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舊景留心間三峽新景夢中惦

作者: fumu1380

導讀自從三峽工程完結後,我還沒有去三峽游玩過,具說三峽原來的一些景點被永遠地埋在水底,我就非常慶幸那年我的三峽游了。 那年我游了三峽的大寧河、秭歸的屈原故裡和昭君故裡、陸游洞、白帝城、 三游洞。 秭歸 秭歸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鄉。去屈原祠要上好些個台階,祠門很高很雄壯,匾額“孤忠流芳”“光爭日月”;門內便是屈原紀念館,館內有屈原的銅像,這位� ...

自從三峽工程完結後,我還沒有去三峽游玩過,具說三峽原來的一些景點被永遠地埋在水底,我就非常慶幸那年我的三峽游了。 那年我游了三峽的大寧河、秭歸的屈原故裡和昭君故裡、陸游洞、白帝城、 三游洞。

秭歸

秭歸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鄉。去屈原祠要上好些個台階,祠門很高很雄壯,匾額“孤忠流芳”“光爭日月”;門內便是屈原紀念館,館內有屈原的銅像,這位三閭大夫,他長劍佩腰,雙目炯炯,一臉憂郁,面對長江巍然而立,似乎在長呤:“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還有長長的碑林,碑林上刻著屈原的愛國詩篇《哀郢》《橘頌》《離騷》,以他錚錚傲骨向中華民族傾注著愛國主義精神。祠後面是屈原的衣冠墓,隔著窗戶看到的是一樽紅木棺材,具說棺材裡裝著屈原穿過的衣服。

秭歸有一條小河叫做香溪,傳說是王昭君未入宮時在這裡洗手帕,把小河裡的水洗香了,所以叫做香溪。沿著孱孱流淌著的香溪,一條很不好走的小路蜿蜓伸進昭君村。村裡有一口井,叫做昭君井。井沿上的吸水工具據說就是當年王昭君吸水用過的,它散發著幽涼清氣。村裡的男女都很純樸,我從這裡的美少女身上找到了王昭君的影子。村裡還有一個梳妝台據說這梳妝台就是當年王昭君梳妝用的。一尊高33米的昭君石膏塑像,將我的思緒帶到一千多年前的漢代,當時她入宮時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啊!這位絕代佳人的落雁之美並給她帶來是帝王踐踏,而她不尋常的選擇完善了她美女的人格,迎來人們對她“胡漢和親識見高”“民族和睦使者”的贊頌。

大寧河小三峽

從巫山腳下向北有一條長江的支流,它就是大寧河,也叫做小三峽。

這條小三峽是由三部分組成的,第一為條龍門峽,因要進一道石門,這石門很像兩頭龍在相望,峽內還有長長的一條巨龍蜓壁而去,因此而得名;第二條巴霧峽,巴霧峽山勢高峽谷深,水流喘急,山巔或山腰雲霧繚繞,船行其間別有一番超凡脫俗之感,這裡還因為山高氣爽空氣干燥,是古人安放懸棺的好地方,順著導游的所指的方向眺望,高聳入雲的山巔上還有一酷似懸棺的東西哩!據那位導游介紹,1988年這裡就發現了一具真正的懸棺,考古家們打開懸棺,裡面躺著兩具屍體,屍體保存完好。經考古,死者是一位官家子弟,死時很年輕,尚未娶親,官家就出錢買回一位15歲的妙齡女子來賠葬。那女子的首飾如同新的一樣。但如何將那裝有兩具屍體的巨大懸棺安葬於那懸崖峭壁上的,至今還是個迷!真是不可思議!第三條為滴翠峽,由於山泉飛瀉而下,兩岸長著的茂密植物更加顯得青翠欲滴,峽谷內的水綠得尤如彎彎曲曲的綢緞地向下游流去,這峽名就由此而得。

好美的大寧河,好難忘的大寧河飄流啊!

陸游洞

坐上水船經過巫山峽見半山腰凌空一紅梁白柱之閣樓,遠遠的看,有一條鳥道通向閣樓.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順著鳥道進得閣樓,下了閣樓便是陸游洞了。外面是炎熱的夏天,洞裡卻是涼爽無比,游人們急不可待地往洞裡鑽。洞口不大,要彎腰屈背緩緩而行,越往前行光線越暗,我身上也覺得越涼,在外面熱得汗流頰背的,這裡我卻想著要是能加上件外套就好了;洞底是清澈見底的泉水,洞頂是濕漉漉的鐘乳石,水中放著一排方塊石以供游人進洞踩踏,再往裡進時,只聞流水潺潺之聲和游人的說話之聲。這時有游人喊:“快開燈呀!”我才知道這洞裡原是有燈的,燈光閃閃爍爍尤如鑲嵌在崖壁的寶石和明珠,

