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為你提供正宗廈門旅行攻略(點評二十名景之二))

作者: 鼓浪之波

導讀7。五老凌霄五老峰,是面朝東海的五座山峰,依次為鐘峰、二、三、四峰,凌空而立。遠遠望去,宛如五位老人手挽手盤坐,昂首天外,故名"五老凌霄"。有詩雲“五老生來不記年,飽聽鐘鼓臥雲煙。高標不管人間事,閱盡滄桑總巋然”。峰下的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有興廢。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因奉祀觀音菩薩,又位於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之� ...

7。五老凌霄五老峰,是面朝東海的五座山峰,依次為鐘峰、二、三、四峰,凌空而立。遠遠望去,宛如五位老人手挽手盤坐,昂首天外,故名"五老凌霄"。有詩雲“五老生來不記年,飽聽鐘鼓臥雲煙。高標不管人間事,閱盡滄桑總巋然”。峰下的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有興廢。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因奉祀觀音菩薩,又位於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之南,故名"南普陀"。

南普陀地理優越,背依五老峰,負山面海,風光娟秀。建築遞次向上,寵偉溢采,文物豐富,名僧輩出。又與高等學府為鄰,對外交流頻繁。改革開放以來,各方善信慷慨捐助,寺院整飭一新,成為八閩首屈一指的重點寺院。

"閩南佛學院"是中國佛學高等教育的基地,在全國頗有地位。

南普陀素菜名聞中外,堅持素菜素作,素料素名,獨樹一幟。品嘗普陀素菜,乃是品位高雅頗具詩情畫意的享受。

看看大佛金字,就行了!你有興趣,花一天越過五老峰,就到了萬石岩了。

廈大比南普陀好看的多。

8。萬石涵翠

萬石山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 這裡山山相連,山水相依,峰巒疊翠,巨石互倚,綠樹紅花,鶯燕紛飛,曲徑盤桓,步移景異,是一處上佳勝景。

萬石山中有園林植物園,占地2.2平方公裡,遍植5000余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大多是來自非洲、美洲、澳洲、東南亞以及港台地區的名貴優化品種。有20多個專類園區,置身其中,宛如進入亞熱帶植物王國。其"公園處貌、科學內容","園林藝術、園藝技術",充分展示天然與人工的和諧。蕩漾於這綠色的海洋裡,身心被山水花樹的靈性所淨化。

萬石山裡有古景"萬笏朝天"、"中岩玉笏"、"太平石笑”、"紫雲得路"、"高讀琴洞"、"天界曉鐘"、"虎溪夜月"、白鹿含煙"和"小桃園洞"等。有萬石蓮寺、雲中岩寺、虎溪岩寺、白鹿洞寺、甘露寺、紫雲岩等10座佛寺,宗教文化與園林文化相得益彰。

喜歡植物與岩石嗎?這裡一定是你的最佳去處,建議用一天來游,體會體會與自然溶為一體的感受,不過注意水庫不能游泳,那是個殺人湖!

9。鴻山織雨

鴻山,是鄭成功屯兵的主要山崗,山頂的"嘉興寨"是鄭成功駐扎重兵、控扼廈門港、守御要隘鎮南關的營壘,寨基尚在。

這裡地形特殊,每逢風雨交加,風隨山轉,雨乘風勢,雨絲相互交錯,狀織布,故稱"鴻山織雨",是非常獨特的自然景觀。

山坡的鴻山寺,始建於明萬歷年間,為廈門的古寺之一。寺下岩壁上有明天啟一年(1622)福建都督徐一鳴等擊退荷蘭殖民者的"攻剿紅夷"石刻。

明永歷二年(1648),鄭成功軍隊在保衛海澄的戰鬥中,他的堂兄弟彥千、濤千同日殉難,永歷帝追贈兩兄弟為太師、太傅,合葬於大生裡。

1994年,太師太傅墓遷葬巨石旁,正好面對鼓浪嶼復鼎岩上的鄭成功石雕像,形成新的景觀

下雨時才好看,不過我從沒看過!

