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游日記之青島

作者: 老胳膊老腿

導讀當飛機降落青島的時候,已經夜色四合,而此時只是下午五點多鐘。坐著民航班車向市裡進去,望著窗外點點的燈光,陌生的房屋,心裡反倒有一股茫然後的釋然。班車慢吞吞地行進,終於駛入了市區。 也就七點鐘的光景吧,就著夜色看著經過的街道,慢慢地就發現了青島的特別之處:街道很窄,綠化很好,房子不高,但又都挺講究,入夜之後特別安靜,而似乎道路錯綜交叉� ...

當飛機降落青島的時候,已經夜色四合,而此時只是下午五點多鐘。坐著民航班車向市裡進去,望著窗外點點的燈光,陌生的房屋,心裡反倒有一股茫然後的釋然。班車慢吞吞地行進,終於駛入了市區。 也就七點鐘的光景吧,就著夜色看著經過的街道,慢慢地就發現了青島的特別之處:街道很窄,綠化很好,房子不高,但又都挺講究,入夜之後特別安靜,而似乎道路錯綜交叉,斜坡處處,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

班車停在了燈火輝煌的中山路,在現代霓虹的暗處,我背著行囊,走進夜色中的城市之中。

11月14日,晴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走出酒店,朝陽的余暉灑在商鋪林立的街上,日間的繁華未到,夜間的燈火已去,仿佛宿睡未醒,卻帶有一種洗去鉛華的動人。深秋的早晨,微涼的風讓人忍不住地深深呼吸,陌生的地方總讓人早醒,又總讓人躍躍欲動。

山東大包的滋味猶在嘴角,嶗山旅游車的旗子已招搖風中了。青島的周遭環境得天獨厚,有天然優良的海灘,又有獨立海濱的道教名山,更令人神往的是那些疑幻疑真的故事。這嶗山就是出了名會講鬼故事的蒲松齡曾經呆過的地方,以嶗山道士為題的寓言流傳天下,家喻戶曉;而另一則敘述書生與牡丹花戀愛故事的《香玉》,則香艷奇異,疑幻疑真。所以,嶗山不獨以海山勝景,道宗淵溯聞名於世,更與一個偉大小說家結緣,並因之蒙上一層獨特的人文色彩。

我印像中的嶗山,應是在市區不遠,其實不然。就連青島市之豐富多彩,也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坐上旅游車,沿著中山路直走,不一會就豁然開朗,濕潤的海洋氣息撲面而來。而昨晚我走了大半小時,都沒走出中山路那一排已關門的商鋪,卻原來走錯了方向。雖然我的家鄉也在海邊,但青島令人心曠神怡的是那一片沙灘,就在街道的邊上,隨意一走,便可親近大海。這是一個可以浪漫的城市,雖然還只是早晨,但我已知道今晚的時間非得在這兒度過不可了。

來青島之前,也曾看過一些介紹,被眾多旅游讀物大量推薦,包括眾網友也提過的,就是棧橋。引述一下他們的描述:碧波蕩漾之中,一條石橋伸向大海深處,仿佛巨人的手臂,盡頭處一亭翼然,名曰回瀾閣,其上觀海,景致萬千,是為青島一景。現在從車上卻看不到印像中長虹臥波般的棧橋,反倒是沿著海灘伸出一翼,在高聳的摩天大廈背景下,有一球形建築臨海挺立,天高海遠,顯得格調高雅。一問之下,才知棧橋年久失修,如今正在重新整治。

車上導游鼓動如簧之舌,正在介紹青島,其中說到青島的特色是紅瓦綠樹,海天山城,從車上看去,確實不假。這裡綠化非常的好,整個城市郁郁蔥蔥,而市裡建築也很配合,很識趣地在樹叢中若隱若現,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正看著,導游提醒說,現在車子要繞往八大關,讓大家看看出名的度假勝地。心裡不禁一愣,原先我以為八大關是戒備森嚴的要人部落,等閑難得一見,卻原來還有幸參觀,又不禁一喜。

