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游小記(7)

作者: zhangerz

導讀八、茵斯布魯克、列支敦士登和盧塞恩早上8點鐘起床。出了房門,我才發現這是一家異常漂亮的小賓館。豪華的壁燈,沉重的木門顯示出年代的悠久。走廊中的裝飾、圖畫,都帶有濃郁的山林狩獵韻味。在一個門廊上面,居然掛著一個帶有丫丫杈杈大犄角的鹿頭標本。這家賓館的名字叫SOPORT HOTEL,三層小樓,門面不大,紅色的屋頂,白色的牆壁,暗褐色的木頭陽台上,滿滿裝� ...

八、茵斯布魯克、列支敦士登和盧塞恩早上8點鐘起床。出了房門,我才發現這是一家異常漂亮的小賓館。豪華的壁燈,沉重的木門顯示出年代的悠久。走廊中的裝飾、圖畫,都帶有濃郁的山林狩獵韻味。在一個門廊上面,居然掛著一個帶有丫丫杈杈大犄角的鹿頭標本。這家賓館的名字叫SOPORT HOTEL,三層小樓,門面不大,紅色的屋頂,白色的牆壁,暗褐色的木頭陽台上,滿滿裝飾著鮮花。賓館的早餐品種豐富,味道也很可口。用過早餐,被告知司機還沒有起床,要晚些時間出發。正好利用這個時間,和老婆孩子在外面走一走。賓館的前面是個小小的廣場,右面有一家咖啡館,一家小商店,左面則是一座教堂。教堂很小,白色的牆壁上有一點淡黃色裝飾,簡單而樸素,褐色的屋頂上,高高聳起一座紅色尖頂的鐘樓。這個鎮子很小,比較寬的路只有一條,就是我們賓館所在的這條路。順著這條稍稍有些坡度的路向上走去,過了教堂,看見一條山溪,從教堂後面向山下流去,溪水清澈湍急,水量也不小,估計是阿爾卑斯山上融化的雪水。不過,從我們這個地方,抬頭就可以看見朝陽輝映下的阿爾卑斯山峰,峰頂岩石裸露,好像看不到什麼積雪。再向前走,轉過一個彎,已可看見小鎮的盡頭,公路陡峻向上,一直通向山的深處。鎮子內,繁茂的綠樹掩映之中,隱隱露出屋頂尖尖的山居小屋,小屋陽台上裝飾著鮮花,極富情調,很有一點“有家皆掩映,無處不潺湲”的意境。我們掉頭往回走,路上行人很少,一切都是靜悄悄的。這個小鎮真的是太小了,大概只能算是個小山村。但是,這一份的美麗、幽雅和靜謐,實在是讓人心醉。上午9點多鐘,全團人馬帶著行李來到賓館門前集合,那位意大利的司機卻遲遲不見露面。張導連著打了幾個電話,最後無奈地說,司機認為昨天收工太晚,現在還需要休息,讓大家先在小廣場上等候。太陽越升越高,眼看著歐元買來的寶貴時間在白白浪費,聯想到疲於奔命的慕尼黑之旅,每個人心中都不覺有些懊惱。清華的周教授對我們說,慕尼黑的步行街完全是維也納步行街的拷貝,而薩爾茨堡,只是在“音樂之聲”的電影中做了一次旅游。這話一針見血,真正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薩爾茨堡是奧地利最負盛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霍亨薩爾茨古堡值得細細賞玩,而在“音樂之聲”中著意表現的薩爾斯卡默古特湖區,其夢幻般的湖光山色,即便是在美景遍布的歐洲大陸,也算得上出類拔萃了。何況,湖區距薩爾茨堡市區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如此想來,此次舍近求遠的慕尼黑之旅頗有點不值。而且,這還沒有算上司機因疲倦所浪費的時間。實際上,慕尼黑之旅成了張導這次帶隊導游的最大敗筆,使他在行程臨近結束時的評測答卷中丟分不少。當然,這是後話。一直等到上午10點多鐘,這位意大利司機才出來,面無表情,絲毫沒有一點歉意和不好意思。按照國旅的日程安排,今天是從奧地利的茵斯布魯克,經過列支敦士登到達瑞士的盧塞恩。一天要跑3個國家,時間之緊,可想而知。偏偏趕上司機罷工,真正令人惱火。大巴穿過一片翠綠的森林,沿盤山公路向山下駛去。十幾分鐘後,我們已進入茵斯布魯克城區。