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裡,杜甫墓,荒草萋萋

作者: 山水不系舟

導讀秋風裡,杜甫墓,荒草萋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小時候,讀著杜甫這首詩,只知道很美。稍大一點兒,讀了李白的詩,便覺得杜甫這首詩稀松平常。上了大學,聽老師講,這首詩平仄音韻相當合律。而且詞語上數詞對數詞、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名詞,對仗極工,而且拆開是兩副非常完美的對聯。才知道,杜甫的詩遠比李白的� ...

秋風裡,杜甫墓,荒草萋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小時候,讀著杜甫這首詩,只知道很美。稍大一點兒,讀了李白的詩,便覺得杜甫這首詩稀松平常。上了大學,聽老師講,這首詩平仄音韻相當合律。而且詞語上數詞對數詞、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名詞,對仗極工,而且拆開是兩副非常完美的對聯。才知道,杜甫的詩遠比李白的詩有功底,才理解,“詩聖”之謂,非他莫屬。洛陽到偃師只有幾十公裡,坐在大巴車上,向東行駛,不到一個小時就進了杜樓村。杜甫的墓地,就藏在這個極普通的小村子裡。順著一條街道向北,再向西,一路打聽著,一位老者指著一所學校的大門告訴我,杜甫墓,就在這所學校的後院。抬頭看去,學校的大樓頂上一行大字“偃師城關三中”,本想去推關著的鐵柵門,才看到,一把大鎖把我鎖在外面,把杜甫鎖在裡面。原來,今天是周日。老者說,一定有打更的,使勁喊一下就能叫出人來。於是,我便“有人嗎?有人嗎?”地喊了起來,可是,任憑你喊破喉嚨,就是沒有人出來。“等一等吧,可能打更的回家吃飯去了。”那老者好心地安慰我說。好容易等了半個小時,才有一位中年男子騎著自行車來了。沒想到,他看了一眼大門的鎖頭,也失望地和我一起等了起來。一問,才知道這是一位老師,來校取東西,也進不了大門了。我說:“你們的學校可真是富可敵國啊,竟然鎖著中國唯一的詩聖!如果也像成都杜甫草堂那樣,把杜甫墓開發成一個旅游景點,一定會火起來。”那男子看了我一眼苦澀地一笑,說:“還富呢,偃師是個窮縣,老師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哪有錢修墓啊。”聽了這話,我有些默然。“來看杜甫墓的?”他問。“是啊,剛從洛陽趕來。”我說。這男的掏出手機,快速地按了幾下,然後大聲地對著手機說:‘出來一下,開一下大門。”過了大約五六分鐘,就見從院裡的大樓後面轉出一個女孩子,嘣嘣跳跳來到大門口,說了句“看門的大爺不在啊?”,然後邊手腳麻利地開那把鎖頭邊問:“張老師,你到校有事啊?”“一大堆作業沒批,明天一早就上課了。”這是一位很敬業的老師。進了院,那男老師對那女孩子說:“這位是來看杜甫的,你要沒事領他去看看吧。”真沒想到,這位老師對我這個素不相識的人這麼熱情。我跟著那女孩子一邊走一邊問:“你是住宿生吧?”“是啊,宿舍在後面,緊挨著杜甫墓,這個禮拜我沒回家。”邊說著,我們就轉到大樓後面,又穿過一個藍球場,就見一塊荒地,雜草和野樹十分茂密。那女孩子指了指樹林和雜草說,這就是杜甫家的墓地,杜甫墓在那邊。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一塊高高的墓碑,在碑前,還有一塊寫著“杜甫墓,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字樣的石牌子。我求那女孩子給我在杜甫墓前照了一張留影照後說:“你去忙吧。我一個人在這裡轉轉。謝謝你啊。”就這樣,我獨自一人,鑽進了這片荒草,去尋覓這位失落千年的中國詩聖。圓圓的大墓上長滿了野草,一朵朵小花寂寞地開著。墓地裡,比人還高的荒草埋著一條磚鋪的小路,秋風一過,無比凄涼。想到我曾經走過的當塗李白墓,盡管游客不是很多,但修葺得卻比杜甫墓強多了,不禁感嘆著,杜甫,這個一生在貧困線上掙扎的詩人,經過了一千多年後,還是如此貧困!分開雜草向更深處走去,我又看見兩座墳墓,一個是唐代詩人杜審言的,那是杜甫的祖父,另外一個是杜甫的遠祖,西晉大將軍杜豫的墳墓。看來,杜甫的家庭出身還是很高貴的啊。杜甫的父親是唐代一個地方小官,雖然俸祿很少,但卻可以讓全家人溫飽。年輕時的杜甫生活不愁,讓他有機會游覽了許多地方。24歲時,登上泰山,吟詠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個懷著奮發向上激情的青年躍然而出。可是,無情的社會現實,卻讓他一生貧困潦倒。父親死後,家庭沒了生活來源漸漸地陷入了窘境。35歲的杜甫滿懷希望來到長安參加科考,據說,奸相李林甫怕有人考上來超過他,竟然沒有取中一位考生,就向皇帝奏道“天下無遺才”了。這以後,杜甫為了混個一官半職來養家糊口,在長安周旋在官僚權門之間達10年之久。他向貴人投贈,甚至向皇帝獻賦。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乞丐式生活。44歲時,才在別人的舉薦下,當了一個叫做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管理軍隊武庫的保管員,相當於今天軍隊中的低級別參謀)的芝麻小官。

