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風笛·天空島·勇敢的心——蘇格蘭四季之旅

作者: 攜陽

導讀GOLF·風笛·天空島·勇敢的心 —— 蘇格蘭四季之旅 對蘇格蘭的認識,始於電影《勇敢的心》。寧靜蒼涼的高地風光,鐵血柔情的華萊士,震天裂地的“for freedom”吶喊,鋪墊了蘇格蘭的最初印像。對蘇格蘭的再次認識,源自電影 《哈利波特》。詭異空靈的古堡,從“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出發的蒸汽火車,深不可測的荒原密林,引發了許多關於這片神奇土地的想像。 世界太� ...

GOLF·風笛·天空島·勇敢的心

—— 蘇格蘭四季之旅


對蘇格蘭的認識,始於電影《勇敢的心》。寧靜蒼涼的高地風光,鐵血柔情的華萊士,震天裂地的“for freedom”吶喊,鋪墊了蘇格蘭的最初印像。對蘇格蘭的再次認識,源自電影 《哈利波特》。詭異空靈的古堡,從“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出發的蒸汽火車,深不可測的荒原密林,引發了許多關於這片神奇土地的想像。

世界太大,想要去的地方太多,真正能去的太少,局限的並不僅僅是金錢和時間。幸運的是,在一個愚人節的清晨,去蘇格蘭旅游的願望成為了現實。這一天,迎著料峭的寒風,從大不列顛島中部的一個城市出發,陌生地駕駛在靠左行駛的公路,開啟了一發不可收的蘇格蘭之旅。這一年,去了四趟蘇格蘭,在不同的季節。

蘇格蘭位於大不列顛島的北部,東臨北海,西臨大西洋,南北跨度約500公裡,東西跨度約200公裡,面積近八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00萬人,每平方公裡只有六十多人。蘇格蘭曾經是獨立的王國,1707年,蘇格蘭正式與英格蘭合並為一個國家,成為大不列顛王國。雖然在外交、軍事等事務上,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威爾士一樣,受到英國國會管轄,但蘇格蘭還有自己的議會,對於內部的立法、行政管理擁有高度的自治空間。

蘇格蘭四季之旅所走過的路線大致是一個環形,始於蘇格蘭首都愛丁堡,北上華萊士故鄉斯特靈,向東繞行高爾夫發源地聖安德魯斯,從中部北上至高地首府因佛內斯,再沿北海海岸線至大不列顛島最北端索蘇小鎮,由西部沿尼斯湖畔南下,到大西洋群島中的天空島,沿全英最高山脈本尼斯山到威廉堡,再到漁港小鎮奧本,終結於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蘇格蘭人文和自然風光都異常秀麗,去了還想再去,因此除了最北端的索蘇,其余大部分地方都去了兩次以上,愛丁堡則是每次必到,前前後後在蘇格蘭呆了近一個月。


GOLF · 春之旅


蘇格蘭是高爾夫球運動的發源地,而春天的蘇格蘭就像一個無邊無際的高爾夫球場,春光明媚,天色澄明,彩林斑斕,綠草新翠,遠山蒼蒼,近水潺潺。每一個地方,每一處角落,每一個方向,都是風景。

在蘇格蘭旅游,最合適的是自駕游,可以隨心所欲地停下來,最需要的是充裕的時間,不急著趕路,好風景可能都在路上,好風景都需要時間慢慢品味。不需要太好的車技,蘇格蘭交通不太繁忙,靠左行駛在直路上和靠右行駛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遇上大轉盤雖然容易犯迷糊,但轉錯了的代價不過是再轉一圈。道路陌生也不是大問題,道路和參觀點的路標指示相當清晰,有足夠的提前量,多次提示,略為麻煩的是路牌同時用英語和蘇格蘭土語蓋爾語標示,且都是大寫,如果對大寫字母反應慢半拍的可能會覺得有點費神。即使走錯了也不一定是壞事,錯誤總是旅途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錯誤,有時會看到容易錯過卻不容錯過的風景。

