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靈黔靈山

作者: 山水不系舟

導讀空靈黔靈山和長春比起來,貴陽至少晚了一個時差。早晨六點半了,天還沒有全亮。此時,走進城北的黔靈山山門,極少能見到行人。空山不見人,但聞水流聲。一條小溪從山澗中流出沙沙作響,給原本空寂的青山更增加了一種空靈感。順著小溪望去,密密的竹林,高大的樹木,把清清的溪水裹得幽深莫測。一座潔白的石拱橋突然出現在小溪上,襯托著綠樹,倒映在水中,把� ...

空靈黔靈山和長春比起來,貴陽至少晚了一個時差。早晨六點半了,天還沒有全亮。此時,走進城北的黔靈山山門,極少能見到行人。空山不見人,但聞水流聲。一條小溪從山澗中流出沙沙作響,給原本空寂的青山更增加了一種空靈感。順著小溪望去,密密的竹林,高大的樹木,把清清的溪水裹得幽深莫測。一座潔白的石拱橋突然出現在小溪上,襯托著綠樹,倒映在水中,把環境打扮得更加幽靜清新。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山間公路徐徐走上去,不時有石板台階小道向更深的山間伸去。岔路口上,都有路標指引著通向何處。就這樣走走停停地走下去,天也就漸漸地大亮了。整個黔靈山都長滿了高大的樹木,那綠色卻有深有淺,層次分明,原來綠色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坐下來欣賞的話,你還會聆聽到悅耳的鳥鳴聲,就在你的頭上,一陣陣地響個不停。於是,你就不得不佩服,唐人詩句中的“鳥鳴山更幽”那深邃的意境了。在一條岔路口上,路標上的箭頭所指“弘福寺”,這樣,我便踏上了那斑駁古樸的石台階,去看據說是黔中的第一古剎。這是一條曲曲折折的很長的台階路,據說這條路一共有九曲,因此叫它“九曲徑”,不過給我的印像,好像比九曲要多。不一會,累得我渾身冒出了大汗,連襯衣都濕透了。停下腳步休息片刻,一陣山風吹來,又讓人身上感覺發冷。大汗淋漓的感覺和冷風襲身的感覺,便是這“深山藏古寺”的味道吧。終於到了,是兩山山口處的一塊平地,完全被一座古廟院占據。四周古樹參天,一座不太大的廟門上,弘福寺三個古樸大字,讓人生出幾許敬畏感。對著山門,是一座“九龍浴佛”的大石壁。據傳釋迦牟尼佛誕生時,有九龍吐水為之沐浴,難怪他有傳千年而不衰的道法。在右邊,是本寺十余座歷任方丈骨灰的靈塔,塔群處,有可觀貴陽市全景的至高點。

據介紹,公元1612年,黔靈寺的第一任法師赤松和尚攀藤附葛登上黔靈山,見萬峰環抱,中結平原,遂立志在此建剎。在他的志氣感召下,山主羅妙德居士慷慨舍地,當時的巡撫曹中吉親督工程,歷時32年,一座占地12000平方米的龐大寺廟終於建成了。

正中的彌勒大殿左右兩柱上的長聯一時感動了我,“慈顏常笑笑口談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人無所不容”。我想,如果人的一生永遠能容能笑,即使不出家為僧,也能成佛了。

在彌勒殿的後面,是一座更大的大雄寶殿,正中端坐著的是佛祖如來。左右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兩旁是十八羅漢。在如來佛身後左右兩柱上,又一副佛家對聯吸引了我:苦海無邊望我佛大發慈悲宏開覺路;靈山新建願眾生勤加磨礪解脫迷津。

大約在七點半的時候,大批游人闖了進來,頓時,佛家的寧靜消失得無影無蹤。一隊隊游人在導游的引導下湧進山門,湧進寺廟,他們燒香拜佛,那虔誠的樣子也著實讓人感動。只是那掮著紅、綠、黃各色小旗的導游,怎麼看怎麼像西游記裡巡山的小妖,不時向游客們講述黔靈寺的來歷和一些荒誕不經的故事。

擠過這些人群我向山下走去,去尋找更幽靜的地方。誰知來到山下溪邊,幾乎所有的空地都被一群群中老年婦女占領。強烈的音響伴著這些女人的健身舞,震得人耳朵發麻。於是我便產生了一種錯覺,貴州號稱中國除了西藏自治區以外最貧困的省,怎麼人們都不工作了,出了這麼多閑人?

