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前蘇聯金色俄羅斯

作者: Sun2005

導讀春節的俄羅斯之旅,初二一早抵達虹橋機場趕07:45的CA1858航班到北京(回來後查到東航也有航班從浦東機場直飛莫斯科),再從北京搭13:45起飛的CA909航班,即便是俄羅斯比北京時間早5小時,下飛機後已是莫斯科時間16:55,從見面伊始導游就不斷灌輸俄羅斯的人是多麼的懶散和緩慢,請各位游客千萬耐心耐心再耐心。單申請俄羅斯的簽證要1400.00¥,而通過旅行社的落地簽不� ...

春節的俄羅斯之旅,初二一早抵達虹橋機場趕07:45的CA1858航班到北京(回來後查到東航也有航班從浦東機場直飛莫斯科),再從北京搭13:45起飛的CA909航班,即便是俄羅斯比北京時間早5小時,下飛機後已是莫斯科時間16:55,從見面伊始導游就不斷灌輸俄羅斯的人是多麼的懶散和緩慢,請各位游客千萬耐心耐心再耐心。單申請俄羅斯的簽證要1400.00¥,而通過旅行社的落地簽不咎是一個降成本的選擇。辦理完入境手續到達莫斯科(Moscow)葉卡捷琳堡市中心毗鄰中國大市場(可惜不久之前已經被我喜歡的普京勒令關閉了)邊的賓館時,由於時差的關系,雖然莫斯科時間才晚上八點多,但是充滿渴睡的身體已經早早的爬到了床上。據說這個賓館是為1980年舉辦二十二屆奧運會而興建的,當時的蘇聯為這個第一次在社會主義舉辦的奧運會耗資巨大達到90億美元,充滿諷刺意味的是中國運動員因為美國提出蘇聯1979年聖誕節前夕出兵入侵阿富汗所以抵制參加本屆奧運會的理由,也選擇放棄前往莫斯科的機會,從而使1984年的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次參加並走向世界的開始。莫斯科匆匆的男男女女們一臉嚴肅穿過賓館旁的捷徑趕去上班,而我踩著綿軟而干燥的白雪,在零下十幾度的早晨悠閑的繞著賓館邊色彩繽紛、尖頂聳立的教堂消磨時間。按照俄羅斯的時間安排,早上10點才是我們行程正式開始。在一個藏在內地很常見的家屬院樣式的中餐館早餐後,開始了我的金色俄羅斯之旅。第一站是瞻仰世界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參觀列寧墓,在紅場地下的空間低低的,窄窄的,慢慢的走完全程也不超過10分鐘的四方空間中,英俊帥氣的衛兵在花痴的我的注視下微微有點害羞,但是還是盡職的作出了催促我盡快出去的手勢。地面全部由條石鋪成,面積只有9.1萬平方米(遠遠小於上海人民廣場的14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的紅場古老而神聖。這個俄羅斯的精神中心其實建於15世紀,當時沙皇伊凡三世下令拆除克裡姆林宮外圍的木牆,改為市場,從而得名“托爾格“(即“集市廣場“)。1662年改名為“紅場“(古俄語意為“美麗的廣場“。)後一直沒有人能撼動過她政治像征的地位。紅場西側的列寧墓頂是個主席台,閱兵時領導人其實是踩著列寧的玻璃棺材進行觀禮指揮的。在列寧墓與克裡姆林宮紅牆之間,有12塊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捷爾任斯基等前蘇聯政治家的墓碑(斯大林的遺體最初也在列寧墓裡,1962年10月31日移出列寧墓改葬在後面),列寧墓的建築師是舒謝夫(1873-1949),前蘇聯科學院和蘇聯建築科學院院士。紅場南邊是莫斯科最經典像征的瓦西裡大教堂,這座教堂中間是一個帶有大尖頂的教堂冠,8個帶有不同色彩和花紋的小圓頂錯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圍,再配上九個金色洋蔥頭狀的教堂頂,讓人過目難忘;北側是國家歷史博物館(建於1873年,也是莫斯科的標志性建築)。東面是建成於1893年的世界知名十家百貨商店之一古姆商場(也是著名的博物館商場),極具歐洲古典風格的米黃色建築和旁邊色彩瑰麗的教堂和諧地組成紅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在這個有2個長廊相隔三層的商場裡,世界頂尖的奢侈品牌幾乎都可以找到,而我只能在商店一樓中間的噴水池旁,花了50盧布買了一個蛋筒,呵呵,也算是在這個豪華的所在消費過了。紅場附近還有為紀念二戰勝利50周年而建造的二戰英雄朱可夫元帥的雕像,以及無名烈士墓,可惜我對前蘇聯歷史興趣實在一般般。

