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西安,絲路之旅游記攻略(六)張掖大佛寺

作者: 水晶11

導讀9月8號 早上起了床,短信通知張女士送我們到她推薦袁記小飯吃牛肉小飯。張女士回說她的車正和客人在丹霞,另外請了一位師傅把我們送去袁記。袁記在明清仿古街。別的地方的仿古街,材料都是簇新的,但張掖的仿古街,房子的木材、磚瓦都很陳舊,透著滄桑。 所謂小飯,其實並不是飯,而是面塊。將面切成飯粒大小,過水煮熟後,澆上勾好味的湯鹵配料,湯裡的面就� ...

9月8號

早上起了床,短信通知張女士送我們到她推薦袁記小飯吃牛肉小飯。張女士回說她的車正和客人在丹霞,另外請了一位師傅把我們送去袁記。袁記在明清仿古街。別的地方的仿古街,材料都是簇新的,但張掖的仿古街,房子的木材、磚瓦都很陳舊,透著滄桑。

所謂小飯,其實並不是飯,而是面塊。將面切成飯粒大小,過水煮熟後,澆上勾好味的湯鹵配料,湯裡的面就像飯粒,粒粒分明。還拌著透明的面皮、豆干等,吃起來很爽口,味道不錯,7塊5一份。

吃完早餐,我們步行到離袁記小飯只有幾十米的大佛寺。

這座馳名中外的古剎有中國僅存西夏最大的佛教殿堂,有罕見的明代手書金經《大般若經》,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本《北藏》,還有數以萬計的館藏文物精品,但尤以這裡保存著亞洲最大室內木胎泥塑臥佛而得名。門票有點貴,41元,是明信片式的。

大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距今已是900年了。關於大佛寺的創建,在寺內保存的碑上載有這樣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碑的大意說在西夏崇宗年間,有一位名叫嵬咩的國師“屢聞此地有絲竹之聲,尋聲而至,實天樂也,忽而在就地掘得一碧玉臥佛聖像,而嵬咩國師始創焉”。大佛寺是西夏和元朝的皇家寺廟。從西夏至清朝,有八位皇帝和3位皇太後與張掖大佛寺有過曲幽迷離的關系,其中有四位皇帝敕賜寺名——公元1103年,西夏乾順帝賜“臥佛寺”公元1419年,明成祖賜“弘仁寺”公元1427年,明宣宗賜“寶覺寺”公元1678年,清康熙帝賜“宏仁寺”。





大佛寺大殿雄渾莊嚴,古跡保留得還很好,估計基本沒怎麼重修過。雕梁畫棟也十分精美,但年代久遠,顏色都掉了許多了。





元時,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張掖,被大佛寺的塑像精美宏偉建築和張掖的繁華所嘆引,曾留居一年之久。

在參觀大佛殿十八羅漢雕塑時,我們發現,大殿內的柱廊上,繪飾絕少浮圖,而是以龍為主,其中降龍羅漢腳下,並不像其它寺廟中腳踩著降龍,而是讓龍高懸在屋梁上,塗以金粉,格外耀眼。這是因為大佛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皇家寺院。傳說蒙古別吉太後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國的開國君主——元始祖忽必烈。別吉太後死後,靈柩也停殯在大佛寺。此外南宋末年,宋恭宗趙顯被虜後為避禍而出家於此。

殿內,有亞洲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又稱涅槃佛), 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約4米,腳長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個人,耳朵上能容八個人並排而坐,可見塑像何等的龐大了。據說臥佛木胎泥塑中空,腹內框架有上、中、下三層,前後十一間,頭部單獨有一間藏寶間。裡面曾經藏滿了佛教珍寶和歷史文物,可惜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遭劫,許多用金泥書寫的珍貴佛經全被焚毀。

臥佛身後是他十大弟子群像,南北兩側是十八羅漢像,共有大梵天、帝釋天等塑像三十一尊。殿內上下壁間內繪有二十四諸天神像、西游記故事、佛經故事等壁畫逾五百三十平方米。雕塑很多都殘破了,沒有修補,當地人說,修補過就不是原汁原味文物了,呵呵。殿內是不可以拍照的,我們當然是遵紀守法的好市民。

