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在煙台山下的記憶

作者: derry

導讀在這個海邊城市裡,最愛去的,就是海岸路。 不長的一條路,緊靠著海邊,從煙台山下蜿蜒向東,風風雨雨中很是有了些歷史,卻又滄桑的不著多少痕跡。海風帶來的,海浪又衝刷去。路,一直就明明白白的沉默著這個城市的經歷。 一個多世紀了,那些紅瓦石牆有著異國情調的小樓,至今仍散落在海岸路上,凝固在煙台山下,昔日的紅顏與繁華,昔日的熱鬧與霸氣,在歲月� ...

在這個海邊城市裡,最愛去的,就是海岸路。 不長的一條路,緊靠著海邊,從煙台山下蜿蜒向東,風風雨雨中很是有了些歷史,卻又滄桑的不著多少痕跡。海風帶來的,海浪又衝刷去。路,一直就明明白白的沉默著這個城市的經歷。

一個多世紀了,那些紅瓦石牆有著異國情調的小樓,至今仍散落在海岸路上,凝固在煙台山下,昔日的紅顏與繁華,昔日的熱鬧與霸氣,在歲月的風塵中,已悄然褪去,綠色的藤蘿植物爬滿了牆壁和屋頂,春夏秋冬,無聲無語。只是那些掩不住的考究的用料和異國風情還在向世人透露著這些建築過去的猶存風韻和一段特殊的歷史。

煙台山,是煙台的標志和像征。六百多年前,它還只是一座默默無聞的叫做北山的小土丘。盡管,那時的它,已經在海邊站立了幾個世紀。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明朝廷為防倭寇在沿海的侵犯騷擾之痛,采用“築小城建衛所”的軍事防範策略,在寧海衛轄區內設奇山守御千戶所,並建所城。與此同時,在所城的北山設置報警裝置——狼煙台,亦稱“狼煙墩台”、“煙墩”,一旦出現敵情,守衛士兵“晝則升煙,夜則舉火”,這個叫做“北山”的土丘才有了“煙台山”的大名。隨之成為“煙台”成名的由來。

如今在煙台山下走過,古舊的小樓、窄窄的林蔭道、幽靜的小巷,都與不遠處的車水馬龍、喧鬧、現代、開放的城市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有誰還記得這些小樓裡當年的杯盞交錯,葡萄美酒,宴會上操著各國語言的各路英雄豪傑;有誰還記得繁華的街巷裡,飄過的裊裊娜娜,講著咿哩哇啦語言的如雲美女;有誰還記得酒醉燈迷的夜總會協拉夫跳舞場,朝陽街上接踵而至的商號洋行……

城市是善於遺忘的,就像人們的遺忘一樣,遺忘在喜新厭舊、遺忘在春花秋月,遺忘在喧囂熱鬧中;城市是走著的,走著的城市把這段歷史甩給了史志的記載,甩給了那些在小巷裡靠著回憶遙想當年繁華的老人。

但不遠處的煙台山是不會忘記的。多少年了,煙台山一直就在海的漲漲落落中承擔著歲月的風浪煙塵,承擔著這個城市的春來秋往。許多往事被風化成齏變為歷史,更多的記憶卻被凝固成清晰刻在煙台山和這個城市每一塊磚瓦與石頭裡。

煙台山下的這些建築就銘刻著那段屈辱與繁華交雜的歷史。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根據《天津條約》,登州(今蓬萊)被辟為商埠,英國領事馬遜禮經實地考察後,被芝罘優越的地理位置所吸引,棄登州而選芝罘。1862年3月,煙台正式被開為商埠,從此,煙台對外開放,成為山東最早的通商口岸和中國北方最早的開放城市之一,並逐漸成為中國民族工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但煙台在開埠的同時,屈辱和殖民地的色彩也同時在籠罩著這個秀麗、淳樸的海濱城市。從1862年到1932年間,先後有英、法、德、美、俄、日、荷蘭等17個國家在煙台建立領事館,設領事或代理領事,許多國家的商行、銀行、洋行、教堂、醫院、學校、俱樂部等及其僑民也紛紛落居煙台,在煙台山、海岸路等,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外國近代建築群體。這些建築彙集了各個國家和各個民族的建築特色和建築精華,成為煙台獨有的城市建築特色。至今,煙台山、海岸路上仍有大大小小幾十座這樣的建築,被湮沒在現代城市的背後,默默訴說著如煙如夢的往事。

外國人的落居,帶來了城市的繁華,也帶來了繁華背後的辛酸。各領事館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奪得了一系列特權,控制著膠東的經濟命脈,把膠東變成他們的原料市場和商品市場。並大肆掠奪勞動力資源。從1904到1906年底,從煙台口岸運往英國的華工就達16444人。煙台的大海和海邊的路見證了這些華人離鄉的愁苦和悲傷。而今,一個多世紀的風霜雨雪,已經將這些昔日如貴夫人一般的小樓,侵染成步履蹣跚的老婦,但不經意間的一瞥,依然可見昔日的華美痕跡。

