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風景原創:莫斯科的明珠:新聖女公墓,俄羅斯精英的集合地

作者: WXCTravel

導讀馬戲大師與喜劇電影大師尼庫林,前蘇聯人民演員。長時間擔任著名的莫斯科老馬戲團的藝術指導,現在的藝術指導是他的兒子。他的墓碑是一身戲裝,好像是在演出中間的休息時間,愛犬也在陪伴他。 (#02) 莫斯科: 日出, 6:00 ;日落, 20:58;歷史平均溫度:48F (9C)。 新聖女公墓與新聖女修道院相鄰,裡面埋藏著近三萬個靈魂。這裡曾經是教會上層和貴族的葬身之地,但從1923� ...

馬戲大師與喜劇電影大師尼庫林,前蘇聯人民演員。長時間擔任著名的莫斯科老馬戲團的藝術指導,現在的藝術指導是他的兒子。他的墓碑是一身戲裝,好像是在演出中間的休息時間,愛犬也在陪伴他。


(#02)

莫斯科: 日出, 6:00 ;日落, 20:58;歷史平均溫度:48F (9C)。

新聖女公墓與新聖女修道院相鄰,裡面埋藏著近三萬個靈魂。這裡曾經是教會上層和貴族的葬身之地,但從1923年起,這裡便成了名人公墓,長眠著眾多對俄羅斯做出貢獻的精英人士。如今想在這裡得一墓穴由不得買主,即使是腰纏萬貫的貴族。

公墓很大,古木蔥蘢,綠樹遮蔭,鮮花競開。這裡沒有墓地的陰森恐怖,沒有沉悶的寂寥。放眼望去,一座座墓碑風格各異,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雖然墓碑上刻的是俄文,但你可以從碑雕的設計上去吟讀屬於每座墓碑的故事,去感受俄羅斯特有的墓園文化。許多雕塑都是藝術精品,像一個巨大的露天雕塑藝術園地。走在這樣的公墓裡,體味到的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對生命的緬懷或回顧,和新生命的開始。

眾多的俄羅斯精英們長眠於新聖女修道院的公墓裡。政治家如赫魯曉夫,莫洛托夫,葉立欽,曾訪問中國的米高楊;文學家果戈裡,契可夫,馬雅可夫斯基,高爾基,法捷耶夫,奧斯托洛夫斯基等;音樂家蕭斯塔科維奇,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等;還有斯大林的夫人娜傑日達,中共早期領導人王明夫婦,戈爾巴喬娃;芭蕾舞蹈家烏蘭諾娃;眾多的軍隊將領,英雄卓婭和舒拉等等。俄羅斯人把對英靈的追悼,化作美麗而豐富的藝術形式。每一座墓碑都以完美的造型,向來者訴說故人生前的故事。

新聖女修道院公墓自19世紀末建成以來,逐漸成為克裡姆林宮牆下陵墓之外,莫斯科知名度最高的陵園景點,也是中國游人最愛光顧的地方之一。



(#04)

肖斯塔科維奇13歲進入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同時學習兩門主科──鋼琴與作曲。19歲時的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作品第10號)由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指揮家之一布魯諾·瓦爾特指揮俄羅斯境外首演,引起了國際樂壇的注意。令他享有世界聲譽的是他在列寧格勒保衛戰期間,在戰火和飢餓之下寫作的《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

1941年希特勒以32個步兵師、4個摩托化師、4個坦克師和一個騎兵旅,還有6000門大炮、4500門迫擊炮和1000多架飛機猛烈進攻列寧格勒。肖斯塔科維奇參加了保衛列寧格勒的志願消防隊(以後會介紹列寧格勒保衛戰),成為一名優秀的消防隊員。《列寧格勒交響曲》就是在最初的嚴酷日子裡寫成的。列寧格勒被圍城900天而沒有淪陷,城中男女老少都行動起來保衛城市。全體軍民僅靠北部的冰凍雪原的有限補給維持著,有幾十萬人凍餓而死。

1943年,全程參與抗戰的肖斯塔科維奇寫下了描寫列寧格勒頑強抵抗的《第八交響曲》,在德軍炮聲中進行了首演。盡管樂團成員很多都已經犧牲在火線上,人員殘缺不全,仍然極大的鼓舞了前線軍民。很短的時間裡,《第八交響曲》就傳遍了反法西斯戰場。 l944年 4月2日在美國初演,當時曾有一百三十四家美國電台,九十九家拉丁美洲電台,以及加拿大、夏威夷群島、意大利、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電台轉播了這場音樂會。美國輿論界對這部新交響曲評價很高,1945年當全美國為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逝世致哀時又演奏了《第八交響曲》的第一樂章。

