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運”游(102)——永寧山下(二十九)

作者: zhaohq88694748

導讀雍正後妃陵寢 雍正帝有皇後2人,皇貴妃2人,貴妃、妃、嬪、貴人、常在、格格等 20人,共24人,分葬在泰陵、泰東陵和泰陵妃園寢。 據康熙年間規定的後宮典制,在同一時間內,皇帝可有皇後一、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 而實際上宮中包括侍女在內的數百女子,皇帝都可隨心所欲地役使享用,根本不會受到什麼限制。 泰陵地宮中除葬� ...

雍正後妃陵寢

雍正帝有皇後2人,皇貴妃2人,貴妃、妃、嬪、貴人、常在、格格等 20人,共24人,分葬在泰陵、泰東陵和泰陵妃園寢。

據康熙年間規定的後宮典制,在同一時間內,皇帝可有皇後一、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

而實際上宮中包括侍女在內的數百女子,皇帝都可隨心所欲地役使享用,根本不會受到什麼限制。

泰陵地宮中除葬著雍正帝外,還葬有他的孝敬憲皇後那拉氏和敦肅皇貴妃年氏。

這兩個人去世都在雍正帝崩之前,所以雍正帝崩後入葬時將其拊葬。

孝敬憲皇後,烏喇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內大臣費揚古之女。

雍正帝為雍王時,康熙帝冊封烏喇那拉氏為皇四子嫡福晉。

烏喇那拉生長子弘暉,很受雍王鐘愛。

弘暉,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子時生,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六卯時殤,8歲,第一子。

康熙 61 年,雍王即位為雍正帝。

雍正元年二月諭旨禮部:“朕承皇太後懿旨,嫡妃那拉氏,令範性成,徽音早著,孝敬惠慈,宜光宸極,顯號中宮,以宣壺教。朕祗遵慈訓,立妃為皇後。”

為了祝賀那拉氏由王爺嫡福晉 晉升至母儀天下的皇後,雍正帝寫了冊文,因不久、皇太後病薨,急辦喪事,未行賀禮。

至雍正 3 年,冊封那拉氏為皇後已二年有余,雍正帝仍於是年十月在太和殿為其補辦了慶賀禮,祗告天地太廟。

百官進殿叩賀,儀仗浩蕩,典慶隆重,如同帝後再行婚禮。

雍正九年辛亥九月二十九日皇後崩,壽五十。

十二月,謚曰孝敬皇後。

十三年,高宗嗣位,十一月,加上尊謚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佐天翊聖憲皇後,升祔太廟。

乾隆二年三月,合葬泰陵。

嘉慶四年五月,加上尊謚莊肅二字。

二十五年十二月,加上安康二字,即今謚。

敦肅皇貴妃,年氏,漢軍鑲黃旗人,巡撫年遐齡之女,撫巡大將軍年羹堯之妹。

雍正帝為雍王時,年氏為側福晉,即偏房夫人

雍正元年封為貴妃。

雍正 3 年 1 1 月,其時年羹堯已被貶至杭州,罷去將軍銜而坐看城門。

年氏薨逝,被雍正帝追封為皇貴妃。

而後襯葬於泰陵,謚日“敦肅皇貴妃”。

都說雍正最寵的就是年氏。

據資料考證,從她康熙53年進入雍親王府,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康熙59年到雍正元年,連續生下3位皇子,接連生了3子一女。

年氏死時是雍正三年十一月,在此11年間,包辦了所有雍正的子嗣,可以說是享盡專寵。

但是這幾個孩子除了8阿哥福慧活到了8歲,其余都差不多很小就殤了。

下面是她的生平介紹:

世宗敦肅皇貴妃年氏,湖北巡撫、後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齡之女,原授一等公、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之女弟也。

