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我們在寧夏

作者: timberlands

導讀因為“夜登華山”而結緣,我們數人又結伴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天下黃河富寧夏”,這的確是片因黃河而生養不息的富饒土地。 D1 銀川 吃 當我們走進解放西街迎賓樓時,大家早被飛機餐倒了胃口,正是飢腸轆轆,餐館裡那香氣撲鼻,熱氣騰騰的涮羊肉立馬把大家饞得口水直流。點上一壺八寶茶,聞著那裡面玫瑰紅棗枸杞的清甜,來上口香辣鮮嫩幼滑的羊肉,再就一口� ...

因為“夜登華山”而結緣,我們數人又結伴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天下黃河富寧夏”,這的確是片因黃河而生養不息的富饒土地。

D1 銀川



當我們走進解放西街迎賓樓時,大家早被飛機餐倒了胃口,正是飢腸轆轆,餐館裡那香氣撲鼻,熱氣騰騰的涮羊肉立馬把大家饞得口水直流。點上一壺八寶茶,聞著那裡面玫瑰紅棗枸杞的清甜,來上口香辣鮮嫩幼滑的羊肉,再就一口微涼清澀的啤酒,很快就沒志氣地覺得人生好滿足呀。

第二天大家又直奔新華街口的一品羊肉搓面館,粗面條很夠嚼勁,澆頭是番茄豆腐羊肉丁,番茄的微酸和羊肉的香味,再加上些小紅辣椒,灑上青蔥香菜葉,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指大動。鮮美的清燉土雞湯也是這裡的必點菜,湯裡的扁尖最是好吃,再來幾個可口清涼的冷拌蔬菜,或者添一碗淡淡的面湯清口,最後使得一眾人士都是靦著肚皮出門的。



銀川的出租車很便宜,5元起步,根據汽車排量每公裡1.2-1.6元,所以這裡以車代步的人很多,繁華地段高峰時候等輛空車還真不是很容易。汽車司機做生意都很本分,也挺能侃,和他們閑聊可以了解很多寧夏的風土人情,新聞時事。

晚上逛完街,本有心搭一次公交車回旅館,不過這裡的車好像都收得早,只好作罷。

南關清真寺

我們閑逛去了玉皇閣路南端的南關清真寺。南關清真寺為典型的伊斯蘭教風格,建築以綠色為主色調,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大禮拜殿和陽台,下層北側有間展覽廳,雖不是很大卻布置得井井有條,跟著穆斯林講解員在裡面轉上一圈,頗長見識。

主樓兩側種有花卉樹木,養著些小鸚鵡,殿前中部為一座噴水池,兩邊各有一座幾十米高的宣禮塔。剛過了正午的禱告時間,此時可容一千多人的大禮拜殿內只有一人,背對門口朝西跪坐,用阿拉伯語輕聲誦讀經文,回廊裡靜靜地,屋外陽光正是燦爛。。。

手信

最出名當推寧夏五寶----“紅、黃、藍、白、黑”的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皮、發菜。此外寧夏的西瓜也不錯,又名硒砂瓜,樣子長圓仿如冬瓜,口感甜,水份足,又大又便宜,只是不方便買個帶了回家。

D2 沙坡頭

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千古絕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描述的就是寧夏中衛沙坡頭。

沙坡頭位於寧夏西部的中衛市城西16公裡處,緊鄰內蒙和甘肅。這裡是黃河的第一入川口,北接騰格裡沙漠,南靠祁連山余脈香山,由於黃河的橫穿而過,形成了沙漠高山與綠洲平原相接壤的獨特地理環境。

從青藏高原的冰山上奔騰下來的黃河,在這裡河面就變得很開闊,水流平緩,穿越沙坡頭後向東,然後縱貫了整個寧夏平原。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在漢代就創造出“潛壩“工程,即在左岸與河中間拋石修築一道石壩,它跟河道平行,號稱十裡長堤,俗稱石壩或者石龍口,它把黃河一分為二,然後將一部分水流壅高水位,逼入水渠,由於其頂稍高於渠道所需水位,使水流量小時有足夠水量入渠,水流量大時可防止水入渠,這與都江堰的魚嘴,寶瓶口功效相仿,所以有“寧夏都江堰”的美稱。

乍一見金黃色的,或平整如刀切,或流水波紋般的沙丘,沿綿起伏在我們眼前,著實把大家都震撼住了,塞外的壯美景色的確讓人感慨。

只是驚艷的感覺並沒有持續許久,因為這裡是旅游景區,所以沒走多遠,我們就被琳琅滿目的沙漠娛樂項目所吸引,而且收費都不菲。沙坡鳴鐘的滑沙是大部分游客喜歡的,初始往往緊張擔憂,好在一旦開始便會引得人興奮刺激,瞬間之中專心一意,不過我們也因此未曾留意沙鳴聲,或許是被自己或旁人興奮的喊叫聲所掩蓋。其次還有鐵索飛渡黃河,美其名曰“飛黃騰達”,倒是討了個好口彩,游玩中自有精明的商家為你和黃河中的“馬踏飛燕”做個合影。此外,還有騎駱駝,黃河漂流,沙漠卡丁車,沙海衝浪等。