繁華後的破舊和蒼涼,卻最是觸目驚心。

漫步在煙台山下,海岸路上,駐足在昔日繁華的小樓前,思緒常常會隨海風飄遠。當時不過占據小小一隅的煙台,憑什麼會接納如此眾多的異域語言和如此眾多風格的異國建築?幽雅嫻靜的英國別墅、精致矮小的日式民居、豪華繁縟的俄羅斯建築、法式的、荷蘭的、美國的、挪威的……。如一個建築的萬國博覽會,風情萬種地展示著他們的富足和風情,昭示著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的特權。面對著突兀出現的眼花繚亂,面對著一時間冒出來的金發碧眼,封閉、樸實的煙台和樸素的煙台人怎麼可以接受,怎麼可以容納?但小城竟是默默的將這些建築融化為小城的一部分,凝固成一段有著歷史的音樂。

接受的無奈,容納的無奈。因為那時的煙台與這個國家一樣,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由於工作的關系,我曾接觸過一位研究煙台近代建築的老專家,老人生在煙台,長在煙台,對煙台的建築如數家珍,一輩子悉心研究,用畢生的心血寫就了一套有關煙台近代建築的專著。看著那些昔日的小樓任由風雨的侵襲、破敗,老人痛心疾首,向有關部門不停地呼吁保護這些優秀的建築群體。是啊,這些刻著昔日浮華的建築,展現著那段特殊的歷史,是煙台近代開埠文化的歷史見證,見證著繁華,也見證著繁華背後的辛酸和屈辱,沒有了這些凝固在煙台山下的見證,這個城市的過去,這個城市的故事,該怎樣講解和回憶給這個城市的後人聽?

我們曾和老人一起去看過海岸路中部的幾座小樓,聽著老人的講解,我知道了那些建築上的名詞制式,英式別墅、中西合璧、日式……忘不了的是“近代英國殖民地式早期建築”這一特殊的建築制式和名詞。磚石結構的二層樓房,四面坡紅瓦屋頂,花崗石的牆面,英美提拉式窗戶,與那些英式別墅沒有什麼差別。但老人指給我看房子外封閉的外廊和北面露天的陽台,告訴我這就是這種建築的特殊所在。當年英國在把印度變成它的殖民地後,占據在那裡的英國人把英國的別墅式建築風格搬到了印度,由於當地天氣炎熱,於是在建築物的東面加上外廊,在北面加上露天的陽台,便於看景和乘涼。煙台開埠後,來煙的英國人又把這種建築制式搬到了煙台,這種建築,在煙台開埠後的建築中很有代表性。

誰說歷史不會重演?在被動挨打的國度裡,殖民者的建築都是一模一樣。

如梭的時光已經走過了。海邊的風年年吹著,海的潮汐日漲日落,海邊的路依然還在蜿蜒,那些有著故事的小樓依然還在凝固著過去的音樂。但昔日的蘩華已成破舊。

那段城市的歷史,有人忘了,有人記得,忘記的人忘的一樣,但記得的人卻懷著不同的心思。許多當年在這些小樓住過的人或他們的後人,還有那些美國老兵,許多年後來到了同樣開放,卻富足、活的理直氣壯,坦坦蕩蕩的海濱城市,他們在尋尋覓覓中猜度著昔日的蘩華,找尋著他們的記憶。人是懷舊的,隔著遙遠的國度和記憶,在遙遠的國度和異鄉裡所有的一切也許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再,他們找得到舊時的心緒嗎?但寬容大度的煙台人,還是給了這些異域的人一張親切的笑臉;還有很多的人同樣也沒有忘記城市的這段歷史和這些凝固著城市記憶的建築。那個老專家、城市的規劃者、旅游界的人士、熱愛著這個城市的普通人……2000年,煙台市申報歷史文化名城時,將這一區域劃為重點保護區域,擬恢復各式建築原貌,展現當時煙台開埠的繁榮和那段特殊的歷史,並將作為APEC成員服務樓向APEC成員開放。這個城市不應忘記,這個城市需要記住這段被動的繁華的歷史。

如今,隨著海岸路向東去,一些舊的小樓正在修葺、翻新,似乎又可見舊日的容顏,但這個城市的人知道,翻新的只是一個舊夢,保留的是一段歷史,凝固在煙台山下的記憶擦不去也抹不掉,它時時在提醒著這個城市,告訴前來這個城市的人:城市是我們的,不忘過去。


精選遊記: 煙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