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行走————觸摸印度的50個片段(之十)

作者: 古漢

導讀 十,不敢逾越 在廣州到新德裡的飛機上,一位廣東佛山的客商給我講述了下述故事。 三位中國商人到印度合作伙伴處拜訪,半夜,他們的航班抵達新德裡。 印度主人派出一位司機帶著自己的營運出租車到機場接站,把他們送到訂好的酒店。 酒店預定的三間客房已經付款,而中國客人只需要住兩間就夠了,因為其中兩位是夫婦。 這時已經是後半夜2點。第2天早7點,印度� ...



十,不敢逾越

在廣州到新德裡的飛機上,一位廣東佛山的客商給我講述了下述故事。

三位中國商人到印度合作伙伴處拜訪,半夜,他們的航班抵達新德裡。

印度主人派出一位司機帶著自己的營運出租車到機場接站,把他們送到訂好的酒店。

酒店預定的三間客房已經付款,而中國客人只需要住兩間就夠了,因為其中兩位是夫婦。

這時已經是後半夜2點。第2天早7點,印度司機還要准時來接他們去德裡郊外的工地考察。而他住處離酒店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中國客人出於關心,當然也是出於中國的習俗,希望司機住在空余的房間裡,不要那麼辛苦地跑來跑去。

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在中國文化的情境下看起來合情合理的建議,首先被旅館老板否定----因為司機種姓太低,沒資格住這麼好的房間。繼而,司機也不同意。他自慚形愧,寧可多跑路,也不敢和有身份的貴客們住在一起。。。。

第二天早晨,司機准時來酒店接客人,可想而知,他那天晚上,他根本就沒睡多少覺。

奈保爾在《幽暗國度》第八章“廢墟狂想曲”後面的注解中,引用了法國作家加繆的《反抗者》。奈保爾認為,加繆舉印度教徒和南美洲的印加人作為例子,證明世界上有些民族缺乏反抗的能力。他引證了加繆的原話是----“反抗的問題……涉及到人類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日益增長的自覺。.事實上,對印加人和印度教賤民而言,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因為他們的傳統文化早就替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相信,傳統是神聖的。在一個把此一事物奉為神聖的社會中,反抗的問題根本無從產生。。。。。一切問題都已經有了答案。”

一切問題都已經有了答案。這正是種姓制度的設計者需要的最佳結果。人們經常喜歡把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中國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級制度進行對比,他們忘記了一點,即使是在古代中國這種嚴格的層級社會中,人們的身份和命運是可以通過科舉制、軍功制等途徑來改變的,而印度的低種姓者的身份是世襲的,層級間向上流動只能寄托於來世。

水滸中的已經破落的楊志們,還可以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刀一槍,搏個封妻蔭子”。對於大多數印度窮人來講,婆羅門階層告訴他們的,不過是業報輪回修行解脫的大話空話。

筆者的印度之旅中,也見聞了個別改變了自己命運的低種姓者的案例,比如瓦拉納西河邊最大的火葬場的工頭,由於他的生意過於興旺,已經在恆河邊蓋起了一棟自住的高樓。但是,大多數窮人們哪裡會有加繆式的哲學思維,不知權利,何談反抗。他們的對策多半像那個半夜回家的司機一樣,循規蹈矩,安貧樂道,不敢逾越啊。


精選遊記: 新德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