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青海甘肅之行/第三天:那面青海聖湖水

作者: 愛因斯坦雷

導讀七月青甘之行 / 第三天:那面青海聖湖水行行走走 離開塔爾寺,我們的車往貴德方向駛去。蘇師傅說,要帶我們翻越拉雞山(湟中與貴德的界山)去到下一個目的地:青海湖,讓我們體驗一下海拔3820米的高度。拉雞山是青海湖日月山的支脈,藏語的意思是“石雞棲息的地方”。這座山脈由西向東蜿蜒,最高峰4524米,而我們即將要翻越的3820米高度,是拉雞山山口所在。這是� ...

七月青甘之行 / 第三天:那面青海聖湖水行行走走

離開塔爾寺,我們的車往貴德方向駛去。蘇師傅說,要帶我們翻越拉雞山(湟中與貴德的界山)去到下一個目的地:青海湖,讓我們體驗一下海拔3820米的高度。拉雞山是青海湖日月山的支脈,藏語的意思是“石雞棲息的地方”。這座山脈由西向東蜿蜒,最高峰4524米,而我們即將要翻越的3820米高度,是拉雞山山口所在。這是一座奇特的山脈,山北高朗險峻,裸露的山岩陡峭隨處可見,而山南則是一派平緩的高山牧場景像,一路上,牛群羊群數不勝數,有如一把一把的白芝麻(羊群)、黑芝麻(犛牛群)潑灑在牧場山坡之上,蔚為壯觀。即便是在陡峭的山岩縫隙中,燦然的山花怒放。高山、草甸、濕地、灌木、喬木、農田......各種生態姿形垂直分布,動人至極。

行至山口頂端,赫然見到3820米的海拔指示牌。恰逢今日農歷初一,藏民們在此舉行祈福形式,年輕的藏小伙兒們唱著藏歌、來回奔梭整理著經幡,艷麗的經幡在風中飛揚,你的心無法不跟隨著蕩漾起來,藏歌的音律在風中回響......風聲是如此地清澈,聞得到山花的味道......此刻是這樣美好,快樂如此地酣暢、信仰如此地純粹......

翻過拉雞山,一路盤山而下,行至山腳的時候,經過一個村莊。公路兩旁有幾處陳舊的房舍,路口,兩個女孩和一個婦人正售賣自家做的犛牛酸奶,我們停下車來。酸奶盛放在樸拙的瓷碗裡,兩塊錢滿滿一碗。稍大一些的女孩很顯羞澀,我們和她攀談了一會兒,得知她正在鎮上念高一,我提出想和她合個影,在一旁一直看著我們的她的母親,趕忙從包裹裡拿出兩串看起來很鮮艷的串飾,要她戴在頸上,可見得老人家對她的喜愛。而稍年幼一些的女孩兒,則始終在一旁未發一言。

走出村莊,再轉過幾道山口,就是青海湖畔名揚四處的日月山了。日月二亭一如既往地矗立著,多少年了,還是這樣,彼此遙遙以對。今天的這裡,比之十幾年前,是要熱鬧許多了,過往車輛也多、人流也不算少。記得十多年前我站在這個小山頭的時候,四處還是有些荒蠻的,那時,風吹得很有些勁道,站了有些久了,是真的能隱約體恤出,文成公主當年行到此地回望鄉土時,心中那份落寞......

還是那面湖水。與我十多年前初來時一個模樣。水面肆意地鋪陳而開,無邊無際,正應了它的名字,青海湖在蒙語中是“青色的海”、“藍色海洋”之意,直至北魏時期,才定下漢名青海湖。十多萬年前的地質運動,周圍山地迅速地隆起,流經的河水被堵塞於此,慢慢地、這裡便成了巨大的、足有4500多平方公裡的閉塞湖面。大通山、日月山、南山、橡皮山,四座海拔三至五千米的大山,如張開的臂膀環抱住整個青海湖,大大小小30余條河流向它彙攏,又與黃河水系相通相融。

青海湖浩淼無垠。雖名為湖,卻擁有海的肚量。一側是迭起的山巒,一側是無際的湖面,山、“海”、路,一切如此天衣無縫,行走其中的你,仿佛來到天際的兩端。

青海湖美妙。巨大的湖面映襯著天,沒有一個時刻,湖水顏色是相同的,天是什麼顏色、它便是什麼顏色。於是,我們得以在每一個不同的時分裡,見到不同的青海湖。仿佛已經記不得它上一次的色彩,但也永遠猜不透下一次,它又將是如何的容顏......

我們在湖邊草原的藏民家的小飯店吃了午餐,很美味的湖蔥炒雞蛋,據說,這裡牛羊肉的味道之所以鮮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牛羊在坡上隨時能吃到湖蔥,自然比通常的草料要肥美多了。黃蘑菇也是青海湖特有的一種野生菌菇,據說不算便宜,清炒了一大盆,也算是有些奢侈了。後來,在草原上看到有人彎腰在撿拾著什麼,蘇師傅告訴我們,這就是牧民在撿拾黃蘑菇。午餐過後,蘇師傅帶我們從藏民家的草原進入了湖邊,付了三十元後,我們一整車人連同車子一起,浩浩蕩蕩地開進了他的“家”,而他的“家”就是青海湖畔的草原......

天沒有放晴,略有些陰,但絲毫不影響青海湖的美。湖水悠悠地蕩著,被風吹起一點、又一點的漣漪,有牧民騎著馬從淺灘裡奔馳而來,如天畫一樣地絕美。三個藏族小女孩齊齊向我跑來,說“阿姨,我們和你一起拍照吧!”。當然,這只是一種招攬,但我一點兒也不拒絕,我喜歡她們笑意燦燦的臉龐,也更喜歡她們清亮透澈的、藏家特有的嗓音。我們幾個和小女孩拍了不少照片,她們的收費也著實不貴,給她們一個人一元錢就好,最後,老方沒要她們找零,讓她們三個唱首藏家歌給我們聽。小女孩們一點兒也不扭捏,歌聲回旋在湖面,我聽不懂她們唱的內容是什麼,但我喜歡,喜歡這般樸樸素素、不加修飾但卻美若天籟的聲音。

和多年前我初來時相比,青海湖熱鬧多了。住宿店、餐館、小鋪子,以及路邊油菜花田旁售賣自釀蜂蜜的小攤皆是。湖邊的荒地也被逐漸開墾,種上了油菜花、亦或是其它作物,這樣的開墾阻斷了注入河的水流。從資料上讀到,這些人為之跡正在令青海湖的水位逐年下降,每年都將減少約一個西湖的水面積,而大湖泊也正面臨著分裂成“一大數小”的湖泊群......

人,總想做出一番改動天地的大事來,但人不知,天地的定律,便是天地不可動。資料又說,青海湖“三江源”生態保護項目已啟動,期望有效保護和恢復青海湖流域的原生態環境。但願吧,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夠聰慧,總是從保護的名義出發,反去做了破壞的事情。希望青海湖美麗如昔,哪怕有些荒蠻,哪怕有些落寞,但無經雕琢的天生麗質,才終究是最美的......

離開青海湖,我們沿著109國道繼續往西,前往茶卡鹽湖,途中需要翻越海拔3817米的橡皮山口。(待續)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