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二行--韓城遺址

作者: ZH叮叮走天下

導讀鄭國原封在陝西華縣,鄭桓公在周王朝為卿,他看到西周形勢危急,便將自己的家眷、奴隸和財富、商人遷到比較安全的鄶國和虢國之間,並借機滅掉了鄶國,在此開始興建城邑。他的兒子鄭武公繼位後又滅了虢國。公元前769年,平王東遷,鄭國隨之,正式定都新鄭,並開始了大規模營建。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韓哀侯滅鄭,遷都於此。從鄭武公建都到秦滅韓,鄭韓兩國先後在此建都長達500� ...

鄭國原封在陝西華縣,鄭桓公在周王朝為卿,他看到西周形勢危急,便將自己的家眷、奴隸和財富、商人遷到比較安全的鄶國和虢國之間,並借機滅掉了鄶國,在此開始興建城邑。他的兒子鄭武公繼位後又滅了虢國。公元前769年,平王東遷,鄭國隨之,正式定都新鄭,並開始了大規模營建。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韓哀侯滅鄭,遷都於此。從鄭武公建都到秦滅韓,鄭韓兩國先後在此建都長達500多年。

鄭韓故城位於新鄭縣城關雙洎河和黃水河彙合處,環於縣城,城區面積約16平方公裡,平面略似牛角形,俗稱“四十五裡牛角城”。城垣均用黃土夯築而成,最高處16米,殘高10米左右,牆基寬40~60米。城址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5公裡,南北長約4.5公裡,周長約19公裡。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隔牆,俗稱“分金嶺”,把城池分為西城和東城兩部分。西城,北牆西起雙洎河東岸,東至竹園村北,長約2.4公裡,除有幾個缺口處,全部保留在地面上。東牆北頭與北牆東端相接,南到前端灣村南,長約43公裡,大部分牆基埋入地下。南牆和西牆有一部分未找到,在北牆中部和隔牆北段發現有路基和城門遺跡。東城,北牆西起竹園村北,東至邊家村西、長約2.4公裡,除有幾個缺口處,全部保留在地面上。東牆北頭與北牆東端相接,南到前端灣村南,長約4.3公裡,大部分牆基埋入地下。南牆和西牆有一部分未找到,在北牆中部和隔牆北段發現有路基和城門遺址。東城,北牆西起竹園村北,東至邊家村西,長約5.l公裡,北段(裴大戶寨西側)發現古路基和城門遺跡。南牆東起雙龍寨,西到前端灣村南,長約2.9公裡。除南牆部分牆基埋於地面下外,北牆和東牆大都遺留在地面以上,保存較好。



(鄭韓遺址的那個土坡,設於河南博物院。)



(周代貴族擊鐘以樂,是身份和地位的像征。)



(周代貴族列鼎而食,是身份和地位的像征。)



(兩千多年的城牆,城牆內鄭國和韓國先後在這裡建都統治了500多年。)韓非的買櫝還珠就是側面描寫了這裡當時的繁榮。



(方便施肥,居然有這麼有傷大雅的東西。)

更多游記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


精選遊記: 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