在蘇格蘭旅游,驚喜總是一個接著一個,才稍稍平復於一個奇麗壯觀的畫面,拐個彎,又立刻目瞪口呆於另一個更奇麗壯觀的畫面。春天的北部高地,高地特有的薊花、灌木、苔蘚組成的色塊隨著地勢蜿蜒起伏,無論殘缺或完整的城堡散發著歷史的厚重,高山尚未消融的殘雪閃耀著銀光,構成了蘇格蘭高地特有的風景。所謂高地,就是海拔高度介於平原與高原之間的地方,大概是海拔600米到1000米之間,無數在冰河時期形成的湖泊沿著峽谷散布構成了蘇格蘭高地。高地風光融合了高原風光和平原田園風光的特點,行走於高地,不太震撼但最敏感部分的心弦肯定會被觸動,感覺不過分悲壯卻隱約淡淡的蒼涼,不至於甜得發膩卻不失柔美極致。在海岸線,突兀於北海浪濤中的奇石,飛掛於大西洋凜風中的懸崖瀑布,牛羊徜徉其間的海濱草原,讓人對海的認識不再局限於沙灘礁石。在南部低地,道路常會穿行於大片的森林間,路上車輛稀少,森林看不到邊,感覺更像是在電玩游戲中的畫面行駛。打開車窗,林間鳥聲起伏回蕩,紛紛惹寂寥,枝葉上凝聚的露水從天窗滴入,方覺不是夢境。行走在春天的蘇格蘭,常會不知身處何方,迷失在童話的原野,於是夢想,在一個春天的早晨,開著敞篷車,搭著公主,給她披上蘇格蘭格子圍巾,讓圍巾在風中舞動,讓露水滴濕她的發梢,然後在她耳邊說:我要讓你像林間的小鳥一樣快樂。

聖安德魯斯是高爾夫運動的聖地,其意義不亞於耶路撒冷或梵蒂岡對於它們所對應的宗教的意義。老虎伍茲2005年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老球場舉起英國公開賽獎杯時感言:“在聖安德魯斯奪取勝利是人生的終極勝利。”聖安德魯斯距離愛丁堡的直線距離只有三四十公裡,但中間隔著個海灣,繞行起來有一百多公裡。聖安德魯斯是一個因高爾夫而存在的海濱小鎮,小鎮有一望無際的高爾夫球場。正如宣傳小冊子所說:這裡有關於高爾夫的一切,這裡的一切都與高爾夫有關。聖安德魯斯老球場是世界上所有高爾夫球場的原型,裡面的每一個沙丘都有著一段傳奇故事。世界上任何的高爾夫球場,都必須仿照老球場特有的長著楠屬植物的海邊沙地模式建設,有平坦的沙灘、蔥綠的草皮、起伏的溝壑溪流,想不明白的是,如何模仿這裡不斷吹過的海風。在聖安德魯高爾夫不僅屬於富人會員,全鎮共有99個球道,大眾只要預約並交了果嶺費都可以進去揮杆,老球場旺季大概是90英鎊,而最便宜的球道即使在旺季也不超過10英鎊。世界上最有名氣的高爾夫球俱樂部、全球高爾夫運動的領導者、仲裁者,——聖安德魯皇家古典高爾夫球俱樂部,就坐落在聖安德魯斯老球場的第一洞發球台的旁邊。小鎮的高爾夫博物館展示著高爾夫的歷史,相傳,數百年前,蘇格蘭牧羊人經常用驅羊棍擊石子,比賽擊得遠且准,這就是早期的高爾夫球運動。而權威的證據,則是約五百多年前,蘇格蘭王室曾頒發一項取締高爾夫球的法令,原因是這項運動妨礙了蘇格蘭青年演練射箭,那是蘇格蘭的國術。事實的邏輯卻往往是,當一個事物要被呼吁禁止時,往往就意味著相當風行且有著強大生命力了,而發布禁令的人,往往也只是不想讓人點燈,自己卻大肆放火。主持制定當年禁令法規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自己就嗜玩高爾夫球成癖。最終,禁令沒把高爾夫運動禁住,相反,隨著日不落帝國的開疆拓土,高爾夫運動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忙碌世界,打高爾夫是休閑的像征。而在蘇格蘭,人們似乎都很休閑。道路上,汽車很少不斷地變線超車,好像都不急忙著去目的地,而有些車輛後面拖著的游艇、裝載著馬匹的車廂、汽車旅館的拖卡,或從車窗露出的高爾夫球杆柄,更彰顯著這片土地的休閑氣氛。甚至,工作著的蘇格蘭人也顯得休閑,在尼斯湖邊的古堡廢墟上,曾對話一位在為古堡城牆清除青苔的工人,他一邊拿著把小鏟慢條斯理地鏟青苔,一邊不時停下來向我敘述古堡的歷史,雖然是藍領,談起歷史文化卻頭頭是道,要命的是雇主花8英鎊一小時的代價請他干活,他卻至少花了40分鐘給我講歷史。臨別時他還說:要不是今天天氣好,你就不會遇上我了,我只在天氣好的日子出來干活。真是休閑得要命,要命的休閑!英國普遍被認為是經濟缺乏活力,社會發展進入遲暮階段,國人進取心不足,但反過來看,現在的英國人也是很幸福的,憑靠著日不落帝國幾百年堅實的工業文明基礎,當我們在奮發進取地拿青春賭明天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慢條斯理地享受明天了。無法預測,我們的明天,是否能像今天的蘇格蘭人一樣,不再奔波競逐,只是優哉游哉地看歲月流轉,看草木衰榮。