吃過午飯後參觀俄羅斯國家的像征、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歷史瑰寶及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的克裡姆林宮(“克宮”的原意是“城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護遺產),她位於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圍牆長2235米,厚6米,高14米,圍牆上有塔樓18座,參差錯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宮牆上,其中最壯觀、最著名的要屬帶有鳴鐘的救世主塔樓,5座最大的城門塔樓和箭樓裝上了紅寶石五角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克裡姆林宮紅星。克裡姆林宮始建於1156年,最早是一座木牆的城堡,後來改築為石牆,15世紀莫斯科成為首都後,再次擴大為磚砌的粉紅色宮牆。克裡姆林宮的主要部分建於14~17世紀。15世紀末成了國家政權和宗教權力的所在地。1918年,莫斯科重成為首都,克裡姆林宮則成了最高權力機關的工作地點,前蘇聯黨政中央機關一直在此辦公。從1991年起,俄羅斯總統及其辦公廳的部分工作人員占用了克裡姆林宮的一號樓。總統官邸總共有567個房間。一號摟第三層為辦公的地方,有娛樂室、辦公室、臥室、兩個圖書室和兩個小劇場。克裡姆林宮作為俄羅斯這個大國的權力中心,曾引起人們無限的尊崇與恐怖,同時也引起人們的好奇。在斯大林時期,克裡姆林宮門禁森嚴,1955年起才開放讓市民參觀。宮內有士兵禁止靠近的建築群中,就有著那位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的俄羅斯第五屆總統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的辦公所在。宮中前蘇聯部長會議大廈、前蘇維埃最高主席團大廈、克裡姆林宮會議廳和大克裡姆林宮最為重要。前蘇聯部長會議大廈平面為三角形,有巨大的綠色圓頂,建於高大的基座之上。大克裡姆林宮是朝莫斯科河有3列高窗的漂亮建築,由古老的安德列夫斯基大廳和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基大廳聯結而成。寶石大廳以精美的裝飾別具一格,牆邊豎立著許多有華麗浮雕的螺旋柱。宮殿西側為一列別致的房間和冬季花園,有600多個各具特色的房間。允許參觀的部分包括位於克裡姆林宮中央的索皮爾娜雅廣場,大伊凡鐘樓高81米,曾經是莫斯科最高建築。離鐘樓不遠公園廣場上陳列著的“炮王”和“鐘王”,據稱是世界最大的鐵炮和鐵鐘。炮王鑄造於公元1586年,炮身比一般的炮要大得多,重40噸,炮口的直徑達0.92米,炮前陳列有四個堆在一起的炮彈,每個就重兩噸,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因為太重,一直沒使用過(還有個說法是炮彈比炮筒直徑大)。鐘王高5.87米,直徑5.9米,重約200噸,於1735年11月20日鑄成,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鐘壁上鑄有精美的塑像和圖飾,據說凍掉下來那塊重11.5噸。克裡姆林宮北角有古兵工廠,現為兵器陳列館;南角是古武器官,現為武器博物館。廣場後面矗立著四座建築精美的教堂:十二使教堂、聖母升天教堂、天使報喜教堂和聖彌額爾教堂(教堂的命名是根據進門後牆上右手第一副聖母像右邊的那副油畫內容而來)。它們分別建於15、16世紀,是俄羅斯與意大利的建築師們,把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與俄國東正教精神揉合起來的精心傑作。聖母升天教堂巍峨壯觀,一直是俄皇舉行加冕大禮的地方。教堂裡畫滿了聖經故事的壁畫,掛著用黃金作框架的神像,點綴著細工鑲嵌的壁飾,抬頭仰望,令人眩目。天使報喜教堂是沙皇受洗禮與行大婚禮的地方,有9個金頂,魅力非凡。聖彌額爾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歷代帝王的墓地。1812年拿破侖入侵,這些教堂曾遭到破壞,聖母安息教堂甚至被當作馬廊使用。歷經滄桑,幾度修復,今天看到的是煥然一新的金碧輝煌。

