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冬季自助游攻略(上)

作者: 高原淡水魚

導讀本文是關於我和老媽在春節期間去峨眉山,徒步登山的攻略。2月18號(年初五)到的峨眉山,21號晚上坐火車返回昆明,一共花了三天多一個晚上。希望對和我們差不多時間的驢友們有所幫助。【全程步行線路及距離】上山A線,全程近60公裡(3天行程,上山2天,下山1天,下午到達報國寺)報國寺→清音閣→洪椿坪→九老洞(住宿)→洗像池(住宿)→雷洞坪→金頂(住宿/下� ...

本文是關於我和老媽在春節期間去峨眉山,徒步登山的攻略。2月18號(年初五)到的峨眉山,21號晚上坐火車返回昆明,一共花了三天多一個晚上。希望對和我們差不多時間的驢友們有所幫助。【全程步行線路及距離】上山A線,全程近60公裡(3天行程,上山2天,下山1天,下午到達報國寺)報國寺→清音閣→洪椿坪→九老洞(住宿)→洗像池(住宿)→雷洞坪→金頂(住宿/下山)B線,全程42公裡(2天行程,上山1-2天,下山一天)報國寺→清音閣→萬年寺→洗像池(住宿)→雷洞坪→金頂(住宿)下山A線,全程42公裡金頂→雷洞坪→洗像池→華嚴頂→萬年寺→清音閣→報國寺B線,全程60公裡金頂→雷洞坪→洗像池→九老洞→洪椿坪→清音閣→報國寺各主要景點距離:報國寺→伏虎寺 1公裡伏虎寺→清音閣 10公裡清音閣→洪椿坪 6公裡洪椿坪→九老洞 15公裡九老洞→洗像池 12.5公裡洗像池→雷洞坪 7.5公裡五顯崗→清音閣 1.5公裡清音閣→萬年寺 2公裡萬年寺→洗像池 14公裡雷洞坪→接引殿 1.5公裡接引殿→金頂 6公裡我們這次走的是線路A,坐車下山,一共三天時間。【登山行程】第一天早晨早餐過後,經第一山亭,約8點步行到達伏虎寺開始上山。11點到達清音閣,途中經過雷音寺、純陽殿、神水閣、中峰寺、廣福寺,這一段如果沒有在游客中心購票,雷音寺入山門時須購票。從雷音寺到清音閣的山勢較為平緩,可以加速前行。從雷音寺一路開始上山,純陽殿有衛生間,如果天氣好,加之運氣好的話可以在途中的休息亭看見雲層之上的金頂。神水閣在車道旁邊,神水閣到中鋒寺須步行一段車道,中鋒寺在車道的下方,經過中鋒寺後開始登山道,之後到達廣福寺,前行幾百米便可到達清音閣。這一路純陽殿和神水閣規模較大,可以進廟四處參觀;清音閣景色優美,是峨嵋十景之一的“雙橋清音”所在地,可在此游玩/休息。清音閣以下為低山區,植被蔥郁、風爽泉清,氣溫與山下無大差異, 只要穿厚外套就行。【純陽殿】原名呂仙行洞,位於赤城峰下,海拔940米。該殿原為道教宮觀。現存殿堂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重修改為佛教寺廟。寺廟規模不大,但建築布局、造型富有韻味復合四合院布局,木結構,坐南朝北,殿內所供藥師佛及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均為銅質飾金,為清代文物。殿後荒草中,仍存有石碑二通,文字清晰可辨,反映了峨眉山原是佛道並存,而後佛法昌隆,羽士絕蹤的歷史。殿前不遠處有一“普賢石”,相傳是普賢登山詩休息處。【神水閣】閣以泉名。建築具有濃郁的峨眉山地方色彩。神水閣外,有神水池,冬暖夏涼,被視為山中聖泉。神水池背靠 “大峨石”。上有宋代陳摶老祖草書“福壽”二字和唐時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所書“大峨”二字,又有明代所刻楷書“神水”二字。在神水閣後,有一寶掌峰,傳為魏晉來華入蜀登山的中印度僧人寶掌和尚結廬處。【雙橋清音】清音閣地處峨眉上山下山的中樞,中心二亭,亭兩側各有一石橋,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雙翼,故名雙飛橋。右側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龍潭,繞洪椿坪而來,水色如黛,又名黑龍江;左側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繞萬年寺而來,水色泛白,又名白龍江。兩江彙流,衝擊著碧潭中狀如牛心的巨石。佇立中心亭,觀黑白二水,大有山隨水動之感。從清音閣殿後出發,步行1.5km經一線天到達生態猴區,該猴區有人員管理,喂猴子需購買專用食量,每袋3元。也有竹棍出售,價格大約1元,如沒買手杖建議買一根,一是做手杖,另外則在遇到猴子的時候可做驅趕只之用。