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紀行4-城市篇3.聖路易斯

作者: bearyuu

導讀密西西比河將伊利諾伊州和密蘇裡州分開,過了橋便是密蘇裡州的最大、最出名的城市聖路易斯了,但這裡卻並非該州的首府。這種情況在美國50個州中並不在少數。 之所以去聖路易斯,主要是看一處紀念美國西進運動的拱形門(Gateway to the West)。從地理上看,聖路易斯位於密西西比河與其最大支流密蘇裡河的交彙口,天然地成為年輕的美國向西拓展的基點,於是在第三任總 ...

密西西比河將伊利諾伊州和密蘇裡州分開,過了橋便是密蘇裡州的最大、最出名的城市聖路易斯了,但這裡卻並非該州的首府。這種情況在美國50個州中並不在少數。

之所以去聖路易斯,主要是看一處紀念美國西進運動的拱形門(Gateway to the West)。從地理上看,聖路易斯位於密西西比河與其最大支流密蘇裡河的交彙口,天然地成為年輕的美國向西拓展的基點,於是在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密蘇裡州的首府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傑弗遜城)簽署法令後,先驅者便從這裡分三路向西,向西北開辟了艾奧瓦、明尼蘇達、南北達科塔、懷俄明等州,向西開進堪薩斯、科羅拉多、猶他、內華達等地,向西南直至墨西哥。上世紀60年代,這座高達200多米的拱形門便樹立起來以紀念歷史給予這個城市的榮光,並被命名為“托馬斯•傑弗遜西進運動國家紀念碑”;巨大拱門的底層,是西進運動博物館,以編年史的形式,講述兩位政府派遣的探險家,Clark和Lewis的西行故事,特別是他們的西行日記摘抄,令人頗可玩味當年的艱辛與悲涼;看過一部講述這座拱門建築的紀實片後,還可以乘坐小火車樣子的電梯直達拱頂,俯瞰聖路易斯全城、特別是密西西比河的風采。

從上面看到的最漂亮而古老的建築就是希腊風格的老法院大樓(Old Courthouse),這裡以Dred Scott判例而出名。那是一個足以寫進美國司法史和政治史的案例:Dred Scott以黑奴的身份隨主人移居自由州9年,而後返回了聖路易斯,主人死後主婦想將其出售,他援引從前的法院判例,認為自己在自由州居住9年,已經成為自由民,主婦無權干涉其自由,訴訟從這個大樓啟動,一直打到最高法院;1857年,法院推翻了以前的判例,認定黑奴並非美國居民,僅是主人的財產,因此不能援引有關自由州的法律經由定居自動獲得該州公民權。此判決一出,廢奴主義者嘩然,感覺依靠司法程序已經不再能達成廢奴的目的,而奴隸制的擁護者則看出了廢除、至少是擱置“密蘇裡妥協案”的可能性。雙方日趨對立,不可妥協的結果在4年後便釀成了內戰(1861-1865)。雖然內戰的原因遠比蓄奴與廢奴的對抗復雜,最高法院的那個判例也更多的是注重法律的程序正當性而非有太多政政治含義,這次判例仍被稱為“引起了美國內戰的判決”,也使得美國最高法院的公眾形像跌到了歷史最低。

與中國相比,聖路易斯是個不大的城市,周日的街道陽光燦爛、微風吹拂,安靜極了。去的那天選戰正酣,連午餐時的快餐店Jim John’s也在為以店名為題為Jim、一位競選當地議員的人大作廣告,僅僅一個月後美國就選出了第一個黑人總統。不過150年的時間,這座即使在美國也不起眼的建築就見證了一個民族的成長。這種成長在大多數時候也許都不那麼轟轟烈烈,就像一只貓走進了你的屋子,輕悄悄的你不知道,等到它“喵”的一聲時你才感到它的存在,更像一棵樹的種子播在了你的心裡、一天天長大,開始是樹頂的嫩葉輕觸你,繼而是樹冠的枝條時輕時重地提醒你;樹越長越大,你的感覺越來越清晰,直到有一天終於將你好像從夢中喚醒,突然之間你似乎明白了一切,事實上那進程早就開始了。從忍辱負重的黑奴,到加勒比革命後跟隨主人來路易斯安那定居,再到三三兩兩或單身或攜家帶口的北逃,繼而在自由州起訴原先的主人......自由的種子一旦在心靈生根,就再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它的生長,這樣在北軍渡過查爾斯河時,一位104歲的老黑奴的一句詰問“當奴隸104年,還不夠嗎?”就使得那場原本復雜的戰爭變得如此簡單、清晰:為了平等、為了自由、為了洗刷這個年輕的民族曾有過的奴役他人的恥辱。這種道德優勢在1960年代終於經由人權運動化為社會革命的力量,使得黑人完全成為美利堅民族平等的一員。這種漸進的力量其實是最可怕的,因為它根本不可逆,其所以者,在於在這漸進的過程中,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了尊重,也就沒有反復的必要了。我們中國人老想“事半功倍”,太想“畢其功於一役”,結果幾千年都走不出“治-亂”“周期律”,孰快孰慢,不是一目了然嗎?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