看完球場,順便參觀了座落在球場邊的聖安德魯斯大學,2001年威廉王子曾在這裡入學攻讀藝術史專業。王子放棄了劍橋和牛津來到這個邊遠小鎮讀書,不知道真的如之王子所說的是為了少受外界的打攪,或者王子想把高爾夫球術練得比伍茲還要厲害。據說,威廉王子決定上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當年,該校的入學申請人數比往年一下上升了40%,而多數申請人是女生。今天的聖安德魯斯大學校園,一定堆滿了威廉王子的女同學們失落的夢。

聖安德魯斯小鎮只有有三條街道,其中座落著曾經是蘇格蘭最大的教堂的遺址,現在只剩半堵破牆,裡面曾安放聖安德魯斯的遺骨,小鎮也因此而得名。同為耶穌的十二位信徒,聖安德魯斯卻遠不如梵蒂岡的那位聖彼得兄弟風光。當年聖安德魯斯到希腊傳教時,受到羅馬人的宗教迫害,最後被釘死在交叉十字的木架上。後來君士坦丁大帝原本想把聖安德魯斯的遺骨移到君士坦丁堡,但他後來遵照傳說中某傳教士夢見天使說的:如果把骨頭移到最靠近世界盡頭的地方,就能得到上帝保佑。而在那個年代,羅馬人深信荒無人煙的蘇格蘭就是最靠近世界盡頭的地方。在高爾夫練習場揮杆的一剎,不禁猶豫:世界盡頭應該很靠近天堂吧,這一杆打出去,會擊中上帝的鼻子嗎?離開聖安德魯鎮時是周末的中午,路上遇到不少估計是來打球的車輛,。心想:如果說過“我願意陪你走到世界盡頭”的人都要履行承諾,這裡一定會堵車。

風笛 · 夏之旅


蘇格蘭夏之旅,是衝著一年一度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衝著藝術節的軍樂隊風笛表演。其實蘇格蘭沒有真正的夏天,氣溫一下就從春天走到了秋天。不過,國際藝術節倒是讓愛丁堡街頭熱鬧非凡,火得像夏天。藝術節的中心舞台設在城堡廣場,在晚上表演,白天則以麥爾大道為主,在周邊街道都有各種的表演。街頭表演的演員主要來自歐洲各地,歌舞曲藝,品種繁多,你方唱罷我登台。在城堡廣場前不遠處,甚至遇到了一支亞洲表演隊,看樣子是韓國的大長甘們。

愛丁堡這座城市,從名字,到外表和內容,都是徹底的美麗。一道天然的壕溝把愛丁堡城分成兩半,一邊是以皇家麥爾大道為代表的古城,一邊是以王子大街為代表的新城,而壕溝則成為了鐵道通過和火車站坐落的地方。去愛丁堡住的是位於新城的B&B,白天在老城中世紀的街道上感受歷史的年輪歲月,黑夜在新城的霓虹下體驗時代進步的文明成果。每天穿梭於新老兩城的強烈反差中,感覺有點恍惚,不知今夕何年,不知是迷失在麥爾大道斑駁的歷史裡,還是王子大街喧鬧的現實中。

麥爾大街是一個長長的斜坡,坡頂矗立著愛丁堡城堡,坡底座落著女王的行宮——荷裡路德宮,坡頂到坡底之間,是各式的古建築,相當部分用作銷售紀念品或餐廳。麥爾大街是一本歷史書,把麥爾大街讀透了,蘇格蘭的歷史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愛丁堡城堡是愛丁堡的像征。在歐洲旅游,城堡和教堂總是重要內容,就像外國人來中國看皇宮官邸和寺廟道觀一樣。愛丁堡城堡歷史上是蘇格蘭皇室居住的地方,同時兼顧了軍事要塞、國家監獄等功能。在冷兵器年代,居高臨下,城牆高厚的城堡確實是可以讓國王放心睡覺的地方。城堡內,烏黑的古炮依然錚亮,戰火紛飛的歲月卻已經塵封,留下只是戰爭紀念館中一冊冊逝去的名字;皇冠、權杖、長劍和皇室家族表,細說著權力交替興衰、皇室愛恨情仇的故事;矗立了900多年的聖瑪格麗特禮拜堂,見證過無數的生老病死重要場面,也不無可能,某些可能改變歷史的重大決策,在禮拜堂祈禱的一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英國的人文歷史旅游點普遍提供免費電子解說儀,不過有中文版的不多。讀歷史聽英文時間長了有點累,需要看風景歇一歇。透過設有槍炮眼的城垛,愛丁堡新城盡收眼底,下方是鮮花盛放的王子公園,對面是文學家史葛特的紀念碑,黑黝黝的高聳著,不知是故意的設計還是戰火的洗禮,遠方是大海,似乎隱約可以看到停靠在碼頭的退役皇家郵輪不列顛尼亞號的桅杆。