路上,曾看到阿爾卑斯山腳下高高的滑雪跳台,兩屆冬奧會的舉辦,使這個地方和茵斯布魯克名動天下。汽車停在一條大河的橋頭。這條河叫茵河,碧浪滔滔,水量豐沛,一直流入多瑙河。茵斯布魯克是德語譯音,意思是茵河上的橋。但我們旁邊的這座橋,卻不過是一座樣式普通的水泥大橋,毫無特色可言。河對岸就是阿爾卑斯山,山腳下覆蓋著郁郁蔥蔥的樹林,間或露出一兩塊碧綠的草坪,樹林和草坪之間,點綴著三五間白牆紅頂的別墅。從河邊轉身,就走進了茵斯布魯克的老城。原來,這茵斯布魯克歷史悠久,聲名顯赫,是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奧匈帝國及後來奧地利帝國的皇族)的主要住所,也可以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權力與版圖開始走向顛峰的地方。老城很大,方石鋪地的小巷,幽深狹窄,四通八達。張導帶著我們穿過弗利德裡希公爵步行街,來到有名的金頂屋。金頂屋是15世紀時,馬克西米利安皇帝一世新婚之際,利用一座舊樓改建而成。樓上哥特式穹隆觀賞陽台的屋頂,覆蓋了2600多片鍍金的銅瓦,因此俗稱金頂屋。這座大樓位於一個三岔路口,有著金屋頂的陽台就在大門上面的三樓,陽台不太,欄板上飾以浮雕,很像個劇院中的包廂。大樓的一層是略顯陳舊的拱廊,上面的白牆上,有三排普通的長方形窗戶,每個窗戶下有一簇鮮花。整個看起來,這座樓房並不出眾,如果不是刻意尋找,恐怕很容易忽略過去。在金頂屋前停留了一會兒,下一項內容卻是購物。我們跟著張導又進了一家世奇施華洛水晶商店。這家店是世奇施華洛的總部,規模比維也納那家大了許多。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布置的色彩斑斕,光怪陸離。樓上樓下擠滿了世界各地的觀光游客,顯見生意不錯。我們團大部分人在維也納已經盡興,這次購物不多,四五十分鐘後,跟著張導集合離去。當地時間上午11點鐘,大巴離開茵斯布魯克,向瑞士方向駛去。我們意識到,奧地利的旅游到此結束。古城茵斯布魯克中那著名的霍夫堡宮,瑪麗亞·特雷西亞大街上的凱旋門和聖安娜紀念柱,只好寄希望於不可預知的下次了。汽車一開動,張導就開始用電話聯系吃午飯的地方。我們的餐費標准,在奧地利是每人每餐6歐元,到了瑞士就變成每人每餐8歐元,因為瑞士的生活水准比奧地利高。所以,午飯一定要在奧地利吃。中午12點鐘左右,汽車停在路邊一家叫做蓮苑飯店的中餐館旁。這是一個很小的村鎮,整潔但不富裕,街邊的房子也沒有什麼特色。但就在這樣小的地方,居然都開有中餐館,中餐在歐洲的影響力,於此也可見一斑了。吃過午飯後,車子不過走了十幾分鐘,就到了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登的邊境。列支敦士登的正式名稱叫列支敦士登大公國,是一個夾在瑞士與奧地利兩國間,維持君主立憲制的山區小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家之一。列支敦士登的海關與國防都委托瑞士管理,貨幣也是使用瑞士的法郎,和瑞士一樣,歐元在這裡也能用。汽車停在列支敦士登的邊防海關檢查站前,張導拿著全體人員的護照去辦理兩國的入關手續,瑞士的簽證在這裡派上了用場。手續很簡單,海關人員甚至沒有到車上清點人數,檢驗行李,只在護照上蓋了一個入境章,就一切OK。利用這個時間,我們下車看了看,但沒有見到什麼新奇好看的事物。過了邊防不遠,就是列國的首都瓦杜茲。汽車停在市中心的一個小廣場上,張導給了3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小廣場旁邊的山崖上,巍然立著一座古堡。這座古堡沒有高聳的碉樓尖塔,外觀古樸沉郁,不事張揚,似乎顯得有點平淡。張導介紹說,這就是列支敦士登的現任國家元首,漢斯-亞當二世大公的居所。