就難在這兒。

--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林棲者,寫成“林樓者”,說明書抄寫的人沒有讀懂原詩。

-- 林棲者,是不是指隱士?

-- 是。古文裡的“坐”,經常作“因為”解。比如,杜牧《山行》裡的“停車坐愛楓林晚”。理解了本句的“坐”,全句的大意就自然明白啦。

-- 攝影界一度流行朦朧照,追求朦朧美,其實,古詩就有一種朦朧美。就像在月光下賞花,在烈日暴曬下賞花,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詩意就全丟了。

-- 很有道理!“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全詩的高潮。蘭桂流香,是其天性,她們不稀罕,也不在乎美人的采摘。張九齡以春蘭秋桂自喻,表達了詩人恬淡從容、超脫物外的胸襟。當然,也曲折表達了自己官場失意,和“憂讒畏譏”的心態。

-- 我雖然是搞攝影的,但也知道“詠物寄情”。

-- “賞桂園”能掛這樣的牌子,真好!既賞花,又能讀詩,兩者結合。你看,園中游客,個個聞香賞桂,人人精神抖擻。

-- 你說對了。我曾經讀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園林專家寫的,文章說,桂花的香味,沁人心脾,有助於松弛精神,能減壓、減負、減疲勞。桂花香,甚至還有輕松減肥的功效!

-- 哦,怪不得,你注意周圍游客的表情,很有意思呢!

-- 不過,話說回來,這十幾塊詩牌中,我最喜歡的,要算李清照的那首“鷓鴣天”。

-- 哪幾句?

-- 一句是“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你看,在李清照看來,八月桂花就是花中之冠。

-- 哎,有的詩人愛梅花,有的詩人愛菊花,有的詩人愛杏花,李清照卻獨愛桂花。

-- 李清照愛桂花,甚至愛到貶低屈原的地步。你看,“鷓鴣天”的收尾句“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這句什麼意思?

-- “騷人”就是屈原,“不見收”指屈原的《離騷》中沒有收入桂花!

-- 哦,原來如此。有這些詩句的陪伴,游“賞桂園”,好像走入時空隧道,聽古人贊桂頌桂,和古人對話,今天的桂花香味兒,真可以說是“古色古香”啦!

-- 你這麼一說,讓我想起李白的“把酒問月”。詩中有一句名言: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我想把這兩句改一改。

-- 咋改?

-- 是否可以改成:今人不見古時桂,今桂曾經沁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賞桂華皆如此。

-- 妙,妙,又喝咖啡啦!

三喜

滬上賞桂,豈能不入“桂林公園”?

午後,由上海植物園來到桂林公園。兩地相距不遠,出租車起步費而已。

桂樹飄香今又來!去年來此,心中留憾:觸目皆桂,處處聞香,偌大一個園,恁是沒有一個品茗處!

杭州,在CCTV自詡“休閑之都”。桂花,乃其市花,桂花開放之時,杭城就成了一座“香城”。環湖眾多景點,既有“傳統賞桂景點”(如滿覚隴、杭州植物園等),又有“非傳統賞桂景點”(如雲棲竹徑、虎跑等)。所有景點,皆備茶室。室內室外,茶桌張張;茶客成群,男女老少。尤其是室外茶座,頭頂金桂銀桂,身裹濃香淡香,品茗、聊天、打牌、玩麻將……。風過處,花落茶盞。杭州各景點,茶室之多,茶客之眾,氛圍之悠閑,常令我嘆:天堂矣!

自杭賞桂回滬,心底便生出些許悲涼來。-- 且不說路上行人的步履,顯得匆匆;且不說路上車輛,顯得擁堵,就連桂林公園,走遍全園,居然見不到一張茶桌,更不必說茶室。賞桂累了,游客“干坐”於道旁樹下的長椅石凳上;賞桂渴了,游客以瓶裝冷水解渴。

以下一照,攝於去年游桂林公園時。時間標記,清晰可見哦。



景區乃龍,茶室則是“畫龍點睛”之筆。

占一茶座,你便有了一個休閑的“據點”,或品茶香、或讀書報、或聽音樂、或獨坐發呆、或與友小聊、或收發短信;

占一茶座,你便有了一個觀景的“據點”,時不時“離席”,去看景,去賞花,去散步、去健身、去攝影、去溜達,從從容容,景區就成了你的“私家花園”。

進得大門,龍牆夾道,綠蔭匝地。拐入一門,一個轉彎,竟是一喜!

喜啥?

-- “四教廳”四周寬闊的廊道上,茶桌,一個挨一個,茶客,一簇接一簇!

心中雖喜,卻不忙入座,與友先作環園游。

就面積而言,桂林公園,也許僅是上海植物園的一個零頭,不過,你並未讓游客感到逼仄。作為上世紀初上海灘大亨黃金榮的私家花園,既得江南園林之風範,又融入了西洋建築之典雅,雙橋越水,曲徑通幽;園中花木、假山、洞門、既可觀賞,又能組景,還用來分隔空間,如此巧妙安排,游園視野得以擴大。屋角蕉影,窗外修篁,池邊垂柳、水面睡蓮,令桂林公園精致而又華美,與氣派曠闊的上海植物園相比,別具審美價值。這裡的桂樹,雖無上海植物園那連片成群的氣勢,卻東站一株,西藏一棵。有著幾十年、甚至近百年樹齡的金桂、銀桂、丹桂、石山桂、四季桂,遍布全園。

興許與園齡有關,看上去,桂花似更加濃密濃艷;吸入心,桂香似更加濃郁濃烈!