出了克裡姆林宮後參觀的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頗有傳奇意味,大教堂原是為紀念1812年抗法戰爭勝利而建的,1831年完成設計,8年後奠基(俄羅斯人干活相當扎實,教堂內的雕塑就做了17年,壁畫描了23年)。室內的壁畫與聖像畫經過細心雕琢的裝潢,制造出壯闊的空間感。莊嚴的壁畫和聖像畫描述著拿破侖戰役與東正教的勝利。1887年才啟用的這座大教堂是莫斯科最大的教堂,有5個鍍金的蔥頭狀圓頂,中央圓頂高102米。十月革命後,莫斯科市政府於1931年炸掉了這座珍貴的古建築,打算在原地造200余米高的蘇維埃宮,僅頂上的列寧塑像就高達40米。但是打了地基後發現設計有重大缺陷,只好停工。據說赫魯曉夫(也許是其他人,但總歸是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別出心裁地要求蓋座露天游泳池,而且要使這座游泳池的水大冷天要熱得冒蒸氣,可是不幸的是維修了數次都無法解決游泳池漏水的毛病。蘇聯政治巨變後,莫斯科市政府於1994年決定在原址重建基督救世主大教堂,花了3億美元和6年時間,總算讓歷史回到1931年。大教堂邊上有座橋,站在橋上的我在夕陽的籠罩中眺望對面那座位於運河及莫斯科河彙流處彼得大帝的雕像,一條被抬起來的高高在上的船,大帝拿著圖紙站在船頭。旁邊和下面有諸如船帆、繩子之類的東西,揮舞著紙卷軸像征他擴張領土建設都市的雄心壯志,這是莫斯科市長盧日柯夫花了11億盧布命令雕刻家設計建造的,高56公尺,不過諷刺的是,這座雕像成為新布爾什維克黨威脅政府的籌碼,他們曾揚言如果將列寧陵寢從紅場上移走,將炸掉這座雕像以示報復,哈哈!

晚上乘火車赴聖彼得堡(St Petersbug),四人軟臥包廂的火車不如埃及火車的設施齊備,但能翻起的下鋪設計的還算精巧,潔淨的枕套、被套讓人在蕩漾的車上昏昏睡去。早上6點左右就抵達了聖彼得堡。黑燈瞎火的來到一家中餐廳早餐後天色依舊昏暗,好在賓館還算貼心的允許我們先入住歇歇。在清冷的早上拂面而來的波羅的海的海風吹拂下,踏入的聖彼得堡是座曾承載著復興之夢的城池,風光迤儷,河流縱橫,橋梁眾多,被稱為“北方威尼斯”,是彼得大帝用夢想建造的傑作。從彼得大帝時代就積澱下來的貴族氣息使她成為俄羅斯最歐化的城市,被普希金贊頌為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窗口”。無論是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冬宮,還是典雅豪華的皇家園林夏宮與皇村,或者是喀山大教堂和伊薩基耶夫斯基大教堂,都讓人感到貴氣逼人。與600多公裡以外的莫斯科相比,聖彼得堡更具有皇家風範,事實上從彼得大帝時期到十月革命的200年間,聖彼得堡一直都是俄羅斯的首都。

由著名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建於1754年至1762年的冬宮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物,這個18世紀中葉建造的俄羅斯著名皇宮曾經是沙皇的宮殿和住所,1922年起改作國立艾爾米塔日博物館。其完整性與華麗程度都令人印像深刻,裝潢豐富,窗上飾框及浮雕裝飾給人以力量,圓柱有規律的排列,牆表面由白色、綠色相間配合,使長長的外觀形形色色,生動起來。綠色圍牆金色裝飾的冬宮呈現封閉長方形,三層樓房的宏偉建築外牆四面各具特色,面向宮殿廣場的中央稍微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神巨像,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嚴格統一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制品裝飾,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御座大廳(又稱喬治大廳)的御座背後,有用4.5萬顆彩石鑲嵌成的一幅地圖。冬宮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巴黎盧浮館、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之一。該館最早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日(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冬宮收藏有世界各國的藝術品,油畫、雕像、地毯、家具、工藝品等一應俱全,內有400個展廳和陳列室,其中古希腊的瓶繪藝術、古羅馬的雕刻藝術和西歐藝術三部分藏品在世界收藏界享譽盛名。油畫則包括14-20世紀700年的跨度,其中達·芬奇、畢加索、拉斐爾等的作品均有收藏。世界留傳至今的達芬奇的油畫總計不過十幅,《戴花的聖母》和《聖母麗達》就陳列在這裡。拉斐爾的《科涅斯塔比勒聖母》和《聖家族》、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品《蜷縮成一團的小男孩》,都是該館的珍品。博物館的珍藏數量浩瀚,據說若想走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所有開放的展廳,行程約計22公裡之長,每間房間中不同風韻的督查老太太為這些讓人流連忘返的珍品添了一抹亮色。特別是晚上在冬宮HERMITAGE THEATRE花980¥看的《SWAN LAKE》絕對是美奐美侖,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藝術修養讓人敬仰……

