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澳門的博物館(外一篇澳門官方“不雅”名稱之來歷)

作者: 雨後初晴Harbeth

導讀澳門雖是彈丸之地,卻絕不是除了賭場外便再無可游之處。它有世界級的三級方程式大賽車,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國際龍舟節,七彩繽紛的國際煙花節,別具一格的澳門藝術節,不定期的精彩世界體育大賽,盡覽濠江風貌的澳門觀光塔,充滿動感的漁人碼頭,獨一無二的路環黑沙灘,饒有趣味的跑狗競賽,極具東南亞風情的三盞燈街市,名人高官豪宅薈萃的西望洋山,各具規模� ...

澳門雖是彈丸之地,卻絕不是除了賭場外便再無可游之處。它有世界級的三級方程式大賽車,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國際龍舟節,七彩繽紛的國際煙花節,別具一格的澳門藝術節,不定期的精彩世界體育大賽,盡覽濠江風貌的澳門觀光塔,充滿動感的漁人碼頭,獨一無二的路環黑沙灘,饒有趣味的跑狗競賽,極具東南亞風情的三盞燈街市,名人高官豪宅薈萃的西望洋山,各具規模極盡裝飾的天主教堂,古樹環抱的觀音堂佛寺,全世界最便宜的纜車(松山纜車3元來回),日漸式微仍然頑強屹立的海島假日集市,豪華典雅的何東圖書館,回歸自然的大譚山郊野公園健步,令人血脈賁張的舊葡京免費美女秀(地下咖啡廳長年駐扎著數量驚人從事高級服務行業的絕色美女,單以身材相貌而言,那些港姐超女們只有提鞋的分兒),十足葡萄牙風味的議事亭前地,古樸遺世的九澳小村,靜謐深幽的白鴿巢公園(紀念一個葡國詩人),蘇州園林般的盧濂若公園,姿態各異盡訴時代變遷的三座過海大橋,幾座保持完好儼然歷史見證的高地炮台……至於大三巴,媽閣廟,新馬路,望海觀音等更是耳熟能詳之地。

但令我更感興趣的是澳門各處充滿文化氣息的博物館。

澳門在燈紅酒綠的外表下,卻遍布各種類型不辱其“世遺”稱號的博物館。如果能拒絕做一個匆匆過客,花上一點兒時間,慢慢享受一趟博物館之旅,一定是難得的體驗。

大三巴是游人必到的地方,每日人流如潮,想要照一張獨占大三巴的相片會讓人等到發狂。然而旁邊同樣歷史久遠的大炮台就沒幾個游人了,大炮台下面藏著的澳門博物館更加人跡罕至。

一個地方的博物館(或建築物)可以用該地方的名字命名,通常都有點來頭。澳門博物館雖小,但已概括了澳門從古至今的變遷發展,當然文物不算很多。博物館的設計很人性化和具有互動性,很多展品都能觸摸操控,很有娛樂性。比如有個關於“茶”的傳播路線的展品,游客可以選擇聽聽茶在不同傳播路線不同國家的不同衍生發音。又如大三巴,人們通常只看到它的剩余大門,大門上還好端端的幾層精美石雕就恐怕看不清了。博物館內辟有一間小室,提供4D畫面,游客可以自由操控,看個仔細。一樓展廳還有台“易拍立”(就是游戲機室裡常見的自拍相機),游客可與眾多澳門美景合照,再E-mail回家。光此一項,就值回票價了。二樓整層以小隔間形式重現民國初年澳門各行業的風貌,有點時光倒流的感覺,那畢竟離現在的時代太遠了。

大三巴牌坊後面,遺址的最後方,有間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展廳,裡面陳列了一些與大三巴教堂有關的油畫,祭器等宗教文物。雖然對天主教不感興趣的話會覺得有點乏味,但想想那都是很值錢的東西啊,也不差那幾步。

同樣內容的展覽在板樟堂上的聖母玫瑰堂後座也有一個。那裡規模大一點,三層木結構。木頭樓板有點歷史了,踩上去咯吱咯吱響,令人心懸,還好有人數限制。在頂樓如果遇上那巨大的銅鐘報時,會體現到如雷貫耳的震撼感覺。