更多的驚喜立刻接踵而來,正在大路上行駛的汽車往小路一拐,一片綠蔥蔥映入眼簾,兩排松樹筆直延伸,空氣中溢滿松針的清香。剛想深吸一口,車子又一拐,漫天遍地的黃葉夾路相迎,整一路都是招展的銀杏,深秋的詩意一露無遺。這還不止,在樹叢中不時又現出一個小院,石頭砌成的圍牆,房屋尖頂下的小窗,古樸而又有人住的痕跡,把我看得心馳神移,這時太陽的余暉透過樹縫披灑在小道上,我們就仿佛穿行在格林兄弟筆下的童話世界一般。這,就是八大關。導游說道,這裡的街道以我國長城的八個著名關隘命名,每條路旁都種植不同的樹木,其中藏有各式歐式建築,是聞名遐邇的萬國建築展覽中心,建築學院的學生都要來此臨摹學習。

街道上行人並不多,其實這裡也不適宜有成群結隊的人來打擾,只要偶爾幾個頭發斑白的老人很隨意地在散步,再有像我這樣睜大眼睛,充滿羨慕的年輕人陶醉於中,就是很美很美的風景了。只不知晨昏夕陰又該是如何的一種風情?寧靜而古老,充滿異國情調,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青島,它居然可以保存得這麼完美,確實是我意想不到的。更意想不到的,是青島還另外擁有一個充滿現代氣息,充滿都市魅力的新城!

從八大關出來,我們駛上了筆直寬闊的東海路。很快,一片摩天大樓出現在面前,一個嶄新特別的青島讓人目不暇接。高層建築,五星級酒店,大塊的綠地,新興城市的硬件一應俱全;在靠海的一邊,更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各式各樣的雕塑,高低大小,相映成趣。隨著道路的延伸,商業大廈逐漸退去,休閑的住宅樓,別墅區開始成片成片地出現,坐擁黃海美景,體會悠閑生活,做一個有錢的青島人,想必快活得緊了。

一個接一個的驚喜讓我把眼都看花了,直到這時才想起目的地是嶗山,於是向導游詢問起路程來。導游解釋說,青島有四個開發區,往嶗山這一路上就有三個,各自功能不同,有以大企業,大工廠為主的工業開發區,也有以旅游休閑為主的度假區,而嶗山則是在這幾個開發區的後面。看來青島的市政規劃相當成功,沿著老市區出發,形成一種有節奏,有變化的都市景致,一古一新,或張或弛,隨著蜿蜒曲折的海灘款款鋪排,顯得風情萬千。作為這美麗圖畫的終點,嶗山附近卻仿佛有點返樸歸真,房屋漸顯稀落,田地逐步增多,一派鄉村的樣子,而且離海邊越來越遠,與剛才的青島判若兩地。正在詫異為何看不到往常喧鬧吵雜的景像,汽車一轉彎上了林木掩映的大道,一片大海鋪天蓋地的向人襲來,左邊山岩高起,右邊波光灩漣,一個秀麗的海上仙山跳脫而出。這裡的大海另有一種恢宏的氣像,極目遠望,絕無邊際。直到此刻,我才真正弄明白什麼叫做海天一色,只見一層霧氣從水面升騰而起,氤瘟披散,直到極遠處,把海面和天際混為一體,散發出一種空朦闊遠。近處的建築就很一般了,帶著所有旅游景點的通病,普通而雜亂,還好臨海的一片大空地,與那浩浩湯湯的大海才相得益彰,現出一種大氣來。嶗山下清宮就在海邊,院裡很干淨,滿植樹木,石頭砌成的磚牆給人一種古樸的印像。游人雖然不多,但看得出香火很盛。在主殿三官殿裡,有一株牡丹和一棵銀杏,相傳就是聊齋中的香玉和絳雪。牡丹已過了開的季節,銀杏倒是高挑茂盛,黃葉滿枝。在花樹的旁邊立有一碑,上面用紅筆書有“香玉”兩個大字,導游站在樹旁的石欄邊用小喇叭向我們開講,說什麼這就是聊齋中的花妖了,這就是紅娘絳雪了,不禁讓人失笑。再說像這般吵吵鬧鬧的,要真有什麼花妖樹怪的,也早找地方搬了。

下清宮規模倒是不小,院落很空曠,隨著山勢也有一些高低不同。淡季游人不多,一兩個團隊過去之後,整個院落便冷冷清清。沿著小徑慢走,漸漸地就落在了團友的後面。秋日的太陽暖暖地曬了下來,聊齋中的故事一下子湧上心頭。