借著這些寶石明珠的光,拾級而上,行至約莫十分鐘左右,洞突然變小得只能容一人擠著過,我扒著崖壁用力登著才上去,因為用力太大,搬掉一快濕漉漉的崖泥來,那崖泥似泥非泥似土非土卻並不粘手。進入那夾口後,借著錯暗的燈光見到我們進了一個很闊很高的洞了,向上仰望望不到頂,這時燈打開了,洞內的石千奇百怪,而那燈更是各種各樣的,有燈籠形的、長條形的、弧形的,從洞頂上懸垂而下的燈尤如一串紅透了的柿子,這些燈照得洞內如影視中的龍宮。我問:“這洞頂連看都難得看見,這燈又怎樣裝上去的?”沒有一人能回答的上。在這晃若龍宮的洞裡玩得舍不得離開,突然有人說:“快走,一會關燈了就走不出去了。”一聽這話,大家都怕了,急忙尋那梯級,原來出口在洞頂,要出洞必須得沿著峭壁上的天梯才能上去。洞雖不大,但很高,上下不能相望,呼而不能相應,在隱約的的燈光中踩著緊貼峭壁的的水泥石板拾級而上。那水泥石板是搭在峭壁上突出的一條條鋼條上的,懸空處再加上扶手欄杆,踩上去晃悠悠的好像要掉下去了,我不敢用力,不敢往下看,也不敢往上看,小心地顫危危地往上登,這時同伴喊我一聲,我一回頭被他拍了照。我又問:“這洞壁徒峭的連個老鼠都難得爬上來,這天梯是如何安上的?而宋代,沒有天梯,沒有燈,陸游老人又是如何來游洞的? 出了洞才知這洞是三疊的,由一條石級貫穿而疊連的。

白帝城

白帝城是劉備托孤的地方。船靠岸後,還得要上很多層的台階才能到白帝城。在第一個台階,我站在那裡拍了一張照。上得城裡,就是托孤堂裡劉備托孤的群像,臨終的劉備半躺在床上,床前立著諸葛孔明,地下跪著的是他的幾個兒子,這其中就有劉阿鬥,褚葛亮在接受著托孤的使命,一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氣韻。托孤堂旁邊也有一些碑林。

白帝城,曾經演譯著蜀漢英雄豪傑多少故事啊!

三游洞

自白帝城一路坐下水船到了宜昌,首先是要游三游洞的。 三游洞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上任途中與其弟白行簡和元稹發現和游過的洞。洞內有他三人的塑像,有他們游洞時留下的手跡,觀那塑像的神態及洞內他們留下的手跡,三人當時是游興大發,詩意正濃。當然,他們那時的這洞沒有經過修繕沒有燈,洞內千奇百怪的鐘乳石及石柱沒有在燈光的照耀下那種幻化的感覺,他們看到的景像完全是他們爬山涉水後對洞內景致的真實感受。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以供我們今人游覽的三游洞。吃水不忘掘井人,觀景不忘他們這三位發現這景的文人墨客。

這是我在三峽工程前去觀賞過的景致。

三峽工程後的這些景致據說都有了變化,陸游洞是永遠沉沒於水底了!秭歸的昭君故裡和屈原故裡的一些重要的景致都搬遷了,那口昭君井怎麼樣了呢?屈原的那樽銅像搬到哪了?那條被昭君的帕子染香了的香溪怎麼樣了呢?

白帝城成了孤島,那個很多層的階梯被永遠地沉沒於水底了,現在要去白帝城得乘船去那個孤島了。

還有大寧河,由於長江的水位升高了,長江之水回流至大寧河,大寧河裡的水與長江的水沒什麼區別了。那條滴翠峽應該更名了,那條蜿蜓的玉帶也看不到了。

但是,由於長江水位的升高,又形成了一些新的景點。據說,在白帝城與夔峽之間要飛架一座彩虹————高空索道;坐在索道之上,三峽美景盡收眼底;大寧河要修建新的旅游公路至聖泉峰、神女峰,天下游客將與神女幽會密語;大寧河上游還有4個鮮為人知的奇峽,有祖先開路先鋒留下的古棧道遺跡、有巴人炫耀祖宗勇敢與智慧的壯舉千古懸棺群奇觀,還有大雨後天然絕景“白龍過江”,她們被開發成獨特新奇的“峽郡桃源!”;白帝城“仙島”、天井坑奇觀、地縫絕景、草堂河美麗的湖汊,她們連綴一片,成為“天下奇觀”夔州景區!

還有很多很多新的景點在等著游人去一睹她們的風貌哩!哪一日,去三峽游三峽新景?

這真是:三峽舊景留心間,三峽新景夢中惦!


精選遊記: 宜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