板樟堂附近大堂巷裡一間“盧家大屋”,是廣東盧姓大戶在澳門發跡後建造的西關大屋式居所。西關大屋源出廣州西關。大戶人家的大屋有三路三進,前後花園。大門入口先是一道廣東特色的松木趟櫳,後面跟著一道沉重的橡木大門,廳堂擺設清式酸枝木家具,臥室是花梨木大床,衣物放置在防蟲的樟木箱,後堂有楠木精雕的神龕,地面並不鋪設楓木地板,而是鋪吸濕的水磨大磚,牆壁以透氣青磚砌成。整座建築高大而不顯眼,暗藏式復式結構,通風涼爽,特別適合嶺南潮濕炎熱天氣。盛夏時節走進大屋,馬上就感到遍體清涼,渾身舒泰。可惜地道的西關大屋在廣州已經徹底消失了(或在舊城改造中被拆除,或在以前的運動中驅逐原屋主後改造得面目全非。現在廣州荔灣博物館裡有一座全新的“西關大屋”還可以讓人緬懷一下。)。但在內地消失的傳統並不意味著不會在外地出現,盧家大屋就是一棟原汁原味的西關大屋。

在繁華的新馬路中段,居然還保留著一間老當鋪供參觀。(那種東西在內地大概已經絕跡了。曾在廣東廣州越秀路見到一棟類似建築,聽說是政府在舊城改造中搶救下來的。但幾年後還見它孤零零的屹立在寬敞的馬路旁,沒有任何變化,可能是要等它自然倒塌有個交代吧。)這間叫“德成大按”的老店當年可是最高規格的當鋪,只有那些實力雄厚,什麼都能抵押套現的當鋪才能叫大按。店裡的擺設與當年一樣,估價台高出外面地面足有一米多,典當者入門就有灰孫子的感覺。還可以看到天書般的賬本和碉堡一樣的倉庫。整棟建築內外兼修,固若金湯,不論蛇蟲鼠蟻,風雲雷電,大盜小賊,都無從入手。一百幾十年前的建築比現在的鋼筋混凝土還要堅固,真是奇怪的事情。幾塊錢的門票還有導賞服務,狠超值。

與議事亭前地隔路相望的澳門民政總署旁有條老街—龍嵩正街,沿街一直走下去,經過髙樓街,媽閣街(這幾條老街可不是尋常小街,一路上會看到聖老楞佐堂,崗頂劇院,阿婆井前地,港務局大樓等歷史悠久的名勝,還有油條,咖喱,牛腩等傳統美食,而且小街本身那狹窄得僅容一小車勉強通過的青石板路面,不容二人並排行走的人行道,兩旁飽含滄桑的建築等充滿懷舊風情的街容,就很值得細細玩味),盡頭就是大名鼎鼎的媽閣廟。媽閣廟可是廟小名氣大,澳門的國際名稱還與它有關,這是路人皆知的事了。

海事博物館就靜悄悄地躺在媽閣廟對面。

葡國曾稱霸海洋,對海洋有異乎尋常的熱愛,澳門早期漁民捕魚為生,對海洋也有很深的感情。二者的組合產生了奇異的效果,裡面精致的模型,逼真的生物,重現當年航運,海戰,生活等場景的音像資料,都使人有置身其中的幻覺。還嫌不過癮?那就投身怒海,當然,那是台模擬器。

新口岸金蓮花廣場也是游人常到的地方,廣場的一側矗立著一座巨大的藝術博物館。(“巨大”是相對而言,看看一過關閘台山那邊密集得叫人窒息的高樓,就會感嘆澳門政府在這個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搞出一個這樣規模的博物館真是大手筆。)“藝術”很難表達清楚,人們衣食無憂後總要弄點什麼來消遣,時間長了大概就可以叫“藝術”了吧。唱歌跳舞是藝術,彈琴寫字是藝術,吟詩作對是藝術,地鐵塗鴉是藝術,思想者是藝術,向日葵是藝術,水立方是藝術,想破頭的後現代抽像雕塑是藝術,美國籃球是藝術,中國足球是藝術……總之看上去很美,或者不知所雲莫名其妙的都能稱作藝術吧,又或者領導說是藝術就跟著附和說那是藝術,這樣也應該算是一種藝術。人要越來越藝術才能與時俱進,而且藝術多了也會活得有趣味些,所以有必要花點時間享受一下藝術博物館。

藝術博物館門外,往松山方向走一段路,一棟大廈的地下,有一間很不起眼的小館,裡面收藏著澳門回歸時全國各省級單位送的賀禮。它們並非以名貴材料制成,而是極盡巧思精工制作,頗值得一看,而且無需門票,路過正好歇歇腳。

