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天津、上海,追尋一代武林宗師的傳奇

作者: 若青琴

導讀2008年,一部電影《葉問》以“李小龍恩師傳奇”的旗號再一次開創了武林宗師傳奇系列的新市場,票房意外大賣。2009年,《葉問2 》趁熱打鐵,在萬眾矚目下於佛山祖廟“葉問堂”開拍。甄子丹飾演的葉問,讓公眾在銀幕上繼黃飛鴻、李小龍、霍元甲之後,看到了又一位中國武術宗師的形像,這位長期以來一直默默無聞的詠春拳宗師,憑借銀幕開始為公眾廣為所知。黃飛鴻、� ...

2008年,一部電影《葉問》以“李小龍恩師傳奇”的旗號再一次開創了武林宗師傳奇系列的新市場,票房意外大賣。2009年,《葉問2 》趁熱打鐵,在萬眾矚目下於佛山祖廟“葉問堂”開拍。甄子丹飾演的葉問,讓公眾在銀幕上繼黃飛鴻、李小龍、霍元甲之後,看到了又一位中國武術宗師的形像,這位長期以來一直默默無聞的詠春拳宗師,憑借銀幕開始為公眾廣為所知。黃飛鴻、霍元甲、葉問在中國清末民初近半個世紀的風雲亂石裡,他們行俠仗義,保家衛國,流芳百世;李小龍更以武學名師的身份將中國武術帶給了好萊塢,走向了全世界。當我們在為銀幕上這些宗師的拳腳英姿喝彩時,讓我們揭開歷史的帷幕,去當地探訪一下這些傳奇人物的真實遺跡……

廣東佛山,中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南派武術的重鎮。上述提到的四位大師,有三位就與佛山有深刻淵源。我獨自一人行走在這個出現在眾多武俠電影中的傳奇所在,期待能看到像《葉問》開場中一樣,一條街上武館林立,笙旗飄搖,龍爭虎鬥的景像,但高樓大廈,柏油大道一點都沒有武俠故裡的意味,直到我在一個微雨的清晨,來到了嶺南的古建築瑰寶,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山祖廟。

早在電影《葉問》熱映之前,佛山祖廟裡就設立了“葉問堂”,以紀念這位地地道道的佛山大宗師。一進門,就看見左手邊一座具有清代嶺南風格的仿古建築,建築不大,卻詳細地陳列著這位大師生平的眾多文字、圖片資料,還有一座大師的半身銅像,端立其中。

昔日佛山武學繁榮的景像已在現代都市的建造中被抹去了七七八八,葉問的祖居“桑園”也早已在城市改造過程中被拆除了,只有這間新建的“葉問堂”可以讓我們一探大師的蹤跡。葉問是佛山福賢路桑園葉氏家族人,自幼就在詠春拳宗師梁贊門下拜師學藝。1949年,葉問赴港定居後,一直致力於詠春拳的推廣和普及,吸引了海內外社會各階層人士跟隨習武,李小龍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真實的葉大師當然沒有甄子丹那麼帥,從他和李小龍的合影裡看上去,他就像個慈祥的小老頭,身材很矮小,風吹可倒。但葉問在詠春拳術方面有極深的造詣,武德人品以堪稱楷模。電影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以迅雷不記掩耳之勢以手指卡住左輪手槍,使其不能發射,以赤手空拳對抗現代火器的一幕令人目瞪口呆,這是真實發生過的,只是當時場景不同。葉問也確曾在日本憲兵的逼迫下,與日本武士比武,但武德甚高的葉大師在對方即露敗相時就點到即止,一聲“承讓”結束了比試。

1949年,葉問來到香港,開始在香港傳播詠春拳,支持者甚眾,李小龍就是在13歲時拜入葉問門下。直到七十高齡,葉大師仍然身手矯健,除暴安良。一旦見到有流氓劫匪出刀意圖搶劫路人,往往只見黑影一現,葉問就以疾風式的蹬踢踢向流氓,只見劫匪被踢出數十尺之外倒地不起。利達街也因此成為當時黑社會風行的香港唯一安寧的地方。

