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運”游(74)——永寧山下(一)

作者: zhaohq88694748

導讀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梁各莊西。 清西陵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歷經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余緒延至民國年間。 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圍群巒疊嶂,樹茂林密,風景極佳。 清西陵東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偉的紫荊關,北枕高聳挺拔的永寧山,南抵滔滔東流的易水河。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兩大陵寢之一,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裡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 ...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梁各莊西。

清西陵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歷經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余緒延至民國年間。

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圍群巒疊嶂,樹茂林密,風景極佳。

清西陵東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偉的紫荊關,北枕高聳挺拔的永寧山,南抵滔滔東流的易水河。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兩大陵寢之一,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裡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裡。

清西陵周界約100公裡,面積達800余平方公裡。

這裡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雄偉。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選此為陵址。

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認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而將原址廢掉,命另選“萬年吉地”。

選陵址者奏稱,易縣永寧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彙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

雍正皇帝覽奏後十分高興,也認為這裡“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

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間隔分葬於遵化和易縣東、西兩大陵墓。

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緒的崇陵建成,歷經186年。

西陵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1000多間,石雕刻和石建築100多座,構成了一個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古建築群。



(清西陵游覽圖[轉貼])



(清西陵文保碑)

清西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清西陵與清東陵一起,被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清西陵有規模宏大、體系完整的古建築群,是一處環境幽雅、風景秀麗的游覽勝地。

在方圓200華裡、面積800平方公裡的陵區內,有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古松林。

從建陵開始,清王朝就在永寧山下、易水河畔、陵寢內外,栽植了數以萬計的松樹。

現在這裡有古松1.5萬株,青松幼柏20余萬株。

陵區內松柏蔥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寢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隱若現,儼然一幅絢麗的山水畫。

陵區內千余間宮殿建築和百余座古建築、古雕刻,氣勢磅礡。

每座陵寢嚴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

皇帝陵、皇後陵均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

王爺園寢,妃、公主、阿哥園寢均為綠色琉璃瓦蓋頂。

這些不同的建築形制,展現出不同的景觀和風格。



(清西陵全景圖[轉貼])

清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後陵三座:泰東陵、昌西陵、慕東陵;妃園寢三座。

此外,還有懷王園寢、公主園寢、阿哥園寢、端王園寢等共4座。

共葬有4個皇帝、9個皇後、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

西陵周邊近200裡,外圍原有紅、青、白三層界樁,每層之間距10裡,界樁以外還有官山,不許老百姓涉足。

為了加強陵區的管理,設立了一套機構。

西陵建設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宮殿千余間,石建築和石雕百余座,構成了一個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建築群。

眾多建築均有彩畫與雕刻,陵區宮殿多施旋子彩畫,廟宇牌坊多施和璽彩畫,行宮、住宅多施蘇式彩畫。

在陵區雕刻中,為數最多的是龍鳳。

整個建築群反映出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發展的高度水平和民族風格的優良傳統,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傑出智慧和創造才能,是祖國極其珍貴的文化瑰寶。

西陵陵區富有濃郁的園林氣息,陵區古松參天,四季常青。

在綠色的海洋裡,浮現出金光燦爛的琉璃瓦宮殿,春夏之時,綠蔭蔭的松濤島語,流水潺潺,季麗如畫,是旅游避暑的勝地。

西陵的陵園建築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1000多間,石雕刻和石建築100多座,大部都保存完好。



(泰陵墓主人雍正帝[轉貼])



(泰陵全圖[轉貼])

09:00. 我來到神道南端五孔橋南面的西陵票務處。

清西陵門票: 通票122元

繼續向南走。

待續。


精選遊記: 保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