23個品種,共1000余株,此刻,同時怒放,同時吐香,此時的“桂林公園” – 一座名副其實“香園”!。

步入緊挨桂林路的“東院”,又見一茶室,露天的。茶客滿座,花香四溢,正在享受“花落茶盞”的品茗雅趣。

轉悠兩圈,與友人入座。四教廳外的茶座供應“桂花龍井茶”,30元/杯,比“東院”的要貴20元。

身穿淺色織錦緞中服的小姐,似乎受過訓練,不時走到桌前,伸出纖纖玉手,嫻熟續茶。彬彬有禮,笑容可掬。煙煙裊裊的水蒸氣霧般升騰,茶盞還浮起十幾朵桂花。

-- 喲,還有桂花呀!

-- 是啊,所以叫“桂花龍井茶”呀。

-- 不過,這桂花是你們放入的。在東院喝茶,樹上的桂花會落入茶盞哦。

-- 不過,那是凋零的桂花,少了香氣!你們茶杯裡的桂花,是我們大清早,到南院采摘的,挺新鮮的。(小姐臉露得意)

-- 所以這兒的茶就貴了20元,是不是?

-- 嘻嘻,那當然啦!一分價錢一分貨嘛。

-- 哎,市場經濟如此深入人心,有些國家還不承認我們是市場經濟的國家呢!(我故作嘆息)

-- 哈-哈-哈!嘻-嘻-嘻!(友人與女孩同笑)



友人背著他的相機轉園去了。獨坐的我,環顧茶客游客,享受花香茶香。思緒,頓時翩翩然起來。

-- 漕河涇,距此咫尺之遙。當年的桂林公園 – 我兒時的樂園;

-- 1931年11月18日,黃家花園舉行盛大落成典禮,黃金榮身後四人抬著一方大理石碑,碑面上鐫刻著蔣介石親題“文行忠信”四個大字,“文行忠信”原取自《論語•述而》為溫文爾雅、德行端正、忠心竭力、誠實可信之意。“四教廳”,由此得名;

-- 據說蔣介石沒落時,就在我身後的廳內拜黃金榮為師,在這裡下跪給黃金榮磕頭拜壽。

-- 民國36年,即1947年,為黃金榮80壽辰,蔣介石曾親自來“黃家花園”祝壽。

-- 桂林公園不僅是我兒時的樂園,也是我的讀書勝地。至今記得,當時的英語教科書上有一篇課文,講小英雄劉文學的故事。其中有一個詞組叫protect public property(保護公共財產),在家裡,我就是讀不順,背不出來。入桂林公園,來到四教廳,我暗下決心,繞廳三圈,一定要讀順背出。手執英語課本,邊走邊讀邊記。結果,僅僅走了一圈,就成功了。次日,英語課上,老師讓我起立,朗讀課文,我告訴老師,我能背誦,老師就讓我合上書本試試背誦。結果,我背誦流暢,令人頭疼的protect public property,也發音准確。學習成績一向平平的我,難得出了一次風頭。於是,我認定,桂林公園 -- 我的“福地”。

-- 1964年,是我考大學的年頭。高考前,我來此福地,度過了許多備考日子。四教廳、九曲廊、湖心亭、船舫,留下過我的少年屐印,留下過我的朗朗書聲。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當年的少年,而今已雙鬢霜染。

趁友人未歸,我取出手機,給親友發送短信如下:

韓國泡菜味不忘,桂花龍井又聞香,重陽賞桂走雙園,夕陽愛晚惜蕩槳!-- 2008-10-7與友攜游上海植物園和桂林公園

…………。

友人游園歸來,為我回放了幾幅得意新作。

-- 百花之中,荷花最上照,有水,有花,有葉,有籽,即使殘荷,也上照;桂花最不上照,不宜拍攝遠景,宜特寫!

-- 哦,這張真漂亮!大特寫,陽光從葉子背後射來,葉子的脈絡都清清楚楚,好像是半透明的,這張也巧,正巧一只蜜蜂在采蜜,姿勢又好!

-- 為了這張照片,我足足等了十分鐘。

-- 這張有意思,把金桂和銀桂一網打盡,收入一張照片.…..。

我跟友人“回放”了剛才我發呆的內容。

-- 故地重游,總是別有一番滋味!

-- 一件事,深埋我心,一直沒有向外人吐露過。

-- 也是發生在這兒?