肖斯塔科維奇還曾為許多著名影片作曲,包括《牛虻》,《青年近衛軍》,《攻克伯林》,《易北河會師》等。

肖斯塔科維奇的巨大貢獻和名望,卻不能保證他自身的安全。二戰以後,他的作品經常因為“資產階級情調”,“西方自由化傾向”在蘇聯被批判,多次被迫做檢討。作曲家有一個應付批判者的訣竅:每當“炮火隆隆”時,他就趕緊“創作”出一部極端革命的作品,任何人一聽就知道他在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國家,然後領導就讓他過關了。也是他才高八鬥,才可以很快創作出符合官方口味和需要的作品,得以自保平安。

這樣的人物,怎麼能不去瞻仰一番?仔細的找了一大圈(幾萬個墓碑啊),最後終於找到了。大師的墓碑低調平凡,沒有塑像(所以難找)。不像那些軍官們,都把自己的光輝形像搞的巨大無比。但是,創作出許多不朽作品的大師是不會被人遺忘的,盡管他的墓碑是那樣的不起眼。



(#07)

卓婭和舒拉:看到這兩座墓碑的時候,心情有點激動。那本由英雄的母親撰寫的《卓婭和舒拉》,曾在1950-60年代風靡中國。師長一輩對英雄姐弟非常敬佩,小時還經常聽到她們的故事。這次能有機會來到英雄的安息地,也是一個必看之地。

卓婭和舒拉20世紀20年代出生於蘇聯的一個普通勞動人民家庭。在父母的傾心教育下,姐弟倆從孩提時代起就逐步養成許多優良品質:尊重長輩,樂於助人,學習勤奮,積極勞動,熱愛生活,興趣廣泛等等。1941年,德國法西斯背信棄義入侵蘇聯。還在讀中學九年級的卓婭辭別母親,自願加入游擊隊,走上保衛祖國的崗位。在經過短期培訓後,她和戰友們一起深入敵占區埋地雷,燒敵營,表現機智勇敢。

後來,她在燒毀敵人的馬廄時不幸被捕。凶殘的德寇對卓婭進行了種種摧殘和侮辱:長時間嚴刑拷打她,並逼迫她身著單衣,赤裸雙腳在雪地上跑動……堅強的卓婭承受住了所有非人的折磨,拒絕回答德寇的問題,沒有泄漏游擊隊的任何秘密。一無所獲的敵人惱羞成怒,絞死了卓婭。

弟弟舒拉從小就與姐姐感情深厚,他在卓婭犧牲後,懷著為姐姐報仇的決心進入了烏裡揚諾夫斯克坦克學校參加培訓。不久,他駕著坦克奔赴前線,奮勇殺敵。在戰場上,他鎮定勇敢,表現出色,屢建功勛,先後獲得衛國戰爭一級金質勛章和紅旗勛章。最後在1945年4月,二戰勝利前夕,不幸犧牲在前線。

卓婭的雕塑再現了她悲壯犧牲的情景。那是不忍目睹的慘景,一個年僅十七歲的花季少女,手腳被捆綁,德軍在對她上絞刑之前不僅強暴了她,而且在她犧牲後割去了她的一個乳房。她的英勇事跡傳到最高統帥部,並傳遍衛國戰爭前線後方。最高統帥部下令,任何部隊在面對殘忍折磨殺害女英雄的這支德軍部隊時,不惜代價全數消滅,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或俘虜!

戈爾巴喬娃,她在這裡大概不是因為她丈夫,而是自己的貢獻



(#18)

歌唱家夏裡亞賓



(#38)

這座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公墓飽含著濃厚的俄羅斯文化韻味,墓主的人格身份與墓碑雕塑的巧妙結合,使來參觀的各國游客總是給予無盡的贊美。蘇聯解體後,國家撥款急劇減少,新聖女公墓也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這裡已沒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埋葬新去世的名人了。現在,許多富有的俄羅斯新貴想通過捐助巨款,使自己也能埋在新聖女公墓。這種想法遭到了幾乎全體國民的反對。在有些地方,金錢並不是萬能的。

新聖女修道院與新聖女公墓都是免費開放,上午10點到下午6點。如果有導游索要門票費用, 可能是私自收費。公墓內有人兜售出版物, 也有收費導游帶人去看名人墓, 但是遠不如自己去探索。

莫斯科還是"大國"氣派, 到處只見俄文。在莫斯科大街上, 99%的人不講英文。但是, 在這裡, 來的人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一多半可以講一些英文。所以, 看到什麼特別的, 就問別人"這是誰?" 門口有一個大牌子, 標出了約200個名人的墓碑位置(有兩萬多墓碑哪),但都是俄文。還是先認真做作業, 大概知道誰在那裡, 要看誰, 再仔細去尋找。

篇幅所限,為原文節選。要看其余40張圖片和相應文字,請去鏈接:http://www.chuchairen.com/2009/08/post_109.html


精選遊記: 莫斯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