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月夜

作者: 艾羽

導讀到達寧波的櫟社機場,來接站的是寧波的同行蔣騫小姐。因為是同行,一路上難免有很多話題,蔣騫小姐熱情而好客地侃侃而談。在她的談話中,我感覺到她的知識面很廣,特別是對寧波的歷史,講的是那麼頭頭是道。有趣的是,在她那略帶江南口音的普通話裡,時時地帶出“阿拉寧波”的話語。同事中有人問她是不是上海人,她卻莞爾一笑,說寧波人也說“阿拉”,而“阿� ...

到達寧波的櫟社機場,來接站的是寧波的同行蔣騫小姐。因為是同行,一路上難免有很多話題,蔣騫小姐熱情而好客地侃侃而談。在她的談話中,我感覺到她的知識面很廣,特別是對寧波的歷史,講的是那麼頭頭是道。有趣的是,在她那略帶江南口音的普通話裡,時時地帶出“阿拉寧波”的話語。同事中有人問她是不是上海人,她卻莞爾一笑,說寧波人也說“阿拉”,而“阿拉寧波”就是“我們寧波”了,現在的寧波人都為“阿拉寧波”而驕傲。 原來她是地地道道的寧波人,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看上去她顯得干練而又活潑,從她的身上可以看出寧波女孩的特點,她們有著江南女孩的麗質和北方女孩的健美,與滬杭的女孩比起來她們少了嬰弱與嬌嗲,與北方女孩比起來她們卻多了精明與干練。也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正如蔣騫小姐所講,阿拉寧波人自古便有從商的傳統,阿拉寧波的地域環境有著江南水韻的清靈,也有著北方山勢的雄奇,還有著海風海水的浸潤,獨特的人文地理,養就了阿拉寧波女孩獨特的氣質與內涵。

隨後在寧波的日子裡,我們時常被“阿拉寧波”這樣的話語充斥於耳,而每當此時,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蔣騫小姐對寧波的述說。

寧波處於長江三角洲的寧紹平原,這塊平原是由於長江水億萬年的衝擊而成,而寧波就在這塊衝擊平原的東端。它瀕臨東海,位於我國漫長海岸線的中端,是地處浙東大地的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與位於東海上的舟山群島隔海相望。

寧波市區有著三江彙流的奇觀,在寧波的市中心,余姚江和奉化江彙流為甬江,呈“Y”字形東流入海。而我們入住的寧波金港灣大酒店便正好位於這個“Y”字的張口處,這裡便是有名的寧波三江口。

寧波因為有了一條甬江,因而也被稱為“甬城”。寧波是一個水的世界,三江水世代世代地在這裡流淌著,給這個城市帶來了無盡的生機和靈氣,更有那縱橫遍布大大小小的水流河叉,直使人感覺這個城市是一個被水托起的世界。有水便有了橋,所以寧波同樣也是一個被橋連接著的世界。翻開寧波的市區地圖,就可以看到,僅在市區橫跨在三江之上的大橋就有十多個。有了水,這個城市便有了靈氣;有了橋,這個城市便有了生機。水水相接,橋橋相通,這便是這個城市給我的第一印像。

寧波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我們先民的足跡,在4000多年前的夏少康時代,它隸屬於越國,秦時又隸屬於會稽郡。寧波建城的歷史很早,東晉時期,劉牢之為防御孫恩農民起義軍而在這裡第一次建城,至唐代,在這裡設州治,因境內有四明山而被稱為明州。而到了明代,那個開國皇帝朱元璋為避國號“明”之諱,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明州為寧波,便一直沿用至今。