冬宮廣場的氣魄和規模同樣令人吃驚,它的全部建築非常和諧。所有建築物,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建築師用不同風格建造的。為紀念戰勝拿破侖,在廣場中央樹立了一根亞歷山大紀念柱,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 噸,用整塊花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頂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這是戰勝敵人的像征。至於聖彼得堡其他著名的諸如獅身人面像、極具俄羅斯古典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和十月革命時期建築的特色的瓦西裡島古港口燈塔,海軍總部大廈以及由普希金的抒情詩而得名的青銅騎士像等,都是在零下十幾度的室外或眺望或環繞參觀,以及設計非常巧妙,僅用馬匹雙腿著地,支撐著整座雕像的重量,比一般的三腳或雙腳加尾巴著地要更具有設計難度的尼古拉一世紀念銅像等。震撼是有,但在室外也是真的冷!

彼得堡郊區的俄羅斯皇室夏季行宮—夏宮(上下花園)誕生於18世紀初,獲名“彼得格夫”又稱彼得宮,坐落在芬蘭彎南岸的森林中,距離市區29公裡。始建於1714年,建築豪華壯麗,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主要建築有:大宮殿、夏花園、瑪爾麗宮、奇珍閣、亞歷山大花園和茅舍宮等。上花園占地15公頃,比下花園高出18米。樹木,草坪呈幾何狀排列,縱橫交錯,其間池水瀲灩,景像開闊。有著名的尼普頓噴泉。大門外不遠處,就是聖保羅信使教堂,在上花園的大宮殿內外裝飾極其華麗,兩翼均有鍍金穹頂,宮內有慶典廳堂、禮宴廳堂和皇家宮室。大宮殿前是被稱作大瀑布的噴泉群。這裡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淺浮雕,150個小雕像,64個噴泉及兩座梯形瀑布。在噴泉群一個大半圓形水池的中央,聳立著大力士參孫和獅子搏鬥的雕像,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噴泉。塑像高3米,重5噸。參孫雙手把獅子的上下顎撐開,泉水從獅子口中衝天而出,水柱達22米,是全宮最大的噴泉水柱。它像征俄國在1700年-1721年北方戰爭中的勝利。 大瀑布有參孫運河直通海灣。運河兩岸有32個大理石石杯,排成兩行,噴泉從杯中飛濺。水源則來自附近的巴比貢山(海拔100米)。

下花園依傍大宮殿呈扇形向芬蘭灣展開,並以大宮殿前的水道為界分為東、西對稱的兩部分。占地102.5公頃,有150個噴泉,2000余個噴柱。其中有兩個梯級瀑布,東有棋盤山瀑布,系以黑白大理石沿坡鋪成棋盤形台階,最高的泉口飾有3條中國龍,水流兩旁皆立有希腊天神大理石雕像。偏西的海邊有瑪爾麗宮,宮高兩層,規模不大,但裝飾豪華,是沙皇私人起居之處。四周環水,僅有小橋通行。奇珍閣坐落在下花園西側,為沙皇接見俄國名流的場所。蒙普拉伊宮在下花園的東部,該宮僅有一層,是彼得大帝親自設計的。彼得大帝常愛在其平台上遠眺大海。宮內有其搜集的170余幅繪畫,多為荷蘭畫家的傑作。彼得宮中有金字塔噴泉、太陽噴泉、橡樹噴泉、小傘噴泉,羅馬噴泉、亞當噴泉、夏娃噴泉等。每當噴泉全部開放,如銀河飛濺,引人入勝。每年5月至11月為對外開放時間,並於8月份舉辦傳統的噴泉節,各種造型的噴泉爭奇鬥巧,噴珠吐玉。園內還裝置了無數有趣的噴泉。若不慎踩中有傳感器的石子,水柱便會由四面八方噴射在你身上。據說這個噴水池是彼得大帝閑來無事時,用來戲弄大臣的。前面還有花果樹噴泉,泉水從人工的奇花異草中噴出,也一樣暗藏有噴水的機關。還有一個超重便會噴水的噴水椅。這些反映出彼得大帝復雜性格中孩子氣的一面。可惜我在這冰凍三尺的季節看不到動感的流水,只有廣場上被防凍的木箱子包裹著的一個個佇立物。

