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美記之三紐約之游(下)

作者: 一朵夢雲

導讀游美記之三 紐約之游(下) 5月15日,今天游覽曼哈頓,曼哈頓區位於曼哈頓島上,是紐約的市中心,紐約最重要的商業、金融、保險機構均分布在這裡。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分布在曼哈頓下城,紐約的大企業和商業中心則分布在曼哈頓中城。島的北端是黑人聚居區哈萊姆區,充塞著破舊的貧民窟。整個曼哈頓聳立著超過5500棟高樓,其中35棟超過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 ...

游美記之三 紐約之游(下)

5月15日,今天游覽曼哈頓,曼哈頓區位於曼哈頓島上,是紐約的市中心,紐約最重要的商業、金融、保險機構均分布在這裡。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分布在曼哈頓下城,紐約的大企業和商業中心則分布在曼哈頓中城。島的北端是黑人聚居區哈萊姆區,充塞著破舊的貧民窟。整個曼哈頓聳立著超過5500棟高樓,其中35棟超過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樓集中區,擁有帝國大廈、洛克菲勒中心、克萊斯勒大廈、大都會人壽保險大廈等標志性建築。 旅游車在高樓大廈中穿行著,樓群中有一片被圍起來了的工地,那是被稱為歸零地的世界貿易中心遺址。世貿中心是並立的兩座110層的方柱形雙子樓,樓高419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在9.11恐怖襲擊中瞬間便化為烏有,成為了一片廢墟。9.11之後被鐵絲網圍了起來,在鐵絲網上掛著一排黑顏色的牌子,上面寫著在9.11災難中不幸遇難者的名單,供人們前來觀看和悼念。現在的歸零地已經成為了一個工地,我看見標示著3號門的圍牆邊上標注著“此路不通”的字樣。在已搭建了數層的鋼板結構框架上,有著許多大型建築機械在工作。據說要在原址上蓋一個新的高樓,大約在2012年建成。

下車後穿過了一個街頭廣場便來到了華爾街。華爾街是英文“牆街”的音譯,位於曼哈頓區南部,街道狹窄而短,長不超過一英裡,寬僅11米。然而這條短短的街卻是美國和全球的金融中心,世界最大的銀行大廈,除了大通銀行之外,都在這條街上。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以及收藏1789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時的史跡的國立紀念館、聯邦廳等,也都在這條街上。華爾街上有一頭青銅公牛塑像,被認為是華爾街的標志,也是游客們最喜歡留影的一個景點。我們先來到銅牛塑像前,銅牛身長5米,體重6300公斤,體態壯碩,形像逼真,精光锃亮,牛勁十足,帶著一身的財氣,是力量、勇氣和財富的像征。大家紛紛站到銅牛前拍照留影,在牛頭處拍過以後又轉到牛尾處拍,都希望能沾上一點財氣。然後沿著華爾街走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所不允許游客進入,緊閉著的大門上方掛著數面美國國旗,門前圍著鐵柵欄,鐵柵欄裡站著一個身穿制服,背上印有“SECURITY”(安全)字樣的保安。紐約證券交易所把自己的真面目關在了大門裡面,使得想一探究竟的人們只能望門興嘆。交易所對面的聯邦廳曾是美國第一屆國會的所在地,大門前高高的台階上聳立著華盛頓的雕像,我們依次走上台階,站在雕像下拍照。走完了整條華爾街,除了那只碩大的銅牛外,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麼特別的印像。