年氏初為世宗藩邸側妃。

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

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

福宜,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寅時生,康熙六十年正月十三日醜刻殤,2歲。

六十年,生皇子贈懷親王福慧。

福慧,康熙六十年十月初九日未時生,雍正六年九月初九日未時殤,8歲。

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

福沛,雍正元年五月初十日生,旋殤。

十二月,冊封貴妃。

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晉皇貴妃。

皇貴妃年氏旋於是月二十三日薨。

年氏入雍邸差不多應該在康熙53年。

她是雍邸所有妻妾中最年輕的一位。

並在康熙59年到雍正元年,連續生下3位皇子,可見她在這幾年頗為受寵。

當然和她的兄長年羹堯有一點關系,但大部分還是她本人得到了雍正的喜愛。

她入雍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被封為貴妃。

年齡最小,地位僅次於皇後那拉氏。

而和她在藩邸並肩的另一位側福晉李氏,入府比她早,年齡也比她大,卻只封了齊妃。

這麼看來,年妃似乎很受寵。

不過雍正三年十月,雍正為皇後舉行了冊後大典,皇妃公主及命婦們要向皇後朝賀。

本來按照慣例,向皇後朝賀後,還要向貴妃也祝賀一下。

但雍正卻取消了向貴妃祝賀行禮,他以此表示在這個國家裡只有一位皇帝,一位皇後,他不願意讓女人們來左右他。

年妃對這一決定,應該是傷心的。

但這時候,是年羹堯獲罪之際,年妃一定是左右為難,小心驚惶和抑郁苦悶的。

年妃本來身體就很虛弱,雍正就說過她“體素羸弱”。

她在懷皇九子福沛時,正好是康熙的大喪。

這時候舉哀磕頭行禮之事,數不勝數,以她懷孕之身,不免動了胎氣,導致難產。

福沛生下後就死了或者就是一個死胎。她自己的身體也是一落千丈。

雍正三年十一月,年妃到了彌留之際,從宮裡搬到圓明園。

雍正看望她後又匆匆回宮。

他給禮部下了一到上諭:晉封貴妃年氏為皇貴妃。

這一加封是對年妃最後的安慰,但是年妃沒等到加封之禮就死了。

雍正在冊書中還是充分的肯定了年妃的品性。

稱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後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朕在即位後,貴妃於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贊襄內政。”

並且也暫時緩和了對年羹堯的處分。

及至雍正 3 年 1 1 月年氏病死。

1 2 月年羹堯即應召回京賜死.但年氏並未因此而受到株連,堂而皇之地襯葬於泰陵。

年妃死後,留下皇子福惠。

雍正對此子十分寵愛,甚過別的皇子。

可惜在雍正六年,年僅8歲的福惠也夭折了。

雍正十分傷心,下令“照親王例殯葬”。年過18的弘歷和弘晝連貝子都還不是,而8歲的福惠就以親王的規格禮葬,可見雍正對他的喜愛。

乾隆登基後,追封弘暉(雍正嫡子,亦早夭)和福惠為親王時,就說過:“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鐘愛”。證明了雍正寵愛福惠是弘歷等兄弟所深知的。

綜合來看,年妃的一生,多少還是受了年羹夭的影響。但以雍正對她的評價和對她所生兒子的喜愛,還是能看出他對年妃是很有感情的。

在泰陵東北三華裡處,有泰東陵,這裡葬著雍正帝的孝聖憲皇後。

按清朝規定,皇後先於皇帝而薨,或雖死在皇帝之後但皇帝梓宮尚未入葬,便與皇帝合葬在同一陵寢地宮內。

康熙朝時,皇十三子怡親王允祥之生母敬敏皇貴妃於康熙 38 年 7 月薨,康熙帝諭旨葬入景陵,開清代帝陵襯葬皇貴妃先例。

皇後薨,而帝陵石門已閉,則另建山陵。

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鈕祜祿氏,為巴圖魯、贈弘毅公額亦都曾孫女,四品典儀、追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十一月二十五日生。

康熙四十三年,年十三,賜侍世宗藩邸,為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生皇四子,是為高宗。

弘歷,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時生,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崩。第四子。

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冊封熹妃。

後(八年四月)晉熹貴妃。

十三年九月,高宗嗣位,尊世宗遺命,尊為皇太後。

十二月,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後。

乾隆元年七月,移居慈寧宮。

二年十二月,因冊立皇後,加上徽號慈宣二字。

十一年九月,高宗奉之幸五台山。

十三年二月,高宗奉之東巡。

十四年四月,因冊立攝六宮事皇貴妃,兼以平定金川,加上徽號康惠二字。

十五年二月,高宗奉之幸五台山。

八月,因冊立皇貴妃為皇後,加上徽號敦和二字。

旋,高宗奉之幸中州。

十六年正月,高宗奉之南巡。

十一月,六旬慈慶,加上徽號裕壽二字。

二十年六月,因平定准噶爾,加上純禧二字。

二十二年正月,高宗奉之南巡。

二十六年二月,高宗奉之幸五台山。

十一月,七旬慈慶,加上徽號恭懿二字。

二十七年正月及三十年正月,高宗均奉之南巡。

三十六年二月,高宗奉之東巡。

十一月,八旬慈慶,加上徽號安祺二字。

四十一年二月,高宗奉之東巡。

五月,因平定金川,加上徽號寧豫二字。

至是,為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後。

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於圓明園之長春仙館,壽八十有六。

三月,上尊謚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後。

四月,葬泰陵東北曰泰東陵。五月,升祔太廟。

嘉慶四年五月,加上尊謚誠徽二字。

二十五年十二月,加上仁穆二字,即今謚。

泰陵妃園寢是安葬雍正帝眾妃的陵寢,位於泰陵東南1公裡處的楊樹溝。

泰陵妃園寢最南端為單孔石拱橋一座。

單孔石拱橋北東.西廂房,布瓦硬山頂,面闊三間,前出廊。

東.西廂房北為東.西班房,面闊僅兩間。

東.西班房北為宮門:



(泰陵妃園寢宮門)

宮門面闊三間,綠琉璃瓦單檐歇山頂。

宮門內東側綠琉璃燎爐一座。

享殿五間,單檐歇山頂,前出月台,大殿中三間為門扇,東西稍間為檻窗:



(享殿五間)

享殿後卡子牆一道,中門有門樓,兩側為角門:



(中間的門樓和角門 [轉貼])

牆北是21座寶頂,計皇貴妃1位,妃3位,嬪1位,貴人5位,常在7位,格格4位。

21座寶頂分三排:



(21座寶頂分布圖)

南起第一行葬5位,從東往西分別是:

寧妃武氏(雍正12年卒);

齊妃李氏(生皇1、2、3子,前兩子早夭,皇3子弘時被雍正處死,乾隆2年卒);

純懿皇貴妃耿氏(生皇5子和親王弘晝,封裕妃,乾隆49年卒,享年96歲);

謙妃劉氏(生皇6子果親王弘瞻,封謙嬪,乾隆尊為皇考謙妃,乾隆32年卒);

懋嬪宋氏(雍正8年卒)。

往北第二行葬9位,從東往西分別是:

馬常在、那常在、海貴人、安貴人、郭貴人、李貴人、張貴人、李常在、春常在。

往北第三行葬7位,從東往西分別是:

張格格、蘇格格、常常在、高常在、顧常在、伊格格、張格格。

純懿皇貴妃寶頂南起第一行居中:



(純懿皇貴妃寶頂 [轉貼])

純懿皇貴妃耿氏,管領耿德金女。

康熙二十八年已巳十一月生。

初入侍世宗藩邸,為格格。

五十年,生皇五子和恭親王弘晝。

弘晝,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未時生,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十三日申時薨,60歲,第五子。

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冊封裕嬪。

後(八年四月)晉裕妃。

乾隆二年九月,高宗晉尊為皇考裕貴妃。

四十三年十月,以年屆九旬,晉尊為裕皇貴太妃。

四十九年甲辰十二月十七日卒,年九十有六。

明年二月,謚曰純懿皇貴妃。

尋葬妃園寢,位列諸妃之上。

齊妃李氏,知府李文熚女。

初為世宗藩邸側妃。

康熙三十四年,生皇二女和碩懷恪公主。

三十六年,生皇子弘昐。

弘昐,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日子時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日亥刻殤,3歲。

三十九年,生皇二子弘昀。

弘昀,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酉時生,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日殤,11歲,第二子。

四十三年,生皇三子弘時。

弘時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子時生,雍正五年八月初五日申刻死,24歲,第三子。

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冊封齊妃。

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卒。

謙妃劉氏,管領劉滿女。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生。

初入宮號貴人。

雍正十一年六月,生皇六子果毅郡王弘曕,冊封謙嬪。

弘曕,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時生,乾隆三十年三月十一日薨,33歲,第六子。

乾隆二年九月,高宗晉尊為皇考謙妃。

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卒,年五十四。

贈寧妃武氏,知州武柱國女。

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為寧妃。

懋嬪宋氏,主事金柱女。

初入侍世宗藩邸,為格格。

康熙三十三年,生皇長女。

四十五年,生皇三女。

世宗登極,雍正元年十二月,冊封懋嬪。八年庚戌卒。

李貴人,生年不詳,雍正七年封李貴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四月二十八日卒,二十九日奉移,七月二十一日百日禮致祭。

郭貴人,生年不祥,雍正初年奉為郭常在,七年晉為郭貴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彩棺暫安於曹八裡屯殯宮,三月初七日辰時奉移於泰陵妃園寢,三月十三日入葬。

安貴人,生年不詳,乾隆十四年四月至十五年年底之間卒,彩棺暫安於田村殯宮,後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海貴人,生年不詳,雍正十三年九月晉為海貴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彩棺暫安於田村殯宮,二十七年四月初一日卯時奉移於泰陵妃園寢,四月初十日午時葬入地宮。

張貴人,生年不詳,初入宮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升為張貴人,四月二十一日卒,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那常在,生年不詳,雍正十三年前卒,暫安於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李常在,生年不詳,雍正八年已進宮,封李答應,十年閏五月晉為李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後健在,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馬常在,生年不詳,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宮,稱馬答應,八月正月晉為馬常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季卒,彩棺暫安於田村殯宮,四十年十月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春常在,生年不詳,雍正十三年十月已進宮,稱常在;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之間卒,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高常在,生年不詳,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宮,稱高答應;八年正月,晉升為高常在;雍正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底之間卒,暫安於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常常在,生年不詳,雍正七年正月已入宮,稱常在,十年八月卒,暫安於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顧常在,生年不詳,雍正七年四月已進宮,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暫安於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蘇格格,生年不詳,七年八月後卒,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張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伊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張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現在的時間已是: 15:30.

從昨日(10-01.)21:00 離開承德到現在,游走了近18個多小時了。

渾身已經極度疲憊。

馬上回燕趙山莊休息。

洗漱,吃飯,相機和手機的電池充電......

最重要的事情是睡覺!

明天接著游清西陵西部區域的昌陵和慕陵。

待續。


精選遊記: 保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