登山猴區之後開始出現陡坡,需一路爬行4.5km至洪椿坪。需要注意的是從清音閣到洪椿坪,海拔由710米上升至1120米,沿途景色多有變化,特別是跨過猴區拐來拐去的石橋之後,由於是背陰之處,天色會變的較為陰暗,難以見到陽光,可能是因為前幾天的雨,地上濕漉漉的,溫度明顯開始下降,濕度增加,周邊都有霧氣,空氣中能看到呼出的熱氣。途中有茶鋪子,可以休息,加水或者吃飯,然後上洪椿坪。從猴區到洪椿坪大約需要1.5個小時。【一線天】在清音閣西的黑龍江峽谷,僅3-6米。沿著黑龍江西行上山,山徑總是在江兩岸縈回紆曲。舊時步行需來回涉水踏石過溪,並在亂石中淌水行走,故這一帶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腳不干”。現有步行道穿行。【洪椿坪】海拔1120米,又名千佛庵,明代楚山大師始建,德心和尚續建,因寺外有千年洪椿古樹而改名洪椿坪,是山中最佳的避暑勝地。寺中有清代乾隆年間的“正明司碑”,刻有漢藏二文,記述藏傳佛教徒朝拜峨眉始略,是四川唯一的木質漢藏文木碑。還藏有明代破山、海瑞、清代張問陶及近代徐悲鴻等名家的書畫墨跡,還有一座千佛蓮燈,更是剔透玲瓏,異常別致。洪椿坪也是十景之一的“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的【洪椿曉雨】之處。洪椿坪是登山的分界線,洪椿坪往上之後明顯感覺氣溫降低,山路變陡。如果說從猴區到洪椿坪是熱身的話,接下來就是登山的考驗正式開始。到達洪椿坪的時候能感受到周圍濕潤和寒冷的霧氣,再往上走逐漸發現周圍的樹木上已經開始出現積雪,不過山道還沒有濕滑。等待你的是登山的“九十九道拐”,因為大雪和山霧的關系,目視並沒有能看多遠,所以也不清楚九十九道拐的樣貌到底如何,但是絕對是對心理的考驗,好不容易登上一道拐,抬頭望去發現還是無窮無盡的階梯,望不到頭,只能咬牙爬,而且經常有一道拐有一兩百級的階梯的情況。走完九十九道拐,可以看見一個茶棚子,可以在此補充水分和吃飯,再往上走,要到九老洞才有鋪子,距離可能有七八公裡的樣子。到茶鋪子之後上山的小路開始出現積雪,越往上積雪越大,如果鞋子較滑的需要穿上草鞋。然後是沒完沒了的爬山,盡頭便是九老洞,邊上便是仙峰寺,可以在此住宿。九老洞的積雪較厚,完全是銀裝素裹的樣子。從洪椿坪到九老洞大概需要3小時左右(我們大概是4點半左右從仙峰寺出發的,7點半達到的洗像池)。【仙峰寺】海拔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寺後菁竹林中有一古洞(冬季未曾得見),相傳軒轅皇帝曾在此遇見九皇仙人,故名九老洞。寺內內有財神殿、大雄寶殿、舍利殿。過仙峰寺後最好穿上冰爪或者草鞋,積雪和積冰時路面變得很滑,而且有一段是下坡,減少體力消耗。仙峰寺到遇仙寺之間,大部分稱之為長壽坡,一路上能看到多個“壽”字。前2/3段山路平緩,可以加快速度,但此處有野猴出沒,最好是結伴而行,收拾好自己的物品,瓶子食物什麼的不要外顯,背包置於身體前側,拿好棍子。後程開始登山,直到遇仙寺。登山起點有一鋪子,可以補充水分和裝備。【遇仙寺】位於長壽坡腰際,因寺後“遇仙洞”而得名。清同治元年(1862年)興建,為木結構建築,現尚完好。殿堂規模雖小,但環境優美,著意利用局部地形的險奇創建為不尋常的特異景觀。該寺左仰危岩高千尺,右俯深澗萬丈。世傳此地屢遇神仙指道,曾是漢著名隱士竇誼隱居的地方。過遇仙寺後,繼續爬坡,一直到九嶺崗,左行往洗像池,右行往華嚴頂。九嶺崗過後又是一個考驗毅力的陡坡——鑽天坡,看名字就知道其厲害。不過堅持就是勝利,山頂就是洗像池。途中有兩個小吃店,大概在洗像池20分鐘和5分鐘的地方,物價比一路走來的小吃鋪都低,可以在此解決吃飯問題,兼顧休息。當然也可以一鼓作氣爬到洗像池,寺中也有食堂,不過不知道炒菜師傅還在不在崗。仙峰寺到遇仙寺也要2.5-3小時,花費的時間和洪椿坪到仙峰寺時間差不多。夜宿洗像池,吃飯、洗臉、泡腳,特別是後者,大雪地裡面泡熱水腳,怎一個爽字了得。然後睡覺,第二天早起趕路。【鑽天坡】眉山著名險坡之一。在蓮花石與洗像池之間,垂直高度300米,直上2.5公裡,約有32折、1500石級,俗呼“鵓鴣鑽天”。【像池夜月】為峨眉山十景之一。晴空夜月是最好的賞月時間,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宛若置身雲霄,令人氣爽神怡(非天晴的時候就什麼都感受不到啦)。第二天