寧波有著“東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裡,儒商搖籃,佛教勝地”之美譽。說起寧波的商人,蔣騫小姐總是那麼神采奕奕地引依自豪。在寧波的時日裡,她曾多次講起,寧波是中國商人的發祥地,就連號稱中國最精明的上海人也有四分之一是寧波人的後裔。我今年春節到過溫州,在溫州的時日裡,也常常聽到溫州朋友講述溫州的商人,當我把這些告訴蔣騫小姐時,她卻不無惡意地說,溫州人是小老板,而寧波人則是大老板。誠然,比起溫州人來,寧波人更喜歡做大生意,這裡曾出現過“船王”包玉剛等一大批在國際上知名的工商巨子,那如今散布於海外的“寧波幫”便是這寧商中的一支勁旅。如今,剛到寧波,那大街小巷上還遺留著這裡剛剛過去的電影節和服裝節的各色標語和廣告牌,而如今聞名華夏便又是寧波的服裝,著名的品牌如雅戈爾、杉杉、一休、羅蒙、培羅城等,便都是產自寧波這片土地上。

蔣騫小姐講到動情處,竟把古代寧波人自詡的“走邊天下,不及明州江廈”的話語也講了出來。由於是同行,相互說話之間也就少了顧慮,而說話率真的蔣騫小姐,我也不由的在佩服她對家鄉的拳拳之心。我知道古代的寧波,遠在周朝時期便成了海道運輸要口,它得益於奔流而來的余姚江和奉化江,更得益於彙兩江而東流入海的甬江。有了這些奔流不竭的三江之水,便把富庶江浙內陸與海外連接了起來。到了秦朝,便常有了海外人到這裡集貨貿易了。在唐代,這裡便成了我國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大港,至宋代,寧波已經成了華夏十分繁華的商業重鎮,達到了其歷史上的繁華鼎盛時期。史書上曾這樣描繪過:“南則閩廣,東則倭人,北則高麗,船舶往來,物貿豐衍。”一派昌盛繁華之景,難怪當時的寧波人敢出此“狂言”:“走邊天下,不及明州江廈。”

來寧波的第一天晚上,便遇到了一個月明星稀的朗朗秋夜。打電話給家裡,家鄉正在經受著一場寒冷的秋雨,而這位於東海之濱的甬城,卻在這朗朗的秋夜裡綠意昂然著。有綠色,有江水,還有那一輪隱匿在都市夜光裡的秋月,便賦予了這個城市撩人的詩意。同事們經過一天的長途勞頓,都已倦縮在酒店的床上歇息了,而我卻沒有一絲倦意義,與朋友歐陽相邀,欲溶入這甬城的夜色,去領略這三江口月夜的詩韻。熱情好客的蔣騫小姐知道了我們的意圖後,卻執意要陪我們同行,去給我們充當一次免費導游。

蔣騫小姐說,要想欣賞甬城的夜景,有兩個好的去處,那便是位於奉化江上的靈橋和在天一廣場附近的城隍廟步行街。趕緊拿來寧波市區圖查看,這兩個地方離我們的住處都有好遠的一截子路程。精明的蔣騫小姐提議我們先打車到城隍廟,然後步行返回,再到靈橋欣賞靈橋夜景。

在三江口打車從甬江大橋的引橋下通過再過新江橋,沿奉化江南行在靈橋附近右轉便到了城隍廟步行街。據說,這裡是寧波的老城,這裡寬廣的街道兩旁如今豎立著的都是些仿古建築。遠處在夜幕的映襯下,隱約可見一座座現代化的樓廈聳立在夜幕裡,又加之這裡視野開闊,月光與街道兩旁的燈光相映成趣。來到這裡,你會感到,這個位於城中之城的老城,古色古香又富有動感,那大自然的天趣與都市的躍動又融為一體。它簡直就是寧波這坐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縮影和真正的隱含之所在呀。

沿步行街右轉,遠遠地望到前方有一串拱起的霓虹燈泡勾勒出一處圓形洞門的輪廓,從這裡進去,才看到那座建築宏偉而完整的城隍廟位於其間。原來,這裡以城隍廟為中軸線,在東西兩個方向各置有一座圓形洞門。廟的正門緊閉著,行人只能從兩邊的側門出入,整個建築由頭門、二門、戲台、大殿和後殿組成,那牆壁屋頂上的朱金裝飾在燈光下熠熠生輝,一派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氣派。據說,寧波的城隍廟是目前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府城隍廟之一,廟內現今還保存有明正統11年(公元1446年)制的《寧波府城隍廟之碑刻》等30余方,說明此廟宇至少在明正統年間就已存在了。

