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三日游3

作者: 愛陽光的暖暖貓

導讀蘇州三日游3 最後一天,我們定的是傍晚回上海的火車票,所以還有將近一天的時間可以留在蘇州,我跟媽決定去虎丘,之前看的功略說,虎丘離蘇州很遠的,去玩的話最好安排出一整天,當時我還想可能會比較趕吧,結果沒想到一切都很順利,從我們住的賓館直接坐車到了虎丘,用了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唉……在北京時間長了,去別的城市都覺得很方便,北京隨便去個頤和� ...

蘇州三日游3

最後一天,我們定的是傍晚回上海的火車票,所以還有將近一天的時間可以留在蘇州,我跟媽決定去虎丘,之前看的功略說,虎丘離蘇州很遠的,去玩的話最好安排出一整天,當時我還想可能會比較趕吧,結果沒想到一切都很順利,從我們住的賓館直接坐車到了虎丘,用了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唉……在北京時間長了,去別的城市都覺得很方便,北京隨便去個頤和園都要1、2個小時,還不能算堵車的時間。

我是個對景點不感興趣的人,虎丘沒給我留下什麼太深刻的印像,山不是很高,被開發出的景點倒是不少,比較有名的應該是劍池和虎丘塔了,其中最有意思的應該是虎丘塔,由於地基的原因,塔有點傾斜,被稱為東方的比薩斜塔,希望它能繼續屹立下去。

媽很厲害,玩了這麼多天,體力還是很好,上山的速度比我還快。所以在這個景點的時間比我們預計的要少好多。在蘇州不怕沒地方去,光逛園子就有很多選擇,我給媽提了幾個建議,最後媽選擇了去蘇州博物館,估計老太太是因為聽說那地方不要錢,本著勤儉節約的方針選擇了那裡,最後證明,老媽很英明,蘇州博物館絕對是蘇州不可錯過的景點。

蘇州博物館其實離拙政園很近的,如果有朋友再來的話,建議去完拙政園直接去蘇博。

蘇州博物館是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傑作。博物館與周圍的園林結合的很完美。第一眼給人的感覺就是現代中帶有古典的韻味、簡潔裡又體現出蘇州園林精致的特點。後身那一池清水更使博物館的簡潔線條多了幾分柔媚。進到博物館裡面,又給人一種時尚現代的感覺。這個時候才覺得自己小時候語文學的是多麼不好,面對這樣的建築時語言是那麼匱乏,嘎嘎!摘抄一段官方文字吧,讓大家對蘇博能有個更生動的印像。

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主庭院等於是北面拙政園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詮釋。盡管白色粉牆將成為博物館新館的主色調,以此把該建築與蘇州傳統的城市機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處可見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頂和窗框將被灰色的花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統一色彩和紋理。博物館屋頂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一一飛檐翹角與細致入微的建築細部。然而,新的屋頂已被重新詮釋,並演變成一種新的幾何效果。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襯,使自然光進入活動區域和博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提供導向並讓參觀者感到心曠神怡。玻璃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也源於傳統的屋面系統,過去的木梁和木椽構架系統將被現代的開放式鋼結構、木作和塗料組成的頂棚系統所取代。金屬遮陽片和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館建築與創新的園藝是互相依托的,貝聿銘設計了一個主庭院和若干小內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為獨到的是中軸線上的北部庭院,不僅使游客透過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牆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新舊園景融為一體。

據說,位於中央大廳北部的主庭院的設置是最讓貝聿銘煞費苦心的。主庭院東、南、西三面由新館建築相圍,北面與拙政園相鄰,大約占新館面積的1/5空間。這是一座在古典園林元素基礎上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既不同於蘇州傳統園林,又不脫離中國人文氣息和神韻。山水園隔北牆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水景始於北牆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園西引水而出;北牆之下為獨創的片石假山。當問及為何不采用傳統的太湖石時,貝聿銘曾說過,傳統假山藝術已無法超過。一輩子創新的大師,不願步前人的後塵。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 ,別具一格的山水景觀,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來仿佛與旁邊的拙政園相連,新舊園景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了一體。

蘇博的出口就是忠王府,這個昨天被我們舍棄的景點,今天也都補了回來。呵呵。

逛完了蘇博正好可以拿行李去火車站,蘇州之行結束了。老媽對蘇州也留下了深刻印像,我們約好一定要在春暖花開時再來看看蘇州的園林!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