在佛山祖廟裡,與葉問堂相隔不過百米,還設立著另一位大師的紀念館,那就是佛山的驕傲——黃飛鴻。在佛山人的文化精神中心裡,設立了這兩位大師的紀念館,可見佛山人是如何地引以為榮。

黃飛鴻祖籍南海,生於佛山,是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因善於舞獅,又有“廣州獅王”之稱。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在他的出生地南海西樵山下,還有座黃飛鴻獅藝武術館。黃飛鴻紀念館比葉問堂要大很多,一個二進三開間的四合院,門前還有個寬闊的舞獅廣場。走進紀念館,就見一座黃飛鴻的銅像,正襟危坐,一派正氣,不僅想讓人對這位大師頂禮膜拜。據說以拍黃飛鴻系列影片而名聲大噪的導演徐克,在黃飛鴻紀念館落成那天,率他的制作班底特意趕來,對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進行“三跪九叩”大禮。

走進紀念館,一間間的陳列室詳細述說著大師真實的平生,以及他的武藝傳述。陳列館內,有一幅目前國內僅存的黃飛鴻真人照片,很多游客到了這裡必須要和大師的照片合影。伴隨其終老的妾室莫桂蘭的真人照片,也陳列在館內。莫桂蘭被疑為真實中的“十三姨”,是黃飛鴻的第四任妻子。黃飛鴻病逝後,也是由她在香港設館授徒,傳授黃飛鴻遺技。

走近一代武學宗師,認識大師真實的歷史。沒有了電影光環的黃飛鴻,在現實中的確武藝超群,但卻並沒有電影中那麼傳奇,晚年也十分凄慘。黃飛鴻子早年只是一個跟隨父親在佛山豆豉巷賣藝的街頭藝人,後來告別家鄉,來到廣州打工。他常常為廣州的貧民大眾打抱不平,礦工、果欄、菜欄、魚欄中人都來找黃飛鴻傳授武藝,他的第一家武館就是廣州的礦工們湊錢為他設立的。

打出了名聲的黃飛鴻後來走上仕途,成為了廣州水師的武術總教練,並在廣州仁安街開了一家跌打醫館,這就是我們在電影裡一直聽到的“寶芝林”。因為醫好了威震四方的黑旗軍統帥劉永福的腳疾,劉永福驚喜萬分,贈送了黃飛鴻一塊“醫藝精通”的木匾。這時,在廣州只有一個“黃師傅”,那就是黃飛鴻。1894年,劉永福率領軍隊赴台灣抗擊日本侵略軍,黃飛鴻隨劉永福駐守台南。不料,劉永福護台失利,黃飛鴻不得不再一次回到廣州。1924年8月,廣州發動武裝暴亂。黃飛鴻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亦毀於戰火。黃飛鴻經不起沉重打擊,因而憂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終年78歲。

今天沒有看到舞獅,舞獅廣場上冷冷清清。但紀念館裡有個很大的演武廳,廳前有人披著獅頭正在練習動作,一板一眼,虎虎生風,還能讓人依稀感受到電影裡佛山獅藝的風采。紀念館一旁有個諾大的黃飛鴻獅藝武校,令人為中國的傳統武藝有所傳承而感到欣慰。

佛山還出了位威震海內外的武學大師,那就是至今令好萊塢懷念的李小龍。雖然李小龍從未來過佛山,但據考證,李小龍的祖居就在佛山順德均安。且為了紀念這一代巨星,均安在2008年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李小龍紀念館。紀念館裡陳列了大量李小龍的照片、親筆書信,披露了李小龍當年傳奇經歷中的點點滴滴。