繞過大佛殿便來到了藏經殿,這裡展出了國寶級的《北藏》和明代正統年間用金泥抄寫的《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據資料記載, 《北藏》是佛教大百科全書《永樂北藏》的簡稱,它的全名是《大明三藏聖教北藏》。明成祖朱棣將建文帝趕下台以後,把京城遷到了北京。由於他是通過軍事手段上台的,所以登基伊始就采取了諸多籠絡手段,向全國各地頒賜佛經是其中之一。這部佛經從永樂八年在北京正式開始雕刻,到明英宗正統五年完成,前後歷時30年時間,內容主要集中了經、律、論三大部,共收佛經1621部,6361卷。由於有了頒賜給大佛寺的《北藏》做藍本,駐守在張掖的一位太監,又出資將《北藏》的第一部分《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用金泥重新抄錄了一本。這就是今天人們嘆為觀止的金經。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軍閥馬步芳等人統治了整個河西走廊地區。為了以防不測,信徒們和大佛寺主持商議後,決定悄悄修建一座密室,將《大明三藏聖教北藏》和金經藏在裡面。為了嚴格保密,密室的門就開在主持所住的小屋內。這個謎人們長久地保存了下來。一天天過去了,保護經文的重任傳遞給了一位姚尼姑。文革期間,全國上下都忙於搞武鬥,破四舊。據說姚尼姑就帶著那個秘密開始四處游歷,從此人們再也沒有見過姚尼姑。1972年,張掖縣文化館組織人修葺大佛寺時,人們打開姚尼姑住過的小屋後,發現小屋內有暗門,通過暗門,藏經的密室就出現在人們面前。據說那是一個夾牆形成的密室,十幾只一人多高的木櫃一字排開。這個傳奇般的護寶故事,不僅將一部佛經完整地留給了大佛寺,而且也讓大佛寺充滿了傳奇色彩。

這本金粉佛經,確實是美倫美奐。

張掖大佛寺中軸線上最後有一土塔,原名彌陀千佛塔,為喇嘛式塔,通高33.37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建於文形台基之上,四周有兩層木構塔廊。塔座之上有兩層須彌座,其中一層須彌座上有八座小塔。第二層座上是覆缽形塔身。塔身之上又一層須彌座,座四周各開五個小龕,龕內供佛像。座頂有相輪。土塔為張掖五行塔之一,風格獨特,為國內罕見。





大佛寺一旁的山西會館建於清雍正八年,現也屬大佛寺景區,不另收費。



大佛寺,總的來說還是值得一看的,雖然門票有點貴。

參觀完大佛寺,我們步行到附近的休閑廣場看木塔,大佛寺離木塔只需步行幾分鐘。木塔,為張掖五行塔之一。據記載後周時已有之,隋開皇2年(公元582年)重建,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敕尉遲敬德監修,據說內藏佛祖舍利,塔以軸為中心可以旋轉的。現在的木塔寺是民國所建,主體木制,內壁磚砌,工藝精湛,巍峨雄偉。木塔寺只需要5元門票,登上塔頂可以盡覽張掖市的風景。不過我們時間不夠,只拍了幾張照片便離開了。



在回賓館的途中我們順路在鎮遠樓拍了個照,然後回賓館收拾退房,打車直奔火車站。



張掖還有個重要景點-馬蹄寺,我們沒時間去,那要包車花半天時間的。據回來的朋友說,馬蹄寺石窟文革時破壞得很厲害,裡面很多都是空的了,而且門裡還有門(要再買票),

但那邊祁連山風光還是不錯的。

張掖行程的感想:張掖旅游資源豐富(七彩丹霞、市區的大佛寺等都不錯,此外時間充足的話馬蹄寺也可以考慮),消費水平較低(吃住行在絲路線上算最便宜的,我在市區打過一次車只要4元),所需時間不多,張掖-嘉峪關-敦煌是順路的,值得一去。

這半天的具體費用:

袁記小飯 15/2人

大佛寺(含山西會館)門票 41/人

打車到火車站 15/2人


精選遊記: 張掖

評論