聖彼得堡發源地—彼得大帝建的彼得保羅要塞坐落在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築。該要塞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後幾經擴建,建成了這座六棱體的古堡及其他軍事設施。棱堡中有3000門大炮。從18世紀起,每日中午12時,納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發空爆彈,向全城居民報時,這一習俗流傳至今。1718-1917年,沙皇把該要塞作為國家監獄,它厚實的牆壁裡築有許多暗炮台,以及陰暗、潮濕的單人囚室。歷史上許多著名的革命志士和民主主義者,如車爾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高爾基等,被囚禁於此。只要沿著昔日的監獄走廊,透過獄吏的監視孔看一下囚室,仍可感受到當年的恐怖場景。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為起義軍的司令部;按照列寧指示,在棱堡的旗杆上懸掛著一盞明燈為號,使巡洋艦“阿芙樂爾”號炮轟冬宮,從而掀起起義怒潮。十月革命另外一個重大主角“阿芙樂爾”巡洋艦造於1900年,艦長124米,寬16.8米。“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在羅馬神話裡,“阿芙樂爾”是司晨女神,它喚醒人們,送來曙光。1916年,它因作戰受損被送到造船廠去修理。在布爾什維克黨和船廠工人的影響下,水兵們提高了階級覺悟,逐漸趨向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艦上的全體官兵按照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將艦開到尼古拉耶夫橋。上午10時,列寧以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起草《告俄國公民書》,在“阿芙樂爾”艦上向全國廣播。爾後,晚上9時45分,“阿芙樂爾”號按照信號,向冬宮發射了第一炮,揭開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衛國戰爭中法西斯德國進攻列寧格勒時,艦上九門大炮被拆下部屬在城市外圍,組成“波羅的海艦隊獨立特種炮兵連”,扼守陣地。留在艦上的水兵們,用留下的一門主炮積極作戰。後因情況危急,軍艦自沉於港灣中。戰後被打撈出來,1944年被修復。1948年根據列寧格勒市蘇維埃執委會的決定,它被作為軍艦博物館,永遠地固定在涅瓦河上。現在該艦被政府移交給旁邊的納希莫夫海軍學校。附近的聖伊撒基耶夫大教堂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薩的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整個建築可同時容納1.2萬人教堂於1818年開工,1858年完工,歷時40年,用工44萬人。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成雙排托起雕花的山牆。每根石柱就重120噸。四面的柱廊建完後砌牆,再豎起上層的細石柱,最後覆蓋上圓頂,整個建築蔚為壯觀。大教堂外牆用灰色大理石貼面,內部裝飾用了大理石、斑岩、玉石、天藍石等材料,裝飾用黃金就達410公斤。其中僅穹頂外部鍍金就用了100公斤黃金。教堂自1858年建成後,一百多年來沒有重新鍍金,但穹頂依然光彩奪目。大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嚴重破壞,戰後用了20年才修復。現在光潔的花崗岩石柱上仍彈痕累累,但沒有進行修補,目的是讓後人不要忘記過去。涅瓦河左岸俄羅斯第一座為女子而建的女子貴族中學-斯莫爾尼宮藍白相間高貴典雅,修道院教堂建於1748年,位於由修女住所、食堂、圖書館、修道院住持的臥室、四角四個小教堂圍成的十字形中,可惜我進去問守門俄羅斯大媽裡面洗手間位置的時候,被大媽粗暴的趕了出去,氣憤之至啊!滴血大教堂是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進分子殺害而建。教堂所在地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維斯基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案發地點。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歷史上被稱為“農奴解救者”。由於亞歷山大二世在其26年的統治期間給俄羅斯帶來了許多的貢獻,所以刺殺的行動引起全國上下的不滿與指責。為了懷念這位為人民而犧牲的仁君,故在其出事地點,興建了這座具有特別歷史意義的紀念堂。按當時的設計要求,它必須充分體現俄國風格,所以建築師巴爾蘭德以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裡升天大教堂為藍本,藝術設計靈感主要來源自莫斯科雅拉斯拉夫斯基火車站的建築風格及紅場上的瓦西裡升天教,整體建築結構來自於修道院院長大司祭伊格納奇依的構想。據傳說,大司祭伊格納奇依在睡夢中顯現出這座未來教堂的設計藍圖。1883年9月14日舉行奠基典禮,歷經24年的興建工程,直到1907年8月19日正式完工,教堂內部嵌滿了以舊約聖經故事為體裁的鑲嵌畫,與瓦西裡升天大教堂相比她的外貌更加美麗、更加生動。喀山大教堂是根據沃羅尼欣的設計於1801~1811年建成的,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當時帝國風格的特征。教堂最顯著的特征是它有一個呈半圓形的柱廊。柱廊的後面露出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建築師在設計這座教堂時遇到不少困難。其中之一,就是東正教要求教堂必須面向東方;受地理環境的制約,教堂只能以它的側面對著主要大街。建築師們采取了把側面設計得十分壯觀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因為人們一看氣度非凡的柱廊,就忘記了這不是教堂的正面。這種處理方法極其大膽,富有特色。高大的圓頂居中聳立在一排排圓柱上空,圓頂有70米高。大教堂正面的浮雕、北面柱廊上的雕刻、殿內裝飾和油畫均出自名家之手。喀山大教堂的內部不大像一般的教堂,而更像一座宮殿。它明亮、輕快,以柱列分隔的長形主堂高大寬敞,中央穹頂輝煌華麗,仰視可見一幅聖母圖,周邊飾以聖經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畫。喀山教堂名稱來自於教堂內所供奉的喀山聖母像。當恐怖伊凡的軍隊突擊喀山時,在烽火中發現了這尊聖像畫。由於喀山聖母像不斷地傳出顯靈的事跡,故成了俄羅斯東正數教徒最敬奉的聖像之一。1612—1613年之間當由德特裡·玻扎爾斯基公爵所組成的民兵,在解救被波蘭軍隊所占領的莫斯科的戰役中,亦帶著這塊聖像畫。在喀山聖母的庇護之下,與波蘭軍隊的交戰得到了空前的勝利,從此聖像畫被視為俄國軍隊的守護神。1710年從莫斯科運送一幅無論在造型,或構圖上類似喀山聖母的聖像畫至聖彼得堡。當俄皇保羅一世訪問羅馬期間,曾下令於聖彼得堡的涅夫斯基大道上興建一座以羅馬的聖玻勒可萊·得·托裡彼得教堂為設計藍本的石造教堂。整個工程歷時十年。這是一座獨一無二的俄式禮拜堂,今日還能看到很多信徒圍繞著聖像虔誠的許願。大教堂在抗擊拿破侖的戰爭年代中,其宗教意義已退於次要地位。殿內存放過繳獲的戰旗和一些歐洲城市和城堡的鑰匙。1813年,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的靈柩被安葬在教堂北側祭壇。1837年在教堂前廣場上落成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德·托利統帥石雕像。至此喀山大教堂成了1812-1814年衛國戰爭的紀念館。