10。虎溪夜月

虎溪岩,巨石滿坡。明萬歷年間,一個叫林懋時的"石痴",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挖出一個大洞,取名"棱層石室",洞楣上鐫"棱層"二字。石室裡居有一虎,由伏虎羅漢趙乾馴養,因而又稱"伏虎洞"。後人又在虎口外裝上石欄杆,狀如虎牙,虎口也叫"虎牙洞"。當年,伏虎洞前流泉琮琮,一路奔突,曰"虎溪",溪上小橋叫"虎溪橋"。流泉逶迤北下,穿石徑,越蓼花,入員當,所經之途現虎園路。

伏虎洞裡的老虎,頭朝東朔,每逢農歷八月十五,滿月東升,月光正好照在老虎身上,虎目炯炯。趙乾手擎鎮虎環安坐虎旁,形成絕妙的"夜月"勝景。過了十五,月光北移,就照不到老虎了。因而,每逢中秋佳節,許多市民擁來,一睹月夜老虎的風采,至今不衰。

虎溪岩寺幾毀幾建,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彌足珍貴。攀扶蹬道,跨過"夾天徑",就是另一勝景"白鹿含煙"了。

很難看到的。我也只看了一次,主要看月照在虎眼裡。

11。太平石笑

順著植物園的南洋杉廣場、百花廳、薔薇園、蘭花園前的林蔭大道,跨過竹林間的清水潭,穿過"眼中滄海"、"海上雲根"、"飲茶康樂"夾峙石徑,迎面有兩塊巨石,一端貼合,一端張開,由另兩塊巨石頂立形成石門,神似開口大笑,構成"笑口常開"景觀,因地處太平岩,故名"太平石笑"。

跨過石門就是太平岩寺。太平岩寺始建於唐,代有興廢,是文人雅士品茶茗吟詩賞月的好地方。鄭成功駐屯廈門期間也在此讀書,運籌抗清復台大業。

太平岩寺為"棋盤迥向"格局,有正殿和偏殿,殿前的閣樓曰"蟾宮",當年到此遠眺員當港景色,現為"茶人之家",掩映在濃蔭密匝之中,游人到此品苟賞景,消暑度假,十分清涼。

走下蟾宮,來到"海雲洞,淙淙泉水飛流而下,彙入放生池,流向萬石湖。洞邊的八角亭,就是鄭成功當年的讀書處,環境十分幽雅。

沒什麼意思。我覺得。

12。雲頂觀日

雲頂岩,是洪濟山的主峰,高339.6米,為廈門的最高峰,舊時,絕頂有觀日台,台下西坡有方廣寺,許多文人雅士常夜宿寺中,黎明臨台觀日出,見一輪紅日從海上噴薄浮出,海面一片金色,煞是好看,稱"洪濟浮日",列廈門"大八景"之首。

解放後,絕頂新建了"撩望台",登台可觀日出、觀山、觀海,現稱"雲頂觀日。如今,方廣寺雖只存廟基斷柱殘情,但周圍的留雲洞、防倭洞、風動石、龍門等景點依然完好,尤其是許多摩崖石刻保存得頗好,最有價值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鐫的"天際"二字,完整清晰,是廈門島上最早的崖刻,比廈門城還早13年,已歷經600多年的風雨磨礪,至今珍貴。

如今登雲頂岩觀日,紅日耀眼升騰,血紅的海面上,飄浮著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礁,景色瑰麗。美麗的環島路,宏偉的會展中心,展現了跨世紀的風采,山下風光比以往嫵媚多了。

不錯的,但要在岩上過一晚。

13。天界曉鐘

天界寺,清初月松和尚募建,供奉觀音和仙翁。每天清晨要敲鐘108下,而後育經。因寺處山頂,鐘聲悠揚激蕩,催醒夢中的市民。因而"天界曉鐘"成了廈門名景。

天界寺巨石下有一洞,洞中有水井叫"仙井",泉水甘冽可以釀酒,故又稱"醴泉",洞也稱"醴泉洞",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寺後山頭上巨石相疊,宛如駱駝緩步,故稱"駱駝峰"。巨石之下為"長嘯洞",兩頭貫通,天風颯颯,如虎長嘯洞壁刻有明代抗倭諸將征剿倭寇的唱和詩,頗有抵御外侮保衛海疆的英雄豪氣,巨石頂上叫"曠怡台",登台遠眺,真是"海外青山山外海,憑高縱目氣增豪"。

沒意思。隨便走走罷了。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