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氣像,關中山河(八)——華山,絕壁鐵鏈險中攀

作者: 紫玉瓔珞

導讀7月30日-31日 華山,絕壁鐵鏈險中攀 如同東海桃花島是心底的向往一樣,華山,這個武林高手比武論劍的地方,這個快意江湖兒女情長的所在,同樣是澄澈心底的一片渴望。2008年的夏天,在桃花島對著碧海金沙小住數日一了心願後,今天,終於站在了天下奇險的華山腳下。 西岳華山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主峰,令人聯想到它得名的由來——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的“遠而望� ...

7月30日-31日
華山,絕壁鐵鏈險中攀

如同東海桃花島是心底的向往一樣,華山,這個武林高手比武論劍的地方,這個快意江湖兒女情長的所在,同樣是澄澈心底的一片渴望。2008年的夏天,在桃花島對著碧海金沙小住數日一了心願後,今天,終於站在了天下奇險的華山腳下。

西岳華山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主峰,令人聯想到它得名的由來——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的“遠而望之若華狀”。最高峰是南峰(落雁峰),海拔2154.90米;其次是東峰(朝陽峰),2096.20米;西峰(蓮花峰),2082.60米;中峰(玉女峰),2037.80米;北峰(雲台峰),1614.90米。有亞洲第一索道之稱的華山索道,從華山東門處上,直到最低峰北峰,若想真正征服華山,就算坐索道上了,還需要攀爬600多米的垂直高度。

連日游玩下來,體力已經告急。每人身後五六斤重的背包,更是不斷提醒自己雙肩酸痛,舉步不輕。聯想到登北岳恆山(海拔2017米)時,是坐車到半山後再爬;登南岳衡山(海拔1290米)時,也是坐車到了半山亭;那麼今天,還是不逞匹夫之勇,坐索道上北峰後,留著力氣慢慢去體味華山的奇險。

一面面刀削似的山崖挺立眼前,山下猶是烈日炎炎,上得北峰後,雲霧輕盈而來,馬上就變得氣勢洶洶,遮天蔽日;崎嶇的山道兩邊,懸著供人拉拽的鐵鏈。此上,再不作別想,只有登攀。一路經歷咀嚼著古人留下的一個個地名,在艱難辛苦間,齒頰留香。
擦耳崖-臥牛石-天梯-日月岩-蒼龍嶺

天梯是一段鑿在幾乎垂直的崖壁上的石階,每一階的寬度僅容半個腳掌。雙手抓緊兩側的鐵鏈,提氣直上,並不算太險。蒼龍嶺是華山的龍脈,嶺脊青黑,兩邊都是萬丈懸崖,陡峭如削,遠望若蒼龍援山而上。因為雲霧漸濃,一團團地湧上來,故而攀爬嶺上,見不到兩側的風景,也就少了許多驚險。嶺的盡頭,便是韓愈投書處。韓愈攀登華山至此回望,大驚失色,自度如此險峻的山路,下山時必死無疑,乃寫下遺書一封,投下山去。不知道千年前的韓退之,走過的山路和今天的我們有何不同,也許更險,也許更窄,也許,兩側並沒有這麼多鐵鏈。

無數的挑山工,赤著上身,卷著褲腿,脖子裡掛著毛巾,肩膀上擔著重物,一步步,從山腳往上爬,小心避讓著游客,也小心看顧著貨物。這山上的一切,水、食物、煤氣罐、景區警示牌、還有拴著鐵鏈的鐵钎鐵柱,都是他們這樣一步步背上來的!太多的人,頭發早就花白,太多的人,背脊已然彎駝;更有人兩個小腿肚全都被沿途粗糙堅硬的岩石磨破,結痂後擦傷了,重又血肉模糊!這一路長途,不知道要流下多少汗水,不知道要喘多少口粗氣,不知道要換多少次肩,也不知道要停歇多少次,更不知道要磨破多少體膚!一瓶550ML的礦泉水,山頂的商店要賣10塊錢;然而他們挑的每一斤,從山腳到山頂,卻只得三四毛;每一趟,從山腳到山頂,也只得二三十塊!