就像他墓地的荒草小路一樣,詩人的路,注定布滿荊棘。剛剛過上可以填飽肚子生活不到一年,45歲時,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他竟成了叛軍的俘擄。不久,歷盡千辛萬苦,杜甫終於逃出虎口,奔到鳳翔唐肅宗的行在。還好,他被風雨飄搖中的唐王朝任為左拾遺,一個地位不高的諫官。後人稱的“杜拾遺”,就是這麼來的。

誰知剛當上這個諫官不久,杜甫又栽了個大跟頭。

書生氣十足的宰相房官在戰場上多次打敗仗,收復長安後,唐肅宗要治他的罪,缺少官場經驗的杜甫站出來替房綰說情,結果皇帝震怒,也要將他治罪。最後,在大臣們的勸諫下,杜甫逃過一劫,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當了一個負責軍隊中祭祀事情的小官。不久,軍閥作亂再加上飢荒,杜甫棄官,攜家帶口投奔四川節度使嚴武。經嚴武向朝中舉薦,他才被任命為工部員外郎,在嚴武手下工作。後人習稱的“杜工部”,就是這麼來的。

杜甫初到成都,全家棲身破廟中,還時常揭不開鍋,同僚和朋友見了深表同情,都伸出手來,為他在浣花溪畔蓋了幾間茅草房,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了。現在去杜甫草堂游玩的人,看到那裡花草樹木郁郁蔥蔥,亭台樓閣巧奪天工,一定不會想到,當年那幾間破草房,在1200多年後,會變成這個樣子。如果詩人地下有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會有了續篇。

只有幾間草房可以棲身,詩人就得到了可憐的滿足。“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做釣魚鉤。”詩人,在困苦中也有了一點樂趣。

在成都生活了十幾年,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詩人並沒有大富大貴起來,只是不用乞討過日子了。公元765年,隨著靠山嚴武的去世,杜甫的處境急轉直下,只得攜家帶口離開成都坐船東下,又過起了流浪不定的生活。

杜甫在閬州(四川閬中)、忠州(四川忠縣)、夔州、衡州(湖南衡陽)、潭州(湖南長沙)等地漂零了五年之久。這期間,他遇到朋友就可以飽餐一頓,斷糧時,一兩天連一口粥都喝不上。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的年末,湖南一帶大水暴漲,杜甫被大水所困,八九天沒有飯吃。耒陽縣令慕其才名,把他接到縣裡,整治了一頓好飯。大概是杜甫太餓了,吃了太多的牛肉,喝了太多的白酒,竟然一夕而卒。與其說詩人是撐死的,不如說詩人是餓死的。就這樣,中國一代詩聖,凄慘地死在了他鄉。這一年,杜甫59歲。

杜甫去世後,被臨時葬在了耒陽,至於他的妻兒是怎麼回河南鞏縣老家的史無記載。四十年後的公元817年,杜甫詩人的名氣越來越大,詩作越傳越廣。他的孫子杜嗣業長途跋涉來到湖南耒陽,才算把杜甫的遺體運回家鄉,葬在了祖塋所在地偃師土婁(今杜樓村),這便是我面前看到的杜甫墓了。

一陣秋風吹來,帶著一股寒意,我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杜甫為了生存,幾乎一生四處奔波,過著乞丐一樣的生活,竟然寫出了1400多首燴炙人口的生動詩篇。

有句古話一直讓我心動不已,那就是“天下不幸詩人幸”,這裡的“幸”,不是詩人生活幸福的“幸”,而是創作之“幸”。這大概就是文藝理論中“生活是文學作品的源泉”吧。沒有安史之亂,就不會產生詩人的“三吏”和“三別”史詩一樣的作品;沒有詩人一生的貧困,就不會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深刻的詩句;沒有四處不定的漂泊,就不會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切身感悟;沒有孜孜不倦的學問追求,就不會有“讀書踊萬鄭,下筆如有神”這樣的警句……

不過,由此又讓我想到,從古到今,大凡著名文人,尤其是詩人,幾乎都經歷了生存的磨難。他們幾乎用畢生的辛酸和眼淚,去煆造一篇篇震古爍今的文學。而光環,往往都出現在他們因貧困而死亡之後。

高牆內,荒蕪的杜甫,在旅游熱的今天還這麼凄凄慘慘,實在讓人感嘆命運對杜甫的不公。



(杜甫墓所在的杜樓村)



(鐵柵門鎖著的城關三中,一代詩聖的墓地就這樣深深地鎖在裡面)



(孤寂的杜甫墓游人稀少,)



(詩聖墳頭上的野草與野花,還相伴著千古詩魂)



(杜甫祖父祖審言的墳墓)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