從城堡出發順著斜坡往下走,不時會被兩旁的禮品店吸引。在一家賣風笛的,挑了一個小號的風笛,想著學會吹風笛是基本沒指望了,但吹響是沒問題的,如果有一天懷念蘇格蘭的日子了,可以跑到荒山野嶺去,把風笛拿出來吹個一塌糊塗。最具民族特色的禮品是蘇格蘭格子裙,不過實在想像不出可以穿上亮相的場合。有些賣裙子的男店主自己就穿著格子裙,面對顧客可能已經問了無數遍的問題:裙子下面真的不穿內褲?性急火燎的店主會直接就撩起裙子讓事實說話,含蓄一點的店主則會給個委婉的回答,諸如:裙子下面是the future of scotland.格子圍巾是最受歡迎游客的禮品,格子的款式琳琅滿目,大格子小格子,鮮艷色素雅色,數不勝數。賣圍巾的說過去每種格子都在官方登記備案,在各氏族之間不能隨便亂用,品種不下千種。挑選了幾條圍巾給家人親友,臨走時店主說:why not the special one for your special lady?原來他說的是一款《勇敢的心》中華萊士送給他心愛的女人作定情信物的格子款式,好意難卻,只得買下。從圍巾店出來不遠,有家現場做巧克力的,看上去不錯,就是聞著已是甜得發膩,只得遠遠躲開。按著地圖,兜兜轉轉來到羅琳寫書的那家咖啡館,一杯咖啡,兩片面包,再加一點《哈利波特》的想像,算是一個特別的午餐。

位於斜坡底部的荷裡路德宮原是當年詹姆斯四世為迎娶英格蘭王妃而建,不過已被火災毀壞,現在的宮殿是後來重建的。宮殿內的大宴會廳寬敞華麗,牆上掛滿一幅幅肖像油畫,這裡一定有過無數賓客滿座、美酒華服的歡樂夜晚。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宮園子裡還保留著已經化為廢墟的修道院遺跡,幾堵殘牆剩瓦,一抹青苔破敗,在雍容華貴的宮殿旁標示著王宮的遠久歷史。荷裡路德宮對面是2004年才落成的蘇格蘭議會大廈,議會大廈建築風格和麥爾大街的風格截然相反,一排排不規則的棍子裝飾著外牆顯得相當前衛。議會開會可以旁聽,不過聽起來喋喋不休的爭論未必是什麼大事。近年蘇格蘭獨立的聲音不時出現,不過英格蘭人似乎對此也不肖一顧,倒是認為蘇格蘭議會經常對英國議會指指點點,英格蘭也該成立個英格蘭議會反擊一把。

在老城的愛登堡城堡可以俯視整個新城,而要俯視整個老城則要到新城的卡爾頓山山頂。黃昏登上卡爾頓山,山頂有幾根大圓柱,有點雅典衛城遺址的風味。遠方,愛丁堡城堡在陽光照耀下反射出淡紅銅色的光,高貴而冷艷。山腳下,是顯得有點寂寞的荷裡路德宮。荷裡路德宮現在是女王的行宮,在大多數日子裡,荷裡路德宮在寂寞守候著女王的到來,所幸是女王還算有點默契,在每年夏天荷裡路德宮寂寞難耐的時候,便會君臨小住幾天。

愛丁堡藝術節的重頭戲,是在城堡前廣場表演的風笛軍樂隊演奏。可惜,一票難求,據說得提前半年訂票,來之前是想碰碰運氣看能否遇上炒票或退票的,結果是運氣壞透了。不過,在愛丁堡,在蘇格蘭,隨時都會遇到現場版的風笛演奏。在城市街頭,常會見到全副披掛的蘇格蘭人,穿著格子裙,一件色調相配的背心,一雙長筒針織厚襪,裙子用皮質寬腰帶系牢,下面懸掛一個大腰包或是一個酒壺,鼓動著腮幫,旁若無人地吹奏,前面的地上放著頂帽子,裡面有路人給的幾枚硬幣,不知道這種街頭的演奏,是為了錢或音樂,是為了自我宣泄或尋求路人的欣賞,或混而有之。不管動機如何,風笛的音色卻是十分超脫的,聽著空靈悠遠的笛聲,疲憊會被一點一滴地帶走。即使是站在人流車流不斷的王子大街上聽風笛,人也會完全的放松下來。

