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白雲源

作者: wwj51

導讀龍門山探險游背起背包和營帳,揣著激動與向往,我們一行8人來到了位於浙江桐廬白雲源風景區深處的龍門山腳下。白雲源是新開發的景點,風景秀麗,但我們深知山裡的風景必定更美,因此稍事停留後,就在山民的帶領下開始了征程。 剛剛起步,龍門山就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百余米的登山小徑其實僅是隱約可見的山民的足跡形成,而且異常陡峭,必須尋找樹根、尖石等� ...

龍門山探險游背起背包和營帳,揣著激動與向往,我們一行8人來到了位於浙江桐廬白雲源風景區深處的龍門山腳下。白雲源是新開發的景點,風景秀麗,但我們深知山裡的風景必定更美,因此稍事停留後,就在山民的帶領下開始了征程。

剛剛起步,龍門山就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百余米的登山小徑其實僅是隱約可見的山民的足跡形成,而且異常陡峭,必須尋找樹根、尖石等一切可以著力的物體,四肢並用向上攀登。於是我們發現,其實以前習慣說的爬山只能叫做登山,這次才是真正的“爬”山呢!更要命的是無法好好休息,連坐著的時候都必須有“兩肢”用力,以免滾下山去。到達山頂,得知有2人退出,一陣嗟噓後,我們“拍拍身上的灰塵,振作疲憊的精神”,重拾鬥志,繼續前行。

也許是通過了山神的考驗,以後的路總算好走許多,有山民作向導,我們只需緊跟在濃密的樹叢中穿行。山谷又回蕩起女人們歡快的笑聲和男人們不倫不類的豪言壯語,什麼“力拔山兮氣蓋世”、“不破樓蘭終不還”等等。偶爾飛來一只斑斕的蝴蝶,或是一朵美麗的小花,那是屬於深山的驚艷。

由於是沿溪而上,耳邊總是回響著嘩嘩的水聲,有時要穿過溪流,我們便會坐下來休息,卸下沉重的背包,洗一把臉、抽一支煙、再灌上滿滿一壺“龍門牌天然礦泉水”,一面欣賞這如畫的美景,一面與山民攀談起當地的風土人情。

3個多小時後,隨著前方的一聲歡呼,我們來到了宿營地——一個廢棄的林場。

扎營的過程其實更像是過家家,男人們均作經驗豐富狀,把帳篷拆了裝,裝了拆;女人們均作賢妻良母狀,把帶來的物品反復從一個袋子放入另一個袋子。忙碌了近一個小時,總算塵埃落定,一行男女立刻呼嘯著趕往清徹的溪流,歡快地洗起了“礦泉浴”。似乎,只有當溪水流過你每一寸肌膚,浸潤你每一個毛孔,你才算經過了大自然的“洗禮”,才能真正體會自己溶入了大自然的懷抱。

天還沒黑,我們就急不可耐地開始准備“篝火晚會”。後悔沒有學過生煤球爐,一群人圍在一起抓耳撓腮,呲牙咧嘴,上躥下跳,回憶著電影裡一切有關西部牛仔或印地安人的情節,並最終趕在天黑前無可奈何地用一杯酒精點著了那些該死的樹枝。燃起了篝火,我們終於可以悠然圍坐,把酒言歡,“欣逢三五知己,切磋臂力,暢談美好明天――萬寶路(紅雙喜?)的世界”。

酒過三巡,肉過五罐,突然間,一道閃電猙獰著撕破了夜空,緊接著是滾滾的雷聲,自天邊壓來,六個人不約而同地一躍而起,怪叫著奔向各自的帳篷,忙不迭地給帳篷加上頂蓋,再跑回篝火旁,滅火的滅火,收拾的收拾,宛如國民黨的撤退,留下一片狼藉。終於,在雷公電母的咆哮中我們及時鑽進了各自的狗窩,等待龍王爺的口水。

天空就像一根壞了鎮流器的巨大燈管,不停地閃爍,伴著沉悶的雷聲,從四面八方湧來。起風了,“山雨欲來風滿樓”,那是“樓”裡的詩人說的,我們沒那個待遇,只知道“帳篷欲靜而風不止”,心隨著帳篷在風中顫抖,可憐的我們開始擔心扎營的釘子夠不夠結實。半個多小時過去了,雨始終未下,憑著有限的經驗,我們猜想這場雨將不會是山中匆匆的過客,忍耐不知不覺接近極限了。

突然有人提議,百余米外林場的幾處空屋或許還有可以容身之處,話音未落,立刻有自告奮勇的偵察兵提起手電衝入了茫茫的林海之夜。帶回的消息是另人振奮的,除了斷壁殘垣外,居然有一處尚可安身之所。沒有絲毫猶豫,六個人躍出賬篷,用最快的速度拔營起寨,默頌著對山神的贊美,一路跌跌撞撞,來到林間小屋,一座也許是人類建築史上最溫馨的所在。

雨終於來了,起初還細如牛毛,突然間搖身一變,豆大的雨點傾瀉而下,從窗欞和屋瓦的縫隙中頑強地鑽了進來。不過這對我們已經是天上人間了。夜闌臥聽風吹雨,搖曳的燭光中,一個個荒山野鬼的故事在帳篷間傳遞,可惜猙獰的厲鬼終於抵御不住瞌睡蟲的大軍,陣陣鼾聲隨著風雨飄向山的深處(這是別人說的,我不知道,因為據說我是最早的“鼾源”)。

一夜無夢。

喚醒我們的是溪水的潺潺。

洗漱完畢,一行人來到溪邊“用膳”。開啟冰鎮了一夜的啤酒,吃光了所有的食物,我們收拾行囊,踏上歸途。經過山雨的洗禮,道路變得泥濘難行,好在有來時的路標,不至於走錯方向,2個半小時後,我們扶老攜幼,重又來到那最艱險的鬼門關。

子曰:“上山容易下山難”,信乎,古之人不余欺也!無奈,我們只能祭起最後的法寶――一根幾十米長的繩索,將一頭綁在樹上,魚貫而下。可是山路曲折,繩索易斷,魚貫而下的最多只能是各自的背包而已,怎麼辦?怎麼辦?□□(此處描寫嚴重侵害探險者光輝形像和人格尊嚴,故刪去1362個字)□□經過1個半小時的艱難跋涉,六只大泥猴和若干小泥猴(背包)終於滾、跌、爬到了山腳,龍門山探險之旅結束了。

回首群山,感慨萬千。

龍門山,待到草長鷹飛,層林盡染的時節,我們還會回來的!

吳 偉 峻

2002年8月27日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