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旅游攻略——教你怎樣花最少的錢玩得最痛快

作者: 被寵壞的小丫頭

導讀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常熟概況 常熟市位於江蘇東南部,是江蘇省轄縣級城市,常熟以悠久的人文歷史、秀麗的山川景色、豐饒的物產資源享譽江南。1986年被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又先後獲 “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今天,我就著重介紹一下,怎樣在常熟玩得開�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常熟概況

常熟市位於江蘇東南部,是江蘇省轄縣級城市,常熟以悠久的人文歷史、秀麗的山川景色、豐饒的物產資源享譽江南。1986年被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又先後獲 “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今天,我就著重介紹一下,怎樣在常熟玩得開心又省錢。

一住

到了常熟,首先要解決的是住,一定要選個環境好,價錢適合自己的酒店。筆者鄭重推薦常熟“四季美家”賓館,原因何在?別著急,待我慢慢道來。常熟四季美家賓館是一個綠色、時尚、溫馨的經濟型商務賓館,在攜程網上訂房均價為120元,檔次相當於如家快捷酒店。而且,此賓館位於常熟虞山腳下,也就是位於常熟市中心繁華地段,很容易找到的(地址:常熟虞山鎮北門大街48號),出行交通十分方便,周邊商場購物便利,與常熟新地標“虞景文華” ——以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為主的時尚商業廣場僅一牆之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住宿在此賓館可免去30元游覽虞山城門的門票費用(早上7點前),晚上休息前還可在虞山腳下的“亮山工程”下散步休憩。(筆者心得:金融危機下,省錢才是王道。讓我們花最少的錢,玩得最痛快。

二玩常熟簡稱“虞”,得名於十裡虞山,虞山半麓入城,倒映在尚湖之中,相映增輝;琴川河穿城而過,雅園幽巷點綴其間,構成了山、水、城、園融為一體的獨特風情。所以,虞山和尚湖是我們必去的旅游景點。虞山海拔261米,長6400米,東端蜿蜒入古城,素有“十裡青山半入城”之說。其西南險峻,東北平緩,滿山蒼松翠柏,名花珍禽、幽洞深澗,寺宇園林,名人墓葬分布於山麓之間。說到了虞山,就不能不提到尚湖。臨山孕湖,與古城渾然一體,含山川之秀,彙城鄉之交,得天獨厚,自然美色與人文景觀相融合,氣像開闊,內涵豐實。除了上述的兩個景點外,舜過泉、四高僧墓、讀書台、桃源澗也都是值得一去的常熟著名旅游景點。(筆者語錄:我是住宿在“四季美家”賓館的,前一晚就調好鬧鐘, 7點前游覽虞山城門(省下30元,嘿嘿),接著就參觀虞山國家深林公園,嘿嘿。不過,如果您不想太勞累的話,可以選擇索道上山。因為時間緊湊,中午時分,匆匆填飽肚子,我便轉戰尚湖。尚湖很大,比較有野趣,但不像杭州西湖那麼有人文歷史。在湖邊品品茶,散散步,享受一下悠閑時光和清新空氣是不錯的選擇。)三吃來到常熟,當然是要品嘗常熟的地道美食了。鴨血糯、雞頭米、酒釀餅、臭豆腐干、桂花栗子羹,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傳統小吃。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我最喜歡的常熟傳統名菜——叫化雞,是一家叫“王四酒家”百年老店的看家菜。那天我叫的是半雞半蹄,88元。把半個雞和半個蹄髈用錫紙包裹起來,再裹上一張荷葉,最外面再塗上黃泥,然後高溫煨烤後,剝掉泥巴便成。叫化雞烤得很香很嫩,入口即化,真是名不虛傳啊。

以下是我的旅游行程安排,供大家參考。

周一下午5點到的常熟,直接打車去“四季美家”賓館(車資12元),由於之前已經在攜程網預定了房間,所以只需登記一下,就直接入住了,省去很多瑣碎事。入住賓館,感覺很不錯,推窗與十裡虞山最美風景相伴;綠水青山盡收眼底。

由於一天搭車很是勞累,入住後就立刻洗了個熱水淋浴,上床休息了大概一個鐘,覺得肚子餓了,就咨詢了一下賓館的前台,找吃的去了。由於虞景文華廣場就在賓館的旁邊,所以我也就選擇在廣場內吃了點東西,然後就隨便逛了逛,不得不說,這邊的夜景很美。

8點左右回到賓館,上床就寢,准備明天起個大早,嘿嘿。

周二,6點35分起床,梳洗完畢,立刻就往虞山城樓奔去,瀏覽完城門樓,我直接就登虞山,去參觀各個景點,緊接著就“轉戰”尚湖。雖然辛苦了點,但很充實,呵呵。傍晚6點30分,返回賓館。繼續到“虞景文華”去覓食兼shopping。裡面有各大知名品牌,對了,我還看到有“星巴克”。再一次贊美這裡的夜色,真的很美。

周三,我是特別安排來品嘗小吃的,別見怪,我的信念就是“美食大過天”。8點從賓館出發,把看到的小吃全品嘗了一遍。哈哈。下午兩點,返回賓館,退房,繼續下一站的旅程。

上面是我的常熟旅程,由於時間太緊,行程有些緊湊,如果各位時間允許的話,可玩得太輕松盡興些。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精選遊記: 常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