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國德意志篇

作者: ychang

導讀一天一國 ---波羅的海環游之七, 德意志篇 這次到波羅的海旅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是要去德國看望太太的同學。 離上次在巴黎見面, 已近十年。 想人生有幾個十年? 又是清晨, 游輪停靠在北德的港口, 離柏林有三小時車程的沃納姆得(Warnemunde)。 這個沃納姆得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海濱度假小城, 有點兒像格但斯克那邊的薩玻特。 但它太小了, 一般的地圖上根本找不到� ...

一天一國

---波羅的海環游之七, 德意志篇

這次到波羅的海旅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是要去德國看望太太的同學。 離上次在巴黎見面, 已近十年。 想人生有幾個十年?

又是清晨, 游輪停靠在北德的港口, 離柏林有三小時車程的沃納姆得(Warnemunde)。 這個沃納姆得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海濱度假小城, 有點兒像格但斯克那邊的薩玻特。 但它太小了, 一般的地圖上根本找不到, 可是它的游輪碼頭很摩登,也十分方便,連結全德的火車站就直接修在海邊, 下了船就可以坐火車。 不過, 我們沒有坐火車, 朋友和她的德國先生, 早就在碼頭上等著我們了。 有朋友在碼頭等, 不亦樂乎。 大家熱烈擁抱, 比孔老夫子都高興。 所謂“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晨復何晨, 波羅的海旁”, 就是這個意思吧。

早就聽說德國的高速公路不限速, 這次是真正地見識了。 同學的先生開起車來, 凶悍一如剛拿到駕照的小伙, 呼呼有聲。 只見兩旁的原野樹叢忽閃而過, 我相機中的北德風光頓時模糊一片, 慘不忍睹。饒是如此, 超車的還是不少, 不曉得這些德國人忙忙荒荒地催命急行趕什麼, 有什麼重要得不得了的事情要這麼把油門踩到底的似的開車呢? 把這問題請教朋友和她的先生, 他倆說, 我們就是這樣開, 習慣了。 說罷, 把頭一偏說, 那些在公路上慢慢折騰的, 都是外國人。 我一看, 可不是嘛, 旁邊兩個銀發族正慢慢地踟躕而行, 老頭開車, 老太太拿張地圖找路。 他們不用GPS, 朋友說。 這到對啊, 讓我開, 也不會用GPS, 上面的德文誰看得懂啊?

德文可真是又難懂又生硬,難怪歐洲人開玩笑說, 人們對男人說意大利語, 對女人說法語, 對牲口說德語。 對不起, 我沒有瞧不起德語的意思, 但德語聽起來真是硬幫幫的, 好像那些難以下咽的干面包似的。 不是說, 一個人到面包鋪偷東西吃, 那德國店主拿了一塊面包就扔過去將他打倒, 扭送法庭。 法官不忍, 說你怎麼可以這樣沒有同情心, 一塊面包都能打倒的人, 一定是餓得很了, 相當虛弱。 店主說, 我這已是手下留情, 要是我拿塊蛋糕打他, 他就根本不可能上法庭了! 可見, 德國的東西真是硬得很。

車開的快, 不到三小時就到了柏林。 先到朋友的家裡坐一坐, 看看她家的花園, 魚池和漂亮的房子。 花園好可愛, 小徑和樹叢都別有風味。 魚池裡的金魚也很有意思, 人來了都來打招呼要魚食。 只有一大魚不肯出來, 躲在魚池深處, 很害羞似的。 朋友說他們本來有四條大魚, 但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鳥抓走三條, 剩下的那條就不敢出來了。 看來柏林的環保不錯, 魚翔淺底, 鷹擊長空。



(就是那條大魚)

現在, 朋友的先生駕車, 朋友當導游, 帶領我們暢游柏林。 作為大國首都, 柏林的特點當然是大。 其馬路, 廣場, 公園等都相當有氣派, 但給人的感覺是大而不當, 那些大東西好像沒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怎麼說呢, 這城市沒有自己的性格, 也就是沒有英文裡所謂的Character。 也難怪, 一個分開了四十多年的城市, 一旦重新結合, 就像夫妻離婚後又復婚, 怎麼也不對。也就是說, 東西柏林雖然重新統一, 但卻貌合神離, 離真正的統一還差得很遠。 既然差得很遠, 那我們這個柏林游從何游起呢? 很簡單, 朋友的先生說, 那就從原來分開的地方開始, 也就是那遠近皆知的柏林牆。 不過, 我們先不去看那現存的柏林牆,而是要去看當時最有名的一段,也是德國人身上受創最深的那一段。 那裡,就是布蘭登堡門。布蘭登堡門前的柏林牆早就沒有了。 留下的, 是地上的一條石砌的標志。 上面用德文寫著, 柏林牆,1961-1989。這條石砌的線條, 從北到南, 沿著以前的軍事分界線活生生地把柏林切成兩半, 但沿著這條線, 也衍生出好幾個新的景點, 像查理檢查站, 柏林牆保留點等等。