二三十塊!當我們在城市裡隨便吃一個快餐就花掉這個數目時,在天下奇險的西岳上,卻是他們一步步負重幾十斤上百斤,爬挪到海拔2000多米高度後得到的報酬!他們住在山下條件極差的小屋裡,苦苦掙扎在溫飽線上,每天下山後衝個涼是最大的享受;很多人,早早患上關節炎或其他疾病,失去了登山的資本也就失去了謀生的手段。

我不敢深想,深想會控制不了眼裡的淚水。他們是真正的蟻族,匍匐在社會的最底層,用最原始的方式謀生,艱辛地,無怨地,為著嘴裡的一口飯,每一日,每一年,不停地攀登。
五雲峰-仙掌-金鎖關

五雲峰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只是果然名副其實,四周雲霧越發厚重,天色尚早,鼓勇向上。

仙掌貌似就是東峰的一個側面,站在那個角度看,如同一個直豎著的巨大手掌,“仙人掌上雨初晴”,沒有看到雨後初晴,卻有若隱若現的雲霧,多情地繞過來,是掌間的一條綢帶吧。

到得金鎖關,便是自古華山一條道的終結,往上,中、西、東、南峰呈一個不規則的環形,路路可通。金鎖關前的鐵鏈上,重重疊疊系滿了金鎖,鐫刻著“全家平安”、“永結同心”的字樣,是曾來過的人對著這奇險許下的虔誠心願。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後,曾經許下心願的人會再次攜手同來,找到當年鎖住的那把金鎖,相視而笑?我們沒有買鎖。我怕,我怕在這裡留下了這個念想後,會沒有機會再來看它,會讓它日日夜夜孤獨地守在山風裡;又或者,多年後重來,卻再也找不到這個念想了。

與其牽系,不如雲淡風輕。

引鳳亭-雲梯-東峰-迎陽洞-二仙坎-中峰

引鳳亭在東峰峰腰向東突出的一小塊平台上,也是華山觀日出的好地方。相傳蕭史和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婚後隱居華山,常於此地吹笙弄簫,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雲霧退去,金色的陽光遍鋪亭前,是寧謐的華山,是歲月靜好的華山,是相視而笑,與子偕老的華山。成仙而去的蕭史和弄玉,終舍不得這人間佳境吧?是否,每一個朝陽和落日時分,每一個雪後初晴和細雨霏霏的日子,都會有隱約的笙簫合奏,自山谷間遙遙傳來,細辨卻又難以聽聞?拍遍欄杆,恨不終老於此!

雲梯,是上山後第一個真正的考驗:比天梯長出數倍的極淺台階,鑿於直立90度的絕壁上。左側有人工搭建的鐵梯便道,雖然坡度也有80,但相較下總也好很多。既然來到此地,怎能不走古人的道路?抓緊兩側鐵鏈直上,到了中段山勢忽轉,形成下凹上凸之勢,坡度遠遠超過90,總有100-110度!沒有退路,只能向上!牙關緊咬,雙手抓緊,雙臂用力,一旦松手下墜,便是腦漿迸裂,體無完膚。闖過這一段,坡度轉緩,回到80度左右,輕松通過!

回頭看,自己都難以置信。華山之險,在出人意料後,又給人以征服的快樂。

直奔東峰飯店,入住宿舍般的十人間。夕陽銜山,天色尚早,信步游走,鷂子翻身卻已經鐵鎖把門,玩不成了。自南門出,下一段石階後,走不遠是一片平地,仰望就是下棋亭。我寧可相信,當年華山論劍處並非金庸在前些年坐索道上北峰後題了字的那個平台,而當為此地,周遭山勢險峻,怪石橫生,景色奇絕,才是大俠們輪劍比試的佳處!再往前是鑿於明代的迎陽洞,當每天的第一縷陽光透出雲層時,就能照射到此處。

過了二仙坎,天色不早,取道中峰。厚石巉岩拱著一個小小的院落,是中峰的道觀了。大片的山石上,是億萬年暴雨衝刷後形成的溝壑,蒼勁而又斑駁,教人對著石上的松樹都生出一腔敬意。玉女峰,當是華山派的駐地吧?無雙無對、寧氏一劍的寧中則,是否就是在此地悟出了用劍之道,又是否就是在此地與青梅竹馬的岳不群成婚?最後一縷霞光在西峰頂上消散,暮色從山谷裡團團地湧了上來,一如當年寧女俠在得知丈夫真實面目後的心境吧。