大約7-7.30起床,簡單梳洗,吃過早餐之後可便可前往雷洞坪。如果計劃當天留宿金頂建議可先在洗像池附近瀏覽一番,寺前景色實在迷人;或者放慢腳步,慢慢登山,此段路程是我們一路上所見雪景最美的一段,特別是陽光普照的時候,厚厚的積雪、湛藍的天空,真是純淨。

洗像池到雷洞坪有7.5km,又是一段連續的坡路,但遠沒有鑽天破考驗毅力,大約需要2小時左右。如果是春季應該能看到漫山的杜鵑和報春花。途中有2-3個小吃店,可以在此吃早餐,價格和寺中差不多。

達到雷洞坪後便能看到久違的人聲鼎沸的環境,可供選擇的旅館、餐廳都不少。如果計劃當天留宿金頂,對滑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沿大路往下枝滑雪場游玩,吃過午餐後再行登頂;否則便可以往接引殿前行,開始登頂的行程。

從雷洞坪停車場到接引殿還有1.5公裡,大概需要半小時。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沿公路上行,雖然距離比步行道稍遠,但較好走;另外則是沿步行道前行,坡度也不大,不過因為行人走的多,路面上的冰都踩實了,路邊比較滑。走步行道還可看見野生猴群,雖然不像生態猴區的數量那麼多,也沒有管理員看管,但是因為一路有招引坐滑杆的站點,也就有比較多的轎夫,估計是天天到此覓食的關系和轎夫很熟,所以猴子也沒有沿途的放肆,但也需要注意好前面說的事情,免得遭到“半路搶劫”。此地喂猴子不需要買專門的糧食,隨你所願就好。

接引殿前便是金頂索道,沿接引殿的台階往上走是通往金頂的步行道。要說的是,不知道為什麼靠近大路的山道上的積雪有人清掃,反倒是寺前台階上的積雪踩得結實的不得了,是整個登山途中最滑的一段。

過接引殿後開始沿山道登山,到金頂需要2.5小時左右,途中會有3個休息站,距離接引殿最近的是家小吃店,可以在此就餐,往上的休息站雖然店家比較多但沒有現做的食物,只有方便面一類的食物供應,所以如果要吃飯最好是在這家小吃店解決,而且價格相較還算公道。

達到太子坪就意味著已經走了一半多的路,距離勝利已經不遠。我們上山的時候因為太陽已經照了一天多,山道兩旁樹木上的積雪已經化了許多,雪景遠沒有洗像池沿途的好,而且因為不能遠眺的關系,一路上的風光只能說一般,所以爬山的樂趣大打折扣。所以唯一可做的是就是堅持再堅持,一鼓作氣上金頂。