一個書生借宿道觀,在某個月夜,忽然看見兩個佳人正在花園賞花,可當他走出房間的時候,佳人卻杳無蹤影。書生惆悵不已,便草成一詩於地。誰知第二天夜裡,多情的牡丹花香玉翩然而至,原來賞識書生的文采,兩人相見恨晚,很快如膠如漆。正當情濃似酒的時候,城裡一大戶少爺看到下清宮牡丹花,心生歹意,將牡丹花挖回了家,香玉日漸憔悴,不久憂郁而死。從此書生形影只單,終日以詩憑吊。此情此景,感動了香玉的朋友--銀杏樹絳雪,一個是悼亡愛人,一個是痛失密友,兩人的心很快就拉在了一起,相互慰籍。但書生終不能忘懷香玉,絳雪也覺難以代替香玉的位置,還好上天憐憫有情人,已成為花魂的香玉飄至書生夢裡,教書生重植牡丹花苗,等花魂再生。於後幾年,書生悉心培育花苗,兩人終於重聚,再過幾十年,書生陽壽已盡,臨死叮囑下清宮道士將他葬在牡丹花下,不久牡丹之旁發出新芽,書生終於也化成牡丹,從此與香玉長相廝守。其實《香玉》是滿香艷的一個故事,那個書生原本就有家室,在孤山古觀裡遇美而喜,就在與香玉纏纏綿綿的時候,還想再結識她的女伴絳雪,獨享齊人之福。而在香玉魂飛天外之後,書生在嘆氣傷悲之余,竟然因此與絳雪再續上一段緣。至於書生可以與絳雪結成親密的朋友關系,而絳雪也願意“夜夜代為人妻”,更令天下男人大留口水,想入非非。只不過書生在知道香玉絳雪的身份後,依然愛之如昔,並能一生不變,甚至於連死後也願化為牡丹,這一點,沒有一點痴情的男人是做不到的,足見其是性情中人,這也是眾多女讀者也可以接受這個故事的一個原因吧。道教講究天人合一,追求一種憑自身修煉使肉體羽化升仙的境界,修行的是一種活人的法術,這也許是這種人妖相戀的故事總被安排發生在道觀的原因吧,畢竟道觀裡帶有更多的塵世味道,有更多讓花妖樹怪活動的空間。

也許是蒲松齡講故事的手法太高明了,所以現在的我對這發生在下清宮裡的故事,有一種似幻似真的感覺。這裡奇花異木怪石眾多,似乎每一個都可能是修行了幾千年的美麗精靈,在這海天靈氣所鐘的名山古觀裡,有什麼事情是不能發生的呢?這時候幾個道士穿過院落,全部一身黑袍,卷起的長發結成發髻,帶有一種飄逸的古風。四周除了我這呆呆的吊古者,空無一人。剎那間宛如時空倒流,不禁神飄天外。不知從哪兒傳來呼喊聲音,一抬頭,才發現團友們已經走到高處的一個院落,正在叫我呢。跟團就是這個毛病,總在不恰當的時候,作出不恰當的安排。當下趕到跟前,卻原來正在參觀的是當初蒲松齡住的地方。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登峰之作。其想像的奇崛,情節的詭異,語言的精准,無不體現這位奇人的文學天賦與才氣。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文學大師,卻竟然折戟科場,屢試不中,只能作私塾老師謀求生計,郁郁終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蒲松齡的際遇是所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者的典型,每每讓人唏噓長嘆。