-- 是啊。

我跟友人講了這個故事:

讀初中時,和哥哥來到此園的南院玩耍。當時的南院,中間是一塊綠茵茵的草坪。我們正歇坐在南邊靠牆的一棵桂花盛開的大樹上,忽見一對青年男女,來到草坪西側,鋪開了一塊塑料布,我們便開始警惕。見兩人先坐,後躺;先遠,後近。在四目的注視下,兩人漸入佳境,始有小動作(非我平時上課時常做的一般小動作)。

值此關鍵時刻,下樹,從地上撿起一塊干泥巴。猛地朝他們兩人猛擲過去,動作之快,令哥哥勸阻不及。體育課上,投擲,是我的弱項,扔手榴彈總是出線。今天,竟然投擲地出奇地准,也許是有了“活體目標”吧。一塊拳頭大小的干泥巴,如炮彈一般,穿越林木的枝葉縫隙,在草地上空劃了一道弧線,飛向兩人。不偏不倚,正擊中男人的腳,那只脫了鞋的右腳,揚起一片塵土。

-- 哇……。

慘叫!男的坐起,女的也隨即坐起,並警惕地朝四處張望。此刻的我(還有我哥哥),則躲在密密的樹叢裡,臉部緊貼樹根,紋絲不動,只聽得心跳厲害。

《古今小說》演繹過不少“棒打鴛鴦”的故事,今天, 10歲出頭的我,卻上演了新版“棒打鴛鴦”嗎?-- 事隔幾日,我還在想,心存愧疚。

-- 哎,至今,我也沒弄懂咋會如此惡作劇。不過,我想告訴你的是,在我上演了新版“棒打鴛鴦”之後的的12年,我就慘遭報應!

-- 啊? 惡有惡報?

-- 是啊。1972年金秋,我和熱戀的女友Y(現在的夫人),來到杭州西湖蘇堤。夕陽西下,景色動人。選了半天,終於選中了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 -- 一棵桂樹下的長椅。坐下,桂花即紛紛落下,沾在頭發上,睫毛上和衣服上。一切如詩如畫。

兩人也是先遠,後近,漸入佳境,始有小動作(也非我小時候上課時常作的那種小動作)。忽然,身後傳來一陣疑似野貓叫聲,凄厲慘痛的那種叫聲。一嚇,我們同時急站,情趣,頓減一半。努力恢復平靜之後,再牽手,欲復歸佳境。豈料,又傳來一聲,更近,更響,更凄厲,像嬰啼,更像狼嚎!再度被嚇,且天色趨暗,此刻,所剩的二分之一的情趣,陡然消失。戰戰兢兢,我安慰了Y幾句,起身,為了壯膽,尋了一樹杈,手執樹杈,躡手躡腳,走入身後的樹叢。橫看豎看,,欲探究竟,就是沒有任何目標。難道蘇堤有善口技者?難道耳誤?不可能呀,兩個人同時聽見的呀……? 四下尋覓,始終不見。

於是,又坐下。剛坐下,“悉悉索索”,“悉悉索索”,又聞身後樹叢裡傳出的聲音。毅然決然,我們決定離開這個“是非地”。悻悻然離去,三步一個回頭,仍然不見動靜;十步一個側耳,還是沒有聲響。

見鬼啦?-- 事隔幾日,不,時隔數月,我還在想。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了12年之前的“棒打鴛鴦”的舊事。兩者,豈非異曲同工?-- 當年的那對男女可能至今不知“彈”從何來,而我們則至今不知“凄厲叫聲”之聲源!

報應啊,報應! -- 多少年來,每每念及此事,我總這麼想。

當年的這對情侶,不知今在何方,跟我一樣,也是頭飄白發,額頭生皺了吧?-- 最近幾年念及此事,我總這麼想。

聽完故事,友人撫掌大笑。

-- 你相信報應?

-- 信啊。自從那次有了那次“蘇堤怪遇”,我只想行善積德,不敢作惡,即使是小惡,即使是博取一笑的惡作劇!

-- 說來也巧,我活了五十多年,也篤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夕陽的余暉染紅了枝頭一串串的桂花,我們起身離席。

有句老話,說是“入蘭芝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此言並不適用於今日之賞桂。當我們離開桂林公園時,可是,仍然“香如故”呀!

-- 今日賞桂有三喜。你說說,那三喜呀?(步出大門時,我問友人)

-- 哦,一喜,見到月季;二喜,讀了詩牌;三喜,是啥呀?(友人問)

-- 哦,三喜,你聽我說。那就是“今有茶座”!

-- 哎,前面兩位,請停一停。(後面傳來了小姐的聲音)

駐足,回首。只見小姐手裡拿了一件背心。

-- 是吧?忘記在椅背上了。

-- 是,是,是我的,謝謝! (我連忙答)

-- 謝謝,小姐,我想讓你帶一句話你們老板一句話。(友人對小姐說)

-- 啥話?

-- 茶座,希望能堅持開設下去。

-- 沒問題,市場經濟嘛。(小姐狡黠一笑,把剛才說她的話又還給了我們。)希望明年來賞桂,還能享受喝茶!

-- 好的,希望明年再來,玩得更開心。可是,別再忘記衣物啰。(一個狡黠的眨眼)

-- 哈-哈-哈!謝謝,謝謝,不會忘記啦!也不會忘記你!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