看到鄉懷裡酒店就意味著你已經到了金頂,然後經過美食林就看到十方普賢。

金頂景區由四個主要景點組成:十方普賢、華藏寺(銅殿+金殿)、臥雲庵(銀殿)、攝身崖、觀景台,以及遠眺千佛頂和萬佛頂。游覽完整個金頂大概只需要1.5小時左右。

剛到金頂就能看到十方普賢菩薩金燦燦的塑像,路邊第一個景點是金頂山莊上方的觀景台(看雲海),站在其上眺望遠處西北面(大概是你的右手方向)的雲海之上的瓦屋山(平頂那個就是,海拔2830米),再遠處的貢嗄山(海拔7566米)等山脈,氣勢壯闊(據說天晴的時候能看到成都平原,左手方向)。

往上是寬闊的朝拜大道,兩邊是大理石雕的12尊白像,盡頭是十方普賢的塑像(塑像周圍有“萬盞:油燈,天黑之後真是漂亮),塑像下是佛中殿,往上依次是銅殿、金殿。十方普賢塑像的一側是臥雲庵,背面則是攝身崖。站在金頂一線的觀景台上,能看到的基本都是峨眉山,也是看日出的好地方。

如果不著急下山的話,在金頂的游覽是很愜意的事情,我們去的時候真好晴天,曬曬太陽,連游人也成了一景。

晚飯過後早點睡覺,第二天早起看日出。

【金頂四大奇觀】雲海、日出、佛光、聖燈

【華藏寺/金殿】全稱為“永明華藏寺”。明洪武初(約公元1377年)國師寶曇奉旨來山重修寺院,雲南總兵祁三升捐資,覆鐵瓦,俗稱鐵瓦殿,後被火焚。明萬歷乙卯(公元1615年)成普賢願王銅殿,稱“金殿”或曰“金頂”。清光緒年間歷經幾次大火,目前僅幸存明代“銅碑”、“銅門”和清代“銅像”,現寺廟為2005年重建。

華藏寺依山勢而建,中軸線上由低到高分布著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彌勒殿。殿門上懸掛著趙樸初先生題寫的“華藏寺”金匾,兩側是“萬德莊嚴”(覺光法師題)和“願海莊嚴”(竺摩法師題)橫匾。寺內供奉銅鑄彌勒佛像,通高2.9米,背後是韋馱銅像,通高2.6米。殿內還有三足銅鼎和明萬歷年間銅碑等文物。天井正中放置著一口銅鼎,高達5米,四周各放一尊鐵鼎,1.6米至1.7米高。

第二層是大雄寶殿,殿中供奉著銅質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內還有銅磐、銅鐘等法器以及銅鑄像、銅普賢像等佛教文物。

最高層是普賢殿,即金殿。殿門的匾額有“金頂”、“行願無盡”、“普賢願海”、“華藏莊嚴”等,為趙樸初、本換、明腸等題寫。殿內供奉普賢騎像銅像,造像通體銅鑄,通高4.5米。殿內還有銅鼎等物。

【十方普賢菩薩】為銅質,通高48米,占地1256㎡,總體重約600噸。須彌座上立六牙吉像,大像背上第一層為普賢菩薩的四頭像和兩面身;第二層為普賢菩薩四頭像;最高層為前後普賢菩薩頭像。聖像內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彌陀佛銅像,四周繞漢白玉雕佛像。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正面手持如意,騎六牙聖像;另一面結阿陀定印,表六道眾生顯得四智菩提之義。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的含義以及造型結構:通高48米,表征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普賢”,即“普”之平等無礙,“賢”為無處不到。座像造型結構從下至上分為8個部分:

1、基座部分為四方六層,表征佛教的“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般若)。

2、圓環部分:表征“一真法界”。

3、蓮花部分:表征“眾生之心,心生萬物”。

4、祥雲部分:表征“空性”。

5、四尊吉像:表征“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暨“普渡眾生、大行無止”。

6、兩面身部分:表征“華藏世界一佛二菩薩”。

7、十尊菩薩頭像:表征“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8、菩薩頂上的圓滿寶柱:表征“華藏世界重重無盡,普放光明”和“法門盡虛空,遍法界”。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內供奉的阿彌陀佛:表征同歸極樂