布蘭登堡門與波茨坦公園之間的猶太屠殺紀念碑也是游客常到的景點, 我卻不喜歡。 這紀念碑修成由兩千多個實物大小的長方水泥墩組成, 像征猶太人的墳墓。 可是這些水泥墩就是原色, 又極大一片, 放在柏林城裡最漂亮的地段裡, 真的很煞風景, 極不協調。 猶太人的意思是就是要讓德國人記住他們干了壞事。 德國人認為這是猶太人故意給他們上眼藥, 把個大墳場修在家門口。 這麼兩不相讓, 將來一有風吹草動, 還會是導火的火星。

實際上, 德國人今天的不滿對像早已不是猶太人。 德國人現在最看不得的是誰呢? 是土爾其人, 是無所不在的土爾其人。 二戰後德國經濟復蘇, 勞工短缺,工廠便引進大批土爾其工人。 這些土爾其人來了之後, 把家也遷了過來,形成一個個土爾其社區, 伊斯蘭教也隨之而來, 每天五次呼喚教眾禱告的喇叭在萊茵河畔的大小城鎮響起,與德國原有的基督教堂的鐘聲此起彼伏, 互相競爭。 每到周末, 黑胖胖的土爾其人和他們戴著頭巾的老婆們, 從他們居住的窄小社區湧入柏林的大小公園, 烤羊肉, 開爬梯, 放土爾其音樂,弄得到處都是垃圾。 久而久之, 這些地方德國人根本不敢去, 他們也根本不在乎德國人, 甚至還有故意挑釁的意味, 好像那些在巴黎郊區鬧事的阿拉伯人。“這裡是你們的, 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 …” 這些土爾其人, 毛著學得還真不錯, 但這德國到底是誰的就不好說了。德意志人,這些所謂亞利安純種血統的天之驕子, 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先盛後衰, 不但領土失去太半, 還差點兒亡國亡種, 如今還得小心翼翼地伺侯猶太人和土爾其人。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但他們這恨, 不是發在猶太人身上, 也不是發在土爾其人身上, 而是發在, 你猜對了, 發在美國人身上。 他們認為是美國人阻擾了他們的帝國夢, 是美國人把英美那一套偽善的自由民主價值強加給他們, 是昂格魯撒克遜人在後面為猶太人和中東人撐腰, 就是要與日爾曼人過不去。

在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 德國人的自尊心真是被壓制到了極點。 在堂堂德皇佛瑞得裡奇大街上, 兩面高高的人像矗裡在樓房中間, 俯視著像下的來往人群。 可惜的是, 這人像既不是當年的德皇, 也不是條頓人勇武的騎士, 而是身著軍裝的斯拉夫人和昂格魯撒克遜人, 日爾曼人的兩大死對頭。 當然, 今天的查理檢查站, 不再有當年那種軍警林立, 戒備森嚴的生死一線間的場景, 但從那“你現在離開蘇占區”,“你現在離開盟軍占區”的標牌, 還是能意識到, 這裡可不是一般的進口出口, 這裡曾是兩大陣營, 兩個超級大國, 兩種意識形態的角力場所。

有壓迫就有反抗, 有阻擋就有突破。 歷年來, 衝破這所謂鐵幕(Iron curtain)而尋求自由的東德人還不少,他們有的是為了家庭團聚, 有的是為了經濟壓力。 成功的不少, 但也有近兩百人付出了生命代價。 統一後的德國人, 為這些犧牲者樹立了十字架供人們憑吊, 也常有人為他們獻上一束束的鮮花, 一如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所詠: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但是在我的心目中, 詩裡面那樣寫可以, 現實生活中可不一定。 對我來說, 生命還是最可貴, 愛情第二, 自由嘛, 只能排到第三, 跟裴詩裡的順位一樣。 如果生命都沒有了, 還能奢談愛情和自由嗎? 同時, 愛情的代價呢, 當然是自由。 有了愛情, 你當然不會再去隨便約會了。 再說, 如果你在東柏林有真正的愛情, 你會爬過柏林牆到西柏林去嗎? 我不會。 在這裡, 我更情願當那獻花的人, 而不是那接受鮮花的人。