重回東峰,再登了一次雲梯。上到楊公塔旁,霧靄四起,山風勁疾。是兩個人的華山,更是所有夜爬勇敢者的華山。

日出

東峰絕頂,便是觀日出的最佳處。夏日的清晨5點,觀日台上已是人影幢幢。回望西天,墨藍色的夜空裡伸展著瘦硬的松枝,嶙峋卻又蒼勁地襯托出一輪半缺的月,是一軸工筆畫,一筆筆細描細寫華山的月色。那墨藍,如同直潑到身上的通透,又如同近在咫尺的澄澈,是夾雜了墨色的厚重絲綢,一角用細密的黑線繡著枝干斑駁,恍惚間的觸手生溫。不知道,心憂天下的靖哥哥和蓉兒,在前來華山論劍的時候,是否賞過華山上的月色?不知道,中庭徘徊的令狐衝,在思念他的小師妹的時候,是否無數次想念起這華山的月色?

而東天,已漸漸露出了魚肚白。山下華陰縣城的燈光,漸漸滅了下去。然而卻有厚厚的雲霧壓過來,如同那一年在桃花島的金沙灘上,如同那一年在南岳衡山絕頂上,眼睜睜看著欲出的太陽被壓回雲裡,等掙扎著出來時,已經光芒萬丈。不同的是,在掙扎時有雲騰起,如火龍騰空。

華山第二險:鷂子翻身

鷂子翻身,據百度百科的介紹是:為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其路鑿於倒坎懸崖上,下視唯見寒索垂於凌空,不見路徑。游人至此,須面壁挽索,以腳尖探尋石窩,交替而下,其中幾步需如鷹鷂一般、左右翻轉身體才可通過,故名。從視覺衝擊上來看,鷂子翻身遠遠比不上長空棧道。但是真的下去了,才知道這鷂子翻身的難度更大一些。首先它是傾斜的,而且是往裡傾。其次人是從上往下攀緣,崖壁往裡傾,眼睛看落腳點有點困難。這就需要手、眼、腳、膝的全面配合了。鷂子翻身就在東峰上,也是通往下棋亭的唯一道路——深谷中聳起一座小山包,狹窄的小道沿著峰脊蜿蜒,時隱時現,最後到達一座兀立在峰巔的小亭。此乃絕徑,下到亭前後,依然要原路返回,是古人考驗勇者而刻意為之。穿戴上保險索,我們出發。

最險的一段在入口處就開始了。從高處往下攀爬,是一大塊向內凹的絕壁,幾乎垂直,三面臨空,沒有台階,只有鑿在懸崖上相距極遠的一個個小小的凹洞,供人落腳。趴在上面看不到下去的道路,唯有面對絕壁,雙手抓緊鐵鏈,一步步兩腳交替著下探。一旦踩空脫手,便只能由保險索將整個身體吊在半空了。下去不久就遇到了上來的游客,在絕壁上冒險閃展騰挪,方得順利交錯。

幸好有雲梯的練手在前,也有GG的一路指點在後,好容易爬下絕壁,接下來七八十度的石壁小徑,已成為輕松的游戲。終於,站在了下棋亭前!

下棋亭也稱博台,相傳戰國時,秦昭襄王命工施鉤梯登上此台,以柏木之心作拔箭,鐫“王與天神博於此”,故名博台。漢武帝時,中山郡衛叔卿曾與洪崖、許由、巢父等七仙人於此商榷棋藝。又傳宋太祖趙匡胤與陳摶對弈於此,輸掉了華山,故而華山在宋代不用繳納賦稅錢糧。

陳摶,賜號希夷,常被尊稱為陳摶老祖、希夷祖師等。相傳生於唐末,中歷梁唐晉漢周五代,常年高臥不醒。直到趙匡胤登基,他哈哈大笑,喜歡得從驢背上掉下來,說天下從此太平了。華山又是道家的靈山,所以他的故跡很多。

周遭景色,奇岩危崖,絕壁削峰,幽谷險道,秀木蔥蘢!南方的三公山如同三位老者,排列整齊,向著落雁峰遙遙致意。二三十億年的鬼斧神工啊!將原本碩大無朋的整塊花崗石切割成氣像萬千的懸崖峭壁,嵯峨崢嶸,峻秀環繞的峰巒,如同大海上的波濤,洶湧而來。是怎樣的巨手,是怎樣的斧鑿,開辟出這座傲視天下、雄奇瑰麗的山峰!陰陽造化,萬物低頭!

