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游--悉尼篇

作者: 一朵夢雲

導讀悉 尼 篇2009年3月6日13點50分,我們搭乘新航SQ831次班機經由新加坡前往澳大利亞,開始了策劃已久的澳新凱十二日游。在新加坡機場稍作停留後便換乘了飛往悉尼的SQ221次班機。這是一架空客380 雙層客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客機。底層是經濟艙,有64排座位。二層是寬暢的公務艙和豪華套間,也有少量經濟艙位。從底層通往二層的螺旋型扶梯小巧而美觀。機上的供應很好� ...

悉 尼 篇2009年3月6日13點50分,我們搭乘新航SQ831次班機經由新加坡前往澳大利亞,開始了策劃已久的澳新凱十二日游。在新加坡機場稍作停留後便換乘了飛往悉尼的SQ221次班機。這是一架空客380 雙層客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客機。底層是經濟艙,有64排座位。二層是寬暢的公務艙和豪華套間,也有少量經濟艙位。從底層通往二層的螺旋型扶梯小巧而美觀。機上的供應很好,在從新加坡到悉尼的飛行途中,空乘人員向所有乘客提供無限量的紅酒、啤酒和飲料。3月7日早晨7點30分(悉尼夏令時間,下同),經過十五個小時的空中旅行,飛機終於停落在了悉尼機場。一出機艙,我頓時有一種全新的感覺。我來到了地球的另一半,南半球的大洋洲。這在從前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如今竟然成了現實,我的心中不禁感慨萬分。要出關了,來前就聽說澳洲海關是出了名的慢速通關,因為澳洲有嚴格的檢驗檢疫制度,任何肉類、乳類制品都不能帶入境內。出發前我們就已按照領隊石磊的關照把所有藥品、食品裝成一袋便於海關人員檢查。領到報關表後,又如實的申報了自己所攜帶的藥品和食品。過海關出乎意料的順利,而在領取了行李之後的檢查就十分仔細和嚴格了,有不少旅客被要求開箱檢查。我們的運氣還不錯,輪到我們的時候,對方只是看了一下我們的報關表,又翻看了一下我們手中提著的藥品和食品就放行了。即便如此,也花費了一個小時才得以走出機場大門。8點半時,我終於站在了悉尼的街道上。悉尼是澳洲第一大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澳洲歷史最悠久,最絢麗繁華的都市。現代化的摩天大廈輿古老的船塢碼頭,交相輝映,風情各異。這裡有舉世聞名的經典建築悉尼歌劇院,有世界上最潔淨最美的海域。這座被藍天、碧海、綠樹環抱著的城市,是澳洲東海岸的一顆璀璨的明珠。9點半時,我們來到了皇家植物園北端的麥考利夫人角,這兒是遠眺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的最佳位置。坐落在貝尼朗岬角上,背倚皇家植物園, 三面環海的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悉尼塔並稱為悉尼三大地標。抬眼遠望,悉尼歌劇院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風吹帆滿,揚帆待發。亦如一片片插立在海灘上的光滑潔白的大貝殼,與周圍的海上景色渾然一體,相映成趣。歌劇院的西面屹立著著名的悉尼海港大橋,它是連接悉尼南北的交通樞紐。大橋宏偉壯觀,高134米,長1149 米(包括引橋),寬49米,重5.28萬噸,全部用鉚釘構件組建,不用焊接,顯得十分牢固。悉尼大橋的最大特點是拱架,其拱架跨度為503米,而且是單孔拱形,被稱為世界第一單孔拱橋。在麥考利夫人角隔海眺望悉尼的中央商務區,只見摩天大樓林立,很有點紐約曼哈頓的風味。在按照國人的旅游風格,爭先恐後的拍完照以後,我們跟著地導小姐來到了著名的“麥考利夫人的椅子”。那是在岩石上鑿出的幾個台階,是當年澳大利亞第四任總督麥考利的夫人坐在海邊,邊觀海景邊等待丈夫歸來之處。我們自然也都輪流坐上了“椅子”拍照留念。出了麥考利夫人角後,我們來到了海德公園。這實際上是一個公共綠地,是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地方。在公園中心處,有一個設計獨特的漂亮的噴水池,即阿奇博爾德噴泉。該噴泉是1932年為紀念一戰中法澳聯盟而建。噴泉由一組青銅雕塑組成,中間最高處的是一位手拿古琴的少年,他的後面有扇型的噴水,水池裡還有幾組銅雕。一股股形態方向長短各異的噴水,只有細細的觀賞才會感受到那被澳大利亞人發揮到了極致的水的美。站在公園蔥翠的草地上可以看到遠處高高的悉尼塔,那是悉尼的另一個標志性建築。悉尼塔的總高度沒有東方明珠高,但觀光球的高度比東方明珠最上面的一個球還要高。公園的最南端是澳新軍團士兵戰爭紀念碑,公園的對面是聖瑪麗教堂。 聖瑪麗大教堂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這座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的哥特式建築始建於1821年,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也是悉尼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大教堂長107米,寬24.3米,高22.5米,中心塔高46.3米,前塔和尖塔的高度為74.6米。聖瑪麗教堂氣勢雄偉恢宏,內部莊嚴肅穆。教堂地下墓穴的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的,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因手工十分精巧而聞名世界。