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中)

作者: icedcoffee

導讀終於到達阿斯旺了,進入城市,看到了此行第一個紅綠燈。 盧克索貌似一個紅綠燈也沒有,阿斯旺也僅僅看到這一個,後來到開羅也沒看見幾個,搞不懂埃及人的交通是怎麼控制的。 我們的酒店叫Mövenpick,位於尼羅河中的一個島,其實就有點像長沙湘江上的橘子洲。但是埃及的基礎建設和我國是不能比的,沒有橋,要擺渡過去。 阿斯旺是歐洲人度假的目的地之一,Mö ...

終於到達阿斯旺了,進入城市,看到了此行第一個紅綠燈。

盧克索貌似一個紅綠燈也沒有,阿斯旺也僅僅看到這一個,後來到開羅也沒看見幾個,搞不懂埃及人的交通是怎麼控制的。

我們的酒店叫Mövenpick,位於尼羅河中的一個島,其實就有點像長沙湘江上的橘子洲。但是埃及的基礎建設和我國是不能比的,沒有橋,要擺渡過去。

阿斯旺是歐洲人度假的目的地之一,Mövenpick是瑞士人管理的酒店,住著不少來度假的歐洲人。酒店餐廳,泳池,各項設施都很漂亮,在這裡,我第一次感受到在酒店內如同置身歐洲,出了酒店則如同非洲的怪異現像。

晚餐是努比亞餐。努比亞是埃及的少數民族,分布在尼羅河上游阿斯旺地區,也有部分在蘇丹境內。該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是用阿拉伯語的文字來拼寫(典型的被征服的後果)。

到達埃及以來一直在吃當地人做的不正宗的中國菜,終於要吃本地的食物了,有些興奮。

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上海,只要有錢,你可以吃到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的食物,中國菜就不說了,日本菜,韓國菜,美國菜,法國菜,意大利菜,希腊菜,泰國菜,印度菜。。。。一直不知道為啥在上海沒見過非洲餐館,這次吃了努比亞晚餐,我就不奇怪了。

還是坐船,到達另外一個沙洲,進入努比亞飯店。

入座,等待。。。。

埃及人的速度,唉,不能用中國速度來考量的,繼續等待。。。。

配餐先上,是馕,麩皮做的,餓了,先吃一塊,還餓,再吃一塊。。。。

接著頭盤上來了,每桌3盤(一桌4人),分別是豆子,茄子,青椒,用一種不知名的調料拌起來,味道都是一樣的,有點鹹,有點酸,還有點埃及人身上那個味道(老外身上都有的那個怪味道,知道了吧)。

然後上了一份花生醬般的東西,上面還撒了些肉桂粉。這個應該是蘸馕吃的吧,可是我們餓極了,馕已經吃完了喲,暈死。。。。

終於到主菜了,一份米飯,外加一份番茄煮雞肉,那個賣相實在是不敢恭維。米飯有點夾生,不過拌著番茄煮雞肉,味道還過的去,到底是餓了。德國有諺語說“飢餓是最好的廚師”,一點不錯。

導游告訴我們這裡的飲料是自費的,不包括在團費裡面,兩人點了兩份可樂,30埃磅,合人民幣36元,還算合理。

吃完了,服務員來收飲料的錢。我給他一張200埃磅的(埃磅有200元的,是最大的票面),他找了我70埃磅。我盯著他看,他笑著看我,我繼續盯,他繼續笑,終於忍不住了,和他評理,這才再找了我100埃磅。在埃及消費,一定要多個心眼啊。

4月1日上午安排的是自費項目阿布辛貝神廟,每人85美元(看,又收美元,埃及人干嗎這麼不喜歡自己的貨幣?)

阿布辛貝神廟是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在1963年埃及建造阿斯旺大壩時遷到距離蘇丹邊境60公裡處的沙漠中。

神廟的神奇之處在於每年2月21和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和生日),太陽光會照進神廟中的拉美西斯二世和太陽神,其他神則保持在黑暗中。

參觀阿布辛貝神廟由埃及旅游警察的警車開道,保證游客安全(貌似蘇丹和埃及邊境很不安全?),從阿斯旺出發,來去各4個小時,所以游客必須早上2點起床。

全團23人只有3人沒參加這個自費項目,包括我們兩個,哈哈。

神廟看多了審美疲勞,再說,早上2點起床?饒了我吧!!!(順便鄙視下自己的懶惰)