回程,重又站回那絕壁下。離腳最近的那個石坑高同於腰,差點就上不去了。咬牙掙命般發狠,靠著雙臂拽鐵鏈的力量登上,提著那口氣不敢松,一直攀到了頂部。脫下保險索,一個年紀相仿的帥哥說:“你太厲害了!我們一群人只敢在上面看,不敢下去!”果然,細思之下,一路只有剛下去時看到一個返程的女孩,其余皆為須眉。兩個人的攀爬,總比一個人要心理安全有依靠許多。

坐下來,腿軟,微抖,坐下歇息良久。華山第二險鷂子翻身名不虛傳,是對體力和心理的極大考驗!

南天門

走了一段昨日黃昏的舊路,從東峰往南下到二仙坎,轉而往上,山勢平坦,林木森森,錯覺回到了西湖邊的群山。只是向上攀登依然是費力的,垂直海拔百多米的高度,對幾乎一夜無眠、早起看日出、剛玩過鷂子翻身又沒正經吃早飯的我們來說,依然頗耗體力。終於停停走走,到了南天門。

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

長空棧道,據百度百科的介紹,是華山派第一代宗師元代高道賀志真為遠離塵世靜修成仙,在萬仞絕壁上鑲嵌石釘搭木椽而築,這位開山元勛和他的徒弟們在華山用於開道、鑿山洞的時間就有40年,所以,後人把他尊為華山的第一位神來供奉,並有許多神話故事流傳。在南天門上去不遠,入口處刻著“懸崖勒馬”。首先是僅容一人通行的小道,然後是一段垂直釘在光禿禿萬丈懸崖上的鐵梯。說是鐵梯,每一級只由兩根小鐵條組成。最下面兩層只剩了一根小鐵棒。鐵梯盡頭,是一小塊突出的懸崖上僅容二人站立的石塊,不遠處就是長空棧道的木板,踏上木板前,必須擦過一段懸崖,左右腳交替著擦過這一小段石壁,踏上了長空棧道的木板。

木板寬度不過40釐米,完全懸空在斧劈般完美的懸崖峭壁上。四周視野極其壯闊,空谷浩蕩,群山匍匐,走在棧道上,人就像一只壁虎貼著山崖徐徐平移,腳下,全是萬丈深淵。如果放手,感覺就是真正的憑虛凌空,如果不放手抓緊鐵鏈,感覺也是三面懸空,冷風嗖嗖。一旦踏空又失手,沒有保險索吊著的話必定粉身碎骨。悄悄地往下看了一眼:真正體會了走在深不見底懸崖上的感覺,頭暈目眩,不敢再看。

橫過棧道,是一小段往上的石階。爬上去,是十多平方米的一塊空地,懸著“思過崖”的木牌子。果然還有一個可以棲身的小石洞,就是元代賀志真靜修的地方了,裡面供奉的應該就是賀志真的塑像吧。令無數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此地往上20多米的高處懸崖上,陽文鐫刻著“全真岩”三字,周遭全是絕壁,沒有任何可供攀援的地方,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把這三個字刻上去的。也許作為全真教最早發源地的華山,當時真的有武功高手吧?旁邊還有一棵與地面平行著伸向半空的松樹,是向往著懸崖下的風景,想一看究竟嗎?當年的令狐衝,就是在此地思過,從而永遠失去了他的小師妹吧?而這個小小的石洞裡,深挖進去,會不會確有盡破五岳劍法的魔教高手的骨骸?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風清揚,又隱居在離此絕境多遠的地方呢?虛構的故事,在華山的現實前,也可以如此思緒飛揚,憑景吊“古”。

回去時剛踏上木板不久就和前來的游客“撞車”,只好緊貼在絕壁上,讓他們從身後跨過。其實整個長空棧道,對體力的要求遠沒有鷂子翻身大,只是完全的憑虛凌空,對心理的考驗才是最大的。當征服了長空棧道也征服了自己的心魔,重回高處後,那種欣慰和快樂,無以言表。

南峰-西峰-天下第一洞房

征服了華山最險處,一路輕松上南峰。沿途有枯樹兀立,有巉岩高聳。忽然石壁傾斜,擋了大半的路徑,是陳摶的避詔洞。南峰頂有仰天池,據說池水終年不干。“天者游”的石刻,是欣然的口吻。“袖拂天星”,則是滿懷星光。三公山端坐正朝,西峰頂遙遙在望。