金蓮花廣場另一側,旅游大廈地下有兩間題材很獨特的博物館:大賽車博物館和葡萄酒博物館。

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賽車是澳門的重頭戲,每年11月比賽那幾天,不但各路賽車高手雲集,港澳台的明星們也來玩玩房車比賽,再加上同期舉行的美食節,那時候去澳門算是一舉數得。

這三級方程式賽車可是上無“二級”,下無“四級”,在方程式賽車界是僅次於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比賽。眾多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車手都是先涉足“三級”,再躋身“一級”。那些如雷貫耳的一代“一級”車王,如保魯斯,冼拿,舒麥加,夏健倫等,都曾在“三級”稱王。澳門並沒有專門的賽車車道,賽車時封了幾條小街就算車道了。觀眾可以無限近的距離感受飛機般轟鳴的賽車在面前的狹窄小街上飛馳,精彩刺激程度並不亞於一級方程式賽車。博物館才幾塊錢的門票,其性價比與花上幾百塊也摸不到邊兒的上海賽車相較就高得太多了。有幾輛名將的退役戰車也在展館。造型流暢簡潔的賽車看多了會讓人產生飛奔的衝動,玩玩橫衝直撞也沒有危險的模擬賽車倒挺有趣。

大賽車博物館跨過對門就是葡萄酒博物館。

葡國是歐盟窮國,土地貧瘠(至於葡人被逼向外發展,靠海吃海,終能稱霸一時,這與自詡地大物博,一切不假外求而犯不著冒險進取的國家相比,那就難說是禍是福了)。幸好葡人信天主,天主給了他們可說是品質最好的葡萄(“葡萄牙”的意思就是說葡人吃葡萄吃的太多,牙齒進化得只會吃葡萄了。哈哈,造物主安排的巧妙可見一斑。),又讓葡人把葡萄弄出了大眾化的健康飲品。在這裡會了解到關於葡萄酒的一切,葡萄品種,品質,收獲,釀造,窖藏,酒具,品酒……看上癮的半天也看不夠,不感興趣的千萬記得有一杯免費葡萄酒提供。供試飲的酒每瓶只值幾十元,但是那是真正用一種叫葡萄的水果的純汁液釀造的酒,而不是國內那些常見的取個名字叫做“葡萄”的“酒”!或者很多娛樂場所中紅顏色酒叫“紅酒”,白顏色酒叫“白”酒之類。無論價錢高低,真正的葡萄酒都會給人帶來無與倫比的感受。國內那些名字叫“葡萄”的酒應該是另一種類型的飲品,價錢不但狠不大眾化,味道還很難接受,往往要伴雪碧才能喝得下,還不如光喝雪碧來得爽。(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不光可以傳承文化,還可以用來玩游戲。好像號稱“牛拉面”的原來並沒有牛肉在面內,只是拉面的師父姓牛。見到“金庸新著”千萬不要以為金庸破關出新著作,那是一個叫“金庸新”的無名之輩搞出來的。“葡萄”酒不過是滄海一粟而矣。不勝枚舉。)葡萄酒無數風味,大可不必太過理會“年份酒”的神話,不過買你消費得起的最高檔的葡萄酒,我覺得倒是不錯的選擇。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則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地方實行得還令人滿意。

氹仔的官也街終日充滿了尋覓美食的人群。美食之余,從街尾往南越過飛能便道街,拾級而上一個小土崗,再沿著一條一邊植滿百年菩提樹的小道向上走到盡頭,眼前便豁然開朗。只見一列五棟坐北向南,色彩鮮艷的葡式小屋處於小山環抱之中,屋前一排樹蔭相連的大榕樹,再往前還有一個大荷花池(其實是一個濕地保護區,常見到白鷺點點。近年來好像覺得白鷺越來越少,如果感覺沒錯的話,那就是老土的白鷺們不懂得欣賞對面越來越多的豪華娛樂場的徹夜璀璨燈光了),真是一個風水極佳的所在。(風水之說,還屬於玄學範疇。但令人覺著舒服的地方終有其原因吧。“風水”可能讓人覺得不“科學”,“堪虞”聽著就“科學”多了。)這裡就是住宅博物館,澳門八景之一,另有一個陶醉的名字:龍環葡韻。展覽在小屋裡,前三間是常展,展示常見葡人居家布置和葡國風物,後兩間機動,也搞不清看老宅主要,還是老宅裡面的東西主要。這裡景致之好,常有人來半天竟忘了參觀博物館的。想像一下,炎炎夏日,大榕樹下,香芒雪糕,涼風拂體,荷香陣陣,白鷺翩翩,真是……