印像最深刻的一次聽風笛音樂是在大不列顛島最北點Dunnet Head聽到的。站在陸地的盡頭,望著茫茫北海,一陣狂風過後,競傳來風笛的聲音,不知從什麼方向穿透著、回蕩著。笛聲隱隱約約,卻吸引占據了全部的聽覺神經,如水珠滴落泥土,漫透到心深處,又或如空中撒下一張網,把心緒一一收羅。風笛的旋律舒緩起伏,秋水般蕭然,間中會有輕快的段落,音色清亮,但偶爾會帶點金屬質的嘶啞,透露著淡淡的哀怨。想像中的這位笛手,該是上了一定年紀的,在吹奏一首緬懷歲月的樂曲。昔日的萬丈雄心、指點江山,或者花前月下,激情纏綿,在老笛手心中已經波瀾不興,間中的輕快,只是想起歡愉時刻的一點微笑,偶爾的嘶啞,只是壯志未酬或只剩一個人我心依舊的一絲悵然。登上高處想尋找那位風笛手,卻始終無法找到笛手的蹤影,只好坐在石頭上,讓心緒隨著笛聲的起伏一起漂蕩、綻放、平靜。直到駕車離開時,風笛的聲音仍在耳邊久久回蕩,揮之不去。

天空島 · 秋之旅


法國人凡爾納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旅行記》是這樣描述大不列顛版圖的:“這幅地圖酷似一位漫步中的貴婦人,她的裙角一直拖到了大西洋,上半身很長,一直下來到愛爾蘭海邊及北海之間,那幾個郡如腰帶一般將它束緊……最後,她戴著一頂圓帽,鬢角的發卷從帽子裡露出來,成了漂浮、凌亂的小島!” 天空島就是這些“漂浮、凌亂的小島”中的一個,也是唯一有橋與大陸連接的一個。天空島的英文名是“Isle of Skye” skye在蓋爾語意為“隱藏於雲霧之中”,“天空島”是諧音sky翻譯而來。

從威廉堡出發往天空島,一路秋色美不勝收,道路兩旁盡是深綠淺綠、金黃橙黃、淡紅紫紅的樹木灌叢,彩林時而與海水相伴,時而與城堡村莊掩映,時而與空中彩虹爭艷,不斷強烈地衝擊著視覺。。路上偶爾會遇到林業工人在修整枝葉,他們把一些有可能影響交通的枝葉鋸掉,然後用機械粉碎成粉末狀,噴灑在林間,待一場雨過後融入泥土又開始新一輪的生命輪回。到了島上,風景的格調和大陸比較發生了輕微的變化,色彩不再那麼明艷但依然斑斕,山連綿,水連天,棕紅色灌木叢生的曠野,牛羊悠然自得的青草地,小漁船靜靜停泊的海灣,山澗小溪彙成的飛流瀑布,感覺靜謐而凝重。

天空島不大,花一兩天就可以好好地轉一圈。但感覺實在是太美麗了,決定多呆幾天,要把島上所有有路的地方都去看一看。所謂有路,指的是地圖上有標示編號的公路,英國的公路以“字母+數字”標示,M字頭的是高速公路,A字頭的是干道,基本是雙向雙車道,B字頭的是單車道以下的地方公路,即雙向各有或共有一條車道。按經驗看,A、B字頭的公路是後面的數字位數越多道路越窄,天空島上有不少B字頭後面加三位或四位數的公路,這些路一般是只能容一輛車通過,但隔不遠處都有讓車位。蘇格蘭人開車很有禮貌,遠遠的就主動避讓,所以在小路駕駛的問題不是堵車,而是雙方都太主動避讓有點浪費時間。

峽灣滿布著海岸線是天空島的一大特色,草場、奇石、湖泊、海灣、燈塔、峭壁、羊群、漁船,在每個峽灣隨意的搭配都美不勝收。對於天空島景色的描述,語言是蒼白的,攝影也是單薄的。在島上的一家小酒吧,酒保介紹說前幾年曾有中國人來小島拍過電影,後來回去在網上一查,居然查到了真的是香港曾到小島拍了部《天涯海角》,電影的主題詞是“從大嘴埔到蘇格蘭,追尋失落的感情”。電影梗概是陳慧琳偶遇船員王敏德,陷入情網,後王突然失蹤,陳天天尋找,直到遇上專替人尋找難以尋找事物的金城武。二人在共同尋找王的過程中互生好感。後來在蘇格蘭天空島發現了王,陳來到天空島,卻發現自己愛的還是金。最後關頭,金出現,在美麗的海邊草地上,二人緊緊擁抱。電影的英文名是lost and found,遺落與追尋,跨越千山萬水,追尋稍縱即逝的愛情,最正確的人出現在最正確的時間和地點,也許這只是美麗天空島的美麗傳說。

