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慶三晉之旅-雙林寺、王家大院

作者: 弋雲

導讀(續)與布師傅約好下午1點出發,我們就在鄭家客棧用了午餐。然後拖著行李,去到前日下車的地方等候。車從平遙縣城出發,不過六、七公裡,就到了雙林寺。 雙林寺始建於何時目前已無從考證,但寺中現存最古之碑上有記載寺廟曾在北齊年間重修過,即便是從北齊算起,雙林寺至今也已歷經一千四百多個春秋了,不過現存的廟宇均為明代和清代的建築。 進入拱形山門, ...

(續)與布師傅約好下午1點出發,我們就在鄭家客棧用了午餐。然後拖著行李,去到前日下車的地方等候。車從平遙縣城出發,不過六、七公裡,就到了雙林寺。

雙林寺始建於何時目前已無從考證,但寺中現存最古之碑上有記載寺廟曾在北齊年間重修過,即便是從北齊算起,雙林寺至今也已歷經一千四百多個春秋了,不過現存的廟宇均為明代和清代的建築。

進入拱形山門,在掛著“天竺勝境”的天王殿外廊檐下,塑有四大金剛像,每尊高約3米,形像威武。那金剛的眼珠似為琉璃制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你都會覺得他在看著你,很是神奇。天王殿內,天冠彌勒菩薩居中而坐,帝釋、梵天服侍左右,更有四大天王八大菩薩居於兩側。殿中塑像風格都較寫實,人物造型生動,色澤艷麗。

穿過天王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釋迦殿,正中匾額書“靈鷲遺風”四字。殿內釋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文殊、普賢,是本殿主要塑像。殿內四壁運用圓雕、深、淺浮雕手法,采取分層組合、連環壁塑形式,表現了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從投胎降生到涅盤成佛以及四方傳經普渡眾生的佛傳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像身份不同,神態各異,活動於建築、山石之間,構思構圖絕妙,令人嘆為觀止,頗富有我國民間藝術的傳統特色,釋迦殿影壁牆後塑一座渡海觀音,是雙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觀音用圓雕手法塑造,單腿盤坐於紅色蓮瓣之上,整個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詳自若,與背景上波濤洶湧的海浪形成強烈對比,具有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觀者無不稱奇。我對在殿內拍攝菩薩的照片始終有點顧忌,所以只是拍了少量幾張,這尊渡海觀音並未拍攝,後來在網上搜索到了下面的這張照片。

釋迦殿兩側有鐘樓和鼓樓東西相對,鐘樓上現有明代嘉靖年間大銅鐘一口。院子裡還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唐槐。再往後是千佛殿,殿內彩塑達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為自在觀音,面相恬靜嫵媚,姿態舒暢自然。左右側塑韋馱和夜叉立像。韋馱像極富個性特征,武中蘊文,頗具動勢,是明代彩塑中少見的藝術傑作。殿內四周為懸塑和壁塑,五百菩薩分為五至六層,或駕祥雲,或騎異獸,與主像聯系照應,渾然一體。

與千佛殿相對的是菩薩殿,主像為千手千眼觀音,結跏居中而坐,儀容豐滿端莊,神態溫柔雋逸,手勢千變萬化,塑造得十分纖巧而富彈性。如果不是背後伸出許多胳膊,真會使人把千手觀音看成人間—個美麗嫻雅、雍容大度的少婦。四周懸塑四百多菩薩,皆腳登彩雲,作行進狀,大有衣紋飄動,滿壁生風之感。這眾多的形像,艷麗的色彩,生動的造型,構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藝術的殿堂。千佛、菩薩二殿外檐牆上尚殘留少量明代壁畫,繪供養菩薩等,為明代的作品。

娘娘殿為全寺中軸線上最後一座建築,建於明正德年間,殿內“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據民間傳說所塑,清代曾重妝。因制作年代較晚,藝術水平—般。

雙林寺是座歷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鐘以及古代建築、彩塑和壁畫,都是稀世珍寶。尤其是寺中兩千多尊彩繪泥塑中,更有許多是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不朽之作,迄今保存完好,令人稱道不已。

