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飄香水鄉行之一-都市水鄉朱家角(上)

作者: 坐看青苔

導讀都市水鄉朱家角(上)--丹桂飄香水鄉行之一金秋十月,“游心”浮動。躲過了“十一”長假旅游高峰的擁擠嘈雜,便琢磨著一周的機動時間游走何方。知青時的一位好友恰有假期,思戀她的故鄉上海,相約同往,在周邊水鄉一游。7日清晨,列車抵滬。在住處卸下行囊,打算到街邊簡單吃些早點,然後去附近的旅游集散地—上海體育館。走出房門,氣溫雖比北京略高,卻一掃� ...

都市水鄉朱家角(上)--丹桂飄香水鄉行之一金秋十月,“游心”浮動。躲過了“十一”長假旅游高峰的擁擠嘈雜,便琢磨著一周的機動時間游走何方。知青時的一位好友恰有假期,思戀她的故鄉上海,相約同往,在周邊水鄉一游。7日清晨,列車抵滬。在住處卸下行囊,打算到街邊簡單吃些早點,然後去附近的旅游集散地—上海體育館。走出房門,氣溫雖比北京略高,卻一掃夏日的濕熱郁悶,和北方一樣地秋高氣爽。不經意間,一股清幽甜爽的馨香,泌入心肺,令人不由得深吸、沉醉。尋香望去,始見那濃茂的綠葉間,灑金般影影綽綽的點點桂花,正繽紛開放。“八月桂花遍地開……”我們這一代人,是通過這首當年膾炙人口的紅色歌曲,記住了桂花的開放時節。沒想到,如今雖至九月重陽,桂花卻依然馨香濃郁,不由得格外心清氣爽。到體育館,已9點半。旅游售票大廳人煙稀少。到售票處打聽,原來當日的最後一班旅游大巴,已在15分以前出發。兩人正在售票口前商議,是否買明天去西塘的預售車票。一個中年男子湊到近前,說他的車可以送我們去西塘。實在不想浪費這美好的“秋光”,我們隨他來到大廳門外。只見一輛中型面包車已快坐滿乘客。看來是正規的旅游大巴都出發後,“黑車”便來拾遺補缺。車上的乘客都是去朱家角的,單程每人50元。剛才我們看過大巴的票價,到朱家角往返每人110元。來前曾上網做過“功課”,下載了一些上海周邊的旅游資料。知道朱家角是位於上海青浦區的一處水鄉旅游景點,距離上海市中心約50公裡。但印像中朱家角的文字介紹雖然講得天花亂墜,展示的照片卻像是那些新建的“假古董”。計劃中便排在後面,作為備選的去處。但此時已錯過去其它地方的大巴,我們遂上車啟程前往朱家角。面包車很快駛上高速公路。約半個多小時,汽車穿過一片街道後,停在一片不起眼的低層建築前。男子告訴我們,順路前行不遠,就是景區了。他說:原來進朱家角要買10元錢門票,最近已經取消。走出住宅間的小路,眼前豁然一亮。只見一條蜿蜒流淌的河流旁,一、二層的住宅臨水而建,歲月留痕。高拱的石橋下,不時搖出一條條木船,攪起陣陣漣漪。水邊與房屋相通的石階上,偶有主婦俯首洗涮,更反襯出都市水鄉的靜寂,令人塵心一洗。沒有想到,距離上海繁華鬧市如此近的距離,就有這般地道的小橋流水人家!據介紹, 朱家角歷史淵源流長,1958年大煉鋼鐵時,鎮人為了找鐵,曾把鎮北的大澱湖車干。在湖底,人們意外地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遺物,被證明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1959年,又在澱山湖中撈起大量石刀、石犁、石紡輪、印紋陶片等,這些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代的遺物,證明數千年前,朱家角的先民就已這裡繁衍生息。1930年,鎮上出版的《驪珠報》,曾刊載介紹“鎮東祥凝浜發掘出東吳大將軍甘寧之墓”。證明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朱家角就已形成村落集市。鎮上的圓津禪院、慈門寺等古寺均建於元代,古鎮當時已人丁集居,初具規模。由於貫穿全鎮的漕港河水運方便,遂商業日盛,煙火千家。至明萬歷年間正式建鎮,名珠街閣,又稱珠溪。清嘉慶年間編纂的《珠裡小志》,把珠裡定為鎮名,俗稱角裡。宋如林在《珠裡小志》序中,曾描述:“今珠裡為青溪一隅,煙火千家,北接昆山,南連谷水,其街衢綿亙,商販交通,水木清華,文儒輩出……過是裡者,群羨讓耕讓畔之風猶古,而比戶弦歌不輟也……”。朱家角以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一度商賈雲集。明末清初,朱家角米業突起,帶動了百業興旺,時“長街三裡,店鋪千家”,南北百貨,各業齊全,鄉腳遍及江浙兩省百裡之外,遂又有“三涇(朱涇、楓涇、泅涇)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說。民國期間,這裡的米業鼎盛,在上海米市獨占鰲頭,遠銷京城海外。每逢稻谷登場,最高峰達二、三萬石(1500—2250噸),日收油菜籽600噸,所產“朱家角菜油”行銷百裡以外,遠近聞名,工業、手工業、錢莊典當、金融業、碾米廠、發電廠等,均開全縣之首。那時沿街兩側,大小商號,鱗次櫛比,全鎮坐商有千戶之多,夜市鬧如白晝。逢年過節,更有外地商販前來趕集,酒肆茶樓幾乎日夜營業,大商小販走街串巷,點心小吃通宵達旦,其時往來的船只,上百成千,漕港河都為之阻塞。如今,隨著時代和交通工具的轉換,昔日的繁盛水鄉集市已風光不再,但在如今擁堵得令人窒息的水泥叢林旁,能留下這樣一片古樸的水鄉清靜之地,實屬難得。沿著凹凸的石板路,走過一座石橋。橋邊一座門戶,又讓人眼前一亮。敞開的雕花木門裡,裡外兩個房間,都布置得十分典雅。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襯托出桌上那一、兩盆花草的生機盎然。雕花木窗外,可見小橋流水人家。最有情趣的,是通向河邊的那扇門外。石桌上,一扇小巧的石磨樸拙可愛,牆上的民國老照片歲月滄桑。石階下,一條系在岸邊的木船,隨波蕩漾……房間的主人,是位有書卷氣的姑娘。她靜靜讓我們盡興觀賞、拍照。詢問後得知,這是一所茶館,店名叫“民國時光”。想像著如能在這裡小住,坐在桌前臨窗聽雨,或到河邊船上觀星賞月,一定十分愜意。姑娘說,這裡正在裝修住宿之處。



(朱家角1)



(朱家角2)



(朱家角3)



(朱家角4)



(朱家角5)


精選遊記: 朱家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