過煉丹爐後,離西峰便極近了。如崔顥寫的《行經華陰》:“天外三峰削不成”,山勢若削。西峰景點最多,最著名的就是沉香劈山救母的斧劈石,石極大,相機在近處居然難以取到全景,兩個切口齊嶄嶄,將石分為三截。峰頂,舍身崖,摘星台,松天蓮界,似可登天。

天下第一洞房在西峰上,傳蕭史弄玉成婚後即居於此。小小的洞室前,結滿了紅絲紅燈。不知道已登仙界的蕭史弄玉,會不會偶爾再來此地,重溫燕爾新婚時的濃情繾綣。

金鎖關-飛魚嶺-御道前-紀念亭

為了避開蒼龍嶺的人流,下山時取道飛魚嶺。這一路下山,沒有游人,只有偶爾遇到了一兩個工作人員。古樹蒼蒼,石階陡峭,對於已經征服了二險的我們來說,輕松無比。再往下是為了漢武大帝劉徹上山修建的御道,重回日月岩和天梯,感喟不已。方才一日,就要匆匆離別。如果可以,我願留守此山,再不他往。

北峰的紀念亭是為了紀念解放華山而建,如同昨日一般人頭攢動。
老君犁溝-百尺峽-千尺幢

沒有再坐索道,從北峰一側的自古華山道下山,為的是欣賞自古以來華山天下險的40%的精華。馬上就是一段三百多級台階的陡峭山路,即為 “老君犁溝”,實在是因為爬到這段路時,已經俯身彎腰,氣喘吁吁,如同老者。而今自上往下,形勢自然不同。

原以為可以一身輕松,哪知馬上就是百尺峽和千尺幢。百尺峽上方懸著一塊巨石,下山一處鐫著“平心石”,上山一處鐫著“驚心石”。所幸百尺峽不算太長,馬上到了“太華咽”。再往下,是千尺幢。站在千尺幢前,漫漫近四百級陡峭逼仄的石階,寬僅可容半腳,沒有盡頭一般的向下延伸著,讓我第一次感到了無助。

是真的沒人來助。站到了此地,不靠自己,就難以下山。唯有抓緊鐵鏈,機械地搬動雙腿,咬牙掙命罷了。
回心石-青柯坪-雲門-莎蘿坪-石門-五裡關-華山門

這一路下山,經歷了百尺峽和千尺幢接連的險峻考驗後,雙腿已軟。沿途有毛女洞、希夷峽、混元石、王猛台、魚石等景點。快到雲門時,有響水岩,路邊開始有時斷時續的小溪潺潺相隨,一整天沒在山上見到自然水的我們,如同見到了親人,足下加勁。過了莎蘿坪,一級級的台階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一定坡度的平路,一步步往下機械挪動到將近崩潰的雙腿,在這裡突然撒開了,不顧一切地往下衝!

從北峰到華山門,6公裡多崎嶇的山路,我們走了2個半小時。不是最艱難的,卻是最熬人的2個半小時。

回望華山,難分難舍。

這一徑長途,奇險高峻,或攜手,或並肩,或前後,我們一路同行。與鐘億萬年自然造化之功的華山相比,人生如同螻蟻,白駒過隙。然而回望懸空的鐵鏈,回味這漫漫征途上,絕壁上的蒼龍嶺,直立的雲梯,險峻無比的鷂子翻身,萬丈深淵的長空棧道,皆是勇而無畏的前人一斧一鑿之下冒險而成。他們為後人劈開一條勇者的道路,讓後人得以領略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得以膜拜自然萬物的神奇峻秀,得以放開懷抱,迎著山風峭壁許下誠摯的心願,得以艱難險阻後攜手並肩,相濡以沫的甘之如飴。登山的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開路的人,卻又被歷史長河衝刷到了何處?一如莫高窟的無名工匠,隱退進浩渺的宇宙,再無人知,也無人問。不知道,更深夜靜的時候,他們的魂魄會不會自茫茫蒼穹中歸來,悄然飄蕩在這熟悉無比的山谷,微笑著回憶當年,那傾注了他們所有汗水、精力和心血的,回蕩於天地之間,叮叮當當的斧鑿之聲。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