出了雙林寺,我們去往今天的最後一站,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靈石縣城東,總面積25萬平方米,現開放的紅門堡、高家崖、王氏宗祠三大建築群,皆黃土高坡上的清代城堡式建築,共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總面積4.5萬平方米。素有“中國民間故宮”和“華夏民居第一宅”之美譽。

與常家莊園不同的是,王家大院沒有園林設計,是典型的北方民居風格。

高家崖是一座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依山而建,氣勢宏偉。這裡有院落26座,房屋212間,可分為前後兩院,整體布局承襲了我國古時前堂後室的結構,既增強了安全度,又開闊了庭院的空間。前院是社交場所,後院則是主人的生活區。

進入院內,我們依然是跟著數個旅行團後面蹭聽導游,最吸引我注目的,是每間院落中精細無比的各種雕刻,石雕、磚雕、木雕,皆巧奪天工,又都蘊藏著豐富的內涵或是美好的祈願,每每於不經意處彰顯不凡。導游講解內容極多,實在很難記下,往往是聽了後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感嘆著下次出來要帶上錄音筆了。還有各個院落門口的對聯,也非常精彩,信手拈來兩副“寡欲清心能受苦方為志士,寬宏大量肯吃虧不是痴人”、“居家莫享清福淡飯粗茶有真味,處事須知艱難臨深履薄是常情”。此外還見到了真正的聖旨,並且知道了原來聖旨是有多種顏色的,最高等級的聖旨有七種顏色呢,並非那些影視劇裡所演的就一個色。真是長了見識。

紅門堡與高家崖東西相望,因堡門是紅色的,故而得名。崖堡東西對峙,一橋相連,和祠堂成品字排列,層樓疊院,雕梁畫棟,石磚木雕,精美絕倫。王家本是農民,明朝時經商,清朝時從政,勢力越來越大,房子越造越多,就像迷宮那樣。最鼎盛時期,王家出過二品大員。該院子的每一個角落都匠心獨運,石雕和木雕各具特色,題詞題字也顯示了名家手筆。整個院落等級分明非常嚴格,主人、夫人、子女、僕人、管家、兵丁各自住的地方都不同,都有房子住。高家崖周邊牆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有院,門裡套門的迷宮式感覺。紅門堡則完全像個紫禁城。該院因山造勢,越走越高,整個院子以城堡圍了起來,城堡上的每個點朝下看,都有不同的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紅門堡的總體布局,隱一個“王”字在內,又附會著龍的造型。

一重重院落,一個個深宅,我們陸續參觀著,也逐漸走到了最高的城牆處。居高臨下放眼望去,滿目皆為灰色的屋頂,真不知到底有多少間屋子呢。順著城牆,我們慢慢走下去,心裡竟已有些麻木,許是對這些曾經富甲一方的晉商大院也有視覺疲勞了。

紅門堡再過去,還有一重建築群,據稱也屬王家所有,但未曾開發出來。後被一私人老板收購,現改成賓館了。

出來後找到布師傅,他告訴我們臨汾的小李師傅已經快到高速路口了。小李師傅是被布師傅忽悠到此處來接我們的,這倒讓我們很是不好意思了。與布師傅依依道別之後,我們便坐上了小李師傅的面包車,今天起的早,又走了很多路,感覺有些疲累,我便在車上閉目養神打起盹來。等睜開眼,已經快進臨汾市區了,小李師傅說他晚上還要去喝喜酒,就不和我們一起用餐了。他問我們住宿的標准,我說最主要干淨安全,價格在200元左右就行。於是他帶我們去到地礦大酒店,我們進了大堂,感覺相當不錯,於是和小李師傅約好明天出發的時間,便分手了。

晚餐就在離酒店不遠的唐宮面來香吃的面條,這裡的面條是用剪刀剪出來的,很有特色。可惜去的太晚,大骨湯已經沒有了。不過點的面條還有幾樣小菜味道都不錯。

明天去壺口瀑布,因為想趕在9點半之前到達,以便可以看到彩虹,所以明早6點就要出發。吃完晚餐回到酒店,簡單梳洗之後就上床休息了。

(詳細圖文版游記請至http://***/itravel2009)



(韋馱)



(自在觀音)



(王家大院)



(庭院深深深幾許)



(步步封侯)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