順著山路繼續上行,人群騷攘的公路上,竟然有幾只猴子旁若無人地穿行在人群中,文文靜靜地,不時撿拾著人們丟棄的水果皮。還有兩只猴子蹲在一根樹枝上,看著人群熙熙攘攘的樣子,它們是不是覺得人們這樣煞費苦心地鍛煉很可笑呢。與峨眉山的猴子比起來,它們可是文明得多了。峨眉山的猴子像強盜一樣,對游客們強取豪奪,因此,它們就像中國的貪官一樣,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還得了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而黔靈山上的猴子卻一個個身材苗條,奔跑上樹十分靈活。看來不光是人,就是動物,也不能過於貪心啊。

半路上一塊路標指示著:蔣介石與張學良會面處。原來,那是當年張學良被囚禁在黔靈山中時,蔣介石來貴州視察,特意到山中來看他。

當地人還告訴我,再向上走,就是當初囚禁張學良的地方——麒麟洞。於是,我又向那麒麟洞的方向走去。

不一會,在公路的旁邊,一個古樸的小院進入我的視線。三個拱形的小門,飛檐鬥拱,依山勢而建的曲折的白色院牆,有一種江南水鄉的風格。據介紹,麒麟洞舊名白衣庵,本為尼姑修行的地方。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曾把一代梟雄張學良囚禁在這裡,因此麒麟洞才聞名遐邇。

走過穿堂,登上一處高高的台階,就是那棟磚木結構的小屋了。小屋的幾個房間的門上,還標著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臥室字樣。想像著在那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歲月裡,因為西安事變的原因,張學良被囚奉化後,輾轉被押解到大後方的貴州,過上了閉門思過的尼姑庵生活,應該是什麼心情?

現今,囚室裡的擺放都是當時的原樣,除了床鋪、椅子外,四壁空空。

想當初在亂世中,張氏父子經營東北,雄握幾十萬軍隊,財富稱霸一方,最鼎盛時曾一度點領北京,成為中國軍政府的首腦。在蔣馮閻大戰中原時,張學良易幟倒向蔣介石一邊,才使蔣氏達到事業的頂峰——統一了中國。為此,蔣介石沒有忘記張學良,與他拜把子結成兄弟,還被委為中國軍隊的副總司令。

是東北人的思鄉情結與贊同共產黨共同抗日的主張,使張學良發動了扭轉歷史的西安事變。也因為他的一腔哥們意氣,才使他身陷囹圄,從此開始了他的近半個世紀的失去自由的生活。

是有意還是無意,蔣介石把張學良關進了尼姑庵?難道是讓他在佛家道場上來修煉心性嗎?不過,縱觀張氏一生,他雖然沒有信佛,卻與基督教結下不解之緣。據說,在蔣夫人宋美齡的熏陶下,張學良的後半生是在一本聖經的陪伴下度過的。生活一個世紀的張學良留下很多謎團,有說他當初沒向日本人發一槍而入關是奉了蔣介石不抵抗旨令的,還有說他晚年曾向蔣氏寫過一份悔過書的,但眾多謎團都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了。留在黔靈山中的,只是一棟空空的舊廟宇面已。

歸來的路上,我穿行在跳健身舞的人群中,一群少婦正以妙曼的舞姿陶醉在優揚的舞曲中,她們好像忘記了世間的一切,包括貧窮、失業,或是婚姻的失敗,唯有歌舞是她們的寄托。在一處台階上,兩個老者正用黑白兩樣石子下著五子棋,就像兩個孩子一樣入迷,好像忘記了世間的一切煩惱。在一個亭子下,還有一伙中年男女,有的拉著胡琴,有的吹著笛子,正給一位高歌的女士伴秦,把世間的一切不快都拋到了九天雲外……

我問一位正在吸煙的老者:“貴陽怎麼這麼多閑人?”那老者對我說,“下崗失業的人太多,不能去偷去搶去騙,好歹有低保金養活著,但人是不能呆著的,總得找點事兒干吧。”這話我聽了愕然良久。

伴著黔靈山中的潺潺流水,沐浴著林海中的陣陣春風,聆聽著樹叢中的聲聲鳥鳴,原來人是可以這樣活著的。於是,我又回憶起了弘福寺中見到的那兩副對聯:

慈顏常笑笑口談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人無所不容。

苦海無邊望我佛大發慈悲宏開覺路;靈山新建願眾生勤加磨礪解脫迷津。



(清晨中的黔靈山分外幽靜)



(弘福寺山門)



(麒麟洞,囚禁過張學良的地方)



(黔靈山路邊的野猴)



(沉醉在舞曲中的人們)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