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二行--河南博物院裡的寶貝

作者: ZH叮叮走天下

導讀從上古時候起,地處黃河流域的河南省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境內的洛陽,開封,安陽,都曾經做過整個國家的都城,為一時繁華之地。雖然黃河的泛濫和戰爭摧毀了人們一次次建立在這裡的都城,但他們所創造的無數物品卻存留了下來,所以河南的文物數量質量之高就不足為奇了。 河南省博物館是中國省級歷史性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的金水路和人民路交會處。 ...

從上古時候起,地處黃河流域的河南省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境內的洛陽,開封,安陽,都曾經做過整個國家的都城,為一時繁華之地。雖然黃河的泛濫和戰爭摧毀了人們一次次建立在這裡的都城,但他們所創造的無數物品卻存留了下來,所以河南的文物數量質量之高就不足為奇了。 河南省博物館是中國省級歷史性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的金水路和人民路交會處。 該館前身是馮玉祥於1927年倡導籌建的河南博物館,館址在開封市。1928年5月,改名民族博物院,當年10月10日,展出各族人物模型100多具。後陸續接收安陽、開封等處歷史文物,其中有很多甲骨、青銅器等稀世珍寶。1930年12月,恢復河南博物館的名稱。當時該館陳列內容有自然、歷史兩部分,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1935年曾選送藏品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到英國倫敦展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將珍貴文物5200多件,分裝68箱運往武漢,後轉重慶。1938年開封淪陷,日本侵略軍以“獻銅”、“獻鐵”名義掠取銅炮、鐵鐘等文物168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定名為河南省博物館,其任務以輔助學校教學為主。1953年確定為地志性博物館。1961年,該館從開封遷到鄭州,新館建築面積 2.1萬平方米,其中大小陳列廳20個,面積約 1萬平方米,庫房3862平方米。1976年改為歷史性博物館。現在的新館是1998年剛剛建造的。



(河南博物院,主體建築由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遺址―登封元代觀星台為原型,)經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

到鄭州的第二天,突如其來的冷空氣防不勝防,昨天還是艷陽高照,今天狂風又大雨郁悶!畢竟,有句廣告詞,來中國不能不來河南,來河南不能不來河南博物院,參觀短短的半個小時,確實還真有點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那曾經締造無數文明讓後人感嘆驚訝的那個輝煌年代。



(蓮鶴方壺,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上下兩部分鑄造工藝截然不同,)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標志。它的經歷也很豐富,抗日戰爭爆發,它被送到了重慶,重慶解放以後,蔣介石打算分批把文物運到台灣,還要它不是第一批送走的,就這麼留了下來。更有學者稱之為“青銅器的絕唱”。



(骨笛,它的出現,告訴世人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們祖先就能吹出七聲音階,這也打破了七聲音階來源於西方的論斷。因此,它也被譽為“中華文明音樂之源”。



(像牙白菜,我看了好幾分鐘,實在不敢相信清代就有這麼高超工藝。)



(原始瓷尊,瓷器之鼻祖。)

更多游記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


精選遊記: 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