均安是佛山下的一個小鎮,交通頗為不便,游人尚少。李家祖居長久以來雖然也未受到良好的保護,但比葉問的桑園幸運點,總算還安然存在,只是非常地簡陋。

但李小龍紀念館確實值得一看。它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館藏圖文音像資料最豐富、最翔實、內容最權威的李小龍紀念館。十八米高的銅像以李小龍的招牌姿勢聳立在紀念館大門處。李小龍有幸生活在一個可以用影像來記錄生活的時代,作為一個巨星,在他短暫的一生裡留下的影像資料也非常豐富。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後又研習西洋拳術,自創了一個全新的武道——截拳道。“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是他的絕招,短棍和雙節棍更是他的招牌武器。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世界拳王阿裡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留美期間,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琳達,結為夫妻,他們的合照也在紀念館裡掛著。李小龍將中華武術帶向了銀幕,或是說他拿一個全新的片種拯救了好萊塢的影視業,《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一部接一部打破當時的票房紀錄。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准備繼續拍完《死亡游戲》的時候,由於藥物過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歲。

中國武術在嶺南百花齊放,大師輩出,在北方也有位武學宗師一身俠膽,勇鬥洋人,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那就是霍元甲。霍元甲的故事,早已隨香港影視熱播而傳遍大江南北,但這位宗師在天津的故居與墓地卻無人問津。前幾年,李連傑演的《霍元甲》引起轟動,讓大師故裡天津靜海小南河村著實熱鬧了一番,記者、崇拜者追蹤而至。但熱潮一過,這裡又恢復了冷清的景像。

要從天津市內到小南河村霍墓,也不是那麼方便的。這裡一派普通鄉村景像,完全沒有因為這位大師的存在而有任何令人矚目的地方。大師的故居位於村中唯一一條大道中段,在村裡算是一幢大房子了,但圍牆深鎖,不對外開放,對面就是小南河的村委會。我走在小南河村裡,是唯一一個外來客,一直走到村尾,才看見了一幢青瓦門殿,寫著“霍元甲墓”。墓園是收費的景點,一群織著毛衣的鄉婦為我賣的票。

墓園裡一個人都沒有,紀念館裡樹立著霍元甲的半身銅像,陳列著他的生平事跡和開遍全球的精武門資料。霍墓也建造得非常樸實,半圍石欄,一方圓丘,“霍公元甲之墓”的碑下干干淨淨,沒有任何祭品。我點了一支煙,插在碑下的香爐中,肅容默立,算是遠道而來對這位大師的敬禮。

霍元甲武藝出眾,又執仗正義,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先後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霍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霍元甲與弟子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得《老殘游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余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在上海新閘路上的中國紅十字醫院身亡,終年42歲。上海精武會由霍元甲之弟霍元卿、次子霍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年後,海內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40萬之眾。佛山也有精武分會,位於中山公園中,是佛山各武術界的協會集中地。

廣為傳播的精武門以上海為總會,上海精武體育總會至今完好的保存著,上海虹口區四川北路1702弄30號,精武大廈的背後。四川北路上,人流熙攘,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路邊的一條小弄堂裡,就是當年聲名遠揚的精武門。在周末,走近這座掩藏在高樓大廈背後的武館,仍可聽到裡面傳來少年們練武的呼喝聲。如今的精武門已不光是傳播霍家迷蹤拳,太極拳、跆拳道、空手道、摔跤都在這裡開設培訓班,傳徒授藝。

除了葉問外,這幾位武學宗師都或英年早逝,或晚年凄涼。但令人欣慰的是,大師們的一代絕技都沒有失傳,反而在全球各地廣為流傳,開花結果,發揚光大。不管大師們的故地是否門庭冷清,這或許就是對大師們最好的紀念。

佛山的葉問堂、黃飛鴻紀念館與故居、李小龍祖居與紀念館、精武門分會,天津的霍元甲故居與墓園,上海的精武門,我的探尋或許並不完整,但能踏上他們的故土,看看大師們真實的一生,已讓我受益匪淺。且更讓人感覺到,大師們的愛國俠情與超凡絕技帶給我們的影響是如此久遠而深刻。



(黃飛鴻紀念館)


精選遊記: 佛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