值得一提的是,導游阿巴斯對於我們不參加自費項目的三個人非常友好,仔細說明了第二天碰頭的時間和地點(旅游公司會另外派人來接我們)。阿巴斯完全沒有國 內導游對於不參加自費項目的游客所示的那種白眼,也完全沒有露出一點點不滿意的樣子,自始自終保持著熱情,友好,這點國內的導游應該汗顏。

既然不參加2點起床的項目,就自然醒咯,然後在酒店逛逛,欣賞尼羅河兩岸的風光。

4月1日中午,在酒店吃飽早午餐,舒舒服服的閑逛一陣之後,整理行李,到達大堂。

在大堂和另外一個不參加阿布辛貝神廟游覽的女孩集合,找到來接我們的旅游公司助理,坐上小巴,開出去和大部隊集合。

上車後發現幾乎所有的團友都累的東倒西歪,一名團友看到我們上車,連忙問導游:“阿巴斯,到景點了嗎?可以上廁所了嗎?”

導游回答:“還沒,再忍一下。”

原來,來回阿布辛貝的四個小時路程汽車不允許沿途停靠。在沙漠中,有警車護航,所有旅游大巴前後保持一定的距離行駛,整整4個鐘頭,很多人都憋的慌。

此時已是中午,旅游助理買了盒飯給每個人,包括三個面包,一盒飲料,一包署片,一只蘋果。看上去還不錯的午飯,團友們卻大呼糟糕。原來他們早上2點起床,3點出發,酒店給准備的早餐是一個盒子,裡面有7個面包。對他們來說,今天是面包日。

到達下午的第一個景點――阿斯旺大壩。

阿斯旺大壩建於1960年,全部由前蘇聯援建,耗時10年,1970年完工。

大壩建成後,徹底解決了尼羅河泛濫的問題,並且使得尼羅河的灌溉面積擴大,40萬公頃沙漠變成了良田,埃及的農業產值也因此翻了一番。

據導游介紹,大壩的發電站可以滿足整個埃及的電力供應。

看上去大壩發電廠很小,我奇怪為什麼這麼小的發電廠居然能夠滿足全部埃及的電力供應?(埃及有8000萬人口啊!)

後來通過路上的觀察,從盧克索到阿斯旺,從阿斯旺到開羅,從開羅到亞歷山大,沿途看看,很少有工業,可能農業和民用的電量不大,所以一個阿斯旺大壩就夠了吧。

大壩的南面現在形成一個群山環抱的人工湖――阿斯旺水庫。面積5000平方公裡,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第一大有說是三峽的,也有說是非洲的Volta), 深度和蓄水量則居世界第一。

為了感謝蘇聯的援建,大壩上豎立著一座紀念碑,蓮花的形狀,代表兩國人民的友誼。

埃及作為阿拉伯國家中的大哥,參加了全部的5次中東戰爭,視美以為天敵,得到前蘇聯的援助也不奇怪了。

更何況1960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埃及損失慘重,還被迫對以色列交出蘇伊士運河的通行權。這種形勢下,蘇聯人幫助埃及建成阿斯旺大壩,埃及人的感謝之情自然無以言表了。

只是,曾經的蘇聯已經解體,冷戰也已經結束,蓮花還默默的訴說著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阿斯旺大壩是管制區域,居然沒有供游客使用的廁所,憋的難受的團友催促導游快快出發。

終於到了下個景點,菲萊神廟,唱歌先。

團友女孩居多,然後就出現了壯觀的景像,女廁所門口長長的隊伍,男廁所門口空空如也。

大家和廁所看門(兼收小費)的埃及人商量,開放男廁所給大家解決問題,英文他聽不懂,只能比劃,他搖頭不同意。沒辦法,把導游叫來,讓導游和那人PK,才說通了。

唉,感覺埃及人真的很不變通的說。

菲萊神廟建在水中,聽上去有點像“飛來”神廟哈。

坐船,大約十多分鐘,神廟映入眼簾。高大的石柱、寬闊的門廊、裝飾豐富而又精美的外牆,神廟供奉的是埃及著名的伊西絲女神。

每座神廟都有自己的故事,來到神廟門口,故事會開始了。

Long long ago,埃及國王,名叫奧西裡斯,有個弟弟,叫塞特。一次在酒後,塞特帶自己的兄長來到一付棺材前,引誘他躺進去,並將棺材釘死,拋入尼羅河,自己篡奪了哥哥的王位。