十點鐘時,來到了碼頭,我們將沿著哈德遜河坐游輪環島游。哈德遜河發源於阿迪龍達克山脈中的馬爾西山,長約500公裡,南流至紐約市注入大西洋,北上有運河通往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美國東部的最重要的航道之一。哈德遜河是紐約的母親河,世界上每一座偉大的城市,必有一條偉大的河流孕育和滋養。如泰晤士河孕育了倫敦、塞納河滋養了巴黎一樣,正是哈德遜河的哺育,才有了紐約的繁榮和昌盛。乘船的人很多,排著長長的隊,我們在隊伍中隨著人流向前慢慢的移動著。在近入口處,繩道前端另外攔出了一小塊空地,幾個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招呼著每個游人前去拍照,且大有不拍照就不准通行的架勢,比帝國大廈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次我有了經驗,很配合的面帶微笑的前去拍照,只是把帽檐壓得低低的,遮住了大半個臉,我想這樣拍出的照片是決不會令人滿意的。果然,後來在出碼頭時,沒見到我的照片,我想他們並沒有印出來。上船後,我們在頂層甲板找了一排位子,船上坐得滿滿的,連走動都不是很方便。船沿著哈德遜河順流而下,天瓦藍瓦藍的,飄著朵朵白雲,哈德遜河浩浩蕩蕩的水面上細波漣漣,閃爍著銀色的光輝。河對岸有著“鋼鐵巴比倫”之稱的曼哈頓島就像一艘停泊著的巨輪,高樓林立,風情萬種。河岸邊散布著許多碼頭,停靠著大大小小的游艇。河面上飛駛著的快艇和悠悠然的帆船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時不時有直升飛機掠水而過,金融巨頭們為免受堵車之苦,上下班都乘飛機,直升機場就設在華爾街東端不遠的東河畔。500多年前,紐約還只是哈德遜河口的一片荒灘,如今卻成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亮麗的大都市,這不能不說是哈德遜河的驕傲。當人們沉醉於紐約的繁華時,千萬不能忘記這條給予紐約生命、靈氣和韻味的河流。

在駛過了巨大的八角型高露潔鐘後,便開始進入了紐約灣。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像便坐落在紐約灣中被稱為自由島的利勃坦島上。自由女神像是法國1876年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銅像高46米,重45萬磅,底座高45米,其全稱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古代長袍,雙唇緊閉的自由女神,右手高擎長達12米的火炬,左手緊抱一部像征《美國獨立宣言》的書板,上面刻著《宣言》發表的日期“1776.7.4”,腳上殘留著被掙斷了的鎖鏈,像征暴政統治已被推翻。花崗岩的基座上,鐫刻著美國女詩人埃瑪•娜莎羅其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 《送給我你那些疲乏的和貧困的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遺棄的可憐的人群,你那無家可歸飽經風波的人們,一齊送給我,我站在金門口,高舉自由的燈火。》自由女神像內部中空,可搭電梯直達基座頂端,然後沿著內部171級盤旋式階梯登上頂部的冠冕處,從冠冕處向右還可登上銅像右臂高處的火炬底部,憑窗遠望曼哈頓島和紐約灣。游輪駛近了利勃坦島,速度減慢了下來,船上的人們開始湧動起來,紛紛尋找最佳的位置拍照和觀賞自由女神像。由於距離實在太遠,很難看得十分清楚,只能看個大概。又由於人太多,也很難找到好的位置拍照留念,只能在擁擠的人堆裡將就的拍了幾張聊以自慰。然後就是拉長了鏡頭,從各個角度盡可能完美的把自由女神像拍下來,因為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像征,像征著美國人民爭取自由的崇高理想,也像征著美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游輪在駛過自由島後便返航了,上岸後我們又開始了下一個游項,參觀聯合國大廈。聯合國總部大廈位於曼哈頓東區第42街和第48街之間,西邊與聯合國廣場相接,東邊臨東河為界,一共占地7.3公頃。大廈主要由4個建築物組成:秘書處大樓、大會場大樓、會議大樓、哈馬舍爾圖書館。主體建築秘書處大樓是一幢39層高,方正筆直如同火柴盒般的板型大廈,東西兩側是藍綠色的玻璃幕牆,南北兩側為大理石貼面,兩種牆面相映生輝,晶瑩剔透而又莊重大方。聯合國秘書長的辦公室坐落在大樓的第38層,中國的兩間辦公室在第23層。北面的大會場大樓,是一幢樓頂有一個小圓頂,呈斜坡狀的長方形扁平大廈,樓前按字母順序排列著192個會員國的國旗,阿富汗排在第一,津巴布韋排在最後,中國排在第36位,聯合國的淺藍色旗幟則排在最中間。東北側是秘書處大樓,裡面設有安理會會議廳等若干個會議室。東南方是哈馬舍爾圖書館。