海軍部大廈側面正對著“十二月黨人廣場”。這一廣場是為紀念1825年12月在這裡發動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鬥爭而命名的。廣場上矗立著彼得大帝騎馬的塑像,也就是著名的“青銅騎士”,被普希金高度頌揚,由著名雕塑家法兒科內創作藝術佳作被安置在一塊巨石上,駿馬前腿騰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騎上,兩眼炯炯有神,目視前方。從任何方向欣賞這座塑像,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它的藝術魅力。塑像所在的廣場,過去被稱做“參政院廣場”,因為參政院過去就在這個廣場上,現在,它是歷史檔案館。俄羅斯偉大的詩人普希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都是在聖彼得堡度過,位於涅瓦大街與大馬爾斯卡亞街和莫伊卡沿岸街相交的地方有著一家2層的甜食店,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正是從這家甜食店喝完最後一杯咖啡,而直接奔赴決鬥地點“小黑河”的。二樓的文字咖啡館三角鋼琴旁,有普希金大理石半身像,牆上掛著多幅聖彼得堡的風景畫格調高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當年文學家們的文思激越和詩人最後的激情與浪漫。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等音樂家也都在這度過了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俄羅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與罰》也在這裡完成。涅瓦大街附近的國家東方藝術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是一所科學研究所,也是俄羅斯唯一的一座最完整地展示中亞、高加索、外高加索、哈薩克斯坦、布裡亞特、遠東、中東和非洲藝術的文化機構。博物館收藏的主要是俄羅斯著名收藏家的私人藏品、俄羅斯國家基金會和各機構轉給博物館的藏品,有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繪畫、雕塑、實用藝術品和裝飾品,還有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對北高加索、中亞、楚科奇等地進行的科學考察中發現的考古文物。博物館中還收藏有日本、中國、伊朗、印度、東南亞和中亞國家的豐富藝術品。“沒去過聖彼得堡,就沒有真正到過俄羅斯。”— 俄羅斯人是這麼說的……