所謂“自古逢秋悲寂寥”,在這黃葉漫天的季節裡,踏足下清宮的這個清淨院落,憑吊失意人的失意心情,也算是應了“悲秋”的調子了。只是說不上感同身受,所以也只達到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地步,目光更多的是投向屋外的涼亭,以及枝葉伸出石牆的古樹身上;想的更多的是蒲松齡心情好的時候,與二三知己賞嶗山夜月;或一燈如豆,坐聽松濤,書寫這些奇異而美好的狐鬼故事;或就著老酒,淋漓酣暢地斥罵科場的醜惡,鞭撻狼官虎吏的醜陋嘴臉。正是嶗山的大海,下清宮的出塵,給這位潦倒一生的文學巨匠以安慰,迸發出更大的創作能量。在蒲松齡的一生中,恐怕只有這段時光才能讓他稍稍放下功名的包袱,暫時擺脫生活的困頓,放任他那一顆感情豐富、飽受摧殘的心。這樣說來,下清宮的魅力就不僅僅只是在表面上了。從觀裡的建築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平易近人的風格。簡樸原始的石牆,平實而不高的院門,透露出道教的清淨無為。沒有朱門大戶的豪誇和淺薄,另具有一種超脫的高古意味。不要說蒲松齡,就是現代的我們,在看多了摩天大廈的奢華之後,也覺這裡非常舒服,讓人享受。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道觀主持也是一個風雅之士,得道之人,沒有了市井的勢利,少了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惟有明月海風和善良智慧,無欲無求的出家人,這樣的地方,讓我等身處滾滾紅塵之中的俗人,只有羨慕的份了。走出下清宮,日已正午,導游指著上山的路,說道讓我們自行上去,兩個小時後再集合。這時才發覺自己已經飢腸轆轆,好在路旁一排排的開滿小飯館,雖然看起來雜亂無章,卻也正好解決肚子問題。菜是沒什麼好菜,價錢也不便宜,還好米飯熱氣騰騰,嶗山啤酒也清醇宜人,好歹吃了個酒足飯飽,有一點頭重腳輕,施施然地往山上走去。

我這頓飯吃了有半個鐘頭,剛好與其他人錯開了上山的時間,走了半天山路也只有我一個人,正好落得輕松,嘴哼著小曲,腳踏著滿地的落葉,沙沙聲響中一步步往山上走去。一路上的景致並不見得特別,也沒有什麼令人驚嘆的風光,但野外的空曠與清新,藍天白雲下的逍遙與自由,卻最合我的胃口。

在小路上彎彎曲曲地走著,時不時可以望見高處有一幢白色的房子,不是廟宇的那一種,而是普通的一層平房,獨立山巔,真不知是誰有如此雅興,誰又有如此福分,能住在那裡呢?正在高山仰止的發感嘆,忽然那個嶗山學道的王七的影子猛地飄進腦海裡來,世人每每對王七譏笑有加,卻不知每一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王七這種心浮氣躁的毛病。就像我現在,對那住山上的隱士萬二分的羨慕,但真要自己住了上去,過不了幾天就得逃之夭夭。畢竟功利之心未滅,又怎能耐得住寂寞呢?現在只不過是葉公好龍罷了。我一貫都認為,未經燦爛的平常不是真平常,或許只有身經百戰之後的將軍才有資格去做隱士,才做得了隱士。

想到這個王七,又不禁想起他被石牆撞了一個大包的狼狽像,失笑之余,忍不住想到要是自己也可以要求師傅傳自己一門法術,定不會要穿牆術這種笨法術,最少得學一招騰雲駕霧的飛翔之技,以後出來旅游就不用花掉那麼貴的機票錢,只不知這樣算不算是邪念,要是師傅判定這種想法立心不正,飛到一半法術失靈,掉下來可就不是好玩的了。想來其中利弊王七是早盤算好的了。

正想得高興,前面看見一個同車的團友,拄著一根竹棍,也是一個人在朝山上走。這下有伴了,走快兩步上去搭訕。這位團友五十多歲年紀,滿口京片子,又健談,兩人走走說說,倒把這嶗山當成一個陪襯的地方了。大約走了一個鐘頭,來到又一座道觀,山門樸素,低眉低眼的透著親切,一塊黑匾上書“上清宮”三個大字,與門前小道大樹互相映襯,好一處洞天福地。進去裡面一看,規模比山下的小得多了,不過整潔依舊,院裡也是古木眾多,這個環境裡,看來有美麗精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了吧。

轉了一圈,也沒有什麼特別感覺,時間不早了,就折返下山。走出觀門的時候,見天井裡站著一班少男少女,看來是周末來登山郊游的,少年意氣,天真無慮,生活在這青島城裡,夏有海灘,秋有嶗山,真是逍遙快樂。

回到山腳下,比約定的時間晚了二十多分鐘,導游已把脖子都等長了,當下就說罰我們兩個唱歌。我們也不是忸怩的人,老大哥先扯開嗓子來了一段京劇,贏得滿車的采聲,我也不落後,跟著唱了一首《真心英雄》。這麼一來,反倒把氣氛搞活了,一路說說唱唱,比起來時開心多了。