正胡思亂想的時候, 一位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女人, 拿了一支粗大的墨筆, 就往白色的十字架上留言。 眾人齊聲喝止, 並把那題字擦去。 真是的, 寫到此一游的人哪裡都有, 你的字寫得再好, 你題的詞對你來說再有意義, 但對別人, 對後人,都是“到此一游”。 聯想起那些在中國的名山大川有“資格”題詞的人, 美麗的風光還用你告訴我嗎? 我只希望你們不要犯“錯誤”, 要不大伙兒還得花錢將你們的墨寶鏟下去, 弄得好好的山川糊塗一片。從查理檢查站出來, 就是柏林牆紀念地了。 這可是真正的柏林牆。 摸一摸那斑斑痕痕的水泥牆身, 看一看牆下的悲情文字, 唉, 只有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 才會體會到這牆倒塌的意義。 但誰又會想到, 這牆今天身價倍漲, 已經擠身於這世界上的三大名牆之列。 第一, 當然是長城, The Great Wall。偉大之牆, 把一切侵略者擋在外面, 也擋住了自己的出路; 第二, 耶路撒冷的哭牆,The Wailing Wall。猶太人的天下, 哭出來的。 但是, 你要知道, 跟猶太民族同時的中東民族, 不是被消滅, 就是被同化。 只有猶太人, 哭的同時, 卻知道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的道理。所以, 前面我說生命重於自由時, 也是有感而發。 第三, 就是這後起之秀柏林牆了。 要知道, 前面所說的斑斑痕痕的牆身, 並不是政治鬥爭的遺跡, 而是後來大家把它一片片敲打下來做紀念, 當商品弄成這樣的。 天大地大, 不如西德馬克的威力大, 有一陣子, 德國人敲牆換馬克, 班都不上。 隨便巴掌大那麼一塊柏林牆水泥片, 就可以賣到上百馬克。 不過都說是柏林牆呢, 真假卻不知道。

可憐的柏林, 昔日的第三帝國首都, 如今竟淪落到靠這柏林牆吸引游客。 因為與巴黎,倫敦等西歐大都會相比, 游人到柏林的第一選擇是看柏林牆, 而不是去看夏洛騰堡宮, 博物館島, 柏林大教堂等著名景點了。 這裡, 把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抄過來又適用了:說柏林的人物麼, 有個柏林牆;柏林的出產麼,是有個柏林牆;柏林的名勝麼,還是有個柏林牆! 不過話又說回來,柏林牆還真是只此一家, 世界上別無分店。 難怪有人說這是冷戰和蘇俄留給德國人的最好遺產。其實, 有一處柏林景點卻相當吸引我, 那就是在大劇院廣場上修建的德意志教堂和法蘭西教堂。 這兩個教堂一模一樣, 一個在廣場南邊, 一個在廣場北邊。雄踞在坐西朝東的大劇院兩旁。 大劇院廣場本身就是個建築奇跡, 它在1919年落成之時, 裡面的三千五百個座位號稱世界第一。 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德國人在自己的首都裡修了一座以世仇法蘭西命名的龐大教堂, 而且與以自己命名的教堂同一地點,同一規格, 同一式樣! 如果你不認為這有什麼了不起, 那你想像一下北京的國家大劇院旁修兩個一模一樣的中國廳和日本廳!或者, 在東京同時出現規模同樣宏偉的日本廟和中國廟?


(大劇院廣場, 左邊德國教堂在維修, 右邊是法國教堂。 翻印)

半天游柏林, 大概是一項紀錄了。但朋友說, 除了波茨坦, 該看的差不多都看到了。 加上我們有專車, 有專職導游, 玩得還真是不錯。 更好的是, 我們一分錢也沒花, 全是朋友“贊助”, 不但花了所有的費用並把回程的車票替我們買好, 現在還要請我們到到市區裡的太極中餐廳吃飯, 因為朋友擔心我們的中國胃。 說我們好幾天沒吃中國飯, 大概受不了了。 這實在是不必要的破費, 我們想吃的, 其實是道地的德國食物。 兒子學德語, 從他的老師那裡學到了Bratwurst, 就是德國香腸,再加上土豆塊之類的東東, 還拿錫紙包著吃。 天哪, 我真是奇怪, 這麼多才多藝, 做事嚴謹, 文化功底又深的德國佬, 怎麼弄不出幾個像樣的美食來?看他們西邊的鄰居拉丁人, 東邊的鄰居斯拉夫人, 伙食弄得都比他們強。 不知他們怎麼搞的, 就是不上檔次。 酒文化也不行, 東邊的斯拉夫人有烈酒, 伏特加, 喝完了一跳好高; 西邊的拉丁人有葡萄酒,波爾多液, 喝完了性致好高; 獨獨他們中意的啤酒, 喝完了肚腩好高。 從柏林到沃納姆得的火車又快又好, 雖然是從慕尼黑始發, 但只剩下三分之一旅程的柏林還可以買到對座位的票, 且票價只要29歐。鄰座的一對德國母子, 周末回柏林娘家看望父母, 再坐晚車回家, 第二天上班, 一如別的人在別的城市。 那六歲的兒子Eimane好可愛, 請我們吃糖, 展示他新買的衣裳, 不覺露出了將來也可能是啤酒肚的白白小肚皮, 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列車到達沃納姆得, 正是晚霞映照在波羅的海上, 連同我們的游輪也照射得滿船通紅, 好一派波羅的海風光。 十點正, 輪船啟錨向丹麥駛去, 汽笛聲中,沃納姆得漸行漸遠。 望著慢慢模糊的德意志海岸線, 我和太太商量, 是我們十年後再來呢, 還是後年來?

我們決定後年就來。 明年麼? 明年要回中國。


精選遊記: 柏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