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之:備航

作者: 海硯

導讀二,備航。 古時候要想出遠門走遠路,大都要乘船騎馬之類的,所以要准備很久。船出海之前要備航,旅行之前也要准備,我給這想了一個詞:備旅。不過有人用遠航來形容旅行,所以旅行前的准備也可叫備航。我們這次是大約兩個月的出國之旅,要准備的工作還真的不少。 首先是簽證。以前常見娛樂圈的大腕們紛紛加入外籍,對此不已為然稱之:“媚外”,甚者“叛祖”� ...

二,備航。

古時候要想出遠門走遠路,大都要乘船騎馬之類的,所以要准備很久。船出海之前要備航,旅行之前也要准備,我給這想了一個詞:備旅。不過有人用遠航來形容旅行,所以旅行前的准備也可叫備航。我們這次是大約兩個月的出國之旅,要准備的工作還真的不少。

首先是簽證。以前常見娛樂圈的大腕們紛紛加入外籍,對此不已為然稱之:“媚外”,甚者“叛祖”。等到我開始辦簽證時才稍稍理解了這種背離行為的最大利益是出境時不用辦簽證。當然了,像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平頭百姓要做背包客自己出國旅行,辦簽證是必不可少的一關。不辦不知到,一辦才清楚,辦簽證並不像平常想像的那麼難。其中的重要的要點是:不要相信中介公司所謂旅行簽證困難一類的鬼話。只要按使館簽證處的要求准備材料,列好所需材料清單,一項一項問清楚,就可以順利辦好簽證。這次我們去了四個國家,在國內辦了三個國家的簽證,沒有遇到任何拒簽問題。想想就會知道,我們做為旅行者出去是給到達國創造經濟效益,給他們帶來商業收入的。不是說消費者就是上帝嘛,還沒見那個國家把上帝拒之門外的呢!

其實有很多國家是可以辦落地簽證的,也就是入境時再辦簽證。比如:馬來西亞;尼泊爾。這樣可免去跑簽證的勞頓和多支出不必要的交通費(簽證的銀子是免不了的,不管是怎麼個簽法。)。但有些國家不行,如:印度和菲律賓。有些國家可以辦過境簽證,但要求過境旅客七十二小時或四十八小時,不得出機場。這樣對要想摟草打兔子式的順便游也行不通。再有即使所去的國家都可以辦落地簽,依我國的國際私法,公民出境時必需持有一國或以上的簽證。也就是說出國時必需辦好至少一個國家的簽證。

我用了十三天的時間辦好了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的簽證。馬來西亞的簽證最好辦,不需要資信證明和工作情況說明,收費也最低(80.00元人民幣),當然如果乘飛機到吉隆坡可在機場辦落地簽,但費用可能比在國內略高(約200.00人民幣)。菲律賓的簽證有兩點要注意:一是最好有銀行的資信證明。二是要有到達地的旅館電話和聯系人。其實這一項也簡單,在網上找一家馬尼拉或菲當地的賓館的電話和大堂經理的電話填到表上既可,並不須要到菲律賓真的住到那家酒店的。只是表上的那一欄不要空著就行。不過菲律賓駐北京中國大使館不太好找,我就是過於相信網友的說明,結果按圖索冀(網上一網友說在秀水街)找到的是美國大使館。印度簽證處已從大使館分離出來,並分南北區域,北方地區辦簽證在北京,南方在廣州,辦簽證前要問清,別干南轅北轍的事。最重要的是:去印度的簽證要提供至少凍結期為三個月以上;存款為一萬以上的銀行資信證明,也許印度政府怕中國人沒錢從印度回來,留在那個比我們更窮的國度裡吧。

我們總的簽證費用:菲律賓:250元。(看這錢數就夠傻。);馬來西亞:80元。印度:498元。尼泊爾:30美金。當然,還有路費。如果在北京沒親朋好友的話,還得加上住宿費。

第二項准備工作是:設計旅行路線。在確定了旅行天數和機票後,去那兒看?去看什麼?就要大致確定下來。依我的經驗,要盡量在去到旅行目的地之前,對當地的旅館;特色吃食和風土人情及景色特點了解清楚。這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的中國不是件難事,難的是去偽存真;去繁取精;慧眼識途。借用葛爺在維生素廣告中說的:“這可是項技術活”。還有一點最重要:一定把要去的景點和旅店所在街道名的當地用詞搞清楚,否則你很難問清路。當然,到了目地國第一件事是找當地的旅游咨詢機構,如果你找的到的話。有些機場裡有旅游咨詢機構的辦事處,出機場時可盡量的左顧右盼細細尋找一番,沒人會把你當間諜抓了去。

第三項工作不太重要,但准備不足也會吃點苦頭。就是旅行用品的准備。這次去南亞最大的好處是:熱。從中國東北的冰天雪地,一下子來到三十幾度的亞熱帶,防蚊;防暑;防腸炎,那是少一樣都不行。我們就是帶的藥和驅蚊劑不夠,吃了大苦頭。衣服背的太多,想扔掉毛衣毛褲,又舍不得。只好從其它裝備上省地方,那裡像老外背包客恨不得把全部生活家伙式都背在包裡,就差把他們家花園的柵欄裝包裡背出來了,那叫一個沉。一次一老外的包壓在我可憐的比他的包小n倍的包上,我和老公兩人都沒給解救出來。可話又說回來,你要是像老外那麼有氣力,多背一些沒壞處。我們可是盡量的精兵簡負來著,回來時我看了一下,還別說帶去的東西在旅行中全都派上過用途,這還真是個技術。順便說一句:去印度要是自帶筷子和勺的話,就不必非得用手抓飯吃了。

第四項是參考牢記第三項。地圖,一定要能細就細,最好帶gps(說笑話呢,別當真.)。當然,沒條件的到了地方立馬買一張當地地圖也是最實際和行之有效的辦法。最好買當地語和英語混標的地圖。不然,你問路,就是雞和鴨講。不是你聽不懂指路人的,就是指路的人聽不懂你。還有就是語言。這是個慢功夫,說這項就不得不羨慕西方說英語的老外了。想想老外為什麼比我們出國的人多,旅行潮盛行的早,除了美金值錢外,語言通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不過我這次出國的感覺是:語言不通不可怕,只要你能會大致的基本的英文就可以,一般情況下,經過n次問答的回合,問答雙方都能明白。我也是由開始的不太敢說,發展到後期能用半生不熟的英語同當地人討價還價了,而且每次竟能勝出,也許是他們受不了我的英文吧?!不管怎樣,語言關是可以逼出來的。

這備航之重要,其實就像我們平時買東西消費一個道理。想想去買一樣萬把千的東西還要逛逛市場考查考查呢,遇到這種又花時間又花銀子的旅行更要做足准備出行才是。不然,迷迷糊糊的出去了,肯定是稀裡糊塗的回來。看的是什麼就剩下地圖上的那個圈圈了。我們這趟歷時五十四天,行程數千公裡,走了四個國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什麼?容我以後慢慢道來。


精選遊記: 新德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