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

作者: clare00

導讀沙面歷史沙面,原是白鵝潭畔一片沙洲,由珠江上游河道流沙衝擊而成,故名。後來成為迎送官吏的場所。據《廣州坊志》記載:清道光26年(1846年),書舫尤盛,妓船鱗集以千數。鹹豐丙辰6月(1856年)焚燒殆盡。現存古樹中有超過300年樹齡的。道光21年清政府在島上設的炮台遺址仍存,清嘉慶年間,有“拾翠洲”之譽,以“鵝潭夜月”之名評為羊城八景之一。 1858年,英法 ...

沙面歷史沙面,原是白鵝潭畔一片沙洲,由珠江上游河道流沙衝擊而成,故名。後來成為迎送官吏的場所。據《廣州坊志》記載:清道光26年(1846年),書舫尤盛,妓船鱗集以千數。鹹豐丙辰6月(1856年)焚燒殆盡。現存古樹中有超過300年樹齡的。道光21年清政府在島上設的炮台遺址仍存,清嘉慶年間,有“拾翠洲”之譽,以“鵝潭夜月”之名評為羊城八景之一。

1858年,英法借口要恢復被焚燒的十三行商館(1856年11月),由英國人柏克選定沙面,用《天津條約》賠款把沙面建成四面環水的小島,迫遷中國居民,拆炮台,僅架東西二橋出入。1861年9月3日簽定為期99年的《沙面租借協定》,0.23平方千米的沙面正式淪為廣州的飛地。1949年廣州解放後,沙面才正式回歸中國。1959年,周總理視察沙面,批示要保持舊貌,作為歷史見證。

沙面規劃特色

沙面建設之初(1859年),劃西部44英畝為英國區,東部11英畝為法國區。真正的建設在20世紀前後:築路、植樹、修建公園。盡管英法各霸一方,但在興建之始,就有比較完整的規劃:一條貫通東西的主干道輔以5條南北向次干道將全島分作大小不等的12個區,周圍環狀道路處處臨水,寬闊的綠化帶分布在各主次道路的中間形成街心花園。道路結合綠化占了相當大的面積,古榕參天,綠草茵茵,為沙面徒增畫意。南端為公園等公共場所,形成對外屏障,領事館區亦在較好區域。現其規劃格局保留完好,158株古樹,150余棟西式建築見證百年滄桑。

上海外灘、武漢江漢路租界與沙面選址有類似之處,景觀各有千秋。天津租界雖類似沙面,惜建築物不如沙面量多。沙面所勝之處猶在其綠化,實乃中國城市中生態優越的漫步天堂。

沙面建築特色

1865年最早遷入沙面的是英國領事館(今沙面南街46號),法國領事館於1890年遷入(今沙面南街18號),1915年在西側(今沙面南街20號)建新館。沙面的大量性建築基本上是在19世紀末以後建造的,盛時,沙面外國洋行達30多家,一個世紀來有近70座樓宇由14個不同國家用作領事館、銀行、商行和教堂。

按建築形式而言,沙面建築大致可分4類:新巴洛克(Neo-baroque)、新古典(Neo-classic)、殖民地券廊式(Colonial Style)、和仿哥特式。當然,這些異國風情的建築畢竟還是由中國的工匠,在中國的土地上,力圖適宜當地的氣候條件建造的,糅合了嶺南建築的特點,亦有折衷手法(electic)的痕跡。 (待續)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