還說到,這位大公長期在外經商,每次回到家裡,就會升起國旗。我們舉頭望去,一面列支敦士登的國旗在城牆上迎風飄揚。顯見,大公今天在家休息。廣場周邊有商店郵局,一個小商亭中也在賣著列支敦士登特有的郵票和明信片,我們隨意看了看,沒買什麼東西。當地時間下午3點半鐘,大家上車,離開列支敦士登。十幾分鐘後,大巴已經行駛在瑞士的高速公路上。隨著汽車前行,風景愈發優美,讓人有漸入佳境之感。路的一邊是一條大河,碧綠澄澈的河水,在夾岸的芳草綠樹中緩緩流淌,這就是那條惹人情思的萊茵河了。路的另一邊,則是舒緩起伏,芳草鮮美的高山牧場。牧場的四周設有圍欄,三五成群的黃褐色花紋的奶牛,在草地上悠閑地漫步吃草,偶爾傳來一兩聲清脆的牛鈴聲。草場中,一般建有一座很大的谷倉,用來儲存干草農機。相鄰處,則是白牆紅瓦,屋頂尖尖的住房,房屋都有著寬大的陽台,窗戶和欄杆上裝飾著鮮花。更讓人稱道的是,每個草場的周圍,都環以大片青翠蔥郁的森林,這使沿途的景物富於變化而更添韻味。一路行來,風景在在,皆可入畫。到過瑞士的人,無不稱贊瑞士的風光秀麗如畫,並世無兩。我們剛進瑞士,就開始對此有了深切體會。一路上美景相伴,80公裡車程絲毫不覺得疲勞枯燥。當地時間下午5點鐘,我們進入瑞士聲名最著的旅游城市——盧塞恩。盧塞恩是個依山旁水,風景迷人的小鎮。國內有的旅行社譯作琉森,不知為什麼,到現在也不能統一。我總覺得,盧塞恩這個名字自然流暢,更帶有濃郁的異國情調,讀來似也順口一點。游覽的第一項內容是乘坐盧塞恩湖的游船,這是一個自費項目,每人25歐元。已經快到下班時間,汽車一直開到盧塞恩湖的游船碼頭,所幸碼頭正有一艘空船。等大家湧到後甲板上坐定,船已徐徐離開了碼頭。這艘游艇不大,後甲板是主要的觀景平台,艙裡有一個小賣部。船上除去7,8個別國的游客,就是我們旅游團的30多個人,地方並不顯得擁擠。靠著船舷坐好,大家方始氣定神閑地欣賞起盧塞恩的湖光山色。船的左邊是盧塞恩的老城。老城背倚著青翠的山坡,各式各樣圓頂的,尖頂的宮殿和大廈,起伏錯落,依次向上展開,極像一幅立體的古城風情畫。兩座挺拔清秀的高塔,並峙而立,那是盧塞恩的標志,俗稱雙塔教堂的霍夫教堂。過了古城,林木蔥蘢的青山一直伸展到湖邊,並沿著湖濱迤邐而去。高高低低的綠樹環繞著一塊塊鮮嫩碧綠的草坪,草坪上座落著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別墅。張導告訴我們,那些都是造價千萬美元的豪宅,在此居住的,是世界各地的億萬富豪。說的和聽的,都有那麼一點艷羨之情。再往前走,到了湖的開闊之處。俯身看看水面,湖水碧透清澈,一眼就可看到湖的深處。這時,老婆到小賣部點了一杯咖啡,一個冰激凌,給我則買了一樽啤酒。舉杯在手,意興陶然,湖光山色更添韻致。柔風中游目四顧,波光粼粼,一碧萬頃。不知為什麼,心中忽然冒出一句“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的古文。此情此景,真有一種雖非天上,亦異人間的感覺。觀風賞景之時,能夠喝上一杯啤酒,那感覺真是太好了。三樣東西花去20多歐元,其價不菲,旅游團中沒人效仿。盧塞恩湖不大,20多分鐘後,游艇沿對岸折返。對岸的風景中,背景中增添了阿爾卑斯山的巍峨峰影。船到碼頭的時候,忽然聽到岸邊的呼喊聲。仔細一看,原來是團內一家沒有參加自費游湖的幾個人,在向游船打招呼。這一家也真不容易,兩個30多歲的年輕人,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女孩和兩個老人。自費項目每人合計300多歐元,五個人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好幾個自費項目,他們都沒有參加。雖然在老城裡漫步也很有意思,但是,說句心裡話,不乘坐游艇在湖上一游,你真是很難以深刻體會到盧塞恩湖光山色的真諦。