荷蘭園大馬路也算是澳門的一條寬路了,氣勢磅礡的葡國使館約座落在路的中段,一旁一條名字很直接的小路,西墳馬路,順著西墳馬路走不多遠,就到了一個有點肅穆的地方,基督教墳場。

國人多忌諱死,大概是出於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古人倒豁達多了。老子老婆死時還高聲縱歌,說是慶祝回歸,莊子也有人死就像是游子回家的說法,現在常用的古語“視死如歸”是不是早就給了我們暗示呢?看看“霸王別姬”,虞姬對項羽說,明天劉邦的人追上來,我們都會死,我給你跳最後一只舞,跳完拿起一把劍說,死沒有什麼可怕的,我先死了,等著你來,然後自刎,多麼令人感嘆的一幕。西方人有各種信上帝的方式,那上天堂的說法使人對死亡坦然一些。我們一向生活在無神的世界,而且我們太忙了,忙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時間去信教呢。如果對墓地並不感到那麼觸楣頭,那麼帶著批判的眼光在這小小的“墓碑博物館”看那些受盡宗教荼毒的西方人矯揉造作的遺言和嘩眾取寵的墓碑雕刻,也不失為一種娛樂方式。

小小的松山,除了有台小小的纜車,有座小小的聖母雪地殿教堂,有間小小的動物園,有條小小的環山跑道,還有棟小小的自然博物館,將小小的澳門的動植物一網打盡。

關閘附近,距離跑狗場不遠,有座林則徐紀念館,重現當年林則徐澳門禁煙的故事,那可是在近代史上少有的讓中國人痛快的一幕,展覽館本身還是一座幾百年的老廟,這樣的組合好像很少見。

還有些地方比博物館還要博物,如新舊葡京那些用錢堆出來的工藝品,相信假以時日也會有與故宮珍品齊名的一天,更何況新葡京擁有何老板幾千萬美元拍回來的圓明園獸首。

花在澳門各式博物館上的時間不算少了,居然還有很多仍然沒有機會拜訪,好像仁慈堂博物館,鄭家大屋,孫中山故居,通訊博物館,土地與自然博物館等,看來下次去澳門很應該先做好規劃。

我們習慣了國內的博物館那種通篇冗長乏味文字介紹,而且單調無趣,眼看手勿動的呆板展覽方式,容易連帶對其他地方的博物館也產生了懼意。其實博物館集中了某地或某類物品的精華,參觀博物館就像短時間內游歷了很多地方,“博物館”的英文名稱也是從古希腊的智慧女神們那裡演變而來,可見游博物館可以坐游天下之余,還使人獲得智慧。有智慧的人就只一樣不便,旅游時不宜近水,否則容易有意外。孔聖人說,仁者落山,智者落水。初讀聖人書時不甚明白,後來慢慢智慧了,就明白原來近水的地方多空曠,空曠的地方多刮風,刮起的風風速要比不空曠的地方快,吹過人的鼻子時,會產生“文丘裡”效應,即鼻腔會有瞬間的真空,而有智慧的人習慣不時沉思,人在思考時腦部要消耗大量的氧氣,當大腦發覺突然氧氣供應不足時,會暫時關閉大腦的功能,以保護耗氧大的組織不致過載,當然這個過程不太長,有智慧的人這時候不知不覺做著自己不知道智慧不智慧的行動,一待供氧恢復正常,大腦馬上投入工作,但有智慧的人卻發現大半邊身子已懸在水面上……

無論如何,閑時逛逛有趣的博物館總是一件賞心樂事吧。

澳門官方“不雅”名稱之來歷

澳門重歸祖國懷抱,國人自額手稱慶,奔走相告。不數載更喜聞港澳“自由行”,余等布衣皆可一償夙願,實不勝欣喜。

甫一登澳,沉醉澳門五光十色,而遇一怪事縈繞心頭,多日揮之不去。

澳門開埠久矣,向稱東方蒙地卡羅,洋人雲集,本不足為奇。而余不過數天,每見洋人爆粗,不下十次。欲一探究竟,遂擱置行程,流連洋人出沒處。

不日,余可確信洋人爆粗確有其事,乃廣東話市井粗言。雖僅一句,公眾之地,究屬不雅。

余嘗僭居南粵經年,粵語精熟,與粵人無異。唯粗言一項,並無建樹。一則良師難覓,再則亦羞於啟齒。然“粗言”“精言”區別甚明,當不致混淆。

蓋粵語風行,不爭事實。且愈演愈烈,取代國語,亦指日可待。洋人仰慕,勤習粵語,原屬自然。然余所聞,四方洋人爆粗惟一句,而吐字清晰,毫無室滯,較粵人不遑多讓,顯非一時之功。