王後伊西絲得知消息,焦急萬分,多處尋找,在尼羅河神的幫助下找回了失蹤被害的老公,並用神力使他復活。

塞特並不甘休,他再次將奧西裡斯殺死,並分成十四塊,拋撒到埃及全境各處。

伊西絲得知後,悲傷不已,淚水化作了尼羅河水,從此尼羅河開始泛濫。

伊西絲經過努力又找齊了丈夫的屍體,運用神力讓丈夫復活,但時間只有一天,奧西裡斯從此成為埃及陰間之神。

這一天很重要,因為有了這一天,伊西絲懷孕了,生下了大名鼎鼎的鷹神荷魯斯,他長大後在鱷魚神的幫助下,經過苦戰打敗了自己的叔叔,奪回了王位。所以鷹神就作為埃及王權的像征,永遠保護著各代法老。

陰險狠毒的塞特成為了風暴、沙漠和破壞之神。

故事的前半段像《哈姆雷特》(嚴重懷疑莎士比亞戲劇故事的原創性),後半段像《封神榜》,因為壞人也成為了神(小時候讀《封神榜》不明白為什麼商紂王也成了神,其實現在也沒搞明白)。

西方歷史學家和聖經學家喜歡解析神話傳說,從中截取歷史的真相。我也來試試。

王叔騙其哥哥說為他制作了精美的棺材,讓他躺進去試試大小,然後將棺材封死,扔進尼羅河。

王後知道後打撈上來,此時國王並沒有死,王後對外宣稱自己的神力拯救了國王。

王叔第二次殺死國王,分屍拋入尼羅河中,此時正值尼羅河泛濫,於是王後說是自己的眼淚弄的。

王後意外懷孕(誰干的?成了千古謎團),只能宣稱自己的神力挽回了國王的生命,但是國王已經死了呀,所以說成只活了一天,這樣王後才能名正言順的懷孕哈。

王後生下兒子,臥薪嘗膽,終於兒子長大,戰勝叔叔,成了國王。

從菲萊神廟出來去阿斯旺最後一個景點,未完成的方尖碑。

此時,已經是下午,因為一直處於大太陽下,團友的體力消耗都很大,很多人無心戀戰。

不過這個景點比較小,參觀過程也就20多分鐘。

這塊方尖碑是哈齊普蘇特女王建造的(就是那個埃及武則天),如果它能順利完工的話將是有史以來最高最大的方尖碑。可惜在開采和加工過程中碑身出現了斷裂,因此廢棄。小山坡上,可以明顯地看到其碑身中央的裂縫。

結束當天的活動,去坐夜火車去開羅。

以前聽說,遲到一秒鐘算遲到的火車在瑞士,遲到一分鐘算遲到的火車在德國,遲到一個小時算遲到的火車在中國。那麼埃及的火車呢?

到達火車站是下午4點半,被告知火車將在4點半到5點半之間到達。

5點一刻上車,被告知火車將在5點半到6點半之間出發,結果6點10分啟程。

埃及人聰明啊,把火車的到達和啟程時間用區間來表示,只要在區間內就不算遲到,厲害吧。

埃及火車再次證明了埃及人不要面子要裡子的特點。

火車外面又髒又舊,裡面設施卻不錯。

每個房間都是兩個人的包間,有洗臉盆,有可以翻轉的桌子,床是翻起來的,需要時才放下,這樣空間就大出來了。都不是什麼高科技元素,但是非常人性化,比國內火車好多了。國內的臥車火車的床都是固定的,白天很浪費空間,室內也沒有臉盆。

每節車廂一個服務員,男性,打領結,有點英國管家的高雅味道。服務員負責分發晚餐,送熱水,翻床(包括早上把床翻起),等等,當然,小費也是必須的。

晚餐和飛機餐有點像,量更大些,味道不錯。

吃過晚飯,讓服務員MINA(居然一個女人的名字哦)翻好床,不能洗澡,只能用房間裡的臉盆簡單的擦一下,太累了,火車晃著晃著就睡著了。

這是到達埃及的第三個晚上,時差終於倒過來了。

一夜好睡,醒來時候已經快到達開羅了。在火車上吃的早飯,有熱咖啡和三明治。

到達吉薩火車站是早上6點半,火車晚點1個小時,沒人在意。

從火車站開往埃及博物館的路上,我很興奮,終於看到埃及的大城市了,堵車,一如上海,髒亂,超過上海。

這裡的一大特色是馬車和驢車會和汽車搶道,遇到畜牲發脾氣,混亂的狀況可想而知。

仔細觀察路上的汽車,大部分是韓國和日本車,車型也比較老舊。幾乎沒有看到美國車或德國車,也沒看到啥高檔車。

導游提醒我們注意奇瑞是這裡的出租車,而且是高檔出租車,打表的,(這裡的低檔出租車不打表,要討價還價,一如我們的黑車),作為中國人,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阿巴斯本人是開羅人,路上,他向我們介紹了埃及的物價。