天空島最無常的是天氣,曾和一位當地居民談起天氣,他說這裡的天氣預報最簡單也最不會錯,就一個字:changing。在天空島的幾天時間,所遭遇的天氣可能已經包含了一輩子所能遇到的各種天氣。經歷了雨過天晴和晴天中突然的冰雹襲擊;經歷了單彩虹雙彩虹海上彩虹;經歷了東山艷陽高照西山傾盆大雨。而春天來那次,更是常遇到午夜飄雪,清晨四周一片白茫茫,中午時分陽光下積雪消融,山青水藍,分外妖嬈。最驚險的一次,是為了觀看海邊懸崖瀑布,把車開到離懸崖邊不遠的觀景平台,推開車門的剎那,一陣狂風吹過,車門一下被吹到與車身成九十度角,阻力大增,在風力的推動下緩慢地向懸崖滑動,用盡平生的力氣才把車門拉回來止住了滑動,但車門與車身連接部位有一處斷裂了,門一下子無法完全關上,推開又怕被風再次吹成九十度角,只能在車上用力拉住車門苦苦支撐,幸虧大風在雙手完全麻木之前停了下來。

天空島島上人煙稀少,未有大橋連通大陸時島民主要以漁業和牧業為生,近年大橋通車後逐步有了旅游業,但至今島上尚未有正式的酒店,只有青年旅館和B&B。在英國,甚至在歐洲大部分國家,商旅住宿的方式除了一般意義的酒店hotel外,還有經濟旅館或青年旅館hostel,汽車旅館caravan等。青年旅館較便宜,每個床位一般是從8鎊到12鎊,每間房6到12個床位不等,有些青年旅館是不分性別的,不過睡在打呼嚕的大胖子或秀色可餐的美女旁邊同樣的影響睡眠質量。B&B全稱是“床和早餐”(Bed & Breakfast),通常譯為家庭旅館,通常是家庭把一部分房間拿出來招待客人,一般只有三五個客房,價格大部分是每個床位15鎊到25鎊。也有人調侃說Breakfast in Bed更爽,睡醒後有人把早餐送到床上用餐,當然更爽。在英國旅游訂房的一次尷尬記錄是想當然地認為single bed是單人房,double bed當然是雙人房,結果是兩個大男人在一張雙人床上做惡夢,從此弄懂牢記twin bed 才是兩張床的雙人房。

住B&B 是旅途中可以充滿期待的享受。B&B充滿濃濃的家庭氣息,而且各有特色。在天空島住的B&B座落在海邊的一個村莊,是一對老夫婦在經營的,男主人整天在看報讀書曬太陽,基本不干活,女主人負責張羅所有事情。女主人介紹說孩子們長大了都到城市工作了,但他們更喜歡留在島上生活,雖然房子不大,只有一間客房,掙不了多少錢,卻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和外界溝通的平台,只有到了冬天基本沒有客人的時候,他們才離開小島到城市和兒女們團聚。深秋時分溫度已經很低,每天傍晚從外邊回來,壁爐已經被點燃,女主人馬上泡上一壺熱咖啡,從戶外帶回的寒意頃刻消失。問女主人:室內已有暖氣片,為何還要點燃壁爐?女主人笑笑說:我丈夫是退休消防隊員,他愛看用大塊木頭點著的熊熊爐火。在威廉堡時的住的B&B座落在半山腰,房東蓋了個玻璃房子作餐廳,吃早餐時可以看到雲霧繚繞遠山,湛藍的海灣,適逢雨天,雨水淅淅瀝瀝滴在玻璃上,坐在餐廳裡都覺得沒必要出門了。在愛丁堡市郊住的是莊園B&B,女主人非常熱情,每晚睡覺前就征詢要吃什麼樣的早餐,是蘇格蘭式,還是英格蘭式或大陸式,第二天天沒亮就起床張羅。蘇格蘭式早餐非常豐盛,主菜有焗豆、香腸、煙肉、蘑菇、番茄、雞蛋,而面包、牛奶、果汁、谷物脆片、水果等更是隨意享用,更驚喜的是大部分食品是莊園自產的,可以自行到莊園裡挑選各種果蔬,甚至到雞窩邊撿雞蛋。