為了更近距離的感受青島,在世貿廣場附近我就下了車,朝著大海的方向走去,那兒有一處相當出色的雕塑和一個綠草如茵,空曠漂亮的五一廣場。

這是靠海的一個大廣場,遠處吊臂高翹,近處綠樹黃葉,中間矗立一個紅色雕塑,造型奇特,在大片草坪的映襯之下,顯得奪目異常。正是周末下午的四點多鐘,廣場人來人往,有一家人天倫之樂的,有情侶卿卿我我的,顯得溫馨浪漫;妙的是經過設計者獨具匠心的安排,既不顯得空闊,人多又不覺擁擠,各有各的空間,體現出一種現代的都市廣場文化。

中央的紅色雕塑,是用許多半圓的線條堆砌起來的。大紅的顏色有先色奪人的震撼,印像中,極少有用紅色作為大型雕塑的主色調的,設計者的大膽與創新展現出高人一等的魄力與才氣。雕塑呈陀螺狀,兩頭小,中間大,中空處嵌有一個圓球。仔細一瞧,貌似隨意堆砌的半圓條,竟然隱隱透出風雷之勢。退後幾步看去,發覺越來越像一個旋轉中的風暴,而這個雕塑的名字正是“五月的風”!

雕塑的前方是一個噴泉,隨著音樂聲此起彼付,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去玩耍,年輕的父母們安靜地站在一旁,時不時會心地一笑;少年愛侶則手拉著手,更願意在靠海的欄杆上互訴情話;最令人心情舒暢的是那一班十六七的花季少女們,臉綻著春花一樣的笑容,在雕塑的前方互相照相,青春活潑的身影,清脆天真的笑聲,加上天高海闊,整個廣場純淨得如同天堂,讓人流連忘返。

紅日已經西斜,余暉從摩天大廈的頂端披灑而下,我離開五一廣場,沿著大街信步而行,享受著夕陽海風的照拂。沿海走廊上各式各樣的雕塑和綠化,在無敵海景的襯托下,氣派萬千,讓人有如身處歐陸。

這段路叫東海路,處五一廣場與太平角的中間,沙灘細白,道路潔淨,樹叢中坐椅隨物賦形,各具姿態。走了一天的路,有這麼一處歇腳地,真覺說不出的舒服。伸直了腿,閉上了眼,再將整個人躺在坐椅上,冥冥中天籟之聲四湧而來,有一種不知身在何處的快意。忽然想到這麼躺著是否會破壞這美麗的海濱黃昏,便趕忙坐了起來。環顧四周,卻無甚行人,只有幾十米外賣烤番薯的小攤在不斷散發香氣。

於是便注目起大海來,正是漲潮時分,海浪不斷的湧上沙灘,猶如熱戀中情人的撫摸,溫柔堅決而又不知疲倦,暮色降臨,潮聲在一片安靜中恍如鬢邊輕喘;遠處八大關綠樹紅瓦,煙霧朦朧,身邊綠樹石雕,枝葉飄搖,四溢的海風包圍著我,一時不由得痴醉了。

暮色蒼茫中,有幾個青島少女走累了,光顧路旁烤番薯的小販,倚在欄杆上休息。花季少女的天真可愛給這黃昏抹上了一層粉紅色的清新,在濤聲之中,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女在晚風裡隨意哼著王菲的歌,另一個干脆就坐在欄杆上,任年輕的小腿隨風晃動。此情此境,簡直就是一幅優美的風情畫,容不得一絲干擾,只是在夜色中一點點的消逝、消逝,終於只剩下一路的霓虹。夜,再一次降臨了。這時候才發覺全身疲乏,飢腸轆轆。早上已把房間先退了,剛才路過八大關時,看到有一個武勝關賓館,於是徑直走進松柏森森的八大關去,把行李放下,才坐車去吃飯。

吃完晚飯,照早上的計劃往棧橋出發。夜色沙灘裡,依然有如我般貪戀晚潮和濤聲的人在漫步。棧橋已不讓人上去,夜裡也看不見了,另一側的球型建築與身後的摩天大廈則燈火輝煌,傲立海濱,那是現代的棧橋回瀾閣,設想夜月之下,手攜愛侶,倚海聽濤,執手相看,那情景想一下都能讓人陶醉。當然,今夜無月,身邊也無美相伴,不免只是一個想字。11月15日晴,下午忽起大風。

早晨起來推窗,空氣中一股松針的清香直滲入到心裡去,舒服極了。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的蔥翠,昨日的疲累早就一掃而光。