埃及老百姓的平均收入是每人每月1000埃鎊(合人民幣1200元),貌似收入很低。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這裡的生活並不困難。

阿巴斯先是讓我們猜一塊埃鎊能夠買多少馕?馕是這裡人的主食,如同我們的大米。

我立刻說:“半個!”我的根據是,家門口有一家新疆餐廳,門口就有賣馕,2元人民幣一個。

接著有團友猜2個,也有猜5個,最後阿巴斯告訴我們,一塊埃鎊可以買20個馕!當然,是政府補貼的,為的是窮人有飯吃。20個馕,在我看來吃上兩天沒問題,我們的1.2元人民幣夠吃多久?

再說開羅的房價,尼羅河兩邊最好的地段,房價是每平米10000埃鎊,合人民幣12000元,那是豪宅。金字塔附近,算是開羅的城鄉結合部,房價是每平米2000埃鎊,合人民幣2400元。

說完住來說行,在開羅,1塊埃鎊地鐵隨便坐,公交車更加便宜,出租車起步費3埃鎊。

買車的話,便宜的二手車就10000-20000埃鎊。最最幸福的是,埃及是出產石油的國家,這裡的97號高標准汽油每公升1.2埃鎊(大約合人民幣1.44元,而上海是7元多人民幣)。

聽到這裡,我無語了,人家這1000埃鎊的含金量可是遠遠高於我們的1200人民幣啊。

到達埃及博物館,人那個多啊,絲毫不亞於國內長假的旅游景點。

博物館門口的花園裡有很多警察,全部負槍。給其中一名警察拍了一張照片,他發現後,連忙走過來要求我刪除。呵呵,還好我還是偷拍了幾張。

在博物館門口的花園裡拍完照片,相機就被收掉了。

整個埃及博物館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導游給每人發一個耳機,他一邊帶領大家參觀一邊講解。

博物館藏品的英文標識比較清晰,我便脫離旅行團自己慢慢逛慢慢看。

木乃伊館要另外收費100埃鎊,裡面是法老的木乃伊,不願意花這個冤枉錢的話在外面可以看到不知名的木乃伊。

博物館的藏品博大精深,仔細看的話估計要一天,旅行團只給兩個小時的時間,有點遺憾。

然而,我又感覺,倫敦大英博物館裡埃及館的藏品一點也不比這裡差。埃及的考古主要由英法兩國的考古學家完成,可是,考古學家同時又是掠奪者,難怪許多埃及考古的重要發現已經不在埃及了。

快到導游說好的集合時間,我趕忙出來,到博物館門口的書店,准備買些書回去慢慢看(誰讓我們不能拍照呢?)。

走進書店,服務員對我說:“We are cleaning now, please go to next door.”(我們在打掃,請去隔壁)。隔壁也是一個書店,剛剛走進去,一個清潔工大叫:“Please go to next door, we are cleaning!”(去隔壁,我們在打掃),我倒!

集合時,我問導游,埃及人怎麼回事,打掃不能下班後嗎,有錢干嘛不賺?兩邊為什麼同時打掃,又為什麼都讓游客去隔壁?阿巴斯二話沒說,馬上帶我回到書店,並且推薦了兩本書給我,還對我說抱歉,埃及人有時候就是這樣,希望我別介意,呵呵,遇上了好導游,感動下。

剛剛說完埃及物價便宜,買書的時候就知道那只是對本國人而言,對外國游客,那是要宰的。兩本書印刷排版都很粗糙,一本200多埃鎊,一本100多埃鎊,暈!