勇敢的心 · 冬之旅


電影《勇敢的心》把愛情和戰爭融合在蘇格蘭秀麗的風光和優美的風笛音樂中,把鋼鐵戰士和回腸百轉融合在華萊士身上,征服了全球觀眾,讓世人了解蘇格蘭這段光輝的歷史,也讓“勇敢的心”和“華萊士”成為了蘇格蘭的代名詞。盡管不少嚴謹的史學家批評這部電影不太符合史實,但一點都不妨礙蘇格蘭人以“勇敢的心”為豪。

史特靈是“勇敢的心”的故鄉,華萊士紀念碑就建在史特靈市郊的一座小山丘上。沿著斜坡小巷,登上斯特靈城堡,雪已停,淡陽西下,站在城堡門前的廣場可以俯瞰到很遠的地方。遠處,用黃褐色塊石砌成的四方型華萊士紀念碑高高佇立,樸實而古拙。稍近處,就是華萊士一戰成名的斯特靈橋。在這條橋上,數百年前的一天,華萊士臉塗藍色油彩,騎著黑色駿馬,金發飛揚,左手持盾,右手舉劍,如戰神降世,率領蘇格蘭人打敗了人多勢眾的英格蘭軍隊。在斯特靈橋下靜靜流淌的河流,可能就是華萊士月色下給他心愛的女人送上格子布、情定終身的地方。黃昏的城堡十分寧靜,沒有別的游人,奇怪的是城堡前的廣場居然停著輛雪糕車,於是買了個雪糕吃,讓一陣冰涼平復一下被似乎仍在山谷回蕩的“for freedom”吶喊激發的躁動。

史特靈人顯然對自己的城市對充滿自豪。小城街道的燈柱上掛著彩旗,上寫著”斯特靈--蘇格蘭之心”Stirling -- the Heart of Scotland.不知道是因為這裡曾經是蘇格蘭的首都,或者地理位置險要,扼守著從低地進入高地的咽喉,又或者是因為蘇格蘭最勇敢的心在這裡戰鬥過。晚飯點菜時,餐廳老板吹噓說:我們餐廳是蘇格蘭第六大城市最好的餐廳。結帳時老板故作神秘:告訴你一個秘密,蘇格蘭暫時還沒有第七大城市。原來,蘇格蘭總共只有六個城市,由大到小依次是格拉斯哥、愛丁堡、阿伯丁、鄧迪、因佛尼斯、史特靈。最大的格拉斯哥人口約四十萬,史特靈則僅有四萬人口。

歷史上蘇格蘭和英格蘭發生過多次的戰爭,蘇格蘭屢敗屢戰,留下一個個讓人憑吊的古戰場。在一個依然飄雪的晌午,來到因佛尼斯市郊的卡洛登古戰場遺址。這裡是蘇格蘭人的傷心地,約250年前,查爾斯王子率高地氏族軍隊在此與英格蘭政府軍決戰,結果是不到一小時迅速潰敗,從此包括蘇格蘭格子群在內的許多蘇格蘭獨特的文化習俗被禁止,多年後才獲恢復。今日的古戰場只剩下昔日兩軍的軍旗像征性地高掛在草原上,薄雪輕籠的草原廣闊而平靜,難以想像這裡曾經出現過槍炮轟鳴、英雄一去、剩戰馬彷徨的悲壯畫面。那些長臥沙場的英靈,或許會在一個雪花飛舞的夜晚,魂兮歸來,在這片草原上,遠眺家鄉皚皚燈輝,把無盡思念化為一曲渺渺笛音。

走在蘇格蘭高地,在路上經常會遇上“勇敢的心”。在A9公路,雪飛紛紛,駕車都覺得因視線受影響和道路濕滑而有點艱難,卻看到一隊老人騎著自行車在公路上頂著風雪前行,搖下車窗向他們打招呼,一位老人抹去眼罩上的雪水,大聲回應:toughest weather challenging bravest heart . 他還開玩笑說waiting for your car ahead,然後加速向前,似乎真的要讓自行車把汽車遠遠摔在身後。在葛連科峽谷附近的一段公路,看到有輛皮卡拖著一卡汽車旅館停在路邊,一位中年男子冒著飛雪在維修擋風玻璃雨掛,於是停下來幫忙。中年男子說他是一個人在旅行,本來晚上是要趕到汽車旅館宿營地的,但雨掛壞了不一定能趕到,可能得在路邊隨便找個開闊地方休息一晚。問他:不害怕?他回答得很輕松:it doesn’t matter. Probably an amazing night.who knows? 在羅蒙湖畔,停下車來拍照,見到路邊停著輛車,車上有位上了年紀的女士捧著本厚厚的書在閱讀,禁不住好奇,輕敲開她車窗問:在漫天風雪中比在家中暖爐前讀書更有趣?女士稍稍推低眼鏡,搖搖頭說:像你這樣的年紀,在風雪中我可沒空讀小說。女士說話帶著明顯的蘇格蘭口音,這時才看清她手中書本的名字,大概是本愛情小說,於是繼續逗她:不讀小說,難道游泳?她這回頭也不抬就答:not always, but always something more exciting and more interesting . 看樣子蘇格蘭女性也不乏勇敢的心。