我們在西北側的邊門口經過了嚴格的安檢後,進入了聯合國總部大院。在邵導的華裔朋友朱教授的帶領下,走進了右側大會場大樓的一樓大廳。大廳寬暢開闊,當中是一個很大的圓桌狀環形服務台,服務台後面碩大的圓柱上繪畫著奧巴瑪和艾森豪威爾的巨幅頭像,再向前是“停止核武器”的宣傳資料。右側的牆上掛著一排聯合國歷屆秘書長的照片。按順序為:第一任秘書長,挪威人特裡格夫•賴伊。第二任秘書長,瑞典人達格•哈馬舍爾德。第三任秘書長,緬甸人吳丹。第四任秘書長,奧地利人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第五任秘書長,秘魯人佩雷斯•德奎利亞爾。第六任秘書長,埃及人布特羅斯•加利。第七任秘書長,加納人科菲•安南。第八任現任秘書長,韓國人潘基文。大廳裡還陳列著人類社會各階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學、攝影和油畫作品以及各會員國贈送的許多藝術品。

朱教授為我們詳細的介紹著聯合國的歷史和現況,我印像最深的兩件事是:一,第三任秘書長緬甸人吳丹,接受了阿爾巴尼亞關於“趕走蔣介石,接受毛澤東”的提案,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它的政府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二,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時,紐約聯合國總部門前的聯合國旗降了半旗,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給不是國家元首的一國領導人降半旗以示哀悼。面對一些國家的質疑,當時的聯合國第四任秘書長,奧地利人瓦爾德海姆站了出來,在聯合國大廈門前的台階上發表了一次極短的演講,總共不過一分鐘。他說:“為了悼念周恩來,聯合國下半旗,這是我決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她使用的人民幣多得我們數不過來。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分錢存款。 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個孩子。你們任何國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條,在他逝世之日,總部將照樣為他降半旗。” 說完他轉身就走,廣場上的外交官們啞口無言,隨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段話至今回憶起來,依然令我感動不已。

站在聯合國總部大廈內,聽著朱教授的講解,這個曾經是那麼遙遠和虛幻的聯合國變得真實起來,真實到令人難以置信,真實到我們就置身於其中,這是一次令我終身難忘的經歷。參觀過一樓大廳後,又來到了地下大廳,這裡有許多商店,免稅銷售世界各國的藝術品。還有一個聯合國郵局,從這個專屬的郵局裡寄出的信件都會被蓋上聯合國的郵戳作為紀念。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喜歡將貼上聯合國郵票的明信片寄回家,我也買了兩張寄回了上海,以作紀念。在十分鐘的休息時間裡,我飛快的跑上一樓大廳,拍了幾張照片。剛准備返回時,卻看見導游已帶著團隊走向了出口處。走出大會場大樓,又回到聯合國總部大院,只見門前豎立著一長排旗杆,因為恰逢周六不上班,所以並沒有升旗。院中有一座著名的雕塑《和平》,造型是一支擰成死結的手槍,像征非暴力,即“不要武器,要和平”,這是盧森堡贈送的禮品。還有一座意大利贈送的雕塑《破碎的地球》,造型為圓圓的地球,殘缺不全,目的在於喚醒人們關愛地球,保護地球。中國贈送的一只大香爐,因為不如“手槍”和“地球”意義深長,被置放在了一個偏僻的角落裡,我們極盡目力,也只能看到它的一只鼎耳。