黃河邊看見當地人背的羊皮筏子,想起它在以前是行走黃河的主要交通工具,不禁感嘆民間的智慧和創造力。

D3 沙湖,回鄉風情園

沙湖

沙湖位於銀川西面56公裡,顧名思義是沙漠中的湖泊,是由黃河古河道窪地經過風蝕至地下水面,地下水溢出並彙集,形成湖泊,因此湖體外形和深度受窪地形狀影響,高低起伏呈不規則狀。這裡距賀蘭山脈不足20公裡,又多刮西北風,山上風化的岩石形成細小的砂礫,隨風飄落到這裡,在此處沉積,聚積成丘,形成一條東西寬20公裡,南北長40公裡的沙丘。而堆積在湖泊中的小沙丘,被當地聰明的百姓用鐵絲矩陣箍住,並種上植被,有效地防止了沙土遷徙。這裡的湖水,沙山,蘆葦和魚鳥,當真是融合了江南的秀色與塞外的壯景於一體的獨特景觀。

據說沙湖有鳥類198種,近100多萬只,只可惜我們行程匆匆,不得而見。

從旅游書上唯美的照片中發現,俯瞰沙湖竟有種千島湖的錯覺。

坐船游覽沙湖半小時,碼頭不遠處就是那片大沙丘。這裡也開發成了游樂園,論沙漠景色,自是比不得沙坡頭,好在增加了很多水上項目,比如水上降落傘,水上飛機等,倒也頗具人氣。湖邊近處的一處沙丘下竟架著個排球網,有種沙灘排球場的感覺,只是並沒有穿比基尼的女郎讓我們養眼。

中華回鄉風情園

如果不是參加一日游的行程,我猜鮮有游客會自己到這裡來。既來之,則安之,好在參觀之後也有收獲。據說該文化園包括回族文化博物館,回族禮儀大殿,回族民俗文化園,回族商貿飲食街,國內著名清真寺微縮景觀等,是一個濃縮了中國回族歷史文化,建築藝術,工藝美術和民俗風情的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景點。據說文化園的二期擬將數百米開外的納家戶清真寺也一並規劃入內。

不過跟著旅行團,行色匆匆,我只是對文化園的主體大門和回族文化博物館印像頗深。

回鄉風情園的正門是仿印度泰姬陵修建,包括正門通往博物館的長條形水道。博物館分六個展廳,圖文並茂地逐一詳細介紹從世界到中國伊斯蘭教的發展,從歷史到現代,從繪畫雕刻到建築,以及中國歷代穆斯林名人等。

記憶猶深的是對三大伊斯蘭教聖地---耶路撒冷,麥地那和麥加的介紹,以及世界幾大著名的伊斯蘭教清真寺,充分展現了伊斯蘭教獨特的建築美學風格。大廳中央微縮模型再現了伊斯蘭教統一的精神中心----聖城麥加的禁寺(根據古蘭經,在此禁止凶殺搶劫械鬥,故得名),可容納幾十萬穆斯林作禮拜的禁寺廣場中央是全世界7億穆斯林頂禮膜拜的黑色克爾白(意即方形房屋,又稱天房,真主之房,因為伊斯蘭教不主張偶像崇拜)。

伊斯蘭教是通過古絲綢之路進入中國而漸漸發展起來的。從古至今中國的穆斯林中不乏文人墨客和有識之士,其中最讓我記住的是北宋著名的書畫家米芾。

博物館後方的回族禮儀大殿對非穆斯林開放,據說男子脫鞋入內即可,而女子需脫鞋並穿戴統一的長袍方可,可以比較真實地體驗一把回回禱告時的禮儀。因時間有限,未訪。

D4 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西夏王陵

西夏,自稱“大白高國“,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黨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現銀川市)稱帝建國,至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鼎盛時期與宋遼金鼎足而立。

西夏王陵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座落在銀川市西郊賀蘭山東麓,距市區大約35公裡,是西夏歷代帝王陵墓所在地。它的發現是由於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正在賀蘭山腳下某處施工,發現了很多刻有漢文和西夏文的殘碑塊,才使我們看到今天的西夏王陵。在方圓53平方公裡的陵區內,九座帝陵布列有序,253座陪葬墓星羅棋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其中3號陵,位於陵區中部,是目前唯一對外開放的一座帝陵,也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西夏帝陵,推測陵主為李元昊,不過在發掘前已經慘遭偷盜。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並結合了漢族,黨項民族的風格,因而別具一格,非常有特色。 