從埃及開羅博物館出來,先去吃午飯,也是埃及人開的中餐館。

阿巴斯告訴我們,他買的房子就在我們中午吃飯的餐館旁邊,我看了看,地段類似上海五角場之類的城市次中心。年紀輕輕的他居然已經有兩套住房了(涉外導游在埃及是高收入階級,這點和我國剛剛改革開放時期比較像。)

他開玩笑說自己要討4個老婆,所以要多套住房。這時,對於埃及男人討4個老婆的話題大家展開詢問。

阿巴斯解釋說,《古蘭經》的確允許男人討4個老婆,但是同時要求對4個人公平對待,由於人的感情很難平分4份,所以《古蘭經》又說:“那就只娶一個吧。”

原來伊斯蘭教對於多妻的觀念就和70年代我國的計劃生育一樣,允許生幾個個,鼓勵只生一個。他們是允許娶4個,鼓勵娶1個。

而且,每多娶一個妻子,必須得到前面所有妻子的一致同意。整個埃及,別說有4個老婆,有兩個老婆的男人都不到總數的3%。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金錢,埃 及女人很少工作,養家是男人的責任(的確在埃及旅行很少看到工作的女子,連飯店服務員,酒店清潔工都由男人擔任)。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連一個老婆都娶不 到,房價太高了!(和中國異曲同工哈)。

吃完飯去看金字塔。

我興奮的渾身的血液都要沸騰啦!這一天我等待了30年,而金字塔在那裡矗立了4500年,是不是也在等我?

金字塔至今有無數的謎,其中一個就是誰建的?

路上有團友說是奴隸建造的,導游阿巴斯連忙糾正說不是奴隸。他說,金字塔是法老雇佣埃及人建造的,他們都是拿工資的。每年尼羅河泛濫,農民失業,法老利用建造金字塔解決了尼羅河兩岸的就業問題,。

吼吼,真是人民的好法老啊。為了解決間歇性的泛濫危機,法老們開拓思路,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想出建造金字塔來拉動GDP,提高開羅城市形像的同時解決失 業問題,改善城鄉差異,營造和諧社會。並且通過運輸花崗岩(金字塔的建材)來開發尼羅河航運,帶動造船業,將開羅這座城市建設成現代化的建築,航運和墓穴 中心。

那麼,金字塔到底是不是奴隸造的?沉默的石頭不說話,它們是知道的,然而,它們緘默。

我來推理下:

有好事的聖經學家指出摩西的《出埃及記》(是摩西的哦,不是我的)發生在公元前1440年(厲害哦,這麼久遠的事情居然精確到年)。

《聖經》又說,此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結束了埃及法老對他們長達100年的奴隸統治。就是說公元前1540-1440年,以色列人是埃及人的奴隸(此行看的神廟大部分建於這個年代,原來都是以色列奴隸建造的)。

根據社會學所教我們的,人類社會先有奴隸社會,再有封建社會,那麼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600年-2500年,早於摩西1000年,此時的埃及應該是奴隸社會吧,所以我比較相信金字塔是奴隸建造的說法。

金字塔其他的謎更多了,比如四個面分別朝向東南西北,周長跟赤道長度的關系,三座金字塔排列和獵戶座的關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有些人不願意相信古埃及人的智慧,把這一些歸於外星人,好像現代人做不到的古代人就一定不能做到。其實我相信人類發展歷史上,很多文明,很多知識遺失了,遺失就遺失了吧,沒啥好奇怪的。

終於到達金字塔了,震撼,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我的語文沒學好,不知道如何表達那種震撼,總之很震撼就對啦!