走出了鐵柵欄圍牆,離開了聯合國的領地,我們又站在美國的國土上了。匆匆地用過午餐後,我們去參觀了大都會博物館,這是一個自費項目,每人20美元。大都會博物館位於第五大道上的82號大街,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和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三大博物館。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占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九分之一,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整個博物館的展品超過300萬件,包括從古代至當代的各種藝術作品,其中有成千上萬件世界文明的傑作。博物館不僅展出繪畫和雕刻,還展出花毯、樂器、服裝以及裝飾品。五大展廳分別是:歐洲繪畫、美國繪畫、原始藝術、中世紀繪畫和埃及古董。我們先進入右邊的埃及館,只見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神廟被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彩繪的包裹完好的木乃伊躺在玻璃罩裡,還有數不清的古埃及藝術品,令人嘆為觀止。然後上了二樓參觀日本館,朝鮮館和中國館,無數的瓷器、陶器和雕像,只看得我們眼花繚亂。中國的蘇州園林也被仿建在二樓的北廳之中,走進1981年9月由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只見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接著又沿著寬大的樓道走到了博物館的左側,參觀歐洲繪畫館,那一幅幅畫工精細,色彩絢麗,人物栩栩如生的世界名畫,帶給我們無窮的視覺上的享受。下了樓後來到了歐洲雕塑和裝飾藝術館,館中按時間和國別布置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從14至18世紀的室內陳設。盡管都是一樣的富麗堂皇,但法國式的畫頂、英國式的壁爐和西班牙式的家具還是反映出了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特色。中央大廳裡則放置著許多精美的大理石雕像。最後走進希腊羅馬藝術館,穿過站滿雕像的雕塑廳後又回到了博物館大堂。短短的一個半小時,我們只是走馬觀花,也很難記住看到過的無數的藝術珍品,可是高台階、大柱廊、大氣派的大都會博物館卻永遠的留在了心裡。

最後,是游覽美國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第五大道。這個歷史悠久、以時尚大氣聞名世界的街道上,幾乎擁有著全球所有最頂級的品牌店,它集中了曼哈頓的精華,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各國的王室貴胄、達官富豪到紐約來購物,首選的就是第五大道。第五大道除了是購物的天堂,還是一條博物館街,從42街往北直至110街,有著一二十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如大都會博物館、古根漢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手工藝品博物館等等,一家接著一家,充滿了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 到了第五大道後,Wang和Xu要去逛商店,我和Yan則去觀賞前方不遠處的克萊斯勒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是克萊斯勒汽車制造公司的創建者沃爾特•克萊斯建造的。是美國第一座摩天大樓,高度超過305米。高聳入雲的華麗的金屬尖頂,耀眼地反射著陽光,威嚴的金屬鷹滴水嘴,從樓體四角探出,俯瞰著曼哈頓的芸芸眾生,這個汽車散熱器帽蓋般的裝飾物,是克萊斯顯赫的汽車制造帝國的標記。克萊斯勒大廈曾是世界第一高樓,現在雖不是紐約建築群中最高的,但卻是最美麗的建築之一,它是紐約人最喜歡的城市像征,對地道的紐約客而言,克萊斯勒才是獨一無二的,紐約市真正的地標。我們邊欣賞著克萊斯勒大廈的尖塔和鷹雕滴水嘴,邊選擇著角度拍照片,為了尋求最大限度的完美,拍了一張又一張。拍完照片回到約定的會合地點,卻沒見到Wang和Xu。我們等了很久,眼看集合時間就要到了,只得趕緊向來路返回。沿著第五大道走過了51和50街後,仍然沒見著我們的旅游車,看著四周似是而非的景物,我們迷糊了,不知該朝何處走,也不敢再冒然前行,生怕越走越遠。我們停在了49街的街口給導游打電話,不一會兒就看見導游匆匆忙忙的走來接我們了,原來車就停在街對面洛克斐勒中心的轉彎處。上了車後,並沒有人指責我們,我們那帶著謙意的緊縮著的心終於舒展了開來,紐約之游就這樣有驚無險的結束了。


精選遊記: 紐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