一日,於葡京徘徊苦思無策之際,忽遇故裡總角之交(此君未及弱冠,即負笈離鄉,曾留洋多年,學貫中西,待學業有成,毅然報效祖國,常年侍上級海外取經。此乃外話,不提),正伴領導考察。時未及敘舊,盡訴疑團。此君聞之沉吟半響,突面現微笑,呈胸有成竹狀,步向近處倆洋人。未幾,返回笑曰,兄台錯矣,非洋人吐不雅之言,洋人說“MACAO”哉。遂告別而去,遺余瞠目當場。

“MACAO”者,“澳門”之世界通用表達也。“乜x”者,粵語之粗俗易懂不雅用語也(“x”可代以8與10間之一正整數,入聲讀之。“乜x”意為“什麼”,夾於言談,頗有強勢之功。因涉器官,詳敘恐有不文之虞。)。兩者外觀大相徑庭,尊卑判若雲泥,而無論首腦政要,王室貴胄,紳士淑女,販夫走卒,或學富五車,或目不識丁,皆讀音一致,無雅俗之別,豈非咄咄怪事。或曰,無獨有偶。然澳門獲名已久,及葡人登陸,已漸成繁庶之地,葡人絕無棄“澳門”而另擇芳名之理。終悵然而歸。

有暇瀏覽資料,皆雲時葡人登陸,問及漁人,漁人誤所指媽閣廟,故而得名。此說牽強附會,余頗不以為然。(大譚山巔之媽祖像何不呼媽閣像?)

余一無所長,唯鍥而不舍。既心存疑惑,復睡不安枕,食不甘味,遂決意探其究竟,而罔顧眾親友干卿底事之規勸,雖終余一生而無所得,亦不言悔。

時光荏苒,悠忽數載,余衣帶漸寬,尚幸有所獲,大慰平生。期間余嘗七上福建,輾轉海邊縣市,訪媽祖林默故居,詢凡217人,皆曰媽祖之名一向如是。此乃要證,一代神靈,豈有遠赴他鄉而更名之理。亦八下廣澳,遍尋圖書館,檔案館,文史館,欲於浩瀚史料尋覓佐證。正史自無記載,零星野史語焉不詳,然集腋成裘,積片言只語,竟頗有所獲,真相已呼之欲出。

尚余一事,即欲親耳聆聽粵人口吐“乜X”,以期善終。乃赴南粵重鎮廣州,豈料適逢世風日上,盤桓月余,足跡遍大街小巷,無論利誘小學生,或獻媚赤膊大叔,皆求索未果。待盤纏盡散,本擬抱憾而歸。孰料柳暗花明,返鄉前夕正怏怏乘車,後排一艷婦憑手機忘情言歡,忽車行隧道,信號恐有微恙,艷婦連聲尖呼,語調趨高,至重見藍天,竟聞艷婦一鳴驚人:“你大聲啲啦,我都唔知你講乜X。”,全車側目,於余不啻如聞韶樂,乜X果無異MACAO。“乜X”聲中,仿重回數百載前之澳門某灘……

大明中葉澳門一海灘,晌午時分,一小漁夫獨自偷閑小憩。百無聊賴間,極遠方忽現巨浪,若大魚翻騰。小漁夫錯愕片刻,頓悟祖輩所傳,北溟有金魚,其名為富貴,遨游四海,百年一遇,若網而捕之,有求無不應之。曾聞海外遠親竟得奇遇,而一朝榮華。

少頃,巨浪挾巨物漸近,觀其形狀,顯非魚類,乃渾身硬刺,頭噴白霧之巨舟,其奔行之速,十倍父輩漁船。

小漁夫沮喪驚異之際,巨舟抵岸,旋即,一行十數人形生物魚貫而出,小漁夫細察之下,驚覺人形生物外穿奇裝異服,均高鼻深目,紅毛綠眼,須發皆張,面貌可怖,小漁夫大駭,拔足欲遁,豈料手足僵硬,如墜夢魘,目睹眾人形生物趨近,竟口不能呼,足不能動,空自焦急,頃刻汗透衣衫。

眾人正是歷盡艱辛初抵澳門之葡人,漂泊多時,終可腳踏實地,眾葡人無不雀躍。於舟上遙見海灘一人佇立,貌似微笑,頗有迎客之意。葡人頓起親近之心,大副乃率眾人步下炮艦,飄然而至。及至小漁夫前,大副當先媚笑曰“兄弟請了,吾乃友誼使者,敢問此地何名?”