PS:青銅騎士-普希金(查良錚譯):http://www.reeds.com.cn/viewthread.php?tid=10351

依舊從聖彼得堡搭火車回到莫斯科,在國民經濟展覽中心景區,大門口上有著著名的工農高舉鐮刀斧頭的豎立(被八一電影制片廠引為標志),其中各式各樣的展覽館圍繞著的是十五金人噴泉;誕生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歌曲的列寧山景區,有著毛主席那句著名的“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演講地莫斯科大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了紀念同一場戰爭,法國和俄國分別建立了凱旋門:法國是為了紀念1812年拿破侖率軍占領莫斯科;俄國是為了紀念1812年俄軍最終戰勝法軍,拿破侖率領的60萬大軍只余3萬多班師回巴黎。凱旋門和勝利廣場有著90M垂直深度的莫斯科勝利公園地鐵站讓人艷羨贊嘆!。

自1923年起成為作家果戈裡、契訶夫、法捷耶夫和奧斯特羅夫斯基,畫家伊薩克·列維坦,電影演員舒克申,芭蕾舞藝術家烏蘭諾娃,政治家赫魯曉夫、米高揚、葛羅米柯、勃列日諾夫的夫人,世界第一個太空人加加林,諸多的軍事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們最後歸宿的新聖女公墓,公墓裡每一墓碑都是一個雕塑藝術品,前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兼部長會議主席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的墓碑由黑白各三塊大理石互相交叉構成,中間是石雕頭像是由他特地留遺囑請生前的對頭,曾予痛斥的“從西方滲透進來進行思想顛覆”的現代藝術流派代表人物,蘇聯首屈一指的雕塑家恩斯特.涅伊茲韋斯內設計,逝世四年後才得以批准安裝;女英雄卓婭的墓碑雙手被緊縛在背後,衣衫破碎,挺著裸露的胸膛,雙腿微曲,頭高高的向後昂起。墓地裡唯一的一位中國人王明的墓是尊半身雕像,身穿中山裝,兩眼直視前方。旁邊是新聖母修道院,其中有建於1524年的斯摩棱斯克教堂,此教堂有5個圓頂,在陽光照耀下金光燦燦,與修道院棕色的圍牆和郁郁蔥蔥的古木輝映成趣。

在即將離開莫斯科的最後一刻終於見識了鼎鼎大名的莫斯科堵車現像,Shopping的計劃在一動不動的車裡中慢慢破碎,花了將近3小時走了1小時的路程,僅僅是因為去機場的路上有著一個莫斯科人喜歡的Shopping Mall而已,呵呵,伴隨著耐心耐心再耐心的嘮叨在耳邊嗡嗡的響起,我離開了金色、雪白的俄羅斯……18:55從莫斯科起飛的CA910因為時差的原因抵達北京已經是第二天的07:20,在興業銀行貴賓廳裡消磨了2小時後搭乘11:30的CA1557航班,終於回到了我熱愛的上海……


精選遊記: 莫斯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