石頭,花崗岩,土黃色,200萬塊,每塊高1米4,重2.5噸(一般的轎車是1噸多一點),堆積起來,烈日下,高高聳立。

這,就是金字塔,10萬勞工花了20年的作品,尼羅河西岸,遺世孤立,4500年。

三座金字塔在沙漠中排列,雄偉,高大,沉默,孤寂,莊重。。。。。

斯芬克斯神秘,傲然,偉岸,深情。。。。。

不怕別人罵我妄自菲薄,我堅決認為金字塔比我們的長城更偉大。

是的,長城很長很長,爬長城很辛苦很辛苦。但是就建築而言,長城並沒有什麼奇跡可言,多花點人力物力和時間就是了。

但是金字塔的每塊石頭,這麼大,這麼重,如何搬運,如何堆積,如何粘合,沒有起重機的時代,靠奴隸?靠公牛?我無法想像,更何況,金字塔比長城早了2000多年。

金字塔內部另外買票,100埃鎊,導游勸我們別去,空的,東西都到博物館了。

爬了幾塊石頭,烈日下,很累,很熱,就沒多爬。回來後有人問我有沒有爬到金字塔頂部,呵呵,我相信正常人(國家一級運動員除外)都是不可能有體力爬到頂部的。

跟團旅游購物是必須的。

大學時代,錢包很苗條,跟團旅游,導游帶我們去購物,我對導游咬牙切齒,導游對我苦大仇深。

後來,錢包漸漸豐滿,卻依舊不喜歡旅游購物,特別是在國內旅游,貌似琳琅滿目的商品大部分是義烏小商品市場上的便宜貨,放著好看,買回家沒幾天就成了垃圾。

埃及旅行的行程上有兩個購物點,一個是紙莎草畫,另外一個是香精,都是國內沒有的東東,值得期待。

有團友向阿巴斯提出要購買埃及棉制作的衣服。導游和領隊商量,領隊讓所有團友簽字同意(攜程的管理不錯,表揚下),這樣就多了一個購物點。

從金字塔出來,開始購物。

第一站,埃及棉。

導游阿巴斯大聲說:“這個是行程上沒有的購物點,如果有朋友沒興趣的話不用進去,在車上坐著沒問題。”

到達店中,阿巴斯坐著,悠閑的喝茶,完全沒有國內大部分導游那種猴急的表情。

旅游購物中導游拿回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潛規則,但是阿巴斯這樣的氣定神閑讓人欣賞的同時也感到埃及的商業氣味不如國內濃重。

埃及是干旱燥熱的天氣,適合棉花生長。埃及棉又白又細又長,光澤又好,是公認的全世界最好的棉。

進入商店後,我試穿了幾件不同的衣服,可惜大部分都比較大,不適合東方人的身材,也許光顧這裡的歐洲人比較多吧。

最後千挑萬選,買了兩件T恤,各100埃磅。回國後穿上,棉的確是好棉,很細很柔,但是衣服的制版不盡如人意,和名牌T恤相比,顯得有些不足。

第二站,莎草紙畫。

紙莎草是一種草,做出來的紙叫莎草紙,在莎草紙上畫的畫叫莎草紙畫(怎麼有點繞口令的感覺哈)。

莎草紙的英文叫Papyrus, 紙張的英文叫Paper,據說Paper 的詞源就是Papyrus。所以英文中紙的表達是由莎草紙而來,那麼影響西方世界的到底是莎草紙還是蔡倫的紙?

莎草紙技術誕生於公元前3000年,蔡倫造紙術誕生於公元107年,晚了整整3000多年。

小學課本講“四大發明”的時候連提都沒提到過早於蔡倫3000多年的莎草紙,好像莎草紙根本不存在,如此視而不見是啥道理?

莎草紙在法老時代(公元前3100年到前332年)就從埃及傳播出去,影響古希腊和地中海文明,甚至遠到於歐洲內陸和西亞地區。蔡倫的造紙術於公元751年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整整晚了1000年。

身為中國人,我相信“四大發明”很好很強大。但是“行萬裡路”也很重要,給了我一個更大的視野。

店員先介紹了莎草紙的做法。把紙莎草切片,井字型排列好,壓緊,榨干,曬干。

買了幾張莎草紙畫,共花了300埃磅,平均每幅60埃磅。仔細看看,這些畫真的是人工畫上去的,不是印刷的,這個價格算是很合理了。

回來後照著樣子臨摹了一幅,大約耗時4個小時,當然,我水平比較菜鳥。

第三站,香精

埃及的香精70%出口到法國,法國人用不同的香精加酒精調兌成高級香水,售價不菲。

香精店裡,銷售人員先是介紹各種法國香水所使用的香精原料,然後給每個顧客試用一下該香精。聽他的口氣,大家花錢買名牌香水是被宰了,因為香精的濃度是香水的20倍,法國人剝削了埃及人,也宰了全世界的消費者。

香精的售價是1美元1毫升,最少得買30毫升,也就是30美元起賣。

我沒有買。理由是,30美元可以買一小瓶法國香水,名牌,質量有保證,這裡的香精是零賣的,灌到小瓶子中,看上去很不正規。另外,我不太可能去買酒精自己調兌,比較費時也沒這個閑情。

法國人剝削了埃及人?可能,但是,這也告訴我們,做低端制造業是沒有出路的,永遠會被研發,設計,營銷等產業鏈上游所剝削。

香精也好,埃及棉的T恤也好,都是好東西。可是光原材料好,而不注重加工,設計,營銷等工作,低端制造業只能靠壓低成本來競爭,生存空間越來越窄,就好像我國大部分的制造業一樣。

買完東西,吃完晚飯,已經是晚上的8點,導游說:“現在是晚上了,應該不堵車,開回酒店休息,大約要20分鐘左右。”

結果,20分鐘變成了1小時20分鐘。

中國的交通法規針對的是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三種情況,埃及的要多兩種:動物和動物拉的車(算非機動車嗎?)