【臥雲庵】海拔3605米,現為中國海拔最高的漢傳佛教寺廟,因其位處攝身岩畔,白雲上湧,寺如臥雲,故得此名。始建於唐,屋頂為錫瓦所蓋,元代時又被稱為“銀頂”。現存臥雲庵已是清末建築,建築占地面積達1600㎡,為全木結構重樓(正殿為三重樓)懸山頂四合院式寺廟建築,由彌勒殿、觀音殿、玉佛殿及廂房組成。庵內外匾聯眾多,其中“臥雲庵”門匾和“地闊峨眉晚,山高峴首春”門聯是著名畫家吳作人的墨寶。

庵旁為井絡泉,從前泉水可供千人飲用,後干涸,據說僧人為之誦經後,泉水又流淌出來。

【攝身崖】位於在金頂臥雲庵的東面,懸空600多米的斷崖,又因此處可以看“佛光”、“佛燈”,所以又叫睹光台,是觀看佛光的最好之處,時間是上午9:00-10:00, 下午3:00-4:00。

【萬佛頂】從金頂向西橫行,是千佛頂,過千佛頂便是萬佛頂,是全山地勢最高處,海拔3099米。頂上原有寺廟,名叫文殊庵,又名清涼庵、極樂堂。建於明代正德年間,清光緒十一年重建,修藏經樓,收藏經書數千冊,為全山之冠。萬佛頂、千佛頂、金頂三峰排列,從山下仰望,像是螓首,“螓首峨眉”之說,就由此而來。

第三天

早上大約6點半起床,多穿點衣服後便到觀景台看日出。

冬季日出的時間是早上7點,最好是7點之前到達金殿後側的觀景台,天氣好的話,觀景台下是密實的雲海,因為下方是萬丈懸崖,與“金頂山莊”上方的觀景台視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日出之前的景色也非常有味道,光線的變化,雲海和雲層顏色的變化,還有“漂浮”在雲海之上的山峰的明暗都有一種寧靜,悠遠的味道。

觀日出最好的位置是在金殿後方的觀景台,因為高。如果沒位置的話,下方的步行道兼觀景台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沒有遮擋物,只存在角度的問題,不會有很大的感官上的不同。不過個人覺得在金殿後的觀景台看雲海的感覺是最好的。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黃金周或者旺季,估計還要早點,要不沒好位置的說。

看過日出之後記得拍些金頂的照片,早晨和下午的的光線是拍照非常好的條件,因為朝向的關系,早晨的陽光直接鋪滿金頂,是近距離拍照的好時機,如果是下午就只能遠距離拍才能有好光線。

看完日出之後便可以收拾行李下山了。從金頂到雷洞坪大約只需要不到一個半小時。因為要趕下午的火車,而且路上都是冰雪,拿不准從洗像池到萬年寺的時間,所以選擇坐車下山了。從雷洞坪到報國寺時間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


【補充步行下山線路】

l全程步行

A線,全程42公裡

金頂→雷洞坪→洗像池→華嚴頂→萬年寺→清音閣→報國寺

B線,全程60公裡

金頂→雷洞坪→洗像池→九老洞→洪椿坪→清音閣→報國寺

l先步行後乘車

A線,步行32公裡

雷洞坪→洗像池→華嚴頂→長老坪→息心所→萬年寺→萬年寺停車場→報國寺(最後一段乘車)

B線,全程33公裡

雷洞坪→洗像池→華嚴頂→長老坪→息心所→萬年寺→清音閣→五顯崗→報國寺(最後一段乘車)

冬季山上冰雪比較厚,特別是雷洞坪到洪椿坪,或者初殿,此段路程的坡度很大,所以下山需要比不積雪的時候長的多的時間。我們大約下午4點左右在仙峰寺附近遇到一對從金頂下來的夫妻,據說他們是早晨8.30左右從金頂下來的,而這段距離所以我們上山的時間大概是7小時左右,如果加上午餐,上下山的時間其實是差不多的,所以要根據行程或者當時的實際情況決定線路和出發時間。B線(華嚴頂-萬年寺一線)所用的時間會短的多。如果照上述的情況,如果走A線(九老洞-清音閣)當天步行到報國寺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要做好晚上才能到山腳的准備,如果立春之前那就要做好走夜路的准備了。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