一方面,大家真心為他們惋惜,一方面,也為國人活的艱難而扼腕。離船上岸,跟著張導穿過兩條小巷,來到有名的獅子廣場。隔著一潭碧水,有一堵斷崖。斷崖上的石窟中,臥著一頭身中標槍,奄奄一息的巨大石獅,表情痛苦而絕望。這是為紀念法國大革命時,在巴黎杜樂麗宮犧牲的瑞士盧塞恩籍雇佣兵,由丹麥雕刻家伯特爾·托伐爾德森制作的雕像。馬克·吐溫曾稱這只獅子,是世界上最讓人悲傷和感動的一塊石頭。 這個廣場不大,內容也很有限,如果順腳捎帶看看,也還不錯。若是耗資費時,專程來訪,則未免有點不值。在石獅前呆了10分鐘,張導把隊伍帶進了附近一家鐘表店。這家鐘表店規模不大,除去鐘表,還賣瑞士軍刀和一些紀念品。我們團內,有人買了軍刀和一些小的紀念品。價格昂貴的瑞士名表則無人問津,看來,這個團也是工薪者居多。從鐘表店出來,已是當地時間將近晚上8點鐘,該吃晚飯了。張導本想帶領大家找一個當地特色的餐館,走了兩家,最低消費也要超過每人8歐元的團隊標准。無奈之下,只好仍帶領大家去他熟悉的中餐館。就在我們跟著張導穿街過巷尋找餐館時,一陣急雨從天而降,情急之下,連路邊的街景也忘了欣賞。我們到的這家中餐館規模不小。二樓上,十幾張大圓桌密密排開,吃飯的都是中國人。看來,是個主要做中國旅游團隊生意的中餐館。有幾張空的圓桌,已經擺好餐具,據說定餐的一個團隊還沒到。仗著張導和老板認識,我們來了個捷足先登。果然,剛剛吃完,就有一個中國的旅游團又上樓了。吃過晚飯,雨也停了,張導准備帶領大家去找旅館。這時,忽然有人提出,還沒有見到行程單上提到的卡貝爾廊橋。張導恍然大悟,帶領全團人馬,轉了一個彎,又來到了湖邊。雨後初晴,空氣清新濕潤,湖水碧藍如洗,對岸的群山青翠欲滴。讓大家興奮不已的是,青山上空飛起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彩虹彎彎,給這如畫的湖山更增添了幾許嫵媚,真是良辰美景,畫圖難足。我們站在羅伊斯河河口處的一座混凝土大橋上,從這裡向羅伊斯河上看去,眼前就是名聞遐邇的卡貝爾廊橋。這是一座經歷了將近7個世紀風雨的木制長橋,也是歐洲最古老的木結構橋梁,現在已經成為瑞士聯邦的標志之一。河裡伸出的一根根木柱支起橋身,橋身上有半人高的木板作為護欄,褐色的欄板上裝飾著一排五彩繽紛的鮮花。欄板上豎起一排木柱,撐起褐色的廊頂。整座橋有200米長,帶著兩個轉折,如長虹臥波,橫跨在羅伊斯河上。這座橋結構簡單,樸實無華,但是,那種古樸、稚拙的風韻,卻讓人久久回味。橋遠端的河中,矗立著一座巨石砌成的圓柱形古堡,上面是褐色的八角形尖頂。據說,這座古堡叫做水塔,也曾作過監獄檔案館和金庫。古堡緊靠廊橋,一個佇立,一個橫臥,看似渾然一體,卻又相映成趣。廊橋後面,一座拜占庭式建築風格的教堂,高高聳起了兩座洋蔥頭式的穹頂。這三組建築,加上前面羅伊斯河的粼粼碧波,後面阿爾卑斯山的遠峰近影,構成了一幅古意盎然,氣韻生動的絕妙圖畫。在這幅圖畫前,我們結束了難忘的盧塞恩之旅。坐上大巴,已是晚上8點半鐘。汽車離開盧塞恩,又走了四五十分鐘。茫茫夜色中,似乎經過了一個彌漫著濃重牛糞氣味的小村莊。直到天完全黑透,才停在一處偏僻的旅館前。這個旅館不小,三四層高的樓房有四五座,前台的大廳寬敞明亮,好像正在搞一個化妝品的促銷活動。進入房間後,發現這裡的房間寬大舒適,設備齊全,細節周到。說實話,這是我們到歐洲以來,所住過的最好房間。所以,雖然地方偏僻,大家也算心滿意足了。



(照片26 阿爾卑斯山中的小鎮)



(照片 27 茵斯布魯克老城風貌)



(照片 28 盧塞恩霍夫教堂雙塔 )



(照片 29 盧塞恩湖邊的豪宅)



(照片 30 盧塞恩的卡貝爾廊橋)


精選遊記: 琉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