歷史上的城隍廟曾是浙東的仁人志士聚眾抗清之地,那個明末清初的張蒼水就曾在這裡聚集過數千民眾舉行起義以抗擊清軍入浙。而如今,這裡已經開辟成了集娛樂、美食和購物為一體的大型商業街區。入夜時分,人們衝著這裡的寧波小吃而來,數個頗具規模的小吃店內,一撥一撥的人,或親朋想聚,或好友相邀,圍坐在一起,伴著輕輕的音樂,品位著各色各樣的小吃,一派和樂圓融的景像。置身於此情此景,你會感覺到,這裡曾經晃動過的刀光劍影早已成為了過去,也許許多人都不再去理會這些曾經的歷史,也許好多人壓根就不知道這裡曾經發生的過一切,他們在品嘗美味之時所津津樂道的最多的可能是這座莊重輝煌而又古樸典雅的老城豐韻和老城外那日新月異的現代化港口城市裡所發生的一切。

奈不住東道主蔣騫的一再相邀也擋不住這些琳琅滿目的寧波小吃,我們便硬撐著肚子要來了寧波湯圓、水磨年糕、牛肉粉絲湯、桃酥餅等大飽了一頓口福之後,便又來到了夜色下的奉化江邊。這裡有寧波人引以自豪的靈橋,它就橫跨在奉化江上。

如今的靈橋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建築了,全橋總長近百米,寬20米,無橋墩,下乘式三軸鋼梁環洞橋。整個建築橫空出世、氣吞如虹。夜色下,橋體上有霓虹燈絲勾勒出橋身簡明流暢的線條,造型壯麗挺拔、直柱林立、拱梁飛架。相傳早在唐代,甬人就在這裡建橋了。當時由於江闊水深流急,橋基總難打牢,正當人們一籌莫展之際,一場瀑風驟雨不期而至,眨眼間又雲開霧散,半空中閃現出一道彩虹,七色輝映,經久不散。橋工們心領神會,當即就照著彩虹的位置下樁,結果橋樁很快打成,橋就建起。因有此靈異,遂起名為“靈顯橋”,簡稱為靈橋。

在靈橋的橋頭告別那熱情好客的蔣騫小姐,我和朋友歐陽沿奉化江徒步返回。走在奉化江邊叢叢綠蔭的江廈公園裡,第一次感覺到了這甬城夜色的獨特,這個城市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現代化城市,同時,這個城市又是一個安詳靜謐的城市。公園旁馬路上的車流雖來來往往卻毫無聲響,少見的行人也是那麼匆匆而過。夜色靜極了,靜的能聽到江水的流動。

又過新江橋,來到三江口,這裡竟是一片蔥翠的綠色,一叢叢人工擺布的各色花坪鑲嵌其間,站在三江彙流處向夜幕的深處眺望而去,燈光隱現的解放橋和甬江大橋便顯現在深邃的夜幕之中,新江橋頭晃動著的激光燈束劃破夜空浮現在這三江之上。回頭仰望,在這裡,竟能看見那麼清晰的一輪圓月,我驚奇這甬城的夜色。要知道,在都市裡生活久了,常常會在月圓之夜想起故鄉的天空,於萬般無奈之中去回味那銀亮光華的故鄉月夜。因為,都市的樓廈太高也太密,樓廈間的巷弄太曲也太折,它逼狹了天空也切碎了圓月,更有滿街的喧嘩,讓人難以品位明月的靜謐和怡情。而甬城的三江口月夜,竟是如此地富有靈性,它有綠色,它有水流,它有現代化都市的襯托,它更有徜徉於原野之上那如歌如酒的揮灑。是街市上的燈光?是夜幕裡的月光?仰或二者都有,在三江水面,泛著漣漣波粼。

江風清清,江水如夢,在一輪圓月的光華下,三江口沿岸的燈火忽兒朦朧忽兒清晰,我流連於這三江口月夜之中,直至夜色很深很深。好羨慕這個城市的人兒呀,伴著睡去的城市,枕著江風江水,此時此刻,一定正圓著玫瑰色的夢。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