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印像

作者: 10509536

導讀青 島在十月的最後幾天我們來到了青島。勉強還算金秋吧,但氣溫已是冬天。深秋的大海應當是很美的吧,臨行前如是自我安慰。 青島沒有許多濱海城市那樣的環島路,沿海邊的兩條路,在很多路段根本看不見海,盡管近在咫尺;有許多美或不美的房子占據了那裡的空間。這兩條路雖沒那麼靚麗,卻自有一種成熟的魅力。坐在疾駛的車裡,感覺離地面很近,周圍事物溫和的� ...

青 島在十月的最後幾天我們來到了青島。勉強還算金秋吧,但氣溫已是冬天。深秋的大海應當是很美的吧,臨行前如是自我安慰。

青島沒有許多濱海城市那樣的環島路,沿海邊的兩條路,在很多路段根本看不見海,盡管近在咫尺;有許多美或不美的房子占據了那裡的空間。這兩條路雖沒那麼靚麗,卻自有一種成熟的魅力。坐在疾駛的車裡,感覺離地面很近,周圍事物溫和的逼近包容,親切踏實。

車蔓延過沉穩的老區和現代感十足的新區,視野漸漸開闊,海面便浮現出來。石老人是青島新開發的海水浴場。不過,對這個地方能記起的東西不多,除了遠遠的那個老人石像。也許時間和角度都不巧,幾次來青島,都沒能看到那種襟懷遼遠的大海。踩在濕軟的退潮沙灘上,憑海臨風,卻清冷,不得久留。

五四廣場最顯眼的是那個通紅巨大的火炬標志,而它自新市府大樓君臨而下的流暢風度更讓人如沐春風。第一次來青島時,夜游音樂廣場,海風吹送,似有樂聲自海飄渺而來,日後想起每每不忘。故地重游,雖無當時感觸之深,跟吹笛少年合一張影,仍然不虛此行。

如果沒能領略深秋大海的美是遺憾,那麼得遇八大關的確算是最驚喜的發現。午後滿眼的松綠楓赤橘黃,日式德式的紅瓦尖頂房子掩映其中,枝葉濾下的斑駁陽光灑滿縱橫各關的便道。靜謐優美,色彩絢爛而英華內斂,整個的氛圍與不遠處的鬧市拉開了層次,直疑不在此城中。八大關形神之間像極了歐洲的一些城鎮,難得的讓人不忍離去。如果為拍攝婚紗照流連其中的十余位新娘子是展現此間的美麗,那當我們在一條小道上留影時,前頭背景處清潔工人自動隱身到暗處以提供方便,更體現了令人心暖的一種教養。

棧橋之與青島,便如天安門之與北京。小時侯在許多的商標和宣傳畫上,就熟悉了那個長長的堤一樣的橋和橋頭的亭。像很多名勝古老的標志,棧橋也難免見面不如聞名的尷尬。如解甲歸田的名將,靜守家園時普通的很;棧橋其實就這樣安定的看守著青島的老區,成為不可少的底氣。

最失望的是基督教堂。青島有兩個教堂,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從報刊圖片上看,後者的外觀很吸引人,像一個古樸的小城堡。於是前往,結果證明以貌取物也是多麼的不聰明。內部之簡陋簡直不好意思將它與我主基督聯想在一起,更難受的是其間充溢著一種如廁的味道,讓人不解何以如此。

一般來說,一個旅游城市,除了景點,購物和餐飲的感受也是加減分的衡量尺度。佳世客在青島很有名,購物大都提到這個地方。記得三年前第一次來,就慕名在那裡買過一雙皮鞋。除了外觀頗有特色,這樣的一個商場並沒有多少可圈點的,不過當年買的那雙鞋倒是穿了很久,質量不壞。為吃晚飯,出租車把我們帶到佳世客斜對面家樂福超市邊上的餐飲一條街。各種風味的餐飲使這條街充滿了人氣。坐在裝楨別致的“上海人家”,享受一種海派的品位。填飽肚子的所在,能有時尚的氣息,這讓我們知道,青島還是一個很現代的城市。當然並不是所有吃飯的地方都讓人喜出望外。老城區西部有一個伸到海面的半球狀的白色建築物,大概外觀效果很可取,關於青島的空中拍攝大都不會放過這個地方。近前才知道這是一個餐飲娛樂的場所,叫什麼海上世界。我們進去吃午飯時,趕上一個婚禮的尾聲。就像那場婚宴的品位,這個不錯的外殼裡面,裝修陳設平庸俗氣,可謂“腹內原來草莽”。便如城鄉結合部的時髦,不倫不類。

膠東人淳樸實在,在出租車司機身上得到很好的體現。兩天時間,直接接觸最多的就是他們。青島的出租車司機,不像北京的那麼神侃而不管你是否耐煩,一般不會沒話找話。當聊起天時,他們會是熱情健談的向導,言語中透出拿你不當外人的親和友善。談及出租車司機被歹人侵害的風險,他會說“不怕,咱青島人能打,壞人還怕我們呢”;當他用地道的膠東方言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這樣的幽默,更著實令人忍俊不禁。出租車是城市流動的窗口,青島的司機師傅們給自己的家鄉添了很多光彩。

青島不大,但很美。青島很美,但不浮華。青島有沿海岸線怡人的風景線和新區,也有擁擠雜亂、不清新也不舒適的內部老城區。喜歡和不喜歡,都是有理由的存在。這是一個需要漸漸沉進去,慢慢體會如斯好處的地方。青島人都對自個兒這快地方愛的不得了。

生活和人自身,都有內在緊張衝突的兩面,相克相生。身邊的女友,第一天興致盎然,次日卻因身體不適而情緒索然。像這個時節,今朝還秋花爛漫呢,明早沒准就落木蕭蕭了。可是,有她陪著或陪著她,內心就無須言說的欣慰。和她同行,青島果然很美,不管是深秋的還是初冬的,這日子不錯。

2002年11月27日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