住在八大關裡,真是明智的選擇。武勝關賓館是一幢四層的歐式建築,藏在綠樹之中。一出門,立刻可以感受到一股深秋的氣息。路並不闊大,然而相當干淨,除了落葉之外,就是遍地可拾的詩意,腦中閃過賈島的“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剔去他的蒼涼,倒也差相仿佛,意境十足。

這種路道中,沒有人可以抵擋住去散散步的念頭的誘惑,於是數著落地的黃葉,信步向小路深處走去。這一走之下,才發現八大關的美真的是隨手可拾,遠比昨天走馬觀花所見到的要更多,更豐富。

這裡的路是魅力十足的路,左右交叉,狀若棋盤,而更絕的是一路一木,一木一林,當你站在路與路的交叉口時,你便發現你的眼睛已經完全的不夠用,前後左右,風格各異,卻統統韻味十足,要決定往哪一邊走都得猶豫良久,而往往走到一半,一回首,又覺另一邊風景絕佳,錯過實在可惜,忍不住就要掉頭回去。這裡的樹木雖然不是什麼參天古木,但全都挺拔俊秀,有銀杏,有龍柏,有楓樹,有碧桃,有紫薇,光是松樹,就有雪松、塔松和青松,不同的青綠,不同的風姿,就有不同的意境,不同的美妙。

其實光有這些未必能使人流連忘返,它這裡最惹人情思的,就是散布在路旁的各種小院。這些小院都很講究,你或許可以稱他們為別墅,但它們又與平常的別墅不大一樣,有另一種藝術的氣質在裡面,看一看都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而在裡面生活,那簡直就是一種奢侈。

奢侈的人還真不在少數,一路走過去,看見大部分的小院都有人家生活的痕跡,時候還早,主人們可能正享受夢鄉的甜蜜,住在這種有如童話城堡裡的地方,要是換了我,做夢都得發笑。這些大大小小的院落,有些是新建的,有些是古舊的,有些是人家,也有些用做辦公的地方,但同樣的都是歐式建築,在我這個建築盲看來,都極少有相同的,在建築人眼裡,必然是很難得的樣板;而在美術家眼裡,又是極好的寫生對像,深秋的早晨最適合進行這種寫生了,就在紅楓葉的下面,兩個年輕的准畫家架起畫板,正在塗塗抹抹,真令人羨慕,只是自己對繪畫一竅不通,只好端起相機一陣猛拍。所謂的“八大關”,只不過是一個總稱,這裡並不只有八條道路,現在已經命名的就有十條,不知當初是根據什麼來起名的,看著路牌上的路名,嘉峪關、臨淮關、武勝關,一副塞外蒼茫的樣子,而依稀傳來的汽車馬達聲,卻明明就在附近,真有如兩個世界一般,又覺得稱之為“關”,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不知不覺已經漫步了幾個小時,早飯卻沒有吃過,不知為什麼,這裡有很多老房子空置,可能是年紀已不小,但是如果能夠花點力氣整治,開成咖啡館什麼的,生意應該很不錯,至少我現在就可以不餓肚子了。

太陽已經老高老高,游人也漸漸有了,大家朝太陽升起的地方走去,就來到了海邊。青島的海真是無處不在,走來走去都會碰到,海灘,風化的礁石,好動的少年,滄桑的老人,在陽光之下各取所需,自得其樂。我還是更喜歡八大關的出塵氣氛,於是折返賓館,取了行李,找了一處綠茵,在暖暖的陽光下,將背包裡帶的《山居筆記》拿出來,以前看袁枚《隨園詩話》,有“花中補讀未完書”之句,現在才知道這種感覺的美妙,要不是時間的緣故,真想在這盤恆上一整天。

終於都得走了,計劃好今天要去威海的,下午就得去坐車,趁著還有些時間,在市裡幽靜處隨意閑逛,觸目處盡是紅磚綠樹的美景,世紀初歐洲式平和的紅頂與世紀末的新銳建築一張一弛,和諧共處,真讓人有“不妨長做青島人”之感了。下午時分,原本好端端的天,卻刮起風來,氣溫一點點下降,秋意卻更加濃烈,就在這個秋天最冷的時候,帶著滿腦子的美好,我坐上了往威海的汽車,離開了這座海天山城。

轉載自“網”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