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之行--沈陽故宮裡感悟戰爭

作者: ZH叮叮走天下

導讀一次次戰爭的積累,堆積成了號稱96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版圖。戰爭,是用生命彙集成了那驚人的數字。 戰爭,是用鮮血潤滑了歷史前進的車輪。 當戰爭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去反抗。 當戰爭離我們很遠,我們無權來調侃。 -------題記 (金龍盤柱。) 380年前,努爾哈赤率部眾從遼陽遷都沈陽。 從此,沈陽城從一個邊陲小城發展為一代帝王都城。 沈陽老城內的大街,是一 ...

一次次戰爭的積累,堆積成了號稱96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版圖。戰爭,是用生命彙集成了那驚人的數字。

戰爭,是用鮮血潤滑了歷史前進的車輪。

當戰爭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去反抗。

當戰爭離我們很遠,我們無權來調侃。

-------題記



(金龍盤柱。)

380年前,努爾哈赤率部眾從遼陽遷都沈陽。

從此,沈陽城從一個邊陲小城發展為一代帝王都城。

沈陽老城內的大街,是一個很大的“井”字,而沈陽故宮就在這“井”字形大街的中心。

沈陽故宮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等。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台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前朝後寢得建築格局,還有那極富滿族情調的“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



(華麗的雕刻。)

頂著初夏的太陽,中午11點,我來到了這裡。

牆鎖重樓,沉醉於鳥語花香的御花園,陽光像女人溫暖的雙手撫摸著這裡,靜靜的坐下來,時間放慢了腳步,在這裡靜靜地流淌。一轉彎,又迷失在紅牆碧瓦的幽靜小道上。這種迷失,是思想上的迷失,我不知道這裡發生過多少或喜或憂的故事;又是時間上的迷失,是高樓大廈的21世紀還是血雨腥風的滿清帝國?



(麻雀雖小但五髒俱全的御花園。)



(迷失。。。。)

空曠雄渾的大政殿,依稀可見當年清太宗皇太極單手指向遠方,群層皆拜的那種霸氣與征服。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並於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袞率兵入山海關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大業。我們偉大的中國版圖,就在這一次次的戰爭中,擴大了。有點時候覺得,戰爭的意義是什麼?是生命的消逝?還是政權的更替?其實,這些都不重要,戰爭對於後人來說,並不一定算是件壞事。



(大政殿和呈“八”字排開的十王亭。)

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築,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此殿為清太宗皇太極舉行重大典禮及重要政治活動的場所。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並於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袞率兵入山海關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大業。

十王亭位於大政殿兩側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滿族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築的反映。 滿族人以300人為一個單位,然後五五編制,一個旗共有7500人,八旗共三萬人左右,黃,藍,白,紅,又分正與鑲。想來如此少的人口居然最後能統治上億人的中原,不可思議。同時這裡又是是各王辦公之地,皇帝和大臣在一地辦公,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

後宮,皇帝金屋藏嬌的地方,卻不知埋葬了多少紅粉佳人的徹夜守望。看那窗,似乎依然可以看見那眼神,那期待自己的可能至今未能一件的夫君歸來的眼神。這裡,不知上演過多少比硝煙鮮血更可怕的戰爭,那是女人之間的戰爭,因為權力,因為男人,因為富貴,為了生存。

莊妃即孝莊皇太後在清朝歷史上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幫助年僅六歲的福臨戰勝多爾袞等強大對手登上帝位,又幫助康熙消滅了鰲拜。在清朝入關之前,莊妃最具傳奇的傳說就是她勸降了曾誓死不降的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莊妃對清朝皇室的貢獻不可限量,所以也有人說,清朝的歷史興於莊妃,衰於慈禧,也不無道理。

東北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見怪不怪,東北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姑娘叼個大煙袋,養活孩子吊起來。”。這張照片就是”養活孩子吊起來”的真實寫照。

我在想,如果當年滿族沒有入侵並統治中原,那如今我們去哈爾濱是否還要簽證?

更多游記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


精選遊記: 沈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