它不僅是過去的寶貴遺產,也是今天整個城市和國家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午時分,來到了漁人碼頭,這是南半球最大的魚市場,種類數量世界排名第二。海灣的碼頭邊,停泊著許多出海的漁船,每天這裡出售超過100種的海鮮產品。碼頭旁的岸邊是一長排水上海鮮排擋,白色的傘下白色的小餐桌邊坐滿了前來大快朵頤的游客。我們一行四人在魚市場的零售區找了一張餐桌,先買了一只皇帝蟹讓店家加工,又叫了生蠔、鮑魚和八抓魚。海鮮很生猛,蟹肉鮮嫩而富有彈性,生蠔爽脆多汁,新鮮的鮑魚外韌內軟十分的味美,相比之下八抓魚就遜色多了。吃完了生蠔和鮑魚便開始努力的對付那只2.5公斤重的皇帝蟹了(這還是蟹池裡最小的一只)。最後實在是吃不下了,只得舍棄了吃剩的蟹腳和八抓魚。這一頓海鮮大餐共花了300澳元,就其性價比來說,還是十分值的。午餐後在地導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悉尼歌劇院。這座由丹麥設計師烏特松設計的著名歌劇院從1959年開始動工興建,耗時14年,斥資1.2億澳元,於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開幕。遺憾的是那位從橙子皮中找到靈感的設計師烏特松並沒有出席開幕典禮。悉尼歌劇院每年舉辦的表演近3000場,約有200萬觀眾前往觀看,是世界上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之一。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澳洲的藝術殿堂,更是悉尼的靈魂,它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和無比的迷人風采,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無數的觀光游客。悉尼歌劇院整個建築占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建築在一座很高的混凝土平台上。門前桃紅色花崗石鋪面的大台階寬90米,據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長的室外水泥階梯。歌劇院的白色屋頂是由瑞典陶瓦鋪成,並經過特殊處理,不怕海風的侵襲。園拱形的外牆上鑲貼著的一百多萬片不同形狀的乳白色瓦片,在陽光碧波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晶瑩透亮。歌劇院整個分為三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和音樂廳並排而立,建立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歌劇廳和音樂廳的西南方,由兩對小殼片組成的建築物,就是貝尼朗餐廳了。劇院還有話劇廳、電影廳以及化妝室、畫廊、展覽廳、咖啡廳、接待廳、圖書館、排練場等大小廳堂900多間。這座綜合性的藝術中心,在現代建築史上被稱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亞的像征性標志。如果說,上午我們從遠處眺望時所看到的歌劇院是一種朦朧的美,現在近距離觀賞到的歌劇院就是一種真實的有靈性的美了。原本打算自費參觀一下歌劇院的內部,可是要2點半才開放,我們沒有足夠的參觀時間了,只能在歌劇院的大廳裡稍稍轉了轉便帶著一絲遺憾離開了這座輝煌的藝術殿堂。接下來就是游覽情人港了。情人港又稱達令港,是悉尼市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這個漏鬥形的港灣並不是單純的港口,而是一個開闊的海港公園,是一個集購物、休閑、表演、餐飲、觀光為一體的旅游點。寬闊的港灣大道邊商店林立,各種咖啡館和餐館櫛比麟次,另外還有海洋博物館、水族館、賭場等等。海港兩側是停泊輪船的一個個碼頭泊位。 聽說情人港每天從早到晚都會有不同的娛樂節目,有大型的文化表演、煙花彙演以及街頭戲劇,可是不知為什麼我們卻沒能看到,或許是沒有眼福吧。沿著港灣大道我們漫步著,在海灣邊的木階上靜靜的坐著,欣賞著這個悉尼居民和游客們最愛游覽的美麗熱鬧,充滿韻味的港口。傍晚時分,我們登上了游船去游覽美麗的悉尼港。悉尼港又稱傑克遜港,東臨太平洋,西面為巴拉瑪特河,南北兩面是悉尼最繁華的中心地帶。悉尼港灣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海港,也是世界上景觀最美麗的水域。上了船後先進餐廳用餐,船上免費供應海鮮西式晚餐。所謂的“海鮮”其實只有大蝦和魚排,外加蔬菜和面包,不是很豐盛但都很新鮮。我匆匆用完餐後就急急的登上甲板去觀光了。游船沿著悉尼港緩緩前進,從海港大橋下穿過,站在船頭可以從不同方位欣賞悉尼歌劇院、海港大橋、中央商務區、海中監獄、富人海濱別墅及現代化的雄偉的傑克遜港區的景色。由於是夏令時間,17點多鐘時悉尼的天空依然很明亮。頭頂上是藍天白雲,腳底下是湛藍的海水,兩岸是長長的綠樹林和美麗漂亮的建築物。海風吹拂,海鳥翻飛,令人心曠神怡,愜意極了。游船在到達麥考利夫人角後就調頭返航,我們又得以再次欣賞了悉尼大橋和歌劇院的美景。終於又回到了情人港碼頭,我們也結束了在澳洲第一天的游程。晚上入住悉尼的一家四星級酒店——瑪塔(Mantra)酒店。


(悉尼歌劇院,海港大橋)



(中央商務區)



(麥考利夫人的椅子)



(海德公園)



(漁人碼頭)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