高地風光本來就有點蒼涼,而冬天的高地,褐紅色的草原、落葉的叢林、裸露的山體更是讓畫面多了幾分凝重。路過尼斯湖邊厄克特城堡的時候,天正好下著雪。厄克特城堡城堡在十七世紀末前已被戰爭摧毀,現在只剩下一座廢墟。紛紛擾擾飄雪中,幾棵枯樹、平靜的尼斯湖,襯托著廢墟的寂寞,落雪積聚在斷牆石縫間,似是要撫平廢墟的百年創傷。城堡的滄桑已被凝結成了一幅畫,只是歲月卻依然不斷在城牆上剝落。登上城堡,尼斯湖一覽無遺,心想:真正見過尼斯水獸的,可能只有八百年來每天都盯著尼斯湖的厄克特城堡。

在冬天的蘇格蘭行走,需要備一壺威士忌,或者說是只備一個酒壺。威士忌發源於蘇格蘭,原意為生命之水,昔日的高地生活寒冷而清苦,如果沒有威士忌溫暖一下,日子將會是何等的漫長灰暗,當然是生命之水了。威士忌分為麥芽威士忌、糧食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三種。麥芽威士忌是將大麥浸泡發芽,待麥芽汁排出後,通過發酵,再經蒸餾釀制出威士忌。糧食威士忌是用玉米、黑麥或小麥釀制。蘇格蘭至今仍有不少的威士忌酒坊,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指示游客參觀的路牌。到過好幾家酒坊品酒,不過卻無法品出行家們所說的區別來。據行家介紹說,南部低地的威士忌威士忌帶有青草和麥芽味;高地的威士忌不大甜,略帶泥煤與鹹味,或帶有辛辣口感;斯佩賽河岸甜味重,彙集水果、花朵、綠葉、蜂蜜類的香味; 蘇格蘭西南方艾拉島的威士忌氣味最濃,泥煤味道強,且帶有海藻和海水的鹹味。蘇格蘭公路邊的開闊草地上經常會見到有一兩張小方桌,旁邊擺著長椅,停下車來,坐到方桌邊,拿出酒壺抿一口剛從酒窖裡倒出來的威士忌,無論是藍天白雲下,還是漫天飛雪中,都是何等的舒暢豪邁。這時,最好能有一盤棋和一個對手,在拼殺中把酒意消磨盡再次重新上路。

冬季在蘇格蘭旅游,會恨日光苦短,大概下午三點鐘,太陽就下山了。下午一兩點鐘,開車走在山脊的公路上,遠處西落的太陽從下方照射過來,異樣的耀眼,仿佛走在世界之巔上。蘇格蘭的山其實並不很高,最高的本奈維斯山也不過海拔1300多高,但特別的地勢卻造就了特別的效果。在山脊上看夕陽是一道奇特的風景,更是催促趕路的信號。山路彎彎曲曲,冷冷清清,稀有來車,偶爾遇上的可能只是一輛在給公路撒粗鹽防止路面結冰的工作車,迎面灑落的粗鹽反彈在車身上發出沙啦啦的聲音,把四周的寂靜烘托得更為強烈。這時只想踩沉油門,快點開到有人家燈火的地方,快點去到B&B 的一壁爐火前。

蘇格蘭有看不完、道不盡的風景,除了愛丁堡、聖安德魯斯、天空島、史特令,尼斯湖,還有從尖頂林立、古老而繁華的格拉斯哥,桅帆叢生、舟燈滿艙的奧本漁港,還有更多只能留待下一次的風景。期待著,有朝一日,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勇敢的心陪著美麗的心,縱馬奔馳,任一路霜雪撲面,風笛悠悠,任身後花飛葉舞,傳說紛紛……

收篇之際,想起《勇敢的心》中的一句對白:Your heart is free.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it. (心靈是自由的,鼓起勇氣隨心飛翔!)


精選遊記: 愛丁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