一只驢子發飆,阻礙交通,造成兩車追尾,警察來了,也不疏散車輛,篤悠悠的做筆錄,就在路中央。然後我們的車龜爬,爬呀爬,1個小時20分爬到酒店。

4月3日,早飯後去參觀薩拉丁城堡和穆罕默德·阿裡清真寺。

薩拉丁城堡的歷史:

公元10世紀開始,埃及國力強盛,疆域遼闊,阻礙了基督教東擴,阻擋了基督教徒到聖城耶路撒冷朝聖。

(公元640年阿拉伯人已經趕走了羅馬人,占領埃及,所以此時的埃及已是徹頭徹尾的伊斯蘭國家),

1096年起,羅馬教皇在之後的200年間總共發起八次十字軍東征"聖戰"。

(你不讓我朝聖,我就打你,當然也得順手牽羊帶走點財寶哈。)

1164年至1169年,埃及被十字軍占領。

(怎麼和幾次中東戰爭一樣的沒出息?)

而後,一個英雄,薩拉丁,擊退了十字軍,保全了開羅。

(埃及人民翹首期盼,終於等到了救世主。)

1171年,戰爭勝利後,薩拉丁廢黜當時的法蒂瑪王朝,建立阿尤布王朝,自任第一任“蘇丹”,建薩拉丁城堡作為自己的皇宮。

(我打贏了嘛,打贏了我當然要做皇帝咯,打贏了難道還讓你繼續做皇帝我做大臣?篡位?哼,我不會是歷史上的第一個,也一定不是最後一個。)

不過,現在的薩拉丁城堡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這段歷史,而是因為《007》系列是有一集是這裡取景的。呵呵,好萊塢的影響遠遠大於歷史知識啊。

薩拉丁城堡不對游客開放,只能在外面看看。

穆罕默德·阿裡清真寺就在薩拉丁城堡旁邊,建於1830年。

這座清真寺是標准的土耳其建築,仔細看看簡直就是土耳其藍色清真寺的山寨版。埃及怎麼會有土耳其建築呢?

原來,19世紀初的埃及已經淪為伊斯坦布爾奧斯曼帝國統治了,所以建築就是拜占庭風格。

(埃及是個大舞台,統治者你方唱罷我登場)。

此時的埃及總督叫穆罕默德·阿裡(已經說了阿拉伯人不是叫穆罕默德就是叫阿裡,這個人倒好,兩個名字加在一起用),這個穆罕默德·阿裡於1849年死在這裡,所以這個清真寺就以他命名了。

進入清真寺是有著裝要求的,穿短裙或袒胸露背的女子會被要求披上他們准備的綠色長袍,這個長袍又舊又破,估計很多游客穿過,也不洗,看上去挺惡心的樣子。還好還好,我穿的T恤和長褲,不用麻煩。

另外一個要求是脫鞋,這個我有心理准備,在馬來西亞的清真寺,泰國的寺廟都要求脫鞋的,沒啥,脫就是了。

然而,在馬來西亞和泰國,需要脫鞋的地方,要麼人少,鞋子就放在門口;要麼人多,有專門的鞋子寄存處。埃及則不一樣,這裡人多,鞋子不能放在門口,會被偷,但卻沒地方寄存,游客必須把鞋子拿在手裡,搞笑吧?

好啦,我看到很多很多人一只手拿著一雙鞋子,另外一只手拿著相機拍照,卡片機還好啦,單反就辛苦咯,呵呵,簡直就是鍛煉哈。

有辦法解決嗎?有。你可以不脫鞋,穿他們的鞋套進去。鞋套就是那種藍色的,一次性的,參觀名人故居或者樣板房的時候使用的。一雙鞋套多少錢,當然又是“one dollar”。

觀察了一下,這雙鞋套是重復使用的,後面的游客用前面游客脫下來的鞋套。

我來計算下,以一雙鞋套平均0.05元人民幣計算(這個是淘寶上的價格,成本價更加便宜),一雙鞋套使用三次的話,利潤率就是:

(1×6.8(姑且用這個彙率)×3-0.05)/0.05=40,700%

這個世界上除了軍火和毒品,還有什麼東西一本萬利?答案是:埃及的鞋套。

當然咯,我們中國人多精明,怎麼會上套?花錢買鞋套的都是歐美人。

清真寺內部金碧輝煌,然而伊斯蘭教是不拜偶像的,所以這裡沒有神像或菩薩,教徒們就席地而坐,聽阿訇講經。

導游阿巴斯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讓我們圍坐起來,給我們介紹了一些伊斯蘭教的知識。

首先,伊斯蘭教徒每天要禱告五次,每次4分鐘,與安拉交流,跪拜的方向是麥加。

(大學裡面曾經看到過阿拉伯留學生禱告,都是朝西跪拜的,那時候還以為伊斯蘭教禱告就是朝西的,呵呵,其實在中國才是向西,在埃及就是向東啦。這次糾正了錯誤認識)

伊斯蘭教徒認為富人應該向窮人施舍,施舍的尺寸是收入的2.5%(比基督教的什一稅輕些哈),無論被施舍者還是施舍者都認為這是一種榮耀,所以被施舍者也可以索要。(哈哈,原來無處不在的“one dollar”背後是有宗教教義支持的哦)

在身體健康和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一生中到麥加朝覲一次。(和藏傳佛教有相似之處嘛)

每年有一個月要齋戒,白天戒食戒飲戒欲,晚上開戒。(基督教也有禁食的說法,傳說耶穌就是禁食30天後悟出的神的真理。看來伊斯蘭教在這方面和基督教又有相似點了。)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一個很大的不同是,伊斯蘭教是不傳教的。如果你有興趣,教徒和阿訇有義務教導你。但是如果你沒興趣,伊斯蘭教徒是不能向你宣傳自己的教義的。這就是解釋了為什麼中華大地上有這麼多天主教或基督教傳教士留下的痕跡,但從沒聽說過伊斯蘭教徒來傳教的。

一直以來,對於伊斯蘭教我都有一些恐懼的感覺,因為太多的恐怖主義是以伊斯蘭教的名義發起的。就在到達埃及的當天,俄羅斯地鐵發生爆炸慘案,作案者是被成為“黑寡婦”的車臣伊斯蘭教極端分子。

於是我問導游,對待美國和以色列,埃及人是什麼態度,對於“911”事件他們是否感到慶幸?

阿巴斯回答說,《古蘭經》裡要求打仗時不得殺戮婦女,孩童,老人以及大樹,所以,對於殺及無辜的“911”事件,真正的伊斯蘭教徒是很不齒的。

阿拉伯世界和美以歷來有仇恨,但只是仇恨政府,對於美國游客,還是歡迎的。(當然咯,無論埃及如何仇恨美國,對綠色的美鈔還是喜愛有加的嘛。)

我於是感到,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對於哪種宗教而言,自稱是信徒的都有三種人:

第一種,真正的信徒,虔誠誦經,虔誠禮拜,真心懺悔,真誠拜神。對於這種人,我一直是很尊敬的。他們或獻身慈善事業,或積極傳播教義,或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他們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一群人。

第二種,把宗教當作賄賂的,就是周立波說的那種給菩薩500塊,問菩薩要500萬的人。我相信這種人其實是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不過,這些人對社會沒什麼危害,菩薩也好,上帝也好,安拉也好,都不會愚蠢到收受他們的賄賂。就讓他們沉浸在自己的賄賂美夢中吧。

第三種,極端宗教分子,利用宗教的外衣,干出令人不齒的勾當。古有十字軍東征,今有伊斯蘭教恐怖主義。他們或者根本不信仰宗教,或者走火入魔,他們泯滅良心,違背道德底線,這類人是最可怕的。

想到這裡,我忽然覺得,或許,宗教本身並無好壞之分,伊斯蘭教也許不是那麼恐怖的。

反觀現代中國,人們要麼信仰缺失,要麼只信仰金錢。二奶,富二代居然成了羨慕的對像,獲得金錢的同時失去的是靈魂,那才是真正可怕的。

(未完待續)

大量照片見本人博客

http://***/s/blog_608ae0550100i9zg.html

http://***/s/blog_608ae0550100iek0.html

http://***/s/blog_608ae0550100ig6x.html

http://***/s/blog_608ae0550100ii56.html

http://***/s/blog_608ae0550100ik5e.html

http://***/s/blog_608ae0550100imai.html


精選遊記: 阿斯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