整個陵園分為西夏博物館,史話藝術館,碑林和3號陵墓。

由於自然,火燒和盜墓的原因,西夏博物館裡展出的從王陵出土的文物不是很豐富,不過還是可以了解到西夏鼎盛時期的文化藝術宗教特色。作為鎮館之寶的是人首鳥身的佛教護法天龍八部之一-----迦樓邏鳥,另外還有四個用於承托墓碑的方形土坯基座,各有男女的外貌,作大力士狀,外形質樸生動,盡管自然風化造成一定的毀損,不過仍能顯出它們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史話藝術館裡的泥塑彩繪人物場景,文字和現場的解說栩栩如生地介紹了西夏國的歷史。

西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初唐,當時羌族中的黨項族開始強大起來,其中拓跋氏一族投降唐朝後,被賜李姓,遷至慶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內),開始定居。到宋初,李氏家族對趙匡胤的統治不滿,矛盾不斷加劇。

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繼夏國公位,不再接受封號,廢除所賜姓氏,改姓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了西夏自己的年號。在其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變發式(前額和頭頂剃光,只留兩側頭發,說實話,不太好看,據說當時也是強制推廣),創造自己的文字(西夏文,在原漢字基礎上,重新定義相應的邊旁部首後再組合而成。放眼忘去,字形較漢字更復雜,多撇捺等筆畫)。1038年稱帝,國號大夏。

由於李元昊治政有方,朝局穩定,國泰民安。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或者是“暖飽思那啥”,李元昊開始出現生活作風問題,先是與皇嫂沒藏氏通奸,生下兒子諒昨,後又貪圖太子妃的美色,日夜縱情,沒藏氏的兄長(忘了叫啥)挑唆懷有奪妻之恨的太子寧令哥刺殺李元昊,雖當時未遂,但翌日仍因失血過多駕崩。寧令哥也被處死。這樣一來剛年滿周歲的諒昨繼位,其母沒藏氏輔政。

其後西夏又經歷8個朝代,至公元1226年獻宗在位時,北方蒙古的成吉思汗開始攻打西夏,1年後,西夏被滅,這個曾與宋遼金分庭鼎立達190年的王國最後消逝於大西北絲綢之路上。

3號陵墓坐落在一片開闊地帶,背靠著連綿起伏的賀蘭山群,周圍是大片的綠樹環繞青草依依,如若不是游客們的喧囂,這裡顯得寧靜而孤寂。很遠就可以看到那座褐土色的金字塔樣的陵塔,由於經歷過火難,陵塔外層木質結構搭建的七級浮屠已蕩然無存,只留下黃土夯築的內層建築。走去陵塔,需經過很長一條路,古時稱“御道”,才能站在它腳下,這裡人不多,很安靜,漸近黃昏的光線打在遠處深深淺淺的山峰上,讓眼前這個高高聳立的土堆顯得有些凄涼,不禁讓人慢慢地生出些許傷感,想那曾經叱吒一時的帝王將相最後也只是一塚黃土埋身。

陵墓的地下墓室已經被完全損毀,所以入口處被封了,只可隱約望見幾格台階和塌陷的土堆,和外面一簇簇茂密的雜草。

“紅樓夢”裡說“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事紛撓,最終卻為哪般?

賀蘭山岩畫

在岳飛的《滿江紅》中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詞句。據史料記載,在古代,賀蘭山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民族生活聚居的地方,他們把游牧,守獵和日常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岩石上,生動地向世人展現他們當時的審美情趣和社會習俗。在南北長200多公裡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岩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距銀川城50余公裡賀蘭口岩畫。

進入賀蘭口實地參觀岩畫前,我們先來到賀蘭山岩畫博物館。2008年落成的博物館依山而建,是中國唯一的岩畫專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岩畫專題博物館。岩畫內容非常豐富,幾乎包括了對世界各國岩畫作品的介紹,有動物圖像、人像畫、人體畫、生活圖像、符號與圖案等五大類。

出了博物館,就是進賀蘭口的山路。8月正逢雨季,不過我們到的前兩天都沒有下雨,所以可以幸運地一路走到賀蘭口裡,沿著溝谷兩側欣賞山岩石壁上的刻畫,岩畫多以人首和牛馬等動物造型為主,線條粗獷渾厚,構圖樸實,其中最為世人熟悉的是一頭戴羽冠的人首造型。

賀蘭山石由於結構均勻,質地細膩,用它制成的硯台和印章不僅是書畫用品,而且還是珍貴的工藝收藏品,歷史上賀蘭硯曾與端硯、歙硯齊名,盡管並不入圍中國四大名硯,但也曾有“一端二歙三賀蘭”之說。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這是張賢亮先生創立的影視拍攝基地,曾是“牧馬人”“紅高粱”“ 黃河絕戀”和“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等大量知名電影的取景攝影地。影視城裡的道具惟妙惟肖,場景布置都十分生動。

給我們做解說的工作人員是個小姑娘,當說起曾遇到某某影星的時候,眼眸會放光,好在我們一眾人士並非追星,倒也相當淡定地走馬觀花,到此一游。只是回眸之間,望見那些經典鏡頭中,曾經青澀而年輕的臉龐,由不得要感慨那易逝的青春。。。

附圖

圖一 沙坡頭

圖二 群魔亂舞





精選遊記: 銀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