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少林,胡思亂想

作者: 仰止

導讀少林寺號稱天下第一祖庭。河南到處可見這第一那第一,進得少林寺抬眼一看又是第一。所謂第一是因為達摩在此創禪宗,看來,達摩派也流俗。 近年來一提少林寺就讓人想起武僧和功夫,少林怎麼變成了武學概念?這電影、小說的力量真大,活生生把中土禪宗真髓變成了蓋世武功,菩提達摩只剩下一葦渡江、卓錫點井。現下少林周圍共有七八十所武校,也許少林的文化日漸 ...

少林寺號稱天下第一祖庭。河南到處可見這第一那第一,進得少林寺抬眼一看又是第一。所謂第一是因為達摩在此創禪宗,看來,達摩派也流俗。

近年來一提少林寺就讓人想起武僧和功夫,少林怎麼變成了武學概念?這電影、小說的力量真大,活生生把中土禪宗真髓變成了蓋世武功,菩提達摩只剩下一葦渡江、卓錫點井。現下少林周圍共有七八十所武校,也許少林的文化日漸式微,只能打出武術這塊招牌擴大知名度,多賺些香火錢。

其實少林寺就是一個像征,是大乘禪宗得勢後的沉默螺旋效應使其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裡成為後釋迦牟尼諸宗中的強勢宗派,是拈花微笑在中國生根開花的祖樹,因為拈花微笑是這一派講的故事。千百年來,其深厚的文化積澱高山仰止。

禪宗有兩個著名的故事。

一,拈花微笑。釋迦牟尼在靈鷲山說法,閉口不言,拈花而立。全場只有迦葉微笑。釋迦牟尼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與迦葉”,從此磨柯迦葉就成為西天(印度)禪宗初祖。後來磨柯迦葉將法脈傳給二祖阿難尊者,法脈迭傳至第二十八祖菩堤達摩,達摩到中國傳教,成為中土禪宗初祖。

二,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禪宗五祖弘忍挑選繼承人,令其徒各作一偈,若悟大意,可付衣缽為第六代祖。大徒弟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佛試,勿使惹塵埃”。雜役和尚惠能也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眾見偈驚異,各相謂言,奇哉不可以貌看人。五祖遂授於衣法,命其為第六代祖。後來形成河北臨濟、湖南溈仰、江西曹洞、廣東雲門、南京法眼五宗,即所謂“一花五葉”。

去年去南華寺,才知禪宗本相實為辯機。比達摩早一百多年的廬山道生和尚提出“頓悟成佛”說。菩提達摩在釋迦牟尼 “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礎上,進一步主張“人皆有佛性,透過各自修行,即可獲啟發而成佛”,唐初惠能發展道生的“頓悟成佛”說,並將達摩的“修行”理念進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淨,只要明心見性,即可頓悟成佛”的主張。修道不見得要讀經,甚至無須出家。禪並非思想,也非哲學,而是一種超越思想與哲學的靈性世界,甚至認為語言文字會約束思想,故不立文字。禪宗認為要真正達到“悟道”,唯有隔絕語言文字,或透過與語言文字的衝突,避開任何抽像性的論證,憑個體自己親身感受去體會。這樣就走得太遠了,從前的得道高僧連吃了五個餅後再吃第六個就吃飽了,而飢腸轆轆的現下僧人直接吃第六個餅,不但吃不飽還會懷疑從前的高僧是不是說了假話。

禪宗的哲學一方面高度的理性化,以抽像涵蓋眾多具體;另一方面沒有神學氣息,三教九流殊途同歸,成了大眾連鎖快餐“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結果必定是由專制走向無政府。

在少林寺,看到眾僧人終日為熙熙攘攘紅塵包裹,做神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佛試,勿使惹塵埃”確實不易,特別是有了手機電視互聯網,有了單獨的門票,有了釋永信,就更不可能了,只有拿慧能說事兒,可是慧能那一套飄忽不定,法無定法,只能然後知非法法也,結果是無。

對游客心懷怨氣的少林寺年輕和尚青春勃發又無時不受時尚潮流勾引和衝擊,又沒有“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佛試,勿使惹塵埃”的決心、勇氣和毅力,他們的前途是什麼呢?他們做和尚動因是什麼呢?他們為了什麼呢?史上多次毀佛,根本原因是僧人與世俗爭權爭利,也是僧人們自己都不信自己的主義自己的旗號,現在少林寺上萬僧眾何嘗不是如此,誰養活他們呢?養活他們做什麼呢?門票100元(盡管不都是少林寺拿走),也夠老百姓遲疑一陣子。

我們走得太快,岔路又太多,靈魂都跟不上了。


精選遊記: 登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