小漁夫涉世未深,僅曉粵語,於葡語自一無所知,驚恐窘迫之際,忽感血脈暢通,手足可動,丹田之氣呼之欲出,不吐不快,小漁夫懼意全去,慨然曰:“超,都唔知你講乜X”。

語畢轉身揚長而去。小漁夫自巨浪伊始,郁悶多時,至此終揚眉吐氣。“乜X”更高亢嘹亮,余音繞梁。

眾葡人面面相覷,不明所以。幸大副天資聰穎,揣度再三喜曰:“MACAU!此地乃MACAU!”眾葡人皆首肯。大副是日航海日志曰:…抵遠東小島,名MACAU,民風淳樸…

雲雲。

逝者如斯,滄海桑田,待MACAU大名傳揚海外,震動澳門政府,已屬民國初年,澳門政府始明白原委,自感尷尬。唯盡集本地才俊,共商國是,數月而得“媽閣”傳說,皆大歡喜。

名字乃記號耳,無謂雅俗。若大味至淡,則大雅至俗可乎。君以為然否?

BELIEVEITORNOT !

再多外一篇:關於澳門的一點認識

關於交通:澳門已成為亞航的重要基地,借乘亞航之機順道游覽澳門實在是很高效的選擇,連簽注費也省了,只要時間充足,來回共可以在澳門逗留14天,很難不會玩到足了。澳門內部的交通也很簡單,從關閘到葡京步行不會超過一小時,不是很趕時間可以考慮一下步行游覽,迷路的話轉幾圈總能轉出大路,稍遠的路環氹仔坐公共汽車也很方便,最遠的九澳同樣有班車。

關於住宿:首選當然是攜程,居然有400塊的五星,光想想就美得不行。在新馬路南側,與新馬路平行的福隆新街附近有好幾間大眾化的賓館,平時也要2、300塊,設施就不要要求太多了。深巷裡有一間木建築酒店,是當年轟動一時的電影“伊莎貝拉”的背景片場,價錢很讓預算有限如我之輩心動:單房60,雙人100,只要你不介意公廁公浴和隔著8間房也清晰可聞的鼾聲。

關於游玩:澳門很小,自然不能跟大陸的大好河山相比,不過如果硬要較真的話,應該也會發現很多澳門的獨特之處,對於我來說,每間娛樂場都令我目瞪口呆。我覺得澳門是要慢下來才感到有趣。(現在澳門好像超過了拉斯維加斯,成為博彩第一城,威尼斯人也成了博彩第一酒店,上了國家地理頻道。)

關於飲食:主要是廣東口味,粥粉面飯,咖啡奶茶,但用料考究,精益求精,非一般的感覺。很有些眾口鑠金的名店美食,像什麼豬扒包,布甸,水蟹粥,榴蓮雪糕,還有什麼面,奶,葡塔,也不是說它們不好吃,一開始的時候的確不錯,後來慢慢可能是味蕾退化,覺著不那麼好了,又或是相同品質的不見得只有一間。好像吃葡塔要去遠一點路環那裡,才驚覺味蕾並沒有完全退化。澳門有種特有的菜,來到澳門好歹都要嘗一下,就是葡人在葡國也吃不到,要專門到澳門才能吃到的葡國菜,做葡國菜的多得是,味道與名氣不一定成正比,吃過氹仔的木X和X雞(這個X不是前面那個有特殊含義的X),雖然不會讓人呆若木雞,但說不定產生葡國菜不過如此的誤會。在飛能便道街口,氹仔市中心等有幾間還過得去,要多點情調,就到聖方濟各教堂旁和黑沙灘旁。葡國菜不是一種快餐,一頓飯最好預留3小時以上。觀光塔下有間自助餐,大概7、80元吧,中西美食不算是賣點,喜愛黑啤的就回到家了。

關於購物:葡萄酒!實在是不二之選,不喝可以送人,冒險帶多點也值得,大不了在海關喝光拉倒。手信店的食品雖然不便宜,勝在有試吃,興許吃的比買的多。奢侈品化妝品打稅聽說比香港還便宜。


精選遊記: 澳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